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崔氏的往事

字數:5835   加入書籤

A+A-




    第二天五更,沈大春就趕著馬車來接沈若蘭了,此時天還沒亮透呢,外麵也沒啥人,沈若蘭上車後,沈大春甩開鞭子策馬狂奔,一路上都暢通無阻,很快就到了鎮上。

    到達時,鎮上的商鋪都剛開門兒,沈若蘭直奔一家成衣鋪子,給老太太買了一件深藍色的棉布夾衣,一條深灰色棉布褲子,還有一雙黑色鞋子。

    買完又去了米行一趟,買了好多小米、玉米麵子、白麵、大米等。

    家裏的糧米快吃光了,特別是玉米麵子,吃的特別費,因為雞鴨鵝都開始下蛋了,得給它們好好營養營養,要是不多喂點兒糧食,會影響它們的產蛋量。

    還有那些小雞小鵝子們,它們還太小,吃不了糠皮,隻能吃糧食。

    家裏的糧食現在費著呢,不多存點兒,萬一她離開的時間久了,家裏沒糧了,瘦丫該著急了!

    買完糧食,沈若蘭和沈大春搭手,把那幾袋糧食裝進車裏,正準備上車回去,忽然看見張金鳳迎麵走來。

    張金鳳在吉州待野了,在家裏邊兒是一天都呆不住了,昨兒晚上剛回來,今兒一大早就迫不及待的出來逛了。

    七鬆鎮的街道破破爛爛的,跟吉州是沒法比,但是總比桃花村要強啊,好歹在這兒能看著幾個略有點兒人樣的年輕男子,也能看著幾樣她感興趣的東西,如此,也就不枉她來這一回了。

    她還是在吉州時的那身打扮,一身花花綠綠的花衣花褲花鞋子,穿得跟個大花壇子似的,一張臉擦得白渣渣的,臉蛋兒塗了腮紅,抹的跟猴屁股似的,滿頭的絹花,一腦袋頭油,還刻意將袖子挽起,露出手臂上那隻劣質的玉鐲子。

    可惜,她並不知道那隻劣質玉鐲的價值?還以為自己戴的是這鎮上的女人們都帶不起的奢侈品呢,驕傲的恨不能把手舉起來給大夥炫耀一番。

    張金鳳自認為她去過大城市,又有有錢人家的‘大小姐’做朋友,而且現在身上還有棉布衣裳和幾件首飾,理所當然的比別的女孩身價高一個檔次了。

    所以,在街上逛街時,擺出一副鼻孔朝天,對誰都不屑一顧的樣子。

    沈若蘭看著她這副滑稽的樣子,差點兒笑岔了氣兒,忽然有些惡毒的想,要是張二勇看到他妹子這副樣子,會是個什麽心情呢?

    窘迫、抓狂、氣憤,或者,早就習以為常了……

    有時候,沈若蘭還真挺可憐張二勇這孩子的,好好的一個青年,咋就攤上那麽個不著調的老娘和這麽虎的妹子呢?要不差他們長的有相似的地方,她都要懷疑張二勇到底是不是崔氏親生的了!

    還好老張頭答應他們成親後就分家另過,不然,就衝他老娘和他妹子,她也絕不會找張二勇!

    張金鳳用鼻孔看人,視線範圍不大,視覺角度也不是很好,明明跟沈若蘭走個對麵,愣是沒看著沈若蘭。

    因為她的眼睛都跑到路上那些年輕英俊的男子們身上去了。

    沈若蘭坐回到了車子裏,看著張金鳳那傻乎乎的窺著路上幾個長得還算俊朗的青年男子,鄙夷之後,又有點兒擔心,張金鳳又缺心眼又不正經,還自私貪婪愛占小便宜,家裏卻不知道拘束點兒她,將來肯定得吃虧的。

    她倒不是擔心張金鳳,她沒那麽爛好心,隻是覺得張金鳳要是出了事兒,張二勇必定也會跟著麻煩,她不想張二勇被她那些破事兒牽連,就暗下決定,等哪天得空得跟張二勇談談。

    七鬆鎮裏靠山屯並不遠,隻有二十幾裏的路,他們回到靠山屯時,也才隻有九點多鍾,沈若蘭回去後,沈大春兒幫她把糧食都扛屋裏去了,扛完,大春前腳走,她後腳就拎著東西去了老宅。

    老太太六十大壽,她這個做孫女的去的太晚不好。

    到老宅時,院子裏已經有不少人了,都是本家的媳婦,還有幾個處得不錯的鄰居,正幫著擇菜洗碗筷兒呢。

    大娘大姑小姑都來了,沈若梅和李巧蓮也來了,今兒姑嫂倆都穿著一身兒新做的棉布衣裳,故意在人群中走來走去,向大家顯擺著她的新衣。

    看到沈若蘭時,李巧蓮一反往日常對沈若蘭冷淡嘲諷、陰陽怪氣的態度,分外熱情的跟她招呼來,拉著她的手噓寒問暖的,那副親熱的樣子,就像她平常跟沈若蘭處得有多好似的。

    李巧蓮很現實,曉得自家男人靠著沈若蘭掙銀子呢,跟沈若蘭處好關係,對她男人往後有好處。唯一遺憾的就是,她男人掙回來的那老些銀子都進了公公婆婆的腰包了,看看小姑子今兒穿的這身花衣,可不就是花她男人掙的錢買的嗎?

    一想到這個,李巧蓮就又心疼又生氣,這個家,她遲早得分了!

    沈秀英見沈若蘭來了,也是一臉熱情的跟她打招呼,沈若蘭不願意跟她們在一起,就借口去屋裏找老太太去,趕緊的跟她們分開了。

    進去時,老太太正坐在炕上跟幾個與她年紀差仿的老太太們嘮嗑呢,幾個老太太裏,有兩三個是本村的,還有幾個是外村的,沈若蘭壓根兒就不認識。

    剛一進去,就有一個臉生的老太太一驚一乍的叫起來,“哎呦,這小丫頭是誰家的呀?長的可真俊啊?”

    劉氏看了沈若蘭一眼,不冷不熱的說:“這是我家老二的閨女,叫蘭丫。”

    劉氏不喜歡沈若蘭,連一聲孫女兒都懶得叫,就算上回沈若蘭救了她一命,但是多年來養成的對沈若蘭冷淡和不喜的態度已經形成,習慣是很難改變的,所以,即便她明知道自己的命是這個孫女救回來的,也還是對她親近不起來。

    隻是不再像從前那樣討厭她,也不再找她的碴了而已。

    臉兒生的老太太嘖嘖歎道:“老姐姐,你可真有福氣,這孫女生的一個比一個俊,剛才那個我看都夠俊的了,這個比那個還俊,咋好看的閨女都托生到你們家了呢?”

    劉氏聽到老姐妹的恭維,嗬嗬笑了兩聲:“好看啥?一個個都長得都那麽單細,哪敢你家紅子長的富態有福相啊?”

    沈若梅和沈若蘭這兩個孫女,劉氏一個都不喜歡,就算聽到別人誇獎她們,她也不高興,誰讓這倆死丫頭都不把她這個奶奶放在眼裏了!

    那臉生的老太太聽劉氏暗諷沈若蘭沒福,擔心的看了沈若蘭一眼,怕她聽到後翻臉使小性子,賠笑埋怨說,“嗨,瞧你個老姐姐?當著孩子的麵兒說人家單細,孩子要是生你氣了可咋整?”

    這老太太的擔心確實多餘的,沈若蘭可沒興致跟劉氏這個層次的人鬥嘴生氣的,更不會把她那兩句不疼不癢的嘲諷放在心裏,她隨手把手裏的包袱放在了炕桌上,說:“我給您老人家買了一身兒衣裳,您抽空兒試試合不合身兒吧!”

    說完,轉身出去了。

    劉氏沒想到沈若蘭會給她買衣裳,當看到沈若蘭放在炕桌上的包裹時,還愣了一下,直到有人把包裹塞進她的懷裏她才反應過來。

    “快打開看看吧老姐姐,看看你這小孫女給你買啥,讓我們也跟著開開眼,長長見識。”

    一幫老太太呼啦一下子圍了過去,劉氏在大家的催促下打開了包袱,一件兒柔軟的棉布褂子出現在麵前,褂子深藍色的,還上了一層裏子,一看就是高檔貨;褂子的下麵,是一條深灰色的褲子,也是棉布材質的,摸起來跟褂子一樣軟和,這要是穿在身上,肯定更軟和了吧。此外,還有一雙鞋子,黑太絨布的,鞋墊兒裏還修了一個壽字。

    這幾樣東西,隨便拿出哪樣,都是農村老太太們消受不起的,可劉氏一下子得了三樣,大讓這些老姐妹們都對她羨慕不已,紛紛誇她有福氣,孩子孝順。

    劉氏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坐在那兒都有點兒合不攏嘴了。

    劉氏的姐姐老劉太太羨慕的說:“二妹啊,你這孫女兒可真孝順啊,她多大了,有婆家沒有?”

    同村的老於太太說:“蘭丫有婆家了,訂的是桃花村張木匠家的二小子,小兩口兒可般配了呢。”

    老劉太太一聽,驚道:“呀媽呀,那你們訂婚之前打聽他們家了沒有?”

    大夥兒一聽這老劉太太話中有話,都轉過臉看著她。

    老劉太太看到自己成功的引起了所有人的注意,小小的得意了一把,卡巴著小眼睛,神秘兮兮的對劉氏說,“二妹子,這話我一般人都不往外說,怕得罪人兒,可我是你親姐姐,你的孫女兒不就是我的孫女兒嗎?我可不能眼睜睜看著蘭丫往火坑裏蹦,我跟你說啊,這老張家可千萬不能嫁,就他們家那老婆子……”

    老劉太太口若懸河,巴拉巴拉,狠狠的講究了崔氏一頓,把崔氏這些年幹的那些上不得台麵的事兒全都給周騰了出來。

    崔氏幹的那些事兒她全知道,因為她最小的小姑子的小閨女就嫁給老張家的大小子張大勇。

    張大勇媳婦對婆婆很不滿意,每次回娘家都不遺餘力的把婆婆和小姑子埋汰一通,張大勇的老丈母娘又是個嘴淺的,心裏藏不住事兒,每次閨女回去跟她吐槽完,她都得去大姑姐那兒在禿嚕一遍,久而久之,老張家那點兒破事兒,老劉太太都了如指掌了。

    沈若蘭坐在窗外的小凳子上,跟幾個嫂子削土豆皮兒,屋裏老劉太太講究崔氏的聲音不斷地傳入她的耳中,各種的光榮事跡,雷人的,叫人瞧不起犯膈應的,讓人無語哭笑不得的,各種事例比比皆是。

    其中最著名的一件,要數她若幹年前的某個晚上,上一家瓜農的瓜地裏去偷瓜了,然後被人家放狗追,她在逃跑中慌不擇路,失足掉進了茅坑,差點兒讓大糞給淹死。

    老張頭是個要臉愛麵子的,為這事兒差點兒休了她,後來還是老張家那個念書的小兒子跪地求情,老張頭才饒了她……

    沈若蘭都不知道崔氏還有那光榮曆史呢,隻聽得她麵皮抽搐,再也無法淡定了。

    沈若梅卻聽得很開心,不時的捂著嘴巴咯咯的笑出聲,邊笑還邊看沈若蘭,像故意看她熱鬧似的。

    沈若蘭也懶得理她,光顧著聽老崔婆子和張金鳳的光榮曆史了,聽著聽著,卻聽奶奶的老姐姐說:“二妹子,老張家啥樣我都跟你說明白兒的了,那就是個火坑,蘭丫要是嫁過去,用不上三年就得讓他們家那老婆子給磋磨死,還不如嫁我孫子呢,咱們兩家親上加親,多好啊!”

    ------題外話------

    謝謝【131**505】送了11顆鑽石

    也謝謝書城

    【灼華】打賞的1988書幣

    各位投月票的寶貝們,很抱歉不能一一的道謝了,投票的太多,題外話最多隻讓寫三百字,真心寫不下了,所以,幺兒在這裏集體謝過,謝謝大家,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