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四章 台地(二十八)

字數:4200   加入書籤

A+A-




    我已經盡量挑夜深人靜的時候了,這時看的人少.最快一般要至少半小時後才會修改為正確的內容。用電腦看的沒問題,用手機app看的自動訂閱也沒問題,隻要沒在我還沒修改時點開章節就行。而一旦點開,錯誤的章節內容就下載了下來,進入到手機緩存了,這個時候我即便修改了手機客戶端仍然是錯誤內容,始終不會改變。

    這個時候隻有重新下載這個章節,如果不行的話就隻有刪除本書下架,然後再重新加一次上架即可。

    小眾書看的人少又猖獗,沒辦法,不這麽做混不下去了,見諒。

    *********************************************

    廖猛有些頭重腳輕地從“破浪”號的甲板上爬了下來,他是個旱鴨子,一上船就暈頭暈得厲害。這麽多年了也一直沒啥改變。因此此番長途航行,他大部分時間都躺在“破浪”號船長室內的木板床上,以做修養。現在到了新華港的碼頭上,腳踩著堅實的陸地時,他卻又腿軟腳軟——這是暈陸了。不過好在症狀較輕,還可以堅持。

    看著手下的士兵們在軍官的口令聲中於碼頭上列陣,他們大部分人的精神看起來都還不錯,廖猛嘴角不由得扯出一絲苦笑。在忠心的勤務兵的攙扶下,他被送到了城內的招待所休息,至於軍務則隻有委托給副連長白水暫時主持了。

    新華堡經過幾個月的修建,和以前又大不一樣了。得益於一座設計年產紅磚超過四千萬塊(目前估計實際年產兩千餘萬塊)的輪窯竣工投產,新華堡的建設在旱季來臨後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

    首先是新華堡城區的建設。從2月底開始,史欽傑就命令八旗奴隸們開始到附近的山上開山采石。由於此地多喀斯特岩溶地形,使用火藥開山開出來的很多都是大型的條石。這種大塊石頭無論是用來修建地基還是牆體都十分得適合,隻要稍加打磨就能使用。因此,在不惜工本的情況下,八旗奴隸們硬著頭皮深入上遊山區,將一塊塊大型條石開采出來,然後用獨木舟順著河道拉到下遊木材加工廠碼頭,然後使用幾輛臨時打造的粗糙馬車將石塊拉到建築工地上。

    這些條石的大規模使用極大地緩解了此地磚塊不足的窘境,有力地支援了工地的建設。截止本月(1641年10月)月初,新華堡的城牆修建長度已經超過了六百五十米,這已經達到了本土一些小城堡的周長長度了,無奈史欽傑對新華堡的要求甚高,城周在規劃中竟然達到了一千二百米以上,因此目前的城牆實際隻完工了一半左右。

    麵對這樣的建設狂人,此地駐軍長官、101連連長徐剛曾經無奈地向他表示,寶貴的建築材料應該用在海岬口的三座炮台上,而不應該用來修建無用的城牆。因為在徐剛看來,東岸人隻需要將海岬口的炮台修建起來,然後封鎖那道狹窄的進出水道,那麽敵人就無法攻擊到深處海灣內部的新華堡,除非他們放棄從海灣口登陸,轉而從別的地方繞行進攻。不過那樣一來問題更大,這意味著他們最少也要穿越將近二十公裏長的山路——密布熱帶雨林的山路,這純粹是作死。

    因此,在徐剛看來,修建新華堡的城牆完全無用。新華堡四周連綿的山勢和密密麻麻的原始森林就是最好的屏障,除了那些土人以外沒人能夠知曉這些密林中的道路。不過史欽傑還是堅持在新華堡修建完整的城牆,理由是今後早晚要和南方的土人開戰,聽說這些土人已經建立了封建王朝,那麽最好還是將新華堡這個東岸人在此地唯一的立足之地修建起城牆來最安全。

    不過史欽傑也不是不明白事理之人。新華夏灣灣口處幾座炮台極為重要,控扼海灣、拒敵於大門之外就全靠它們了。因此,他也撥了三四百個八旗奴隸給他,後來徐剛帶101連南征返回,又給他塞了四百多個馬來奴隸。這總計八百個奴隸在監工的指揮下,一麵在三處選定的炮台地址處伐木、清理場地,一麵開始修築炮台。

    花了七個多月時間,總算陸陸續續修成了二十來個炮位,如今隻要將火炮安裝到位,再將炮手培訓出來之後,新華夏灣就不再是無遮無擋任人進出之地了。將來人手和物資充裕之後,還將繼續把剩餘的炮位修建完畢,同時陸防要塞、守軍營房和航海燈塔也將陸續修建起來,總之這是一個長期的工程。

    城內的房屋建設也沒有落下。除了之前就已經修建完畢的倉庫、醫院、政府、衛生所、武器

    (本章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庫等設施外,幾排整整齊齊的居民房屋也已經修建完畢,總數大約有一百來套,被一條十字相交的馬陸分隔為四個居住片區。當然了,這些房屋目前來說是遠遠不夠城內如此之多的自由民居民居住的。城內現有自由民五百多人,大部分都是愛爾蘭男人,再加上分配給他們的馬來妻子,這人口就超過一千了。現在的房屋才僅僅滿足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居住需求,大部分人現在仍然隻能擠在潮濕的木板房內,等待每個月的建築材料配額下來後去“搖號”。搖到號的就能分到兩萬塊磚頭,然後每個居住片區的負責人便會組織全片區的人手利用空餘時間為他們修建房屋。

    這些愛爾蘭人的每日工作也是極為繁重的。他們這些日子以來要麽在開挖溝渠、埋設地下排水管道,要麽在木材加工廠處理木材,或者在修築灌溉水渠,總之沒一刻得以清閑。甚至在他們出力挖溝的時候,新分配給他們的馬來妻子還要在一旁負責挑土,工作之艱辛可見一斑。

    目前唯一支撐他們幹下去的動力就是新華夏殖民地政府宣布將分配給他們的土地了。這片土地位於椰樹溪水庫附近,大約四千多畝的樣子。按照規定,每戶家庭可分得十畝,所有被分配到土地的居民前兩年的收益將和政府作四六分成,後三年五五分成,連續耕作五年後土地即歸個人所有,以後每年隻需繳納20%的土地收獲就行。

    這個分配製度是國家農業部統一製定並施行於本土及所有海外殖民地的,雖然前五年等於是大量剝削了這些分到田地的農民,不過這些愛爾蘭人卻不這麽看。他們在國內都是失地農民,對於土地的所有權極為看重,聽到能夠分到一塊永久屬於自己的耕地,一個個頓時亢奮地無以複加,就連幹活的效率也陡然提高了不少。而且,上頭還告訴他們,隻要努力工作掙錢,他們還可以以每畝五元錢的低價向政府額外贖買最多不超過二十畝的土地。這樣一來等於每戶家庭最多可以擁有高達三十畝的耕地了,這在愛爾蘭絕對是難以想象的。因此,這個時候他們對政府的擁護絕對是發自內心的,隻要有人敢於來挑戰東岸人的統治,挑戰這些愛爾蘭農民對於土地的渴望,那麽他們就敢和這些人玩命。

    這四千畝土地是在四月份雨季剛結束的那會開辟的。當時史欽傑組織人手在劃好的土地上點了一把火,直接將上麵的野草、小樹、灌木叢什麽的統統燒成了灰用來肥田。燒荒結束後便開始平整土地、清除上麵的小石子、開挖排水溝等等,等這些都弄完後,這些農夫們便開始了耕地、播種。

    陸軍101連的弟兄們相當給力,他們幾次征討南方的貝齊米薩拉卡人都大勝而歸,不但前後捕捉了兩千多名奴隸回來,還為新華堡弄回來了大量的駝峰牛。這些駝峰牛在耕地的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同樣的,那些奴隸在修建灌溉設施的時候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地裏播的主要是紅薯和玉米種子,每畝地播四壟紅薯塊莖和一壟玉米種子,實行紅薯、玉米間種。這兩種作物都是深根農作物,能夠較好地吸收深層土壤的肥力,非常適合熱帶淋溶作用較為強烈的地區種植。而且,更關鍵的是這兩種農作物可都是高產作物啊,就憑新華夏地區這種貧瘠的磚紅壤,你不種點高產作物那就真的隻能喝西北風了。

    四月中旬的時候新華堡方麵統一組織這些愛爾蘭農民進行了播種,到了八月上旬的時候便已經生長成熟,可以收獲了。由於是第一年開荒,再加上土壤較為貧瘠,也沒有施用化肥和殺蟲劑,因此這第一季的收成較為寒磣。

    平均下來每畝地隻收獲了120斤玉米和430斤紅薯,與人們最初預想中的每畝收650-700斤的糧食相去甚遠。不過這些糧食對於如今人口還不是特別多的新華夏殖民地來說,已經足夠豐富了。四千多畝農田總共收獲了大約250噸玉米和900噸紅薯,這些糧食差不多已經夠所有人包括奴隸在內敞開肚皮吃一年了。更別說這裏無論是光熱條件還是水資源都很豐富,農作物生長周期極快。這不,上一批作物剛剛收獲完畢,8月中旬就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播種。這批作物預計將在12月初雨季剛剛開始還不甚大的時候可以收獲,收獲完畢後的四千多畝農田便進入了雨季休耕期。。。。。。。。。。。。。。。

    這兩個種植季大概能夠收獲超過兩千噸的玉米和紅薯,從此以後新華堡終於可以不用再從南非千裏迢迢地運送糧食過來了。更重要的是,收獲的這些糧食還將為妥善安置幾個月後到來的那些明國移民打下堅實的物質基礎。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