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進士選拔

字數:3451   加入書籤

A+A-


    第九十章  進士選拔

    開考之日,猶如上朝一般,大清早起來,徐清眯了眯眼,穿戴好後,荀雪兒已端著一盆子來,小月提著一銅壺倒下半盆熱水來。

    徐清用熱毛巾放在盆裏,再擰幹將毛巾擱在臉上,待每個毛孔都舒展開了,將毛巾放下,拍了拍臉,清晨的睡意頓時消去了不少。

    徐清帶好翹腳內襯巾幘襆頭帽,內穿黃軟錦步內衣,加了一套純棉厚罩衣,外遮緋紅官袍,既是整齊,也是防寒  防風,威風八麵,好一個大官模樣。

    荀雪兒小月看了徐清都是道:“好精神啊!”徐清笑了笑,讓牛吃草牽了馬車,直奔長安貢院。

    貢,就是通過考試選拔人才貢獻給皇帝或國家的意思。唐朝的貢院不止一個,現存的還有江南,北京定州等貢院遺址。長安貢院舉辦的考試,是各地方貢院選拔出來的人才,加上各級官員推薦和名氣較大的士子的最終考核,也稱及第試。

    這時候的貢院已是熙熙攘攘起來,徐清馬車到後,院門一開,幾個夥計,就挑著燈籠進來,殷勤地向徐清道:“徐大人,茶飯都給您老人家備好了,是在屋裏吃,還是在堂裏吃。”

    徐清心裏搖頭,我是老人家啦?嘴上沒計較,道:“在堂上吃吧!”

    天邊夜色還未散去。

    寒風襲來,刮得臉上如同刀割一般,這天氣考試,也真是夠嗆。要是碰到家境貧寒一點的,指不定就……唉,倒不如在三伏天考試,總熱不死人的。

    吃完飯,小廝提著燈籠在前引路,徐清跟在後頭,邁步走到大堂上,這是要巡視考場。冷風一吹,徐清緊緊衣裳,見到杜如晦也來了,打了招呼。徐清道:“杜尚書,這天氣考試,難免會影響士人的思緒啊……”

    “徐大人可有妙法?”杜如晦也是眉頭緊皺。

    “嗯,不如吩咐後廚,做些熱食,熬些熱湯吧,也好讓考生祛除寒意。”

    杜如晦聽了,當下讓夥計去叫後廚,做了一大筐蒸餅,以及一桶剛剛燒好的雞蛋熱湯。廚子說,要是少了,後廚還有,馬上端過來。徐清聽了點點頭,看看蒸餅,心道這貢院還不錯,沒刁難克扣。

    考生陸陸續續出現在了貢院,看見貢院又熱湯熱食,一個個紛紛喜顏悅色,隻不過喝湯的很多,吃餅的卻不多。

    但見一名考生一手抓一個塊蒸餅在那啃著,轉眼間連吃了十幾個饅頭,眾考生不由指指點點,搖頭晃腦。那名考生見此,滿臉慚愧地道:“愚弟來長安三個月,還不曾吃過如此飽,再來一碗湯……”

    堂上簾子後麵,徐清看了又是微微點頭,心道這位考生倒也有幾分執著,是個人才,不知學識如何,等下閱卷之時,先注意他一下罷。

    見考生來的差不多了,徐清起身,走出簾舍,拱手道:“諸位才子,有道是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今朝此試,願諸君,共雁塔題名!”

    縱是知道進士不那麽容易,但大家都是喜歡聽吉言的。又見是長安第一才子在這裏當主考,考生們都是起身拱手,以近乎狂熱的神情對徐清道:“願得徐大人才思一分足矣!”

    這時候杜如晦打著燈籠進來道:“就可以動身了。”

    約莫不到後世的八點,眾人抵達了貢院的正式考場,原來不知道,現在一看,哇呀呀,三千餘各貢院貢士,他薦自薦,也稱作領鄉薦二千餘人都聚集在此。不少衙門裏的腳夫,一個個都聚集在這裏,想要幫人提東西賺點外快,貢院門口,被擠成了一團。

    五千學子,哪一個不是飽讀詩書之輩,經曆了大浪淘沙來到這裏的,都是有真才實學的。

    各學子沒有直去貢院,先去供給所,領取炭火木柴,考試的供給,由長安府中提供。

    徐清來到供給所,見炭火供給,有木柴、煤、炭、秫葦,此外還有炭盆,蠟燭可以支領,還算齊全。可徐清稍  微一聽聞,原來這些東西好多都是要買的。隻有炭盆,蠟燭和一斤木柴不要出錢,再想要多的,就得掏銀子。那些   多餘的物資,都是貢院裏幾個小吏自己出錢購買的,好在這裏大賺一筆。徐清見價格也還公道,是貴了幾分,不過還算不上“宰”,也就沒說什麽。

    全場有五千多考生,參加進士科的占了一千二百多人,徐清看著手中的花名冊,摸摸鼻子,這可是要刷掉一千多人啊,怎麽下得去手。杜如晦見此,考訴徐清說:“徐大人可知這剩下的一千人,該如何?”

    “額,不知,敢問杜大人……”

    “這前一百名,自然是榮登富貴,再過了吏部核試,將來要做官的,不必細說。”

    “這第二個前一百名,將來就放入國子學,學製三年,再度考核,發放地方充吏,輾轉幾年,評價得好,入個末流的官,再幾十年,運氣十足,能力強的話也能當個縣府之類的官後致士。雖不然,也能一輩子衣食無憂,還能置辦家業,留給子孫。”

    “這第三個一百名嘛,又差一點,不過也還好,放到各大官員家裏充當侍者,幕僚,要是能得到機緣,各大官員給他安個位置,也是榮華富貴的命。要是……額,小聲說,要是你我有看上眼的人才,也可把他放到這裏麵,自己取了去……”

    “三百名後嘛,就無甚作用了……”

    徐清看著杜如晦悠然自得的神情,暗暗咂舌:想不到這第一次的科考,就能將各種利益均衡到如此地步。說道:“小弟受教了……”

    杜如晦老奸巨猾的一笑,拿起煮好的茶湯自飲起來。

    作為主考,自然不會親自去監考,放題。徐清坐在貢院屋子裏麵,安心的烤火,拿著一本架上的書讀起來了,是《論語》。

    話說他到了唐朝之後,還真沒怎麽好好看書,現在一讀起來,許多繁體字都要好好想起才能知道意思,又是斷句,又是從左讀到右的,不一會就頭昏眼花,腦袋直點桌子。

    杜如晦見此,不由得笑了笑。他不知道這個負有盛名的大才子,怎麽讀起書來這般不認真,可能大才之人一目十行,過目不忘,看起來無聊?看清楚徐清拿的是論語,他倒是有幾個讀書的疑問,想要和徐清相互印證一番,於是道:

    “徐大人,你是長安第一才子,我倒是有幾個讀《論語》疑問要請教你,不知可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