第九十七章 軍議(一)

字數:4209   加入書籤

A+A-




    昨天晚上,山東三司的官員幾乎都徹夜未眠。

    按照朝廷的旨意,以徐輝祖為首,成立剿匪總指揮部,統一指揮山東、河北的駐軍,限期三月,也就是四月份之前剿滅白蓮教,不得有誤。其中徐輝祖為總指揮使,郭鑰為副總指揮使,鐵鉉為總監察使,徐凱為總參謀長,另外鐵鉉還兼任山東布政使。

    至於山東的官員,朝廷的處罰也已經公布,山東都司劉燧被降為僉事,原同知、僉事全部調往剿匪指揮部聽用,都司職位由忠烈侯耿瓛接任;山東布政使李語遲被降為參政,原參政同樣被調往剿匪指揮部,歸鐵鉉調遣;至於按察使梁尚寬則被就地免職,其職位由都察院左僉都禦史景清接任;其他大小官員,也紛紛受到降職和革職的處分。

    乍看起來,降職比革職好,但其實不然。在大明朝,革職一般代表兩層意思,一層是能力不夠,一層是運氣不好,如果被認為是能力不夠,那麽就很難被再次啟用了;但是如果被認為運氣不好,那麽總會有被啟用的一天,而且往往是原職啟用。因為不論你闖下多大的亂子,總有平息的一天,比如這次白蓮教作亂,看起來聲勢浩大,朝廷震驚,但是匪亂總會平息的,到那時候,肯定會有人覺得對你處罰過重,隻要你有門路,有機遇,那麽很有可能會被朝廷重新啟用,到新的崗位上發揮餘熱。

    但是降職則不然,想要重新升上去是相當困難的。這不僅需要一步步通過吏部的甄選,需要有拿得出手的政績,還需要有人幫你說話;更要命的是,昔日的下屬,變成了你的上級,而你想升官,卻不得不巴結他們,即使你心理上過得去,你下屬未必會如你所願,不需要他太針對你,隻要他冷落你,你沒有政績,那麽就再也沒有複職的可能。

    試想朝廷要啟用一個犯官,如果他這幾年賦閑在家,那麽可以說他已經吸取了教訓,閉門讀書,整日修身養性,日夜盼望再為朝廷效勞,隻要有人說,有人信,那麽就有機會;可如果他被降職了,那麽很自然會問這幾年的表現,如果他的上司(昔日的下屬)說,這個人終日埋怨,不安心本職工作,與同僚相處的也不好,那基本就可以說提拔無望了;而且超擢官員,本身就是官場大忌,昔日的下屬變為上級,也是許多人深惡痛絕的事情。

    所以對於大明朝的官員來說,相對革職來說,更怕降職。

    所以山東的官員接了聖旨後,經過短暫的情緒低迷後,積極性得到了空前提高,他們都希望在平亂中能夠立下功勞,占有先機,這樣有的人就可以官複原職,有的人甚至可以再上一層樓。所以他們積極收集資料,積極求見上司,積極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而軍方則積極請戰,與叛軍勢不兩立。

    ……

    有資格參與軍事會議的人起事並不多,主要都是軍方的人,計有總指揮徐輝祖、總監察使鐵鉉、總參謀長徐凱、近衛第二軍指揮使曹玉書以及新任山東都司耿瓛、僉事劉燧,以及布政使司左參政李語遲、按察使景清以及調查司的兩位千戶,副總指揮郭鑰因為軍務原因,沒有參加。

    會上首先有劉燧發言,他介紹了山東的情況:

    “各位大人,白蓮教的據點是青州城外的卸石棚寨,位於青州城西南五十餘裏,由數個互相連接的山頭組成,地勢險要,從山上俯瞰山下,一覽無餘,很難攻取。”

    “末將聞報後,曾下令青州附近駐軍進剿,但是青州附近駐軍大多調往朝鮮,而濟南附近的駐軍則要保證運河的暢通,以及開封附近的聖駕側翼的安全,也無力調動。”

    “而且末將已經上書朝廷,將出擊朝鮮的衛所軍調一部分回來,皇上已經答允。但是下達軍令到大軍返回還至少需要兩個月時間,為保證這段時間內,青州城的安全,末將已經下令青州衛指揮使高風注意匪徒動向,沒想到一個月前,匪徒卻突然發動,釀成大禍。”

    “整個事情的起因是齊王的護衛被誘出城……”

    “……”

    “如今,白蓮教匪徒已經攻占了青州、安丘、壽光多座縣城,在徐總指揮抵達之前,他們的主要目標是濟南府,曾分兵攻擊了樂安、萊蕪兩城,我軍奮起反擊,斬殺匪徒無數。如今濟南大軍雲集,匪軍也退往東部,他們主要集中在青州以東地區,占據了七座城池,人數據估計超過五萬人!”

    “五萬人?這麽多?”

    劉燧話音剛落,無論是山東的官員,還是新調來的官員,都有些驚詫,不由得竊竊私語起來。

    “靜一下,都靜一下,”徐凱老將軍輕輕拍了拍桌子,皺眉道:“劉將軍,如今青州以東的情況如何?是否還有成建製的衛所軍隊?”

    “這個倒是有,主要有萊州衛和鼇山衛,以及昌邑等地都在堅守,而登州、威海等衛則保持完整,隻不過他們有抗倭的責任,末將不敢調動,因為如今倭國與我大明關係緊張,時常有零星倭寇前來騷擾。”

    “恩,那本官明白了,白蓮教匪徒集中在青州以東、萊州和鼇山一線往西這片區域,人數大約有五萬人,那麽他們戰鬥力如何?”

    “白蓮教匪徒悍不畏死,而且又從青州獲得了大批盔甲和給養,所以戰鬥力不弱,隻不過他們缺乏戰鬥經驗,也沒有攻城裝備,而且聽聞他們內部並不和睦,所以都是些烏合之眾,不足為懼!”

    “不和?”

    “恩,根據調查司的情報,確有此事。”

    徐凱愣了一下,環視了一下眾人道:“調查司的人來了嗎?”

    “卑職調查司千戶洪勤,參見總指揮、總監察使以及各位大人!”

    在眾人的注釋下,一個身材消瘦、滿麵胡須的中年人站了起來,先朝眾人施禮,然後走到地圖前,道:“根據準確情報,此次白蓮教變亂與建文初年的陝西沔縣的田九成、高福興的變亂有關,因為此次變亂中,白蓮教的聖女田玉兒,就是田九成的女兒,田九成曾經僭位稱帝,封田玉兒是龍鳳公主。另外據傳聞,田九成還有一個小兒子,叫田萬家,也在白蓮教教匪中。”

    “可是,”曹玉書愣了一下,接口道:“不是說田九成是個和尚嗎?怎麽會有女兒和兒子呢?”

    “嗬嗬,曹將軍有所不知,這個田九成是個花和尚,不僅有兒子、女兒,還有不少年輕貌美的女徒弟,引誘齊王的女子搞不好就是其中的一員。”

    “洪千戶,你能確認此事嗎?”徐輝祖突然道:“此事事關重大,萬萬得偽不得!”

    “卑職敢確定,因為當西平侯剿滅田九成叛亂時,卑職就在當地任百戶,親眼見過田九成,而卑職的手下,有人見過田玉兒和田萬家,前兩天卑職派他過去辨認,據他回報,田玉兒確在其中,不過還沒有見到田萬家。”

    “而且在白蓮教軍中掌握軍權的不少人,都有陝西口音,他們都是在奪取青州城時匪軍的主力,現在大多掌握軍權。”

    “哦,本官明白了,”鐵鉉撫須笑道:“是不是田玉兒這些人和本地的白蓮教有不和的情況?”

    “大人明鑒,確實如此,據說這個田玉兒是四年前來到山東的,身邊有不少其父安排的死士,好像是為了讓山東白蓮教作反,牽製朝廷軍力,可能是遭到本地白蓮教的反對,沒有成功,不過田玉兒卻成了白蓮教的聖女,掌握了不小的權力。”

    “這次白蓮教起事,一部分起於滄州,一部分起於青州,但是滄州的白蓮教不僅人數不多,而且聲勢也不大,主要參與者是運河兩岸的貧苦農民;另外壽光、即墨、安丘等地的匪軍,也是本地白蓮教組織的,他們和青州附近的白蓮教匪軍,是麵和心不合。如果他們能夠同心協力,全力攻打樂安州,恐怕樂安已經失守了!”

    眾人的目光不由的轉向了劉燧,劉燧臉色有些尷尬,但還是點頭道:“確實如此,攻擊樂安的主要是壽光等地的匪軍,他們的目的是與滄州南下的匪軍匯和。”

    “另外,濟南軍無法東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滄州匪軍的南下,他們分布在德州、樂陵一線,與我軍對峙。”

    “不過他們人數不多,且裝備極差,如果不是天寒地凍,末將早就將他們都剿滅了!”(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