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聲勢浩大

字數:6892   加入書籤

A+A-


    正在張佑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匆匆的腳步聲,很快敲門聲響起,李文進喜悅的聲音傳來:“子誠快點起來,遼陽大捷,剛剛才得到的消息。”

    張佑猛然睜開眼睛,蹭的從床上坐了起來,鞋都沒穿,光著腳丫迅速開門將李文進迎了進來:“什麽時候的事兒?是正式的塘報嗎?”

    塘報指的就是軍事情報,有時候也指送軍事情報的人。

    李文進臉上掛笑,搖了搖腦袋:“不是塘報,是薊遼總督吳兌用海東青送來的消息,陳鵬帶兵在遼河老灣頭附近找到了土蠻的主力,天兵營橫空出世,燒死炸傷敵人數千,敵營大亂,自相殘踏者不計其數,潰不成軍……”

    “太好了!”張佑握拳重重地擊打在自己的掌心:“李成梁殺個幾百人都算大捷,土蠻手下滿打滿算也就幾萬人吧,這下被天兵贏炸的潰不成軍,短時間內怕是再也無法搗亂了……”

    同時心中暗想,原來吳兌是義父的人。

    “皇帝登基以來,邊軍作戰,還從未獲得過如此大勝,這次你那老丈人可是立了大功,連帶著你也立了大功,皇帝知道之後,不定開心成什麽樣子呢!”

    張讓的功勞,說白了就是張佑的功勞,畢竟沒有張佑也就沒有天兵營。

    李文進實在是太開心了,這可是實打實的軍功,大明重文輕武不假,卻也有非軍功不得授爵位的規定,如此大的功勞,作為天兵營的締造者,就算授予張佑一個伯爵,也不為過吧?

    “你有了這份功勞,咱家倒要看看,那起子言官們還有何話可說?”

    張佑點了點頭,並沒有盲目的樂觀,緩緩說道:“這個消息,對於緩解孩兒當前的危機確實有些幫助,不過,那些人張口仁義,閉口道德,未必會將這些功勞看在眼裏,搞不好還要上折奉勸陛下,以仁治國,不可窮兵黷武雲雲,這幫人,整日裏想的都是千古留名,根本就不知道強大的軍事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然的話,戚帥平倭那麽大的功勞,起碼也得賞個世襲罔替的伯爵了。”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那時候太嶽還沒當上首輔呢。”李文進有些唏噓,他確實不怎麽喜歡張居正,卻不得不承認對方的能力以及見識,當時若是張居正任首輔,別說伯爵,侯爵怕是也早替戚繼光爭取下來了。

    “你這兒不用擔心,你是咱家的義子,又和太嶽……有了這次大功,隻要皇帝賞你爵位,沒人敢阻擋。”

    “義父誤會了,爵位不爵位的,孩兒其實並不怎麽關心,孩兒不過是有點感慨吧……算了,不說這些了,此次大捷,怎麽說也是件振奮人心的大好事,那些讀書人不以為然沒關係,天下百姓可都是明白人,隻要他們高興就夠了,孩兒這就出城去報社,天亮之後,我要讓全城所有的百姓全都知道這個消息。”

    “嗯!”李文進重重的點了點頭:“為父也要馬上進宮,將這個消息告訴皇帝跟太後娘娘知道,因為李植彈劾你的事情,娘娘拽著為父發了半宿的愁,這下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李彩鳳這麽關心自己?

    張佑有點不敢相信,想要詳細的問一問時,李文進已經轉身出了門,隻能將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怔怔的出了會兒神,這才披衣穿鞋,匆匆出門。

    張允修一行人水陸兼程,到達京師的時候,城門卻早已關閉。沒辦法,隻能在城外將就了半宿,等到卯時,城門開了之後才進來。

    時當小滿,天亮得早,大街上已然熱鬧了起來。

    快到午門的時候,張允修老遠就見前邊黑壓壓的聚了一大片人,除了上百胸口繡有飛禽補子的官員,尚有近千名頭戴四方平定巾的青年學子。

    “怎麽回事?”

    一名伴當匆匆鑽進人群,工夫不大,扯著一位身穿青袍的官員奔到張允修前邊,喜悅的道:“巧了,方大人也在,五少爺還是問問方大人吧。”

    伴當說話的時候,方文舉已然拱手和張允修見過了禮,嘴裏笑道:“五少爺最近忙什麽呢?有日子沒見您了,不會還在忙著準備出海吧?不是我說你,大海上風高浪急,危險的很,哪兒有……”

    “行啦行啦,小爺的事用不著你管……這些人聚在這裏幹啥呢?怎麽鬧這麽大動靜?”聽方文舉囉嗦起來沒完,張允修不耐煩的打斷了他。

    “你還不知道啊?是了,瞧你這風塵仆仆的,想來是出門來著……”眼見張允修揚起了馬鞭,雖明知他不過做做樣子,方文舉仍舊下意識的縮了縮腦袋,幹笑道:

    “得得得,我不囉嗦總成了吧?這些人都是衝著張佑來的,昨天大朝,工科給事中李植李大人彈劾他,又獻上一篇文章,上邊說他自打入京,便依仗萬歲爺和李老娘娘寵信,橫行不法,目無皇憲……囉哩巴嗦一大堆,大多都是老生常談,不過,文章還說他勾引宮女,與嬪妃關係莫逆,更是頻繁出入慈寧宮,有違聖人之訓,超出了禦醫的本職,要求萬歲爺嚴懲雲雲……”

    “混賬東西!”張允修鐵青著臉罵了一句,又問:“然後呢?”

    “陛下震怒,當場就要杖斃李大人,幸虧張閣老申閣老他們攔著,李大人這才幸免於難。”

    “老匹夫!不分青紅皂白,那等小人,杖斃都不解氣。”

    “話不能這麽說,張佑確實出格了點,進宮太勤了,身為臣子的,提醒一下還不份屬應當?”

    “嗯?”張允修冷冷的望向方文舉:“忘了孫崢的腿是怎麽斷的了吧?”

    回憶起笑麵虎親手打斷孫崢雙腿時的情形,方文舉激靈靈打了個冷戰,賠笑道:“五少爺別嚇我,我就是跟著看個熱鬧……李植不服氣,言官們不服氣,國子監那幫學生們也不服氣……對了五少爺,你跟小張大人關係好,趕緊去通知他一聲,這次大家夥兒齊心協力,聲勢浩大,估計萬歲爺也保不住他了,識時務者為俊傑,實在不成,就趕緊跑吧,總比送了命的強!”

    “跑你大爺,聲勢大又如何?還敢造反不成?”

    “你忘了當年嘉靖爺的大禮儀之爭了嗎?這幫讀書人要是倔起來,那可是前仆後繼,死都不怕啊!”

    這回輪到張允修打冷戰了,眼前的人越聚越多,烏壓壓的跪在午門之前,萬歲能承受這麽大的壓力嗎?

    父親要在就好了!平日裏他像老鼠怕貓一般懼怕張居正,還從未如此刻這般迫切的希望他出現過呢。

    正在張佑輾轉反側無法入眠的時候,門外突然傳來匆匆的腳步聲,很快敲門聲響起,李文進喜悅的聲音傳來:“子誠快點起來,遼陽大捷,剛剛才得到的消息。”

    張佑猛然睜開眼睛,蹭的從床上坐了起來,鞋都沒穿,光著腳丫迅速開門將李文進迎了進來:“什麽時候的事兒?是正式的塘報嗎?”

    塘報指的就是軍事情報,有時候也指送軍事情報的人。

    李文進臉上掛笑,搖了搖腦袋:“不是塘報,是薊遼總督吳兌用海東青送來的消息,陳鵬帶兵在遼河老灣頭附近找到了土蠻的主力,天兵營橫空出世,燒死炸傷敵人數千,敵營大亂,自相殘踏者不計其數,潰不成軍……”

    “太好了!”張佑握拳重重地擊打在自己的掌心:“李成梁殺個幾百人都算大捷,土蠻手下滿打滿算也就幾萬人吧,這下被天兵贏炸的潰不成軍,短時間內怕是再也無法搗亂了……”

    同時心中暗想,原來吳兌是義父的人。

    “皇帝登基以來,邊軍作戰,還從未獲得過如此大勝,這次你那老丈人可是立了大功,連帶著你也立了大功,皇帝知道之後,不定開心成什麽樣子呢!”

    張讓的功勞,說白了就是張佑的功勞,畢竟沒有張佑也就沒有天兵營。

    李文進實在是太開心了,這可是實打實的軍功,大明重文輕武不假,卻也有非軍功不得授爵位的規定,如此大的功勞,作為天兵營的締造者,就算授予張佑一個伯爵,也不為過吧?

    “你有了這份功勞,咱家倒要看看,那起子言官們還有何話可說?”

    張佑點了點頭,並沒有盲目的樂觀,緩緩說道:“這個消息,對於緩解孩兒當前的危機確實有些幫助,不過,那些人張口仁義,閉口道德,未必會將這些功勞看在眼裏,搞不好還要上折奉勸陛下,以仁治國,不可窮兵黷武雲雲,這幫人,整日裏想的都是千古留名,根本就不知道強大的軍事對於一個國家的重要性,不然的話,戚帥平倭那麽大的功勞,起碼也得賞個世襲罔替的伯爵了。”

    “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那時候太嶽還沒當上首輔呢。”李文進有些唏噓,他確實不怎麽喜歡張居正,卻不得不承認對方的能力以及見識,當時若是張居正任首輔,別說伯爵,侯爵怕是也早替戚繼光爭取下來了。

    “你這兒不用擔心,你是咱家的義子,又和太嶽……有了這次大功,隻要皇帝賞你爵位,沒人敢阻擋。”

    “義父誤會了,爵位不爵位的,孩兒其實並不怎麽關心,孩兒不過是有點感慨吧……算了,不說這些了,此次大捷,怎麽說也是件振奮人心的大好事,那些讀書人不以為然沒關係,天下百姓可都是明白人,隻要他們高興就夠了,孩兒這就出城去報社,天亮之後,我要讓全城所有的百姓全都知道這個消息。”

    “嗯!”李文進重重的點了點頭:“為父也要馬上進宮,將這個消息告訴皇帝跟太後娘娘知道,因為李植彈劾你的事情,娘娘拽著為父發了半宿的愁,這下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李彩鳳這麽關心自己?

    張佑有點不敢相信,想要詳細的問一問時,李文進已經轉身出了門,隻能將已經到了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怔怔的出了會兒神,這才披衣穿鞋,匆匆出門。

    張允修一行人水陸兼程,到達京師的時候,城門卻早已關閉。沒辦法,隻能在城外將就了半宿,等到卯時,城門開了之後才進來。

    時當小滿,天亮得早,大街上已然熱鬧了起來。

    快到午門的時候,張允修老遠就見前邊黑壓壓的聚了一大片人,除了上百胸口繡有飛禽補子的官員,尚有近千名頭戴四方平定巾的青年學子。

    “怎麽回事?”

    一名伴當匆匆鑽進人群,工夫不大,扯著一位身穿青袍的官員奔到張允修前邊,喜悅的道:“巧了,方大人也在,五少爺還是問問方大人吧。”

    伴當說話的時候,方文舉已然拱手和張允修見過了禮,嘴裏笑道:“五少爺最近忙什麽呢?有日子沒見您了,不會還在忙著準備出海吧?不是我說你,大海上風高浪急,危險的很,哪兒有……”

    “行啦行啦,小爺的事用不著你管……這些人聚在這裏幹啥呢?怎麽鬧這麽大動靜?”聽方文舉囉嗦起來沒完,張允修不耐煩的打斷了他。

    “你還不知道啊?是了,瞧你這風塵仆仆的,想來是出門來著……”眼見張允修揚起了馬鞭,雖明知他不過做做樣子,方文舉仍舊下意識的縮了縮腦袋,幹笑道:

    “得得得,我不囉嗦總成了吧?這些人都是衝著張佑來的,昨天大朝,工科給事中李植李大人彈劾他,又獻上一篇文章,上邊說他自打入京,便依仗萬歲爺和李老娘娘寵信,橫行不法,目無皇憲……囉哩巴嗦一大堆,大多都是老生常談,不過,文章還說他勾引宮女,與嬪妃關係莫逆,更是頻繁出入慈寧宮,有違聖人之訓,超出了禦醫的本職,要求萬歲爺嚴懲雲雲……”

    “混賬東西!”張允修鐵青著臉罵了一句,又問:“然後呢?”

    “陛下震怒,當場就要杖斃李大人,幸虧張閣老申閣老他們攔著,李大人這才幸免於難。”

    “老匹夫!不分青紅皂白,那等小人,杖斃都不解氣。”

    “話不能這麽說,張佑確實出格了點,進宮太勤了,身為臣子的,提醒一下還不份屬應當?”

    “嗯?”張允修冷冷的望向方文舉:“忘了孫崢的腿是怎麽斷的了吧?”

    回憶起笑麵虎親手打斷孫崢雙腿時的情形,方文舉激靈靈打了個冷戰,賠笑道:“五少爺別嚇我,我就是跟著看個熱鬧……李植不服氣,言官們不服氣,國子監那幫學生們也不服氣……對了五少爺,你跟小張大人關係好,趕緊去通知他一聲,這次大家夥兒齊心協力,聲勢浩大,估計萬歲爺也保不住他了,識時務者為俊傑,實在不成,就趕緊跑吧,總比送了命的強!”

    “跑你大爺,聲勢大又如何?還敢造反不成?”

    “你忘了當年嘉靖爺的大禮儀之爭了嗎?這幫讀書人要是倔起來,那可是前仆後繼,死都不怕啊!”

    這回輪到張允修打冷戰了,眼前的人越聚越多,烏壓壓的跪在午門之前,萬歲能承受這麽大的壓力嗎?

    父親要在就好了!平日裏他像老鼠怕貓一般懼怕張居正,還從未如此刻這般迫切的希望他出現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