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鎮長李誌

字數:4425   加入書籤

A+A-




    青山鎮成為綠色新農村試點工程,這對葉宸來說是個非常好的消息。

    早上的會議結束。

    大伯帶葉宸見了鎮長李誌。

    李誌是大伯葉建國的大舅子,也就是葉宸嬸嬸的親大哥。

    有這層關係,延長清水村水泥公路的申請報告才沒有費什麽周折的通過……

    申請報告已經通過,批文也已經下來了。隻能葉宸的資金。

    這事情說起來難,但也不難。清水村人口少,可是耕地多,村子大。幾百人的一個村子,比五六千人口的蓮花村還大了一倍。當時修路隻修道了村口,也就是集中居住區。村子原有的機耕道,水泥路麵覆蓋不足三分之一。這類在原有機耕道上修建水泥路的申請報告書,一般情況都能通過,隻是修路補貼多少的問題。

    “這位是李鎮長,我大舅子,你也稱呼一聲大伯。”葉建國介紹了道。

    “大伯。”葉宸喊了一聲。

    李誌五十歲的模樣,頭發黑白夾雜,笑著點點頭:“我很早就知道你了。咱們青山鎮第一個走出國門的男人,當年可鬧得風生水起。”

    “不瞞您說,當年給黑心中介騙了,拿著旅行護照去的美國,打了幾年黑工。”葉宸苦笑道。

    “建國說你在美國給人管理農場,這次是安心了回來發展,你要修一條路到茶山,這事情我是想也沒想直接答應了的。”李誌說著搭起了葉宸肩膀:“走起,食堂吃飯,我請客。”

    鎮政府的食堂也是還是第一次過來。

    李誌應該是早有準備,一張桌子準備了好幾個菜。紅燒肉,回鍋肉,虎皮青椒,青椒皮蛋,還有湯菜。

    李誌是葉宸非常佩服的一個人。

    青山鎮絕對的扛把子,得民心。

    葉宸去美國的時候,青山鎮最高的是三層樓房,還是鎮上的主要街道。農村裏看不到小洋樓,青山鎮也沒有什麽花園小區……

    李誌當上鎮上大概就七八年的時間。

    蓮花村的新農村,他跑下來的,蓮花村十幾個茶廠,他拉來的。峨山村藤椒基地,他請來的教授,正對當地土壤和氣候,弄出了很有名的蒙山藤椒。葫蘆村種植天麻,也是他提出的建議……

    李誌當上鎮長的時間,青山鎮水泥公路修到每個村子,哪怕最偏僻的清水村。

    據說,他很早就能上升到市裏工作,是他自己不願意離開。

    “我下午還有工作,這頓飯就不喝酒了,喝點飲料。”李誌給葉宸倒了杯果汁,讓他受寵若驚。

    “大伯,我自己來,自己來。”

    李誌推開葉宸的手,給他倒滿果汁:“我很早就想和你見上一麵。你在外國幫人管理農場?”

    “隻管理幾十畝葡萄園。”葉宸也好麵子,其實就十幾畝葡萄園,三個手下。

    “聽說是在舊金山北灣?”

    “馬林縣,金門大橋過去。”

    “那你一定去過索諾瑪縣和納帕縣,這兩個地方盛產葡萄酒。”

    “去過。馬林縣就挨著索諾瑪縣……”馬林縣在國內不怎麽出名,卻是舊金山最多富豪的居住地。無論郊外還是灣區,馬林縣的房子都貴的嚇人。

    “這些年我一直研究外國有名的農業地區。青山鎮地理位置和環境都不差……我這裏有一個不太成熟的想法,之前到市裏開會,市裏領導也很支持我的想法。但是我個人,心裏頭沒底。”李誌捏著下巴,似乎進入到思考的狀態:“現在的年輕人很少願意待在農村,就是我們這輩的人,也更願意拿固定工資,到外麵打工。青山鎮也是一樣。我去年做過一個統計……”

    青山鎮是一個大鎮,全鎮幅員麵積160平方公裏,轄16個行政村和一個街道社區,總人口將近6萬人。

    “青山鎮戶口人數575萬的樣子,老人占百分之十左右。常年在外地打工的人口,大概是六千左右。另外除了種地還有其它工作的人,大概13萬。如果沒什麽改變,青山鎮的人口會越來越少,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到城市居住。這幾年,越來越多的農田出現無人耕作的現象,更別說是山地了。很多村子的山地基本上荒廢著,比如你們清水村。我之前向市領導提出農業資源整合,發展青山鎮特色農業的報告,得到了批準……”

    葉宸隻管聽著,他知道李誌還沒有說到重點。

    “今天會議隻講了青山鎮綠色農村試點。你也知道,我們這裏的農田很多是東一塊西一塊,每戶人家不少於25畝的農田和5畝山地,這個統計還不算你們清水村。每戶人家有25畝田地,但是單塊的田地,有一畝就算很大的了。25畝田地通常分散的很遠,五分田,三分田,一分田,甚至幾厘田……今天會你也聽到了,發展特色產品農業,20畝連成一片就能申請綠色農業補貼。如此一來,不需要我們做太多工作應該就能起到土地整合的作用,大家也能相互合作,置換田地,合並發展。形成規模化……”

    “這是第一步。第二步招商引資,引入合作資金和代理商人,農村要發展,緊靠政府資助遠遠不夠……”

    “大伯,您說的太遠,聽不明白。”葉宸打斷了李誌的話,他再這麽扯下去,飯菜都涼了。

    “我的意思,在青山鎮形成一個有機綠色產業鏈。但如何將這個產業鏈做大做強……”

    葉宸的麵部表情有些僵硬。在美國,葉宸隻是一個不大農場裏的小員工,頂天了說好聽一些叫園區經理。葉宸擁有的資金也不雄厚,自認為沒這個本事。

    “蒙山地區的氣候得天獨厚,非常適合種茶。蒙山也有數百年的茶葉種植曆史。雖然近幾年才發展出規模,卻已經獲得市場認可和口碑。去年蓉城洪川的茶葉博覽會,崇明茶廠的竹葉青獲得銀獎,清江茶廠和富康茶廠得到優秀獎。青山鎮三個廠參加博覽會,都得了獎,很能證明蒙山水土的優秀。”

    “所以?”

    “國內茶葉雜亂無章。不是內行根本弄不清楚……比如竹葉青茶,十幾塊錢的有,幾十塊錢的也有,甚至一千多塊的。還有西湖龍井,洞庭碧螺春……既是地區茶葉又好像品牌,其中有好有壞,外行人很難區分。如果經營茶葉和經營葡萄酒一樣,拉菲,路易十三、羅曼蒂克?”

    “羅曼尼康帝。”

    “對,就是這個。我想在青山鎮打造獨具一格的茶葉品牌,而不是以茶葉種類劃分。比如崇明茶廠,崇明兩個字就是品牌。清江茶廠……或者什麽什麽茶莊,讓人一看到就知道是好茶。我是想,有沒有可能讓青山鎮茶葉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就好像法國波爾多、勃良第,美國納帕穀、索諾瑪,澳大利亞獵人穀、巴羅薩穀等等。”

    “這個,以後再談,先吃點東西,菜都涼了。”葉宸不想打消了李誌的積極性,這個想法倒是挺好。

    仿效葡萄酒行業成熟的那套,打造‘個性’品牌。再整理出一套係統的茶葉評分標準,最好是得到大眾權威的認可……或許,茶葉行業也能出現一些如‘拉菲’‘羅曼尼康帝’等等一些家喻戶曉的奢侈品牌。

    中國十大名茶,碧螺春、信陽毛尖、西湖龍井、武夷山岩茶……太出名了,不信可以天貓淘寶搜索一下,多得你的眼花繚亂。特別是很多不懂茶但喜歡喝茶的人,更是隻能看價格下單。買回來喝了或者送人,到底值不值,是不是好茶,根本不清楚。

    李誌的想法很好,蒙山如果換成蒙頂山,說不定真能發展出一些牛逼哄哄的茶品出來。但這裏是蒙山,茶行業裏粉粉嫩嫩的萌新一枚。

    葉宸很清楚自己的幾斤幾兩,李誌的難題他解決不了。這是產區底蘊的問題。

    蒙山有幾百年種茶曆史,誰知道。出過什麽好茶,沒有記載。

    要發展處品牌,產區很重要。

    不是大眾認可的產區,要打出廠家抬頭的茶葉品牌,卻不是想象中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