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佳人有約
字數:3114 加入書籤
() “聽說了沒,前天劉在河底撈吃飯做了一首詩,叫什麽《歲月》,掌櫃的把他的原作裱起來掛在二樓,現在整個華洲城要說生意最好的酒樓,非河底撈莫屬,這小子真是個人才。不愧是chuán qí!”震天武館的練武場上,幾個弟子在一邊閑聊。
“咋沒聽說,我今午還去了一趟,那家夥,真熱鬧,聽說歐陽君怡都去了,還聽說有人找那個掌櫃要買下整個酒樓,最後被拒絕了。現在河底撈不僅價格暴漲,連個座位都沒有,提前得預約,還有啊,哪劉做過的位置被空出來了,聽說朱掌櫃專門為劉預留的,旁人不得入座,除非劉同意。”
“你們說這個,大家都知道了,更離譜的是咱武館現在每天居然有人來找劉拜師,說是學作詩,你說這是不是天下武館頭一家?居然跑武館學作詩?”
劉的房間裏,王小虎正有聲有色的學著那些弟子的口氣給劉講這幾天因為劉的那首《歲月》而起的反應。
劉實在是受不了王小虎那個賤樣,連聲叫停。
“師弟,這次你真是坐實了大詩人的身份了,看看這是什麽?”王小虎一晃,出現了一張請柬。
劉接過一看,城主府發出的,署名竟然是歐陽君怡。劉看見署名多少還是有些欣喜,畢竟現在自己可是沒有修煉的資格了,能得這華洲城第一měi nǚ的邀請真不容易。
“師兄,咱一塊去吧,看看歐陽大xiǎo jiě有什麽事。”
“師弟,你可要抓緊了,上次就因為你那首《麗人吟》,歐陽大xiǎo jiě被人傳的跟仙女下凡一樣,嗬嗬,你就沒有啥想法?”王小虎調侃劉。
“哎,師兄,你說有這個可能嗎?”劉反問了一句。
第二天下午,劉跟王小虎就去城主府赴約,本來劉還以為隻是個簡單的聚聚,進了城主府才知道,歐陽君怡請了好多人墨客,官宦子弟,富二代等。都在坐等他的到來。整個會客廳做了估摸著一百多人。他剛進門,歐陽君怡就迎出來了,佳人依舊,可惜自己終究不能練武。
大廳正前方兩張桌子,歐陽君怡一張,還有一張自然是給劉留著的,王小虎則是安排在下方靠近劉一張桌子上,寒暄了幾句,眾人開始吃酒,兩兩互相交流著。約莫半個時辰,歐陽君怡看眾人吃飽喝足,就令人將準備好的一張書桌抬到大廳央,準備了筆墨紙硯,讓劉親書寫《歲月》,折騰半天,難道是為自己一幅作品?不過人家救過自己,這麵子還是要給的,花了一刻鍾,用楷體寫完整首詩。歐陽君怡安排諸人陸續瀏覽,有些對書法,詩詞有些修養的看了自然是讚歎不已,不過大多數人則是隨便看看,隨意讚美幾聲,反正也不懂,算是給歐陽君怡麵子。等眾人走後,歐陽君怡留劉和王小虎去花園。
城主府的後花園真是處修生養性的好地方,亭台樓閣,假山河流,風景宜人啊。
“劉,聽說你徹底不能修煉了?”歐陽君怡問劉。
“大xiǎo jiě,這算是在傷口上撒鹽嗎?”劉沒好氣的說。
“哎,不過這樣也算是一種平衡吧!要不是你受傷,估計你現在還默默無聞的做一個武館弟子。”歐陽君怡意味深長的說道。
“默默無聞也是一種幸福,不是嗎?大多數人一生都隻是在為生活奔波,能修煉本來就是一種福氣了,可惜我沒這福氣。”
“你現在也不錯啊,看你這詩寫的,很有抱負,能夠激發多少人,比一個普通的武者作用大多了,我就想問下,你可願意做官,造福民眾,正好施展你的才華。”
“感謝大xiǎo jiě看得起我劉,雖然劉能作幾首詩,可是這治世之道,確實不可同日而語,估計我們武館的管事都比我強百倍。”劉謙虛的回應道。
“現在不會沒事,有人教你啊!能寫出這樣的詩,必能顯出你的不凡,我們華夏國雖然目前沒有戰爭困擾,但是,早晚的事情,一旦與鄰國燃起戰火,武者大都要上戰場的,可是,武者個人的力量是不能夠左右一場戰爭的勝負,縱觀曆史,隻有那些個性特異,遠大抱負的人,才能扭轉乾坤,雖然你目前對軍事政治不怎麽了解,可是我相信隻要曆練些時日,一定差不到哪兒去。怎麽,對自己沒有信心嗎?”歐陽君怡打算用激將法。
“大xiǎo jiě未免太看得起我了,我現在就是一書生,寫寫詩詞已經不錯了,你說那些奇人異士那個不是老八十,經曆過眾多磨難才能夠一鳴驚人,我可不想受那份苦,你還是饒了我吧。”劉推脫道。
“哎,看來我想錯了,劉,我也不瞞你,日前,據我們華夏密探得知,大日國準備對外擴張,而我們華夏國首當其衝,雖然我們也不怕他們,但是一旦兩國交戰,其他國家必然會有所企圖,要是都來參上一腳,我華夏國肯定元氣大傷,我們華洲城要有多少人因此失去親人,你想過沒?具體的情況我不能多說,但是國主已經密令全國各大府城暗自招兵,訓練。我們華洲城距離大日國僅僅隔了福州城這一座大城,其餘小城可以忽略不計,居安思危,你回去好好想想,這個世界遠比你了解的更加廣闊,當然也更加殘酷,我等你的消息。”
劉帶著好多疑問回到了武館,他始終不明白一個問題,即便真的要跟大日國開戰,就目前他劉表現出來的能力,也隻有寫寫詩,鼓舞下平民大眾參軍而已,或者上戰場時鼓舞士氣,剩下的就是戰爭歌頌下士兵的勇氣和功績,去不去當官貌似暫時還沒有什麽區別吧?這歐陽君怡到底唱的哪一出?即便是現在去曆練,等他多少有點經驗那也得好幾年吧,對啊,劉想到這,突然明白一個道理,即便是新兵,訓練也得一段時間,再曆練一段時間,估計大日國真正進攻的時間至少還得一兩年吧,或者五年都說不定,看來華夏國高層已經開始準備了,儲備各個階層的繼承者或者叫候補人員,越想思路越清晰,劉開始分析自己本身的問題,最終,他決定韜光養晦,偶爾作幾首詩算是體現自己的價值,自己還是不要輕易卷入政治之爭,缺他一個華夏國也少不了什麽,因為別人都不知道他帶來的前世的明和曆史。自己連自保的實力都沒有,上次差點掛了,就不摻和了,還是想辦法怎麽增加自己生存的砝碼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