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媒體爭議
字數:5328 加入書籤
在diàn yǐng節期間,隻要不是窮得叮當響劇組,往往都會在diàn yǐng首映後舉行酒會。賈樟柯在很多人看來屬於沒票房,比較窮的導演,然而他在diàn yǐng世界首映之後,也舉辦了專門的酒會。
不管是威尼斯diàn yǐng節,戛納diàn yǐng節,或許其他diàn yǐng節,在整個diàn yǐng節期間,每天都有大量的酒會。diàn yǐng人平常都很忙,酒會是大家交朋友,談生意,拓展人脈最好的舞台。
飛行家的酒會是由張然雇傭的gōng guān公司操持的,在一家豪華的酒店舉行。到場的嘉賓很多,包括十多個diàn yǐng節的主席,像柏林diàn yǐng節的主席科斯裏克,聖丹斯diàn yǐng節主席喬佛瑞吉爾默等。
類diàn yǐng節之間存在競爭,入圍了一個diàn yǐng節的競賽單元,就不能入圍其他類diàn yǐng節的競賽單元,不過類diàn yǐng節和其他diàn yǐng節之間不存在競爭。參加了類diàn yǐng節競賽的diàn yǐng,可以參加其他diàn yǐng節。因此,很多小diàn yǐng節非常願意邀請在類diàn yǐng節打響了名氣的diàn yǐng參加自己的diàn yǐng節,這樣能夠吸引更多的關注。
張然憑借時空戰士在全球範圍內以及是聲名鵲起,在很多國家都有一定的粉絲,大家對他的新片很期待。能夠邀請飛行家參加自己的diàn yǐng節,對diàn yǐng節來說肯定是好事。
在酒會上,張然接到了很多邀請,希望他能夠帶diàn yǐng到他們的diàn yǐng節去展映,費用全包。其中聖丹斯diàn yǐng節的主席喬弗瑞吉爾默最熱情,不但邀請張然帶飛行家到聖丹斯展映,還邀請張然擔任明年聖丹斯diàn yǐng節的評委。不過張然婉拒了,聖丹斯diàn yǐng節一月中旬開始,那時候他要帶班上的學生進行公演。
張然正聊著,羅伯特德尼羅端著酒杯走了過來。他看著張然微笑道:“你知道我為什麽會來看你diàn yǐng嗎?”
張然笑著搖頭,真不知道。
德尼羅打量著張然,道:“去年馬丁的飛行家開始拍攝,我去探班。我問他,你的紐約黑幫才剛上映不久,怎麽這麽快就急著拍新片了?馬丁告訴我,在柏林的時候我遇到了一個年輕人,他也準備拍一部叫飛行家的diàn yǐng。如果他的飛行家拍出來了,恐怕我就沒有心思拍這部同名的diàn yǐng了。我嚇了一跳,問那個年輕人是誰。他告訴我,是一個中國人,他的名字叫張然!所以,當我在主競賽單元看到張然和飛行家時,我就對自己說,一定要來看看。確實像馬丁說的那樣,整部diàn yǐng充滿了想象力,是一部天才的傑作!”
張然躬身致意:“謝謝德尼羅先生,聽到你這麽說,我非常高興。和斯科塞斯先生相比,我還差得很遠!我非常喜歡你的表演,德尼羅先生,希望有機會能和你合作!”
德尼羅認真地道:“當然,我也希望和你這樣的年輕人合作。如果你有合適的劇本,可以直接給我打diàn huà!”說著,德尼羅取出一張名片,遞給了張然。
跟德尼羅聊了一陣,一個叫埃曼紐本比的法國製片人走了過來。他告訴張然,他將邀請張然、科恩兄弟、湯姆提克威等20位著名導演,每個導演各拍攝1部5分鍾的短片,講述一個發生在巴黎的愛情故事,向巴黎和diàn yǐng致敬。
張然一怔,這不是巴黎,我愛你嘛,他看過這部diàn yǐng,其中有幾個短片相當有趣。參與這個項目倒是一個有趣的嚐試,他仔細地詢問了時間、預算、技術等問題,最終答應參與這部diàn yǐng。
酒會一直進行到淩晨三點,大家才散去。張然和張婧初牽著手,走著石板路上,海風吹拂,倒是別有一番風味。
第二天,兩人醒來已經快十一點了。他們洗漱完畢,準備找個地方吃東西。走到酒店大廳的時候,張然順手拿起一本場刊翻了翻。
場刊的十位影評人中有4個打了5分,3個打了4分,1個打了2分,2個打了1分的,評價有點兩極分化,不過以好評為主。場刊的平均分為3.7,在所有影片中排名第二。
場刊專門刊發了一篇針對飛行家評論,文章對diàn yǐng大唱讚歌:“飛行家是關於小人物的光榮和夢想的故事,它用獨特的diàn yǐng的語言述說著生活的瑣事,以奇異的光影追緬著逝去的榮耀,當喬正飛衝天飛起的時候,我們看到的還是一幅關於繁華隱忍謝幕的殘卷,一首關於jī qíng燃燒歲月的挽歌。
飛行家讓人想起了很多優秀的中國的diàn yǐng,如霸王別姬、活著等,都是用一個小人物的命運來折射社會巨變之下內心堅守。可貴的是影片在涉及到有關懷舊的惆悵和現實的無奈這些情緒處理時,避免了廉價的煽情,而是用絢爛的鏡頭語言化解掉影片本應有的沉重和感傷,這一方麵有利於觀眾始終以較為興奮的狀態接收信息,另方麵也不至於讓黑暗和消極內容影響到影片過審。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影片的兩位主演,張然和張婧初,都表現出人物所應有的極精準的生活狀態。
與其說飛行家是一個講述小人物造飛機的勵誌故事,倒不如說它是對於中國一個特定時代結束的告別和懷念。透過一群普通人的言行,你可以看到他們對於中國社會民生跌宕起伏萬象多端的淡定和泰然處之,看到他們對於中國政治經濟風雲變化狂飆突進的無奈和自我解構。令人愉快並哀傷的是影片正麵描寫的並非這些,但是真正想要告訴你的就是這些,以小見大,見微知著,這正是飛行家閃亮的地方。可以這麽說,如果你看懂了這部diàn yǐng,你就讀懂了中國從1978年到1997年這二十年的變化!”
diàn yǐng旬報是rì běn最重要的diàn yǐng雜誌,每年由diàn yǐng旬報舉行的年度佳片評選,是rì běn最權威的diàn yǐng獎項。而diàn yǐng旬報對飛行家是讚不絕口:“這部diàn yǐng舉重若輕地的將這段深厚的曆史變遷融入其中。那種舊時代的榮光像空氣一樣充斥在這部diàn yǐng中,賦予影片一種悲壯的底色,diàn yǐng中的喬正飛,如同張然所喜愛的七武士一樣,用他們的妄想和不自量力的力量,為那種已然消逝的尊嚴做最後一搏。”
綜藝和好萊塢報道者是美國最權威的diàn yǐng雜誌,這兩本雜誌不僅最為專業,同時也集中地代表了好萊塢業界的觀點。每年在頒獎季中,這兩部雜誌給出的評論往往能夠代表輿論的主流。不過在對飛行家的評價上,兩本雜誌卻給出了截然相反的評價。
綜藝認為飛行家是一部劃時代的偉大diàn yǐng,打出了100分的滿分。綜藝在評論中寫道:“diàn yǐng美得驚人,一個畫麵都好像是一幅畫作,**而帶有美感,鏡頭獨特移動的方式更有一種畫卷般的美感。在劇中燈光的使用也巧妙的明確了幾個年代和相應的寓意,例如78年的畫麵過曝最嚴重,畫麵帶有強烈的毛刺感92年逆光鏡頭多,反應人物與現實的衝突,97年則接近現實。影片在銀幕比例上的創意更是一大亮點,diàn yǐng的畫麵采用了1.371的標準比例,夢境部分采用了1.851的畫幅,最讓人震撼的是喬正飛駕駛著飛機起飛的時候,diàn yǐng的畫麵緩緩展開,變成了2.351比例,就像打開一卷畫,給人的內心以強烈的衝擊!”
不過好萊塢報道者認為飛行家是一部糟糕的diàn yǐng,他們的評分隻有50分。文章寫道:“時空戰士讓我們見證了一位天才導演的橫空出世,而飛行家則讓我們見證了一位天才導演的隕落。飛行家實在不像一部diàn yǐng,而像一部舞台劇。其中最不像diàn yǐng的地方,是它的鏡頭語言,以及場麵調度。
用不同的光線來表現不同的時代,這個想法很好,但大量的過曝鏡頭和逆光鏡頭導致畫麵過於刺眼,讓人很不舒服,觀眾難以入戲。正因為如此,很多記者選擇了退場,大家覺得很難受。
飛行家另一個讓人出戲的地方在於diàn yǐng的景別缺乏變化,diàn yǐng的畫麵沒有縱深,隻有橫移。因此人物動作也如同舞台表演一樣,借用樓梯,把人物碼在上麵,如同提線木偶,生活的質感都被桎梏住了。”
同樣給出差評的還有英國的老牌雜誌帝國,文章寫道:“飛行家有很好的想法,將大量的社會新聞運用到了diàn yǐng中。然而張然對這些新聞的運用隻是皮毛,並沒有深入進行探討,沒有像賈樟柯那樣精準的表現當代中國社會的荒誕現實:消費狂熱,社會潰敗,官僚腐化,貧富差距,這些困擾著當下中國的社會問題。
在diàn yǐng中我們能看到各種各樣關於78、92、97中國的記憶符號,綠軍裝,大字報、錄像機、機,這些時代的道具輕易就能將觀眾從大銀幕上拽入到那個曾經生活過的年代,進而喚起內心的共鳴。但遺憾的是整個故事的展開方式卻如此平庸而乏味,選擇一個特定的時代背景,故事卻與這個時代背景沒有發生多麽切實的關聯和戲劇性的張力。
張然似乎是太著迷於在diàn yǐng中安排進這些過往回憶,在diàn yǐng的故事情節編排上,人物角色都成了雞肋,淪為時代風貌的陪襯物,也就是說,作為diàn yǐng中核心的人開始消失了,他們隻是代表著我們常常見諸報端的各色既定人物形象。
大量的新聞融入導致對人物情感的理解停留在表麵,就像diàn yǐng中被津津樂道的中國時代變遷的主線一樣,人作為事件的主角卻隻剩下一個臉譜化的符號,大段大段的鏡頭用兩張毫無表情的臉對視一代而過,我們卻無法感受到人物的內心!”
飛行家的評論有點兩極分化,但總體來說,還是好評為主。對這些媒體比較了解的人,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比較先鋒的媒體幾乎都給出了好評,而給出差評的媒體往往比較保守。
爭議聲中,飛行家的關注度急速攀升,成了整個diàn yǐng節最受關注的影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