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立太子

字數:4532   加入書籤

A+A-


    vip章節內容,

    眾位大臣中其中一個領頭的大臣說,“皇上不是不同意立太子?”

    皇上確實是不同意立太子之事,這一次不過是礙著眾位大臣的聲勢罷了,”皇後瞪著眼睛,“皇上最恨的就是暗中籠絡大臣之事,明兒不管皇上立誰做太子,你們都不要說任何支持四皇子的話,沒得引起皇上懷疑。”

    眾位大臣聽皇上這麽說,忙點頭稱是,“還是娘娘考怒得周全。”

    皇後笑了笑,這次立太子之事八成是不了了之,可卻成功地挑起了大皇子那邊對蘇慕容的敵意,大皇子身後有什麽人,她可是清楚得很,有了這幫人時時盯著,她蘇慕容就是千小心萬小心也有閃了神的時候啊。

    到了第二日,皇上果然提出再次商議立太子之事,可因為昨兒皇後專門打了招呼,這一次眾位大臣雖然還是吵得不可開交,可支持大皇子的大臣和支持二皇子的大臣都差不多,支持四皇子的大臣有的去支持二皇子了,居然少了不少。皇上焦心著這事兒,也沒功夫觀察這些,可莫允灝卻是將這些看在眼裏,隻冷笑著,不說話。

    皇上瞅了一眼朝堂,見五王爺仿若置身事外一般冷冷地站在一邊,笑了笑,“五王爺,不知你怎麽看,這太子之位?”

    眾位大臣見皇上問五王爺,都安靜下來,緊緊地盯著他,五王爺在朝中一向有威信,說話做事又在理,旁人都很信服。

    莫允灝看了皇上一眼,大皇子還沒有被幽禁的時候,曾經向他請教過打仗用兵之事,在他看來,大皇子為人寬厚,又文采斐然,對政事也頗有自己的見解,他做太子,是實至名歸的,見這麽多人盯著自己,他笑了笑,那笑不達眼底卻頗有深意,他衝著皇上拱了拱手,“臣弟認為,大皇子可堪大任,立他做太子,是實至名歸。”

    眾位大臣一聽五王爺這麽多,大堂裏立即傳出一片唏噓聲,有的是支持大皇子的鬆了一口氣的聲音,有的是支持二皇子的驚訝的聲音,支持四皇子的大臣一個個麵麵相覷,不禁抖了抖嘴角,向殿外看了看,隻見一個小太監鬼鬼祟祟的跑了出去。

    這小太監正是皇後派去探聽今兒立太子之事的進展的,現在見他跑了回來,皇後忙問,“出了什麽事兒,你怎麽回來了。”

    大事兒不好啊,五王爺居然說支持大皇子做太子,眼看著皇上就要下旨了呀!”那小太監驚驚咋咋地說。

    皇後皺著眉頭,一拍桌子,有點搞不明白莫允灝的心思了,他不是該建議皇上暫緩立太子之事的嗎,蘇慕容的孩子都還沒生下來,他就這麽不想蘇慕容的孩子做太子?“再去看著,”皇後大叫,急得在屋子裏團團轉。

    皇上見莫允灝這麽說,又有幾分動心起來,想起皇後說的早立太子免得各方勢力爭個頭破血流,點了點頭,“既然眾位大臣都認為大皇子可堪大任,那朕即刻就下旨……。”

    支持二皇子的人和部分假意支持二皇子的人忙大喊,“皇上且慢,這事兒還得三思。”

    皇上有幾分無語,“讓朕立太子的人是你們,現在朕真要下旨了,你們又在這裏瞎磨嘰。”

    大臣又說,“太子是得立,可立誰要慎重啊!”

    皇上擺了擺手,“行了行了,怎麽都有你們說的,等你們統一了意見,再來讓朕立太子吧。”

    見皇上出了金鑾殿,孫公公忙跟上,高唱,“退朝。”

    接下來的幾日裏,因著大蕭現在沒什麽大事兒,每日竟然都是在討論立太子之事,皇上被吵得煩不煩,每次都是他在上麵坐著,一邊喝茶一邊打盹,下麵的朝臣你說過來,我吵過去,平日裏個個都是謙謙君子,文弱書生,這個時候竟然從有理論爭,引經據典,到人身攻擊,到破口大罵,跟那市井潑婦根本沒什麽區別。

    到了後來,莫允灝幹脆以生病為借口,不來上朝了,皇上恨得不行,他莫允灝可以找借口,可他不行啊,皇上不上朝還像什麽樣子。

    眼看著這樣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到了第六日,支持四皇子的大臣建議,這麽吵下去也不是個辦法,勸諫皇上等著蓉嬪娘娘的孩子生下來了再說,雖然蓉嬪的孩子還沒生下來,可皇上對蘇慕容的看重,眾人都看在眼裏,還是有那麽個把個將寶壓在了蓉嬪身上,支持她肚子裏的孩子的。

    皇上點了點頭,正和他意,雖不說什麽蓉嬪的孩子能做太子吧,可能拖一時是一時,指不定到時候大家的意見就統一了呢,皇上想著大皇子一直被幽禁也不是個辦法,大皇子被幽禁著別人怎麽看得到誰好誰不好啊,“這樣吧,孫公公,你去一趟大皇子府,頒一道朕的旨意,就說大皇子勤學謙恭,解了他的幽禁吧。”

    孫公公忙答了一聲是,屁顛屁顛去了大皇子府。

    大皇子被幽禁本就是被尤家牽連的,要說起來也不關他的事兒,現在見皇上下了旨將大皇子的幽禁解了,眾人都道皇上仁德。

    孫公公去的時候,大皇子正在練箭,平日裏這大皇子府根本不許人進來,隻韓太傅因為要為他授課,所以能進來,現在這個時候,韓太傅也不會來,大皇子不提防有人進來,聽見門有響動,隻當是看守他的人又在往裏看,為了嚇唬嚇唬他們,大皇子一手拉弓,一手握箭,一箭射了出去。看守的人平日裏都習慣了,輕輕就躲開了,可孫公公本就不會武功,幾時見過這樣的架勢,一推門就見大皇子的箭直直以淩厲之勢向他襲來,他驚了一下,瞪著眼睛,以為必死無疑。大皇子見是父皇身邊的孫公公,忙隨手拿了腰間佩戴的玉佩,手指一扔,打向了那箭矢,正好將那箭矢打歪了,沒有傷了孫公公。

    孫公公捂著心口,“可嚇死雜家了。”

    大皇子走了過來,抱歉地笑了笑,“是本宮的不是,孫公公來是有什麽事兒嗎?”

    孫公公剛剛本來隻顧著害怕,現在見大皇子問起,忙說,“喜事兒啊,天大的喜事兒,皇上命雜家來,宣讀聖旨。”

    大皇子一聽要宣讀聖旨,忙跪了下來。

    孫公公這才撿起剛剛因為被嚇著掉落的聖旨,“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皇子勤學謙恭,特解了幽禁之令,欽此。”

    大皇子皺著眉,“那本宮的母妃呢?”

    孫公公將大皇子扶了起來,“大皇子就別管這些了,沒得惹了皇上生氣,隻要你出來了,你好了,還愁尤妃娘娘不好嗎,在天牢裏邊還安全些,”孫公公湊近了大皇子的耳朵,“您不知道,現在外麵為了立太子之事都鬧成什麽樣兒了,還是先想想自個兒吧,不做那人上人,不要說尤妃娘娘,就是您自個兒,都得被別人扒層皮。”

    大皇子站起來,“多謝公公提點,以後還有仰仗公公的地方,還請公公不要推辭。”

    孫公公想著朝堂上支持大皇子的人這麽多,笑了笑,“好說,好說。”

    大皇子雖解了幽禁,能自由出入了,可還是有些不習慣,也不便出去走動,隻怕一個不小心,落了他人口實,又被父皇怪罪。所以一直都在府裏等著韓太傅來,再商量接下來該怎麽做。

    可韓太傅最近因為立太子一事兒,東奔西走,根本沒工夫上大皇子府上來。

    這天夜裏,大皇子正準備熄了燈休息,韓太傅府上的一個下人過來,說是韓太傅現在正在得月樓的天字號雅間,要請大皇子過去一趟。

    大皇子皺著眉,疑惑地看著來人,被幽禁久了,他隻怕父皇一解了這幽禁之令,那些對太子之位蠢蠢欲動的人又將矛頭指向他,設了陷阱讓他鑽,“什麽事兒這麽神神秘秘的。”

    那人知道大皇子在想什麽,從懷裏拿出一枚玉佩,遞到大皇子眼前,大皇子一看,可不就是韓太傅平日裏隨身戴在腰間的玉佩嗎,他笑了笑,“韓太傅要本宮什麽時候過去。”

    就現在,大皇子跟小的來吧,韓太傅都打點好了,”那人忙道。

    皇子們還未成年,都是住在宮裏,所以諸多不便,大皇子點了點頭,跟著那人出了皇子府,坐上了馬車。

    一路上大皇子坐在馬車裏麵,也不知道韓太傅是怎麽打點的,總之直到出了宮門,也沒有任何一個人說要打開馬車簾子,進來查一下。

    剛出了宮門,馬車漸漸地往京都最為繁華的大街上駛去,大皇子聽見外麵熙熙攘攘的聲音,不由得心情也好了幾分,他掀開車簾,隻見燈影憧憧下,一個身穿水紅色衣裙的小姑娘打馬而來,路過他的馬車,她騎在馬上,一邊回頭看,一邊衝他柔柔地笑著,整個人看起來是那麽的意氣風發,大皇子又想起了一年前的自己,也是這麽春風得意,他一直是父皇最優秀的兒子。他低下了頭,放下車簾,冷著臉,靜靜地待著,再沒心情看外麵的風花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