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金幣需求
字數:3560 加入書籤
() 目送天刹等人離開,亦沉麵色凝重了許多。沒想到白鎮已經發展到了這個地步,自己的禦風鎮雖說勇奪天下第一鎮的名頭。但是,經過幾次的戰役,先前的發展時已經錯失不少。必須要重新抓起發展這個點來,不然終將會被《神話》的弱肉強食給淘汰。
天刹所給亦沉展示的,就是一種強者的心態。我比你強,你就要照著我的話去做。甚至不用威脅你,你都會覺得不遵守他所說的,都會大難臨頭。
白鎮太強了,僅僅是一個天刹就能讓重生的亦沉感到壓迫。那如果是白帝本人呢,該會是怎樣?
亦沉覺得,這天狼山,自己是要飛去不可了。
“甘勇,趙五。”
“末將在!”兩人同時應道,一臉崇敬地望著亦沉。
“加強城防,別讓有心之人有可乘之。”亦沉神色嚴肅道。白國的作風亦沉自然是清楚不過,現在可算是要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來,不能有絲毫地鬆懈。
“諾!”
兩人接過命令,立馬下去安排城防的事宜。原先的20架諸葛連弩被安置在四方城門上,巡邏隊分成班倒,十二時辰不間斷輪流當值。此外,還有箭樓上時刻保持警戒的哨兵。
“順德”
“主公。”李順德聽到亦沉喚自己,躬身回道。
“鎮子裏的建築弄得怎麽樣了?”禦風鎮要發展,快速地發展。
“回主公,因為先前有主公tí gòng建築圖紙的原因,滿足升級的建築都已經建造好了。”李順德稟報道。有了自己這個禦風鎮大總管在,亦沉的工作量確實少了許多。
“恩。”亦沉點了點頭,不過內心卻是有了許些的焦急起來。這建築圖紙雖說已經被亦沉囤積了不少,但這也僅是級鄉鎮所能夠需要的。
到了縣城等級,購置建築圖紙的價格可就貴了下來。亦沉不想通過打怪來收集建築圖紙,就隻能通過商店購買的這一種形勢。不過麵對天價的建築圖紙,以亦沉現在所持有的金幣數目,頂多能夠將一級縣城所需的建築圖紙購置完畢。
也就是說15000枚金幣僅僅滿足一級縣城升級二級縣城的建築圖紙。
二級縣城,這可不行,當年白國可是到達了都城的等級。
金幣,亦沉需要更多的金幣!這是所有領主麵對的命門。如果沒有金幣,就不能通過捷徑獲得建築圖紙。想要通過打怪的方式收集,實在是太難太慢。一些玩家可耗不起,等別人強大之時,便是自己被抹滅之日。
所以,亦沉必須要通過無數多的金幣的幫助,才能追趕得上帝爵這一類的富家子弟。
可是,這金幣該從什麽地方掠奪?通過搶奪流寇這條道路已經行不通了。稍微強大一點的流寇亦沉惹不起,弱一點的流寇卻沒有掠奪的價值。
攻打玩家領地更是兩敗俱傷的做法,除非是為了戰略需要,否則絕不會有人強行攻打玩家領地。
“主公,上次所服用的複體靈丹效果可還好?”自稱正絞盡腦計尋找獲取金幣的方法時,陶仁義的一句話讓亦沉眼神冒出一絲靈光。
自己怎麽就沒有想到這一點,自己還有複體靈丹這個好東西。在市麵上,這可是價值五十枚金幣的丹藥。
“不錯,不過養民製造了多少枚複體靈丹?”複體靈丹雖然值錢,但是核心技術隻掌握在陶仁義。雖說已經開始量產,但是製造的生活實在是太慢。
“呃,100枚。”陶仁義臉上一愣,完全不知道亦沉為什麽要問這個。
“100枚”亦沉咬著嘴唇想了想,“若是養民全力製造,這一百枚複體靈丹可在幾日之內製造出來?”
“至少十天半個月的。”陶仁義想了想,估算個時間道。
太慢了,就算是陶仁義全力生產也太慢了。十天半個月才能製造出100枚複體靈丹來,這根本就不能夠滿足軍隊所需,更別說拿出來賣了。
“屬下有個更快的辦法。”見到亦沉皺著眉頭,陶仁義便知道亦沉不滿意自己這製造複體靈丹的速度。
“哦?”亦沉蹩著的眉頭舒展開來,將信將疑聽聽陶仁義所說。
“隻要增加製造丹藥的人數,這速度自然能夠快上來。”自從量產複體靈丹的計劃實行之後,陶仁義通常都是一個人在搗鼓著。就算是有個人想來幫忙,也不知道從何幫起。更何況,陶仁義上還有醫治禦風鎮百姓的任務,心思自然不能一直放在製造丹藥上麵,所以製造丹藥的速度陶仁義自己也不敢說得多快。
增加製造丹藥的人數這一點亦沉不是沒有想過,不過整個禦風鎮就隻有陶仁義的濟世館有大夫。最關鍵的,陶仁義是唯一一個忠誠度達到100的大夫。複體靈丹屬於禦風鎮最重要的秘密,亦沉自然希望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陶仁義其實蠻想讓下的徒弟參與到製造丹藥上麵的事情來的,年輕人體力強,製造的速度必然很快。隻不過亦沉所擔心的,也是自己所擔心的。
誰能保證,這些老實憨厚的徒弟在巨大的利益麵前不會出賣自己。
“我倒有一法。”
一旁的孫吉再次開口道。
這才剛加入禦風鎮,算起來孫吉已經是為禦風鎮解決了一次麻煩了。亦沉終於明白,為什麽謀士的價值比武將要高出很多了。
“先生請說。”亦沉恭敬道。
“按照陶先生的方法去做,人越多越好。”孫吉搖著羽扇,微笑道。
“恩?”亦沉不解,望向孫吉。
“隻要將最核心的東西把握在上,就不怕別人將其奪走。”孫吉依舊輕搖羽扇,嘴角稍稍上揚,露出一兩顆潔白的牙齒。
“我明白了!”亦沉恍然大悟,興奮地喊了一聲。暗罵自己怎麽沒想到這一點,自己可是現代人啊。
這樣一來,製造丹藥的速度可就大大提高了許多。
陶仁義也是聰慧之人,經得孫吉提點,也明白過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