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最後通牒(一)
字數:4787 加入書籤
櫻花,是一種原產於喜馬拉雅山區的野花,經過人工栽培後,逐漸流傳到華夏的長江流域和西南地區。秦漢時,宮廷中已經開始種植櫻花,之後逐漸流入民間,到盛唐時期,從宮苑廊廡到民舍田間,隨處可見絢爛綻放的櫻花。
白江口之戰後,知恥而後勇的倭國向大唐大量派遣了遣唐使,而櫻花也隨之遠渡重洋,在倭國諸島紮下跟來,也許是氣質相合的緣故,櫻花很快受到倭國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的喜愛,成為倭國的“國花”。
所以每到三月,倭國的貴族花園大多盛開著豔麗的櫻花,大多是白色的,也有少部分是粉紅色的,據說粉紅色的櫻花是壯誌未酬的武士在櫻花樹下自刎流出的鮮血染紅的,樹下自殺的武士越多,顏色越紅,當然這隻是傳說。
但是此刻的足利義滿則有些相信這個傳說了。
和大部分倭國人一樣,足利義滿也喜歡櫻花,所以在他的居所——北山殿,他令人種植了大量的櫻花,每當櫻花盛開的季節,這裏都會舉辦大量宴會,宴請天皇、各色貴族以及武士,宴會中既有翩翩起舞的舞姬,也有聞歌舞劍的武士。除此之外,足利義滿本人也非常喜歡在櫻花叢中舞劍,縱酒狂歌。
舞劍狂歌之後,義滿會回到舍利殿中打坐冥想,每當這個時候,他的頭腦就變得非常冷靜、靈敏,許多懸而未決的問題往往會迎刃而解。
所以,櫻花下舞劍,可以讓足利義滿摒除雜念,凝聚心神,為之後的冥想創造良好的條件。
一直以來,舞劍、冥想都非常有效,但是今天卻有些不同。
清澈的鏡湖池水,豔麗芬芳的櫻花,微微吹拂的春風,一片如夢如幻的仙家景象,不知為何,在義滿的眼中,卻帶著一種繁華將去、韶華不再的蕭瑟,這種美輪美奐的景色,昔日可以迷醉義滿的心,今天卻讓人覺得有些不真實,而義滿的心,卻根本就靜不下來......
壯誌未酬,揮劍自刎,生如花開,死如花落,人生難道就是追求刹那間的絢爛嗎?
......
“去叫義持過來。”
“是!閣下!”
沐浴完畢的足利義滿身著僧袍,來到了舍利殿,坐在蒲團上,本打算冥想,不過很快就放棄了,他派人傳令,讓自己的兒子足利義持過來一趟。
過去的一年,對倭國來說,簡直就是一場噩夢。
明國的海軍陸戰隊頻繁侵入倭國海岸,殺掠百姓,劫掠財貨,除了重兵布防的少數地區外,明軍如入無人之境。
昔日劫掠華夏沿海時,倭人是非常興奮的,那些前往華夏劫掠的武士都是些在倭國混不下去的浪人,在倭國的地位形同乞丐,華夏的皇帝對他們毫無辦法,屢次派使者遠渡重洋,“乞”求倭國天皇或者幕府將軍打擊倭寇,這一切讓倭國人,甚至有一種華夏不過爾爾的想法。
但是今天,報應來了,明人成了海盜,倭人同樣毫無辦法,甚至還麵臨著滅國之災。
從建文七年下半年起,大明海軍從琉球和朝鮮兩個方向包圍了倭國,沿海島嶼紛紛失陷,九州北麵的對馬島、一岐島,九州西麵的中通島、五島,九州南麵的種子島、屋久島紛紛失陷,成為明軍的海軍基地,明軍就是從這些島嶼出發,沿著海岸線入寇的。
更要命的是,建文八年七月,明軍襲取了本州北部的隱歧島,消息傳到京都,立刻震驚了倭國。
從隱歧島出發,不過百餘裏,就可以抵達倭國本土,可以襲取出雲、石見、因幡、但馬、丹後、若狹等國,而這些地方,都是京都的外圍,可以說,從明軍襲取隱歧島的那一刻起,京都從後方變成了前線,麵臨著明軍的威脅。
義滿曾經嚐試著奪回隱歧島,但是麵對明軍的海軍,倭國的水師不堪一擊,舢板小船還好一些,比較靈活,可以鑽鑽空子,甚至可以靠數量優勢,趁著明軍不注意,偷渡到島上;至於那些仿造的大船,在明軍的炮火下,往往成為靶子,損失慘重。
嚐試三次失敗後,義滿放棄了奪回隱歧島的想法,采取了在京都附近布置重兵,阻止明軍登陸的策略。
三天前,也就是建文九年三月四日,明皇的使者在若狹登陸,帶來了明皇的最後通牒。
......
“閣下,義持公子到了!”
“讓他進來吧!”
“父親,我來了!”
“你坐吧,”義滿指了指蒲團,示意義持坐下。
坐下之後,足利義持有些緊張,舍利殿裏有些陰暗,他下意識的左右看看,然後輕輕鬆了口氣。
足利義滿沒有立刻說話,隻是注視著對麵的兒子。
義持長得不是很像義滿,他身材瘦削、鼻梁高挺,臉色有些發黃,眼睛倒是炯炯有神,讓人有些望而生畏,他話不多,卻喜歡直言不諱,曾經當麵反對過義滿的對明政策,反對對明稱臣。
私下裏,義持和斯波義將關係密切,至於十歲的義嗣,還沒有家臣明確支持他。
和世人的想像不同,義滿不喜歡義持的真實原因並非是因為嫡庶之別,而是因為義持不能理解他,在義滿眼中,眾人稱頌的義持,胸襟、氣度乃至視野都不足以承擔自己的事業,他仍然相信天皇是神之子嗣,覺得天皇萬世一統,這在義滿看來,是非常可笑的事情。
良久,望著越來越不安的兒子,義滿開口道:“義持,最近,是不是有人找過你啊?”
聽到義滿平靜的話語,義持不由自主的打了個寒顫,趕緊低頭道:“父親英明,確實有不少人找過兒子,他們,主要是想打聽父親打算如何回複明皇的使者?”
“嗬嗬,”足利義滿輕輕的笑了起來,隻不過語氣中帶著一絲陰冷:“那麽,義持,你覺得該如何呢?”
“這個,”足利義持猶豫了一會兒,最後艱難的抬頭道:“父親,兒子以為應該效仿昔日的北條時宗,拒絕明朝國書,斬殺明朝使者,與明國決一死戰。”
“哦?”足利義滿略微皺了皺眉,身子微微前傾,道:“那你覺得我們能打贏嗎?”
“我覺得,”足利義持沉默了一會兒,抬頭,迎上了父親的眼睛,沉聲道:“我們至少不會輸!”
“是嗎?”義滿往回坐了坐,笑了笑,道:“說說你的理由!”
“明國雖然是大國,但其跨海遠征,無論是軍力還是給養,都不會太多,據兒子估計,不會達到昔日大元的規模,所以我們隻要堅持今川貞世的策略,步步抵抗,步步退卻,堅壁清野,斷其糧道,就可以不戰自勝!”
“但是明國的海軍非我可敵,如何才能斷其糧道呢?”
“明國海軍雖然厲害,但卻沒法上岸,我們隻要在岸上攻擊其運糧隊即可!”
“嗯,”義滿麵無表情,繼續道:“如果我軍抵擋不了敵軍的進攻,一戰而潰,無法做到步步抵抗、步步退卻呢?”
“不可能,入寇倭國的明軍陸戰旅已經是明國最精銳的軍隊,直屬明皇,即使是他們,遇到我大軍堵截,也隻能倉皇逃走,不敢與我軍對抗,明軍戰力由此可見一斑!”
“況且,據準確情報,明國第一軍、第二軍已經解散,其指揮使張倫、曹玉書並不在朝鮮,而是被召回國內,而其他的衛所軍戰力,根本不足為慮。”
“嗬嗬,”義滿突然發出宛如夜梟的笑聲:“義持,你是不是覺得你很聰明嗎?你是不是覺得明皇是傻瓜啊?即使沒有第一軍、第二軍,他難道沒有其他的近衛軍嗎?據為父所知,明皇手下原本可有十隻近衛軍,,而且,如果不是有絕對的把握,明皇為什麽要解散第一軍、第二軍?”
“父親的說法,兒子不能苟同,”義持身子前傾,雙手撐地,毫不示弱的盯著義滿的眼睛:“據兒子聞說,明皇已經被平定朝鮮衝昏了頭腦,時刻以唐太宗自居,自以為蓋世英主,完全不顧其sd變亂、平定朝鮮所消耗的巨大的人力物力,竟然仿效昔日隋煬帝,將鋼鐵鋪在路上,讓馬、牛甚至百姓拉著鐵車到處遊玩,下麵人為了迎合明皇,竟然將軍中的兵器回爐,燒成鐵路。因此明國國內貪汙成風,軍中的精良武器被軍官們拿出來變賣,明朝的海商大部分都是巨富,他們購買了大量的精良武器,才壓倒了我們派出去的武士。”
“另外,明皇的最後通牒中,已經將賠償白銀增加到一千萬兩,如此巨大的數字,說明明皇很可能遇上了很大的問題,否則不會如此喪心病狂,再加上立有赫赫戰功的第一軍、第二軍被解散,兒子以為,隻要我們堅持下去,擊敗明軍,甚至征伐朝鮮,都不再是夢想。”
“父親,”足利義持離位,跪倒在地,大聲道:“請早下決斷,斬殺明使,與明國決一死戰,兒子願親赴九州,指揮大軍作戰,還望父親恩準!”(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