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陶茵在騰衝的奇遇 3、4

字數:6012   加入書籤

A+A-


    第二十一章陶茵在騰衝的奇遇3、4

    (3)

    那姑娘見陶茵這副神情,覺得開心,她一邊和身邊走過的熟人點頭招呼,一邊用肩膀碰碰陶茵說:“姐姐走吧。。”

    然後,那姑娘用很小的聲音對陶茵說:“姐姐你可不知,我們這和順鎮裏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人家都是做翡翠生意的,即使不直接做這生意,但謀生手段和方式也多多少少與翡翠有關。

    在和順,有不少的家族是幾代都以翡翠為生的,有的人手上收藏的翡翠屬於稀世珍寶,價值連城呢,誰會打我們這小小‘石頭’的主意啊。

    由於這些年來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手上的錢也寬裕了,所謂‘盛世藏玉’,因而全國各地來我們這裏買翡翠的人也就越來越多,他們有的人對翡翠的認識還在‘小白’階段,就等於是你們觀東人說的‘初哥’,他們手上有錢,而且熱情很高,動輒成千上萬地購入,幾年間,就將翡翠的價格推到一個非常非常‘虛’的位置。所以,現在好像我們這樣提著幾百萬的‘貨’在大街隨便走的,早已不是什麽新聞了,更何況和順鎮的治安曆來都很好,鄰裏之間多是幾輩子的交情,基本上都是熟人,因此姐姐你是不用擔心的。”

    陶茵聽了,還是覺得心裏有點忐忑不安,生怕有什麽閃失。

    說著說著,兩人就走到一座大宅門前。

    陶茵端詳著眼前的描紅繪金大門,又回頭看看走過來的路,她有點迷惘,因為剛才隻顧得聊天,忘記了來路是怎麽走的,這七拐八拐的,真的讓陶茵摸不著東南西北了。

    看到陶茵這樣子,那姑娘貼心地笑著說:“姐姐放心,到時我會送姐姐回去的。”

    未等陶茵點頭,那姑娘就用肩膀輕輕依傍著陶茵往大門裏邁,還扯著嗓子叫喚:“快來個活人囉喂。。”

    話聲未落,就見大門裏蹦出來一個年輕的小夥子,嘻嘻哈哈地對著那姑娘作恭打揖,嘴上不停地說:“大小姐駕到,未能遠迎,該罰該罰。。”

    那女孩一臉不滿地對來人說:“哼,你偷懶啊你,爺爺早回來了,你也不知來門口恭候,真是又懶又蠢,還不接過。。”

    那小夥趕忙伸手想從那女孩手上接過袋子,誰知那女孩又一臉不高興地說:“沒長眼啊你。。”說完用嘴呶呶陶茵,意思是讓他先接過陶茵手上的袋子。

    那小夥一看,立即醒悟過來,笑著對陶茵說:“失禮失禮,快快給我。。”

    陶茵不明那姑娘為何一見麵,就不假辭色地對那小夥來了頓劈頭蓋臉的莫名‘訓斥’,見小夥來接自己手上的東西,就有點不好意思地推辭說:“我來我來。。”

    哎。。哪能叫美女辛苦的呢,還是我來提吧。”說完,小夥就從陶茵手上接過了袋子,又側過身讓她們兩位進門。

    嗯?你說什麽啊?”那姑娘的嘴巴好像‘長’出來了幾公分,質問那小夥:“我不是‘美女’?我就該辛苦?是吧?”

    那裏那裏,都是美女、都是美女。。”小夥躬身忙不迭地回應。

    哦?是嗎?。。那。。”那姑娘拿腔拿調的,又聳聳肩,小夥馬上明白了,立即又將那姑娘手上的袋子也接了過來。

    見此,那姑娘才哈哈大笑,一把拉著陶茵快步走進屋裏。

    進到屋裏,那姑娘就大聲地叫著‘奶奶、奶奶。。’,接著不知從那個房間傳來了回應,她就立即走了過去。

    陶茵一個人站在那裏,往四周打量了一下,才發現這大屋有很多‘進’,她站著的地方是第一進,而第二進的客廳裏竟然擺了四五張餐桌,每張桌子上都坐滿了人,第三進也有兩桌,每桌的人都在推杯換盞,大快朵頤。

    陶茵本來就是想出來找飯店吃飯的,現在聞到香氣,更是一下子感到饑腸碌碌了。

    她心裏暗想:是不是他們家在‘擺酒’啊,有喜事?那真是有‘口福’啦。

    正想著,就見那姑娘攙著一位老太太過來,向陶茵介紹說:“姐姐,這是我的奶奶,你們觀東人叫‘嫲嫲’。”

    然後,那姑娘又向她奶奶說:“這位姐姐是爺爺請回來的,叫。。”

    說到此,那姑娘突然醒悟地問:“哎呀,你看我,還沒請教姐姐的閨名呢。。”

    陶茵笑笑回答:“我小姓陶,單名茵。”

    嗬嗬嗬。。這個名字好,芳草茵茵,人如其名,溫柔美麗。”那老太太聽到陶茵的自我介紹後稱讚起來。

    奶奶過獎了。。”陶茵謙虛的回答,她覺得這老奶奶一開口就顯得很雅氣,讓人感到很親近。

    咦,爺爺呢?”那姑娘問她奶奶。

    那老頭在廚房裏專門為你們燒菜哩。”老太太說完,就讓那姑娘先帶陶茵到裏麵坐下來,她自己另去忙別的了。

    那姑娘拉著陶茵,繞過廳堂中的幾桌客人,從迴廊向最裏麵的房間走去。

    一邊走,一邊看,陶茵發現前麵兩進的十來張餐桌有大有小,櫈子有高有低,大的桌子坐的有十個八個人,小桌隻能坐兩三人,喝的酒水也五花八門,菜肴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大魚大肉,有的是家常小炒。

    陶茵心想,這些客人吃的菜式各不相同,而客人的口音也明顯有很大區別。

    這那像是主人宴客啊,分明是個小客棧,或是個小飯館。

    陶茵雖然是第一次來雲南,但她因為和阿球在麗江住了一個多禮拜,也是住在一個家庭小旅館的。她還知道雲南為了發展旅遊業,鼓勵當地百姓根據地方特色開設小旅館、小餐館、小咖啡館。

    這些‘小字號’的生活及服務設施因其幹淨、清靜、價廉和極具地方的民族風情,十分受歡迎,尤其是在那些自費旅行的學生和那些飄忽不定的‘背囊’一族中,更是大有市場。

    (4)

    陶茵很快跟著那姑娘來到了後麵一間很雅致的餐房。

    那姑娘將陶茵安排在一張靠著主人位置右手邊的椅子上坐下來,又給她斟上一杯茶,說:“姐姐你先坐一下,喝點茶,我去叫爺爺他們過來開飯。”

    說完,那姑娘就出去了。

    陶茵端起茶杯,慢慢的品嚐著,眼睛卻漫不經心地瀏覽著四周。

    陶茵看到,這餐房的四壁是用山木以博古架的形式將它與其它的房間分隔開來的。

    房間的每一麵牆壁上都掛著估計是‘高仿’的古人立軸字畫,房間四角都分別擺放著一架高腳花幾,上麵有當地的特有花卉‘雲南墨蘭’,使整個房間顯得既古拙又優雅,說明主人家還是有些文化底蘊的。

    陶茵正在打量,就聽到那姑娘銀鈴般的笑聲從外邊一路傳來。

    轉眼間,隻見那姑娘雙手端著一盤菜肴走了進來,她身後跟著幾個人。

    第一個就是剛才在路上遇到的那位老人家,他手上拿著一管長長的水煙筒,臉上布滿了笑意。

    跟著進來的是那姑娘的奶奶,以及一群高高矮矮,老少不等的眾人。

    隻見這些人的都像那姑娘一樣,雙手都分別端著裝有菜肴的盤子。

    這些人進來後十分麻利地在餐桌上布起菜來。

    陶茵看著桌上豐富的菜肴,有的認識,因為是在麗江品嚐過,比如:雲南白肉,雲南椒麻雞,雲南冷板條,滇味香腸,雲南紅三剁,涼拌‘青蛙皮’等等,還有一些說不出來的,可能是和順鎮當地的菜肴。

    果然,在布好菜後,那姑娘坐在陶茵旁邊悄悄地說:“姐姐你是‘貴人’福氣大,今天這幾個特色菜可是爺爺親自下廚做的,平時我們想吃都不容易呢。”

    看到兩位姑娘在說悄悄話,那位老人家‘咳’了一下,意思很明白,就是讓那姑娘停下來,大家開始吃飯了。

    那姑娘嘻嘻笑了笑,說:“爺爺你別有意見,我是在‘表揚’你呢。。”

    ‘嗬嗬嗬。。’那老人家笑了起來,說:“爺爺還要你表揚?”

    待眾人都入座後,那老人家就端起酒杯說:“今天難得有位小、小。。”因為老人家還不知道陶茵叫什麽名,原打算按時俗稱她為‘小姐’的,但見陶茵這小姑娘一臉單純,渾身透出一種‘雅氣’,就突然覺得稱她為‘小姐’有些不妥,若稱她‘小姑娘’,又怕給人有‘托大’之嫌,所以一下子想不出應該怎麽稱呼她才合適。

    那姑娘見爺爺這樣,就笑著告訴他:“姐姐姓‘陶’,芳名單字‘茵’。”

    老人家聽了,就‘嗬嗬’一笑,對著陶茵說:“好好,是個好名字,那我們就稱呼你為‘茵茵’吧。。今天呢,難得茵茵姑娘和我們一家有‘緣’,正所謂‘千裏有緣來相會’和‘相請不如偶遇’,所以老人家我就親自動手,炒了幾味家常小菜,請茵茵姑娘品嚐。”

    說完,老人家就讓那姑娘好好招呼陶茵和介紹本地菜的特點,一定要讓茵茵姑娘吃好、吃飽、吃滿意。

    那姑娘爽快地答應下來。

    席間,那姑娘果然十分熱情地招呼陶茵,時不時就為陶茵挾菜,邊吃邊介紹:這是馬幫幹巴,這是炒蜂蛹,這是和順‘頭腦’,這是緬甸‘塘蒿’魚。。

    那姑娘還特意把那魚轉到陶茵麵前,還給她挾了一大塊放進她的碗裏,接著用嘴示意,讓陶茵好好嚐嚐。

    陶茵見她鄭重其事的,就認真地品嚐起來,果然,這魚的肉有一種特別的彈性,既綿軟又彈牙,口感非常好,另外,這魚肉裏透出一種很特別的香味,陶茵覺得這種香味好像在那裏品嚐過,她想了想,突然意識到,剛才那姑娘介紹這魚是什麽緬甸‘塘蒿’魚,那這個緬甸‘塘蒿’不就是那個什麽要‘禁。。’的嗎?

    陶茵品嚐之後放下筷子,說:“這魚味道真的很好,但這魚肉更是特別,這是什麽魚啊?”

    這是‘翡翠金鯇’。。”那姑娘回答。

    真的是鯇魚?”陶茵因為平時喜歡吃魚,所以對魚的認識還是有的,她經常吃觀東順德的‘脆肉鯇’,好像還比不上這魚呢。

    那姑娘自豪地點點頭,肯定的說:“就是‘如假包換’的鯇魚,而且這魚是天上人間,獨此。。”

    好啦好啦,趕快讓姐姐吃吧,爺爺的‘魚’還用你賣廣告?”坐在爺爺左側的奶奶笑咪咪地打斷了那姑娘的話。

    那老爺爺聽了不無得意地附和:“就是。。”

    那姑娘聽到兩位老人這樣說,就不再說了,隻是勸陶茵多吃點,而且要‘重點’吃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