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〇九章 大本堂

字數:3533   加入書籤

A+A-




    鬱新的行蹤對於有心人來說,算不上秘密,所以他夜訪侯府的情況很快就擺到了調查一司司長萬自成,二司司長謝景陽以及安全司司長宋承平等人的案前。

    這兩個月來,三個密探衙門的燈火幾乎每天都是徹夜通明,三位司長大部分時間都宿在衙門裏,方便及時處理事務和皇帝召見,因為朱允炆幾乎每天都會看他們的簡報,如果發現三個部門情況不一致,就會立刻進行褒獎和申飭,所以他們絲毫不敢懈怠。

    不過今天情況似乎有些不同,他們收到情報後,隻是按慣例發下指示,命令繼續監視就讓人下去了,他們的目光不約而同的望向皇城……

    今天是陛下宴請藩王的日子,如今所有藩王都已經到京,太祖皇帝的親王級別的血脈全部集中到皇城之中,所以入夜之後皇城戒備森嚴,除了文淵閣與軍機處值班的人員外,禁止任何人走動。老將郭英坐鎮京西大營,朱允炆還將楊文從廣西調回來,作為郭英的副手,根據朱允炆的旨意,大營駐軍無皇命不許出營,否則以謀反論處。

    ……

    平心而論,皇家宴席象征意義大於實際意義,每個人按照級別的不同,分配的食物也不同,皇帝麵前的最多,皇後次之,其他嬪妃再次之;而親王品級雖然相同,但還是有序齒的差別,所以菜品也略有不同。另外還有一點特別之處,那就是宴席上沒有酒!

    所以,親王在皇宮裏的享受隻能是次一級的,所以對於大部分情況來說,吃的不如自己家裏的好,再加上心中有事情,所以宴會的氣氛並不熱烈,甚至有些沉悶。

    最讓大家詫異的是,圈禁在宗人府的楚王朱楨和台王朱允熥也都出現在宴席上,排位上與往常沒有什麽區別,隻不過與其他親王不同,他們的身邊沒有家眷......

    宴會進行了半個時辰左右,皇帝朱允炆命人宣旨,所有親王到大本堂參加會議,太子朱文奎列席參加,宴會繼續進行,由皇後馬慧主持,眾人不由的交換了一下眼神,低頭領命退席,在太監的引導下,往大本堂走去。

    皇後馬慧回頭望了一眼,發現皇帝朱允炆牽著太子朱文奎的手,朱文奎似乎在說著什麽,朱允炆含笑點頭,氣氛非常融洽;然後她轉頭掃了一眼周圍,其目光在淑妃白芳蕊,以及其身邊的朱文圭身上,略微停頓了一下,嘴角露出一絲微笑......

    因為皇帝和親王離席的緣故,剩下的王妃、世子們明顯有些不安,但很快優美的歌舞吸引了他們的目光,其中尤其以朝鮮舞蹈最為出彩,這些朝鮮舞姬不僅舞技精湛、身段婀娜、歌聲甜美,而且她們所演唱的歌詞都是翻譯過來的漢語,所以眾人很容易被吸引到一種異域風情裏去了。甚至有些世子、王子被嫵媚的朝鮮女子晃花了眼,臉色潮紅,甚至有些坐立不安......

    大本堂,位於乾清宮東側,是大明皇族讀書的地方,所以諸位親王對這裏並不陌生,對他們來說隻不過是故地重遊,但今天情況特殊,他們心中更加的忐忑不安,不知道等待著他們的會是什麽,所以一路上,大家神色凝重,甚至有人偷眼看向四周......

    大家到了大本堂之後,發現每個桌子上都寫了名字,諸位親王在太監的引領下,紛紛落座,等待皇帝的到來。

    “陛下駕到!”

    聽到太監唱名,眾人紛紛離座跪倒在地,其中楚王和台王略微猶豫了一下,但還是跪下了。

    “諸位王叔、王弟,免禮平身!”

    眾人謝恩落座之後,發現皇帝朱允炆坐在上麵的主位,太子朱文奎坐在旁邊的一把小凳子上,上身挺直,一副小大人的樣子。皇帝的身後站著總管太監劉振和錦衣衛指揮使劉鐵,而皇帝的身前則是兩名侍衛,左邊是穎國公傅友德之子傅讓,右邊則是平燕戰事中戰死在居庸關的大將陳質的長子、授封居庸子爵的陳平,二人身穿飛魚服,腰挎繡春刀,威風凜凜,目光冷峻的掃視著諸王。

    “諸位,朕今日召你們來,是有一些心腹話想說。”朱允炆略微停頓了一下,眼光落在了前排的蜀王、楚王和台王身上,然後道:“大家和朕一樣,都是太祖皇帝的血脈,都是骨肉至親,所以今日不論君臣,隻論親情,希望大家能夠暢所欲言!”

    “臣等聆聽陛下訓示!”

    看到又跪了一地的親王,朱允炆苦笑一聲:“諸位平身吧,朕已經說過了,不論君臣!”

    “謝陛下!”

    朱允炆抬頭望了望屋頂,似乎在斟酌言語,半晌道:“皇爺爺創業艱難,先父中道崩殂,所以皇爺爺將這一付重擔放到了朕的肩上,朕雖然自知能力淺薄,但登基以來,每日戰戰兢兢,如履薄冰,不敢有一日的懈怠,唯恐辜負了皇爺爺和先父的托付。”

    “朕登基以來,後宮隻有寥寥數人,宮中用度比先帝時略有減少;另外這六年來,朕沒有修繕過任何宮殿。即使在平定燕亂時,朝廷用度緊張,朕還減免了蘇鬆等地的賦稅,另外,諸位親王的用度朕也足額撥付,沒有絲毫延遲。”

    “所以朕想問大家,朕有何失德之處?”

    朱允炆話音雖然低沉,卻如同一個炸雷一般,震的在坐的諸王臉色煞白,某些人甚至下意識的望了望窗外,發現窗外不知什麽時候,已經密布了錦衣衛,大本堂已經被團團圍住。

    “陛下宅心仁厚,愛民如子,對我等也是愛護有加,是千古未有之聖君,臣日夜沐浴皇恩,心中幸福之至!至於些許狼子野心、不知感恩之輩,陛下雖然仁厚,但懇請陛下以國事為重,不要過於傷懷,以免傷了龍體!”

    說話間,一陣啜泣聲隨之傳來。

    眾人聞聲看去,不由得心生鄙夷,原來說話的人是寧王朱權,就見他跪在地上,言辭懇切,眼中含淚,最後甚至伏地痛哭失聲......

    不過眾人雖然鄙夷寧王,但更加痛恨寧王,因為寧王把自己要說的話搶先說了出來,而且看皇帝的臉色,似乎對寧王的話非常滿意,這就大家的痛恨更上了一個台階。

    所以眾人紛紛跪倒,有的咒罵悖逆之徒,有的懇請皇帝保重龍體,有的人甚至主動請纓,願意幫皇帝剪除叛逆,還大明一個朗朗乾坤,如此這般,不一而足!

    當眾人跪倒時,前排的兩個人顯得異常醒目,一個是台王朱允熥,一個是楚王朱楨。台王朱允熥臉色數變,最後終於跪倒在地:“陛下,臣弟糊塗,臣弟有罪!”

    ......

    “陛下,臣有話說!”

    楚王朱楨站了起來,冷笑著掃視了一下四周,尤其是伏地叩首的朱允熥,然後他挺直腰杆,直視著朱允炆,朗聲道。

    眾人愕然。(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