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西王母國
字數:3954 加入書籤
() 後來野狐才知道,這位老人就是指揮解放軍第一次海陸空聯合作戰,解放一江山島,先後四次擔任核試驗委員會主任委員、現場試驗總指揮,成功組織了我國第一代地地dǎo dàn、首次原子彈塔爆、空爆及第次原子彈爆炸試驗的開過上將,張愛萍將軍。
時任總參謀部副總參謀長。
他們一行出來後,直接去總參大院,跟楊成武將軍進行了一些密會見。
那一年,也就是1968年。
當時楊成武將軍很嚴肅,給他們下達了一個任務,也是零局自組建以來的第一次實質性任務。
得到駐藏部隊的密報,在藏省腹地發現了一些特殊現象,至於事情的具體經過,一會會給你們材料,還有任務的具體細節和目標,也會在命令件說明。
“我要對你們說的隻有一點,如今國內形勢極其複雜,但我們要相信黨、相信人民、相信央,一切的問題都是暫時的。”
“當初你們加入零局的時候,便已經宣誓過了,現在我再給你們一次選擇的會。必須提前說明的是,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可能是很長的一段時間裏,你們或許會失去組織的聯絡,你們會麵對各種困境。”
“而你們的身份卻不能暴露給除我以外的任何人。”
聽到這句話的時候,雖然他們都沒有議論,但眼神明顯都有同樣的疑惑。
楊成武將軍擺擺,便將一份資料遞給他們看。
原來他們與世隔絕的這段時間裏,國家竟然發生了這麽多事。
剛剛成立的華夏,在百餘年的內外戰火可以說是千瘡百孔,這個時候急需要穩定的發展和建設,怎麽能搞這種事情?
雖然他們不搞政治,對於當時爆發的/革會對國家和人民造成怎樣的傷害並不清楚,但都知道這對於民眾而言,絕對不是什麽好事。
就算再傻,也明白現在是政局動蕩,說不定哪天一句話說不對就被拉下馬,就連一些開國元勳都被牽連其,可見事態的嚴重性。
他們也明白了為什麽楊成武將軍會說除了他之外,誰都不能透露的原因。
因為在這樣特殊的時期,楊將軍必然是感到了某種危險xìn hào,害怕自己身陷其,而總參謀長的職位落於敵人控製之。
零局直接受命於總參謀長,所以才會提前安排。
十人互相看了看,最後同時敬禮回道:“是。”
畢竟他們是楊將軍一組建的,雖然是受命於總參謀長,但在這樣的複雜形勢,他們選擇相信楊將軍。
接下來就是一個星期的準備時間,所謂準備,其實沒有什麽好準備的,就是一遍遍將楊將軍給的資料刻印在腦海,然後徹底焚毀。
因為這裏的十個人,都是選出來的沒有家庭拖累的人,除了小,被楊將軍單獨留下,又進行了一次談話。
直到出發的前一天晚上,小才重新出現,他見到眾人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一個綠色的本子。
“奉命,由我出任總參零局第一任局長兼特事處處長,任向民、野狐擔任副局長,任向民兼任一處處長,野狐兼任二處處長,勞坦克任四處處長。”
“一處為技術處,二處為情報處,處為特事處,四處為特戰處。”
接下來就是宣布人員劃分,由於零局是新組建的構,人員隻有這十人,所以像特事處和特戰處都隻有一個人,其他人被一處和二處瓜分。
接下來,他們便在一輛軍車的護送下,直接被送到了衛戍區。
然後又將他們秘密用飛送往成都軍區某山區,接下來的行程就要全部靠自己解決。
也是那個時候,他們聽到了一個讓大家都沉默下來的消息,楊餘傅事件的爆發使得楊成武被罷免代總參謀長兼軍委辦事組組長職位。
這個消息也讓他們明白,以後的道路真的就像楊將軍所說的,沒有組織聯絡,沒有公開的身份,一切隻能靠自己。
好在還有明麵上掛靠在總參二部的身份,否則在那個嚴查流動人口的年代,真的是寸步難行……
雖然有這個掩護身份,但大家商量之後還是決定,除非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否則絕對不能動用這個身份。
因為總參二部也是屬於情報構,一旦被有心人知道,要徹底調查的話,難免不會被查出蛛絲馬跡,加上野狐本就是情報工作出身,經過他的分析之後,大家一致通過了一切靠自己的決議。
那一晚,那個神像被砸的沒了腦袋的破廟,便是零局的第一次全體會議。
會議的主要內容,除了決定好上麵這個基本路線之外,就是研究這次任務的執行方案。
材料所述,當時的藏省軍區某連隊,在一次執行任務忽然遭遇了未知襲擊,現場除了骨架之外,隻有衣服和一些物資,整整一百多名戰士竟然消失的無影無蹤。
後來軍區組織了多次調查,卻都是無功而返。
唯一的線索就是,在當地一些居民口,聽到了一個西王母國的傳說。
但是傳說神話色彩很濃重,當時軍區領導並沒有重視,直到一年以後,有一個班的戰士,在執行任務突然返回,返回後便變得神誌不清。
都說自己看到了西王母國,還在王母娘娘的瑤池裏洗澡。
本來這件事很丟人,又發生在那個年代的部隊,但卻沒想到,僅僅兩天後,這些戰士便莫名的死在軍營。
而且死狀和一年前消失的那個連隊的戰士一模一樣。
這便引起了軍區領導的注意。
雖然那個時候,誰都不願意也不敢往那方麵想,但鑒於事態的嚴重性,還是上報了上級關。
而接到這個報告的,正是楊成武將軍。
也就是接到這份報告後,楊將軍開始暗搜集這方麵的人才,直到野狐十人的聚集。
他們在商量之後,都覺得唯一的辦法便是先去了解那個傳說,因為隻有這一點是被忽略掉的東西,而傳說往往都是有蛛絲馬跡可循的。
於是一行人便按照資料上所說,踏上了追尋西王母國的行程。
接下來的日記又變得稀疏起來,可能是因為惡劣的環境因素,也可能因為其他什麽原因,總之都是好幾天甚至一個月才偶爾記一次,而且記的時候都是匆匆幾句話。
宋小福看著最後那一頁紙上,上麵筆記潦草的寫著一行字:“我們終於看到了傳說的瑤池,然而西王母國還是沒有看到。”
“大家對於西王母國的傳說越來越相信,我們決定潛入瑤池水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