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回 上 借六甲驅敵成虛話

字數:6343   加入書籤

A+A-




    第五十六回上借六甲驅敵成虛話

    卻說宗望避開宋人重兵設防的滑州和濬州,折而東向,由恩州王榆渡直驅大名府。並出敵不意,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搶占了位於大名府境內的黃河渡口李固渡,並從那裏迅速地渡過了黃河。

    一過天險黃河,眼前便是千裏原野,一望無際。金國的鐵騎一瀉千裏,如入無人之境。縱橫馳騁,所向無不披靡。真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先取臨河、大名二縣,又破德清軍,開德府等駐軍要塞。在這之後,便再也沒有受到宋軍有效的抵抗,甚至連北宋的一隻像樣的軍隊都沒有遇到。長驅而入,直至汴京城下。

    至此,宋朝君臣為了達到和議的目的,隻怕激怒了金國二帥,而小心翼翼地約束自己。並不惜犧牲國家和百姓的利益,答應金人割地納款的屈辱條件,卻依然沒有能夠阻擋住金國鐵騎於河外。當金人的鼓聲在城下響起、當金人的號角在空中傳播的時候,他們不得不麵對眼前這赤裸裸的但又使他們心驚膽戰的現實了。

    宗望駐軍於劉家寺,傳令軍中製作攻城器具,並試圖攻城。宋軍也意欲在金人立腳未穩之際,對全軍進行了試探性的反擊。

    閏十一月初,宋兵開城出戰,宗望親自率軍迎擊。戰不多時,宋軍敗歸城內。

    在這之後,在連續數天的夜裏,宋人又借著夜色的掩護,不時地派兵出城,試圖焚毀金人製造的攻城器具。

    第一次的突襲,宋兵僥幸而獲得了成功,金人的攻城器械多被燒為灰燼。金人以此慘重代價作為教訓,從而加強戒備。宗望以將軍赤盞暉,斜卯阿裏,察遜雅薩等輪流巡邏,以防宋軍夜襲。

    這天晚上,宋軍又來襲營。赤盞暉率領二謀克之兵遍燃燭炬,迎頭而擊。宋人見金兵有備,遂撤兵而回。赤盞暉追到奔而至城下,殺獲甚眾。又隔幾日,宋軍又出。斜卯阿裏和察遜雅薩從兩側夾擊,將宋兵擊潰。

    金兵圍城十多天之後,宋太尉何栗組織了一次規模較大的反擊。他調集了數萬步騎,從酸棗門一湧而出,欲圖一舉擊潰金人,以解汴京之圍。宗望部署在酸棗門外的是驍將王伯龍及其所部。王伯龍以本部之兵遮而擊之,多所斬獲。混戰數日,宋人見難以破敵,遂又撤兵而回。此後,宋軍再也無力主動出擊了。

    粘罕攻取懷州之後,率領大軍從孟津渡過了黃河。而婁室與習室等人已經擊敗了宋守衛西京洛陽的守兵,迫使西京洛陽的宋將開門納降。

    粘罕進至西京洛陽後,對西路軍的兵力重新進行了調整部署。他命令婁室率護衛向西進兵,奪取潼關。並以重兵嚴防把守,阻住關西宋兵,不準其一兵一卒過關。又派賽裏向南出擊,奪取汝州。

    其時銀術可也從太原調至軍中,粘罕派遣他率兵翻過伏牛山,攻襲鄧州。這樣,婁室、賽裏、銀術可三支金軍在西南一線組成一道南北走向的鐵壁銅牆,阻住了宋軍從潼關、武關以及襄陽方向來援的通路。這就與東路軍攻占雎州、亳州的達懶所部,從戰略上完成了對北宋京城汴京的包圍,致使其變成了一座孤城,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境地。

    果然,宋關西主帥範致虛率兵東援,進至陝州。聽得婁室率領五萬大軍防守潼關,懼不敢進。而錢蓋兵出唐、鄧、商、虢之間,也望風而潰。

    此後不久,範致虛又調集八十萬大軍,以僧人趙宗印為謀主,率兵東援。趙宗印並不知兵,但好大言,騙得了範致虛的信任。進至千秋鎮,與婁室之兵相遇,一戰而潰。但這所謂的高僧也因之而得狂疾,經月而死。

    粘罕率主力從西京洛陽出發,向東挺進。沿途諸州郡縣大部已為金兵所破,一路之上並無阻遏。一日一夜便已抵達汴京城下,與宗望會兵,遂駐軍於青城。

    在當時,汴京城有兩處都叫做青城,一處叫北青城,位於封丘門外,為宋祭地齋宮。一處名叫南青城,位於南薰門外,為宋祭天齋宮。粘罕所駐之處為南青城,當日,宗望即來與粘罕相見。

    粘軍說道:“二太子足下快捷,已經先來一步。”

    宗望說道:“元帥繞道而去,沿途路程也就遠了許多,所以遲來幾天也是應該的,何必去分孰先孰後呢。”

    粘罕問道:“二太子早來數日,但不知汴京城的守衛如何?”

    宗望說道:“初來之時倒也經曆了幾次激戰,但宋人欲破城下之兵的願望沒有實現。現在反倒安靜了許多,再也沒有一點聲息了。”

    粘罕說道:“麵對這樣的局勢,不知二太子有何高見。”

    宗望說道:“元帥率兵至此,金國的精兵強將全部聚於汴京城下了。這一次我們一定要攻破汴京,也給他們一點顏色看看。”

    粘罕說道:“二太子所言不差,但破城要有口實,切不可使得宋朝君臣上下一心,擰成了一股勁,那就不好辦了。我們還是老套路,一麵與之講和,又以重兵迫之。這樣,我們所有的目的就都能夠達到。”

    二人議定之後,遂遣劉晏為使者,要宋欽宗出麵會談結盟。

    自從唐恪、耿南仲遣還東南兩路勤王之兵以後,四方再無一人而至汴京。金兵長驅而薄城下,宋欽宗似乎翻然而有所醒悟,遂罷免了唐恪的宰相職務,而任命何栗為尚書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何栗雖然反對議和割地,但也隻是一個難以成事的庸俗之才。

    其時計點城內兵馬,共有衛士七萬人。遂以一萬人為一軍,共為五軍,命姚友宗、辛永宗統領,以五萬七千人分守汴城四壁。與此同時,又遣使出關召兵增援京城。

    其時僅僅知道康王並沒有去見金帥宗望,暫時還留在黃河以北。但因道路阻塞,音信難通。何栗獻策請任康王為大元帥之職,並秘密起草詔稿獻之。

    宋欽宗聽信其言,乃以康王為天下兵馬大元帥,任陳遘為兵馬元帥。以宗澤、汪伯彥任副元帥,以張叔夜為鄧州知州。又在四道置帥,以張叔夜為南道都總管。

    張叔夜接到宋欽宗手劄,促其入衛京城。於是立即調集兵馬,自將中軍。以其子張伯奮將前軍、仲熊將後軍,共計三萬人馬,翌日上道。

    原來,張叔夜子嵇仲,乃是侍中將耆之孫,年幼之時即喜歡談兵,後以張耆之孫而被任為蘭州録事參軍之職。

    蘭州本為漢時金城郡,地最極邊,特借黃河為固。每年冬季,黃河結冰而合。那時為防羌人犯邊,隻有嚴兵把守,士不解甲者長達累月。

    張叔夜說道:“如此之法,並非長久之計。不以險隘要地設防,如果敵騎強渡黃河,其誌得逞,那我們就隻有坐以待斃了。”

    其地有一座山,名叫天都山,乃為險要之地,介於五路之間。羌人入寇,必然先到此處會集,然後商定用兵所向。羌人每當於此集合之時,則五路聞之皆悚。

    張叔夜考察了天都山的地理環境特點,籌劃攻取之策。後來,果然依張叔夜之計,攻取了天都山。並在其處修築堡寨,設兵布防,名為西安州。從此,蘭州的周圍再沒有羌人之患了。

    在以後的歲月裏,張叔夜又數曆軍陣,其卓越的軍事才能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張叔夜進兵增援京城之時,粘罕已經分遣大將賽裏、銀術可分別進入汝州和鄧州之境,銀術可還在一次遭遇戰中斬殺宋將李操等人。金兵遊騎所至,隨時可見。

    張叔夜率兵進至尉氏,與金人遊騎相遇,遂轉戰而行。十一月底,張叔夜經過了一路的艱苦搏戰,終於抵達汴京城下。宋欽宗登上南薰門而見之,看到軍容甚整,極為欣然。

    入見之際,張叔夜以為金虜兵鋒方銳。請象唐玄宗之避安祿山那樣,暫避襄陽,然後再等待機會前往長安,以圖恢複。宋欽宗聽了,點頭稱是,遂加任其為延康殿學士之職。

    閏十一月初,宋欽宗又一次登上城頭。這時,張叔夜陳兵於玉津園,開家光亮,士氣極高。張叔夜統領所部,拜舞城下。宋欽宗見了,更為高興,遂令率兵入城。

    就在張叔夜率兵入都的時候,金帥粘罕、宗望又發兵對汴京發動了猛烈的進攻。連續數日攻打了通津、朝陽二門。第一天,宋都指揮王宗楚戰敗而遁。第二天,宋統製官高師旦臨戰死之。第三天,張叔夜率軍出戰,激戰四日,斬殺金人貴將二人。

    宋欽宗頗為興奮,即派使者持蠟丸之書撽告各道將軍,信中對張叔夜極盡褒寵之事。可是,遺憾的是,卻始終沒有第二人率兵入援。

    幾天之後,宋將範瓊率軍出戰,從冰上行軍,誰知河冰斷裂,沒於水中而淹死者百餘人。金將見了,擊鼓吹呼。宋人士氣,因為受到影響而大為低落。自從金人圍城之日起,日夜擊鼓不絕,其聲撼天動地,就連汴城四壁也似乎都在顫抖。金兵聞此鼓聲,愈益振奮,稱之為平安鼓。

    其時,擔任尚書右丞、同知樞密院之職的還有孫傅。

    宋欽宗即位之初,先後委以給事中、兵部尚書之職。孫傅曾經上疏請求恢複祖宗法度,宋欽宗召而問之,孫傅說道:“祖宗法度惠民,熙豐法度惠國,崇、觀法度惠奸。”當時號為名言,孫傅也因之有了一個好的名聲。

    金兵圍城之後,孫傅日夜親當矢石,也算是勤勉有勞。但是,其奈心有餘而智不足,反而有害無益。丘浚有感事之詩,詩中有“郭京楊適劉無忌,盡向東南臥白雲”之句,孫傅讀之,卻以為是奇貨可居。

    告知何栗,遂遍訪此三人。最後,終於在都市百姓之中訪得劉無忌,又於龍衛兵中訪得郭京。還聽得眾人紛紛傳言,說是郭京能使六甲之法,可以生擒金帥粘罕與宗望,又可以將金兵掃蕩無餘。

    其法為:用七千七百七十七人,號為六甲正兵。用一貓一鼠,畫地作圈,開兩角為生死之道。先入鼠於死道,而入貓於生道,鼠即為貓所殺。如將鼠入生道,貓入死道,貓即難以見鼠。

    郭京在殿前表演其術,何栗、孫傅諸人見了卻深信不疑。上奏宋欽宗,宋欽宗也頗相信。遂任之以官,又賜金帛以數萬計,授權郭京招募六甲正兵,郭京得以自專。隻要是其生年命符合六甲者,不管其才能技藝如何,無不募之。因此,所招募者,皆為市井之中市儈無賴以及遊手好閑之徒,不出數日就已招夠了。有武將自告奮勇願為郭京的偏俾將校,郭京卻堅持不肯答應,說道:“雖武藝高強,其勇敢戰,但明年正月當死,隻怕為我六甲神兵之累。”

    其言語狂妄,行為荒誕,一至於此。

    這時,金人攻城愈急。郭京卻談笑自如,不以為然。還對人說道:“別看他氣焰囂張,在我眼中,也不過是一堆糞土罷了。等到我擇日出兵,僅僅用上三百六甲神兵,就足以致天下太平了。那時乘勢追擊,直至陰山才會收兵。”

    孫傅、何栗聽了,更是深信不疑。尊寵異常,傾心待之,把所有一切的希望都寄托在了郭京及其所統領的六甲神兵身上。

    有識之士卻深以為憂,或有上書人麵見孫傅道:“自古以來,未曾聽說過以六甲神兵能夠成功者。退一萬步來說,即使相信郭京及其所說的神話,應讓他以部分六甲神兵出戰。如有尺寸之功,再稍加遷任,也不算晚。如今以一切委之,一但失誤,必然會為國家之羞。”

    孫傅聽了,勃然大怒,說道:“郭京真乃天下之奇才也,古人說得好:“時勢造英雄”,郭京也就是這樣應時而生的英雄人物。金將之中,上至元帥,下至兵卒,沒有不知郭京及其六甲神兵的。君今日所幸對我言及此事,想起來不會有太大遺患。若是要讓其他的人知道了,如果以沮師之罪向之,君如何擔當的起!”

    自此以後,再無敢言者。郭京還請造檻車數十,問其何用,說是欲圖出城檻致粘罕及宗望諸酋。何栗、孫傅聽了,更是歡喜不盡。

    因為郭京及其六甲神兵的影響所及,許多虛妄怪誕之事也就相繼而出。

    時有劉孝傑者,稱其兵為“六丁力士”、“天闕大將”、“北鬥神兵”。又有樞密承旨王健,也自稱能創置奇兵,自為統領官,而以何栗為之統帥。

    不久,王健作亂,被收而斬之。

    另有禦史胡爵陟推薦秦元提點京城刑獄,訓練保甲。秦元遂獻出自已所撰寫的《師律》和《大小八陣圖》。金兵攻城之際,秦元也自告奮勇願以三萬保甲之兵當其一麵,又請乘間出戰,先後均之許。最後,秦元及其保甲兵潰走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