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搖擺不定

字數:4633   加入書籤

A+A-


    <3 lss=”red_i”>第231章 搖擺不定</3>

    這不,莫允灝大婚後在王府待了幾日,剛第一天上朝,群臣就又提起了立太子之事。

    現在大皇子被遣去了邊陲之地,二皇子又在禁足中,能在這個時候提起立太子之事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擁立的是四皇子。

    莫允灝冷笑了一聲,心道皇後竟這麽著急了,這幾日他雖陪著蘇慕容的時候多,可也知道皇後的動作。

    原來是皇後心想著大皇子,二皇子相繼出事,宮裏能有資格繼承大統的隻一個四皇子,又是嫡子,再合情合理不過,可蘇慕容的肚子裏還有一個孩子,皇後就心想著早日將太子一事定下來,免得夜長夢多,就私下將四皇子叫了去,好是交代了一番。

    能夠生在皇家的人,即使年紀再小,必定要早熟些,四皇子得了皇後的指點和交代,哪裏有不明白的道理,當即私下裏活動了起來。

    好些大臣從一開始本就是支持四皇子的,這些人自然現在也是支持四皇子的,不過比起之前,更有了底氣和勝算,再加上四皇子親自上門明示暗示的許諾,他們更覺得跟對了人,站對了陣營。

    而因為大皇子和二皇子連番失利,之前支持他們的那些大臣有幾個搖擺不定的顯然現在是站在了四皇子這邊,可大部分的人仍對大皇子和二皇子的複出抱有幻想,想著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讓各自的主子建功,也就重得聖寵了,到時候,便就有了跟四皇子一較高下的可能。

    支持大皇子的人認為大皇子能文能武,由他做太子,以後繼承大統,必能讓大蕭更盛世昌隆;

    支持二皇子的人認為,二皇子智謀過人,雖然不會武功,可熟知帝王之道,定能好好治理江山;

    而他們一致認為,四皇子文不成武不就,能夠有大臣支持他,不過是仗著嫡子的身份和皇後娘家的勢力罷了,根本沒有什麽真才實學,那些支持他的大臣都是些平日裏遵循什麽立嫡不立庶的老古板,事實上,也確實如此。

    所以此時此刻,朝堂上分成了兩撥人,有的支持立四皇子為太子,有的覺得此刻不適宜立太子,覺得不適宜立太子的那撥人自然是之前支持大皇子和二皇子的那兩撥人,此刻他們不計前嫌,統一戰線,隻要這一次皇上不立四皇子為太子,一切都還有轉圜的餘地,要是立了再廢,那可就難辦了。

    別看這些文臣在戰場上沒什麽作用,可一旦上了朝堂,他們舌顫蓮花,引經據典,舌戰群雄,說得頭頭是道,句句在理,竟讓皇上一時間拿不定主意。

    皇上正愣神間,兩撥人越吵越靠近,也不知是誰先動的手,像是支持四皇子的一個臣子不小心碰到了不讚成立太子的一個臣子的衣袖,這一下可不得了,兩撥人仿佛被點燃了引線,由剛開始的文鬥改為了武鬥。

    皇上看著這一個個的平日裏衣冠楚楚,謙謙君子一般的臣子們,為了立太子之事,一個個像街上的潑婦似的,不禁瞪大了眼睛,他平日裏真是小瞧了他們啊!

    眼看著戰火越演越烈,而莫允灝站在一旁仿佛局外人似的看戲,沒有一點出言阻止的意思,皇上心裏不禁怒了,這種時候莫允灝不站出來調停,難道還要他這個皇上開口嗎,這莫允灝也太不懂得為君分憂了。

    可皇上左等右等,隻不見莫允灝開口,大臣中已經有好幾個掛彩了,說真的,皇上真佩服他們的戰鬥力,他再不開口,指不定這幫人鬧到什麽時候,想到這裏,皇上不禁扶了扶額,怒吼:“住手。”

    群臣愣了愣,仿佛才想起來是在大殿之上,剛剛戰鬥得太投入了,他們一個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從對方的狼狽中預見了自己此刻狼狽的樣子,不禁有幾分尷尬起來,忙回到自己的位置上,整理起儀容起來了,世家大族一向是以禮儀為重,這麽不修邊幅出現在朝堂之上可不行,吵歸吵,君子的風度還是要有的。

    皇上看著他們的舉動,無語地歎了一口氣,看著莫允灝,緩緩道:“五王爺對此事有何看法?”

    什麽事?什麽看法?”莫允灝裝傻充愣道。

    皇上的眉頭微不可查地皺了皺,這莫允灝做戲的功夫倒是越發見長了,他心裏雖不願此刻就立太子,可迫於朝臣的壓力,他不便說出來,莫允灝應該懂他的心思的啊,這種時候難道不應該是他這個大蕭的戰神王爺站出來,阻止這場鬧劇嗎?

    皇上盯著莫允灝的臉,一字一頓道:“關於立太子一事,五王爺有何看法。”

    群臣見皇上問莫允灝的意思,一個個都伸長了脖子,一臉希冀地看著莫允灝,希望他站在自己這一邊,能得五王爺支持,大事可成矣,即使不成,皇上也會仔細考怒五王爺的意見,勝算也會大些。

    皇上問得這麽直接,莫允灝也不好再逃避,隻得低下頭,裝作思考的樣子,緩緩道:“立太子一事說起來雖是國事,但也是皇上的家事,”他抬起頭來,看了看眾位大臣的臉色,心裏嗤笑了一聲,慢悠悠地道:“眾位大臣的提議各有道理,皇上也有皇上的考量,總的來說,不管立不立太子,太子是誰,本王隻盡心輔佐便是。”

    眾人的嘴角抽了抽,這不等於沒說嗎?

    不過他們隻愣了一會兒,心知五王爺也幫不上什麽忙,立即又嘰嘰喳喳地議論開來,各自勸說皇上。

    皇上不悅地看著這些大臣,雖然莫允灝剛才的話沒什麽用處,可皇上卻記得那句這是他的家事,難道這些個臣子以為這樣威逼,自己就能按照他們的意願做?他們想擁立誰就擁立誰?他們會不會太把自己當回事兒了?

    想到這裏,皇上不耐煩地道:“行了,朝堂之上吵吵嚷嚷成何體統,簡直有辱斯文,都下去吧,朕會好好考慮此事的。”

    大臣們看出了皇上的不耐,知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此事還有得磨,隻得作罷,一個個退下了。

    莫允灝見此,也忙衝皇上拱了拱手,想隨著眾位大臣一起退下。

    可皇上擺了擺手,不容拒絕的道:“老五等等,朕好久沒和你聊天了,陪朕聊聊。”

    眾位大臣心知皇上是要問立太子之事,一個個眼觀鼻鼻觀心,心思各異地往外走。

    莫允灝心裏歎了口氣,這麽多人在,也不好落皇上的麵子,好不容易見人都走光了,大殿裏隻一個孫公公在,莫允灝才為難地道:“雁兒新近學了做糕點,早上出門前特意囑咐了讓臣弟散朝後回去嚐嚐,今兒恐怕不能陪皇兄了。”

    他可沒工夫在這裏和皇上打啞謎,皇上立誰那是他的事兒,他既不願瞎摻和,也不想知道皇上的想法,不管皇上最後的決定是什麽,總歸他既不會有什麽損失,也沒有什麽好處便是了,他隻想蘇慕容安安穩穩地生下他們的孩子。

    皇上見莫允灝這麽說,意味深長地笑了笑:“果然是英雄難過美人關,看來王家那小女深得你心啊!”

    莫允灝裝作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皇兄說笑了。”

    既然莫允灝都這麽說了,皇上也不好再留,隻得擺了擺手:“行了,下去吧!”

    一聽皇上放人,莫允灝立即快速的出了大殿,皇上若有所思地看著莫允灝離開的背影,心想著這莫允灝多年來不近女色,想不到立了側妃後這麽懼內,他是不是該從王鴻雁下手,進而掌控莫允灝呢?

    看樣子改天得安排皇後請五王妃進宮坐坐,探探虛實啊,她配合最好,倘若不配合,皇上冷哼一聲,他就隻得再往王府送美人了。

    在皇上看來,這以前莫允灝是不知道女人的好處,所以將他送去的美人都打發走了,可現在見莫允灝也漸漸體會了女人在懷的妙處,想必不會再將美人往外推了吧。

    皇上在莫允灝那裏討不到好,心情有幾分不愉,覺得莫允灝越來越不受他管束和控製,他這個皇帝當得可真是窩囊。

    他歎了口氣,衝孫公公疲憊地道:“擺駕芳華殿。”

    孫公公見皇上心情不好,也不敢多說話,忙命人抬了步攆來,送皇上去芳華殿。

    裴輕煙人雖在芳華殿裏,可這並不表示她不知道朝堂上的事,想在宮裏混,往上爬的女人,沒有幾分心計怎麽行,後宮裏的事兒,將就的就是一個快字,不管這宮裏的風向發生了什麽變化,隻要你先人一步知道,總歸會比後知道有利。

    裴輕煙自然也深諳這個道理,隻要略用點心,基本上隻要不是皇上特地隱瞞起來的事兒,這後宮裏的各宮主子,自然也都會以最快的速度知道。

    所以在朝堂上,眾位大臣諫言讓皇上立太子之事早就傳得紛紛揚揚了,裴輕煙冷嗤了一聲,皇後倒是打的好算盤,趁著此刻大皇子和二皇子失勢,及時地將四皇子推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