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章 橫須賀感殤

字數:4846   加入書籤

A+A-




    鄭旭東出了這棟五層的白色小樓,沒有著急坐上飛機回國,而是沿著海邊漫步起來。

    這是他第二次來日苯,上一次來是到福島偷核原料,可那次是“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幾乎與日苯的警衛隊是擦肩而過,逃也似的離開了日苯。

    今天他並不著急,而且這裏是日苯的橫須賀,這裏最出名的就是美國駐紮在這裏的太平洋第七艦隊了,既然來到這裏不看一下是不是有些遺憾呢!

    此時已經是淩晨一點了,狹窄的街道上隔二十米就有一個燈杆,上麵亮著一盞昏黃的小燈泡,這絕不是在醜化日苯的路燈,在鄭旭東看來這裏的燈確實不亮,僅僅保證開車的司機看清前方的路,道路也非常狹窄,很多都是單行線,即使是雙行也並不寬裕。但有一點是魔都或國內其它城市比不了的,那就是衛生。

    日苯的街道不論哪裏都那麽幹淨,就連一塊碎紙屑都沒有,灰色的人行步道方磚,黑色的柏油馬路,灰得純粹,黑的透亮,最讓鄭旭東驚訝的是人行步道方磚的縫隙裏的泥土都被收拾的幹幹淨淨,完全看不到。

    他從口袋時拿出一盒駱駝香煙,抽出一支叼在嘴上,又拿出在迪拜買的都彭火機,“叮”的一下打開,把香煙點著,如果說剛才在樓道裏點煙是為了吸引保鏢的注意力的話,那麽現在就是純粹的想抽一口了。

    走在橫須賀淩晨的街道,看到每根燈杆上都有一個人物造型,鄭旭東問小愛知不知道這個人是誰,小愛告訴他這個就是當年日苯的入侵者:佩裏將軍。

    日苯這個民族有一個特點,就是崇拜強者,看不起弱者。

    誰征服他,他就崇拜誰,就比如美國,他是最早打開日苯國門的國家,當年的日苯跟晚清一樣閉關鎖國,但美國將軍佩裏帶著堅船利炮在日苯橫須賀下麵的海濱這個地方登陸的。

    在rb曆史上,佩裏來到日苯這件事,被稱為“黑船來航”。當時來日的美國艦隊其實隻有4艘軍艦,規模不大,但卻令日苯人第一次見識了鐵甲戰艦,這4艘船上有大炮63門,而日苯陸地上防禦用的岸炮,隻有20門。佩裏將軍趾高氣揚地在久裏濱踏上日苯國土,向德川幕府轉交美國總統的親筆信,要求日苯開放通商口岸,並贈送了電報機、火車模型等。日苯人驚呆了。他們沒想到世界上還有如此先進的國家——在此之前,他們隻有2個老師,最早是中國,後來是荷蘭。

    不過,允許外國人登陸、居住、貿易,與當時日苯製度不合,不答應又怕美國人動武,掌握實權的德川幕府隻好推辭商議,約定次年再談。第二年春天,佩裏帶著戰艦又來了,這次直駛橫濱,德川幕府與美國終於簽訂了《日米和親條約》,允許過往的美國船在rb停泊。

    3年後,德川幕府又一次與美國簽約,這回是開放通商口岸,建立領事館,承認領事裁判權,通商自由,關稅兩國協商製定。隨後,英國、俄國、荷蘭、法國也陸續與rb簽約。

    主權的喪失,令日苯人非常沮喪,隨後,日苯底層的武士們展開了一係列反抗運動——有人行刺美國使館人員,有人焚燒英國領事館,最大的事兒,是炮擊美國商船和法國、荷蘭軍艦。不過,英、美、法、荷四國的17艘戰艦,隻用3天時間戰爭便獲得勝利,日苯隻要以賠款了結。

    鄭旭東每次聽曆史老師講這段曆史的時候總覺得晚清當年的義和團跟日苯這段曆史很像,但結局卻正好相反。

    通過這件事日苯造反的人們意識到,隻有振興工商業、擴大貿易、使自己擁有較強的實力之後,才能與西方抗衡,盲目排外隻能吃虧。於是,人們將掌權280年的德川幕府,逐出曆史舞台,把統治權還給天皇,我國同胞非常熟悉的“明治維新”,就是從這時開始的。

    日苯人為了紀念佩裏將軍用堅船利炮打開他的國門,還專門為此建了一個紀念碑,紀念碑上的題詞是當時的rb首相伊藤博文寫的:“北米合眾國水師提督伯裏上陸紀念碑”——也就是說,美國海軍是在這裏第一次登上日苯國土的。碑上寫的伯裏就是現在所說的美國佩裏將軍。

    這在中國人看來簡直是無法理解的!被別人狂扁了一頓,為了紀念這頓狂扁給打你的人立了塊碑,每年特定時間還要進行紀念。真是變態的民族,一群特麽的精神病!這就是鄭旭東學曆史學到這裏的想法。

    橫須賀城市雖小,除了幹淨之外還很整潔,鄭旭東看到所有的車輛均停在道路以外,路上很順暢。車輛必須停在自家車位或停車場裏,至少鄭旭東沒看到隨意停車的現象。

    在路邊他還看到一塊黃底紅字的停車牌子,上麵寫著白天停車30分鍾200日元(約10元人民幣),夜間停整晚300日元(約16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即使在中國的三線城市也是比較便宜的,更不要說鄭旭東居住的魔都了,但在日苯這個寸土寸金的地方停車費就是這麽便宜。

    橫須賀以軍港為主,日苯海上自衛隊司令部、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部都在這座城市裏,就在前方的海麵上幾百米的地方,艦船的桅杆,隱隱可見。

    橫須賀位於東京灣的入口處,相當於東京的海上門戶,這就是當年佩裏為何在此登陸的原因。鄭旭東步行經過一座三笠公園,進到公園之後才知道原來三笠是日苯在英國訂購的一艘戰列艦,繼而成為日苯聯合艦隊的旗艦。三笠艦買來後時隔1年,日苯與俄國開戰,海戰中最著名的戰役是對馬海戰,38艘俄國戰艦被擊沉21艘,被俘9艘,俄國第二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而日苯隻損失了3艘魚雷艇,被譽為史上損失最懸殊的海戰。

    三笠艦立下赫赫戰功後20年,因為裁軍而報廢,以紀念艦的形式保存在橫須賀。

    從甲午戰爭到日俄戰爭,10年之中,個龐大國家。事實上,這兩次開戰,日苯人自己都沒有必勝的把握,比如,當它的聯合艦隊開進黃海,欲與北洋水師決一雌雄時,已經做好了上、中、下3個方案,下策是北洋水師打敗聯合艦隊,繼而進攻日苯本土,殘餘艦隊必須在本土誓死抵抗。至於對俄作戰,日苯海軍則根本沒有退路,隻能冒險一搏。不過,憑借著靈活的戰術、高素質的兵員,rb居然把這個3倍於己的對手,打得徹底崩潰。

    在三笠紀念艦的前麵,有一個銅像,這是東鄉平八朗的銅像,甲午戰爭時,他是浪速艦艦長,中日海戰中的第一場戰鬥,就是他下令將高升號擊沉(英國的一條商船,被我國租來往朝鮮運兵)。日俄戰爭中,已成為聯合艦隊司令長官的東鄉平八郎,取得了巨大勝利,被譽為“軍神”。

    不過,鄭旭東看到後心裏卻是沉重的——在三笠紀念艦舷梯旁,展覽著一些槍械,其中,有一對黑黝黝的炮彈,旁邊的說明牌顯示,它們來自我國北洋水師的鎮遠艦。

    炮彈的旁邊還有一門不算大的多管炮,也是甲午戰爭時期戰利品,說明牌上寫著這門炮是致遠艦上的,也就是鄧世昌的那艘軍艦。

    毫無疑問,甲午戰爭留給咱們的,是無限的悲哀。這場戰爭讓全體中國人明白了一個道理,落後就要挨打。可政府當政的那個老娘們不管那些,隻顧著園子給自己過生日,唉!

    三笠公園麵對著一個小海灣,海灣另一端有個半島,那上麵是美國海軍第七艦隊司令部所在地。那肯定是不會對外開放的,鄭旭東隻能站在這裏遙望了一下第七艦隊司令部。

    其實美國的第七艦隊是太平洋艦隊的一部分,司令部就在此地,此外在日苯的佐世保、衝繩,韓國的釜山以及新加坡都有駐地,配備的軍艦是“化盛頓”號航母、“藍嶺”號兩棲登陸艦,以及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潛艇等等。

    “化盛頓”號航母這艘航母肯定是第七艦隊的主力艦。遠遠望去,小愛在他腦海裏給他介紹著航母的參數,長330米,排水量9.7萬噸,乘員6000人,搭載85架戰機,最大攜機量140架。

    旁邊的是“拉森”號驅逐艦,長155米,排水量9200噸,裝備宙斯盾係統,及2架海鷹直升機。

    還有“史塔森”號驅逐艦,與“拉森”號同屬阿利·伯克級。

    與第七艦隊處於同一水域的,是日苯海上自衛隊,二戰後日苯海軍被解散,後來由於朝鮮戰爭重建,但隻能叫自衛隊。橫須賀是這支自衛隊司令部所在地。日苯有3大軍港,北部是橫須賀,南部是佐世保,中部是吳市。

    小愛告訴他第一艘便是日苯海上自衛隊的“日向”號直升機驅逐艦,長197米,排水量1.4萬噸,可攜帶11架直升機。

    然後右側的152艦是朝霧級驅逐艦,已降為訓練艦,長137米,排水量4900噸,裝備反潛機和多種導彈。

    接下來“村雨”級驅逐艦,長151米,排水量6200噸,攜帶一架反潛直升機。

    在橫須賀軍港中,星條旗與太陽旗並肩飄揚,鄭旭東看到這一幕,心中難免憤憤不平。70年前,與星條旗並肩飄揚的,是中國國旗,太陽旗是中美兩國共同打擊的敵人,可誰又能想到,幾年後就徹底改了。《珍珠港》上映後,曾有鄭旭東班上的同學問曆史老師,日苯人卑鄙偷襲,殺死那麽多的美國人,美國為什麽還跟它稱兄道弟,結為盟友?當時的曆史老師也沒有解答這個問題,隻說了一句“這個問題並不在2010年高考的大綱上”然後轉身就走了!

    軍港的對麵是一個民用碼頭,鄭旭東看見一艘一點都不比航空母艦小的巨型貨輪停靠在港口裏麵。

    “小愛,那是拉什麽的貨輪,體型那麽大,造型還那麽特殊!”鄭旭東在腦海裏問小愛。

    “主人,我說完之後,你一定會喜歡這艘貨輪裏麵的東西的。”小愛頑皮地說道。(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