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謀求合作

字數:5312   加入書籤

A+A-


    看了看名片上被擠到一邊的diàn huà號碼,辛辰特意用自己shǒu jī上另一個號碼撥了過去,這是他旅遊的時候用的號碼,也是名片上寫的號碼,跟平時在學校用的號碼不同,聽筒裏隻響了一聲就掛斷diàn huà,因為估計到現在這個時候對方還在和梁姐比誰更悶,隻是能打通就行,他的手指快速地在屏幕上拂過,由於害怕將屏幕點破了,不敢用力就隻能‘摸’了,但速度快的幾乎化成了一片黑影。



    他給對方發了條短信,首先是祝他的事業順利,然後詢問對方是否意願共同建立一個投資公司,如果有,請短信聯係。



    杜方想的名片是一個小廣告公司的職員,可能他選擇公司的時候也有將歐美的廣告創意‘複製'進國內做大做強的想法,(雖然辛辰並不看好這方麵)不過另一方麵從他的選擇就能看出他的性格,這其實是一個很普遍的心理,寧**頭不做牛尾。



    按杜方想名片上的那麽多資格認證,他完全可以進入大公司領一份很高的薪酬以及輕鬆地工作,而要是他在大公司裏按部就班地工作,那基本上後半生無憂,但沒有機遇的話,升職可能會升不到哪去。但他選了一個沒名氣的小公司,才剛剛進入了就是一個副經理副總監之類的職稱,一般的研究生博士生之類的求職人進入這樣的公司也就是從普通員工做起,比起běn kē生升的快而已,而杜方想比其他人高了個台階,但這樣的一個小公司風險大機遇也大,而且隨著公司做大,他就能得到更好的待遇,升職更快更高。他打的可能是這個心思。



    辛辰想的更多,他是有資金,建立一個十人以下的小公司還是能撐住,如果心大一些可以找關係借錢,又或者將一部分股份變現足以,他有杜方想沒有的國內關係和消息渠道,還可能有些不同的創意或者說專業知識,雖然在這方麵可能比不過杜方想,(如果那張名片上的一小塊acca和cfa投資分析資格認證是真的話)而杜方想有辛辰所沒有的時間精力和辛辰所不具備的從業資格以及踏踏實實求實上進的工作性格。其實辛辰就是個閑不下來的主,真要讓他天天上班,鐵定會三天兩頭撂挑子,一年時間半年失蹤。



    那麽合作開一個公司就是個不錯的選擇了,至於原先定的杜文濤,辛辰都打算虧本來著,遇見杜方想是個運氣。而且外國人並不像中國這樣講究wén píng,想必辛辰塞一個沒有wén píng的稱職的員工杜方想應該不會有意見,而等一年左右杜文濤完全成長起來,那時候辛辰的布局也差不多了,正好填缺補漏。其實辛辰算是有些見獵心喜了,每逢假期的旅遊中總能遇上各種各樣的人才,每次走了他盡量少帶名片,結果很多時候發完名片都得把郵箱寫紙上,至於那個號碼,一般來說外人是打不通的。



    回到學校,將收拾好的一堆經濟學方麵的書籍一攬子扔進書包裏,辛辰又匆匆去了趟工地,將出不了門的杜文濤帶出來,徑直去看了鍾叔給他租好的屋子,郊區裏,交通不是很方便,一條雙行小路兩側的房屋擠擠攘攘,很多小區的建築不達標準,鐵定小產權,但周圍線路管道看來幾年都不會有問題,尤其是之前將一部分線路埋入地下,看上去整潔不少。



    辛辰仔細回憶看過的城市部分規劃,似乎規劃發展的重點選在了南城區,這裏正好南轅北轍,北麵暫時沒有規劃,如果有計劃,規劃就得幾年時間,足夠辛辰換個地方。



    這是一個大概一百五十平方米的背街門麵,就是四行道臨街門麵的後麵,屋子裏有個大柱子,一人住很大,但改造改造的話還是很適合辦公的,隻是交通不大方便,進出有段小路隻能容一輛車通過。但小路外有停車場,考慮到目前發展初期對車輛的需求不大,辛辰暗自就想定租下來,就算自己布置實驗室都不虧,遠一些更隱秘。



    細細看了看還不錯,看來杜文濤那個鍾叔也不含糊,辦事靠譜,辛辰匆匆交錢辦手續,物業是個有些禿頂的四十歲男人,大熱天的還穿個黑西服,抹一腦袋汗,看見辛辰這麽年輕還愣了愣,兩年的租金兩萬二,禿頂男點了很久還一張張抽出來驗鈔,懷疑的眼神搞得辛辰很不耐煩,後悔為什麽不直接轉賬而是選擇xiàn jīn支付。



    簽訂合約後,辛辰真的耐心欠奉,抽了回執就走,



    讓杜文濤先幫忙拄著拐收拾下屋子,順便看門,辛辰怕麻煩,直接交了兩年的房租,將回執單放在滿臉疑惑的杜文濤那裏安他的心,撂下一攤子書讓其認真看完之後打diàn huà聯係,反身回學校,他的課本還沒看完,明天還有門kǎo shì!



    出租車上,辛辰接到條短信,招呼司機往回趕。



    他原本打算今天就這樣打算回學校了,現在直奔原來的那個西餐廳,這海龜還真不是蓋的,感情這種事情居然利利索索解決了,一點不拖泥帶水。在辛辰發了短信沒多久後便約著一起詳談。還這正好他這邊把租房的事情一同搞定了。



    彼得西餐廳,兩個大男人似乎對之前的四人座有所忌諱,同時提議去了外麵不遠處的一家咖啡廳,辛辰喝紅茶,給杜方想點了摩卡。他下意識地選了個人少的地方,一邊喝咖啡一邊交流彼此的觀念。



    “其實我第一眼看到杜先生就知道你是個很有堅持的人。”辛辰放下茶杯意有所指的說,杜方想的眼白閃了閃,在辛辰目光的逼視下卻慢慢搖了搖頭。



    “可能是因為我和小寰也就是梁潔的家境情況很相似,所以有些時候我倆的性格方麵相似點有很多。但相比之下女人比男人來得更加的感性,而男人一般情況下更加地理性,所以她在這方麵才是個有堅持的人。我尊重她的選擇,但也希望能等到她回心轉意。”



    辛辰點了點頭。



    “有時候戰略撤退也不失為一手好棋。”



    兩人之間陷入了沉默中,似乎都在體會對方的意思是什麽。



    最終還是杜方想打破了沉默。“那麽,你似乎需要我為你tí gòng一些fú wù?或者說,你想開個公司,經營什麽方麵的?”



    辛辰摸摸下巴,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隻是持有一些股份,手頭上的流動資金不多,最大限度能湊出一百三十萬,而且還得留下三十萬備用,所以隻有一百萬rmb的流動資金。在沒遇見你之前是我想建立一個證券投資公司,為我經營這些個人持有股票的業務,但職業經理人我又養不起,所以隻是想要試試水。”



    杜方想很是驚訝,不是因為錢太多而是太少了,在他的印象裏富二代是見多了,零用錢都是用萬為單位的。但基本沒有可以運作的個人股份,頂多算是家裏的股份狐假虎威,而除了家裏支持,全身身家都是流動資金,像辛辰這樣完全反過來的還是第一次見。



    “但遇見你之後,我就感覺之前的想法有些小氣了。我打算跟你合作。”辛辰雙手手指交叉,蓋在了桌子上,表情很正式,透露出來的內容讓杜方想彈了彈眉毛,很直接的意向,看中了你的資格,所以跟你合作。這算是那張名片上一堆的資格認證終於吸引到‘伯樂’了麽?



    辛辰說話的時候仔細看著對方的眼睛和眉毛,發現對方的確沒有輕蔑或者厭煩的微表情,喝了口紅茶繼續說下去:“公司還沒有開始籌建,但確定名字是華國貝蒂博斯。業務範圍目前就在華國本土,如果有需要還會注冊離岸公司,目前我能拿出來100萬的流動資金以及目前估值為531901萬的不記名股票和無法變動的一千二百萬記名股票。所以我想知道個結論,你有沒有興趣擔任我的職業經理人?”



    “不是現成的?都還沒開始?就隻有個名字?”杜方想楞了一下不自覺的說出口。



    辛辰知道這是對方驚訝所致,假裝沒聽到,麵無表情的說:“如果你答應做我的經理人的話,籌建公司主體的工作就交給你了,工商部門和營業執照這些可以走我的渠道,然後我們用業績說話,股份獎勵。具體的薪水另談,工資主體是按照公司營業額度比例計算。”



    “我,我還是考慮考慮吧。”杜方想看著自己手裏的那張簡潔的名片,暗自發愣。他之前已經將這個年輕人放在很高的位置上了,但細談之下,他發現自己還是輕視了對方,這個年輕人的口氣比他還大,但杜方想卻從未聽過這號人物,他在經濟管理領域也算是研究很久了,對國內的情況也算了解,像辛辰這樣身家的數不勝數,如他這般年紀的也非常多,但沒人能跟他對上號。這讓他很忐忑。



    辛辰一杯紅茶慢慢喝完,見對方似乎對那張名片看上了癮一樣不停地翻轉,心裏不由得對自己剛才說的話有些懷疑,難道是提出的條件不好麽?不過發現對方的杯子裏同樣見底了,暫時放下念頭揮手招呼fú wù生續杯。



    待侍者離開後,他想了想就繼續說:“我所有的家產跟我父母沒有直接關係,你懂麽?一百萬的流動資金是我自己這些年自行賺的,股票方麵除了一千多萬的記名不動股份是我做出對公司的貢獻之後股東大會決議給的,其餘的都是我這些年的投資,從三年前85萬開始進行投資升值為現在這個樣子。如果杜先生願意替我管理公司,我可以將其中一部分股票轉移到你的名下,我們可以建立一個對賭協議。”杜方想終於抬起了頭,滿臉的驚訝。



    “我們認識還不到三個小時,你給我這樣的條件,是不是太過草率了?”



    “我看人很準,當然更重要的是我輸得起。”辛辰臉不紅心不跳的說,他的確看人很準,杜方想目前野心勃勃要做一個大事業給人看,正好利用這個讓他打工。但輸得起就不一定了,這幾乎是他的所有家產了,雖然還可以問父母要,但他不想破例,他從小到大沒有到絕境是不會向父母伸手的,盡管他們很有錢。



    杜方想考慮了很久,最終他拿出了他的那張名片,仔細打量著,跟手上那張辛辰的名片對比著。辛辰看了看繼續說。



    “對公司具體的經營策略我不會插手,但消息渠道我不會交給你,你隻能轉用。對賭協議會把股份加上,如果你贏了,你可以破例以低股份擔任董事長,但不能進行稀釋股份的操作。而這些,會寫在合約上。”



    “還有就是我不會出現在公司裏,每月查賬也隻用第三方機構,不親自來。”也許就是這句話讓杜方想下定決心,手中的那張寫滿字的名片忽的翻轉,隻見他將右手辛辰的名片放在桌子上麵,將自己的名片拿出來當著辛辰的麵撕成了兩半。



    “可以,我會在三天之內處理好合約,三天之後我們簽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