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出世

字數:2583   加入書籤

A+A-




    在高山峻嶺中,住著三十來戶人家,這是陳家村,與世隔絕。一天早上,朝霞映紅東方的天空,天氣像往常一樣晴朗,山腰中破廟裏,住著一個道非道佛非佛,仙風道骨的中年人,姓方名士。

    方士來自哪裏,何時住進破廟,村中無人知曉,方士偶爾會下山買些生活用品,有次下山,救活一個人,連市醫院都說沒救的人,那就是村支書兒子。後來,村人生病了,大病小病,方士都給治好了,名氣也超過老支書了。

    陳平家這幾年的生活來源就靠他,他老婆懷孕超過十月時,未出現要出生的征兆,夫妻倆慌了神,從鎮醫院到縣醫院,硬是折騰了半年,小孩也沒有要出生的節奏,錢卻花了不少,生活更加拮據了。

    村人同情陳平,借錢給他,叫他們夫妻到大城市裏檢查一下,小縣城,醫療水平有限,陳平夫婦來到市人民醫院,醫生沒聽陳平的細說,開了很多單,是各方麵的檢查,最後說了一句:“預產期要五個月後,你們回去吧”!

    說完後在不理會陳平夫婦,陳平聽了驚呆了,陳平反複說妻子已懷孕快十五個月,醫生不相信,轟陳平夫婦出了醫務室,夫妻兩人,在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無奈隻好回家。

    後來請方士來看,方士到陳平家,認真查看,閉目把脈,方士心中狂喜,找到了,終於能完成師傅臨終時的交待,良久,方士才說話了,母子健康平安,預產期在零八年八月八日,李芹聽了又是一呆,還要二十個月,陳平也傻了。

    方士又笑嗬嗬的說道:“你倆莫慌,此子非凡,將來孩子成就不可限量,陳平,你願跟我學醫嗎?先考慮,學醫可保你衣食無憂”。說完,方士就想走,陳平不加思索說:“我願意,師傅在上,受徒弟一拜”。

    從此,方士身後跟著一個提藥箱的陳平。轉眼方士說的預產期快到了,李芹有了要生的感覺,鄰居建議到醫院生,李芹卻堅持不去,陳平了解妻子的想法,是聽從方士的建議,也明白了方士的顧慮,就決定了在家生。

    村中有個接生婆,聽說李芹要生了,又不去醫院,早早就來了陳平家,嚷著說免費為李芹接生,其實就是想看看懷孕三年的李芹,能生出個怎樣的娃來,就連全村老小,一百多人,都圍著陳平家,焦急的豎起耳朵聽著,早上六點等到八點,卻讓大家仿佛是等了一個世紀。

    方士在廟堂來回走著,在思考什麽,八點,走出了廟門,仰望天空一會,就向陳平家走去。這幾天,陳平都在家中侍候著妻子,沒跟方士習醫。陳平握著妻子的手,看著接生婆在一旁準備、講解,八點八分八秒,一句奶聲奶氣的聲音,“我來了”,接生婆聽了,差點一屁股坐在地上,隻看了一眼時間,娃就出來了,心想,自己都沒給孕婦講完生產注意事項。

    接生婆趕忙用早已準備好的毛巾,給寶寶擦幹淨,處理好,寶寶卻一眼不眨的看著王婆,嚇得又差點坐地上了,接生婆接生了幾百次,這次被嚇到了,首先,這娃出生快,頭胎順產也這麽容易,看了一時間,八分八秒,娃就出來了,抻手去抱,新生娃就會說話,他的眼神又那麽犀利,接生婆第六感覺,像是觸碰了不該碰的,心裏七上八下,忐忑不安。

    李芹與陳平相視一笑,示意陳平扶她坐起來,好能看到寶寶。屋外,村人好奇,又不能進去看,全都幹著急,懷孕三年的娃,是長的啥樣呢,每個村民都在心中猜想著,遠處,方士緩步而來,村民紛紛讓出一條道來,村民都向方士問好。

    吱吖一聲,陳平走了出來,門口眾人齊齊看向陳平,陳平是聽到了方士來了,所以急忙出來,眾人想進去看看,在沒得到同意前,也沒有人敢犯眾怒進去看。大家都急刷刷的看著陳平,陳平趕緊向大家致謝抱拳:“謝謝大家關心,妻兒平安健康,滿月時,我擺酒席,到時候請大家賞光”,說完又向方士恭敬道:“師傅來了,請進屋,“陳平夫妻都對方士很敬重,念著他的好,方士點頭,詢問:“方便嗎“?陳平趕忙回答說:“方便”。

    方士淡然的進來,聽著接生婆的細說,仔細把脈,對李平說了一句,都很健康。陳平夫妻很開心,側身從口代摸出紅包給接生婆,接生婆連忙推辭,陳平笑著說:“你收下吧,這是你應得的”,接生婆反複推辭,見推不掉,隻好收下,方士交代接生婆說:“你出去後不得說此次接生不平常之處,或則,有人問就說,hé píng常生娃一樣”,接生婆表示明白後出去了。

    等接生婆走後,陳平問方士如何起名,方士在一旁書桌上,拿起筆,寫下了陳龍二字,夫妻倆看著方士,方士解釋說:“陳龍,就是成龍,望子成龍,“好……”,三個大人被這聲音一怔,齊轉頭看向娃娃,這娃接著又說,:“不像我爸說的,陳蟲,那麽難聽”,三人看到那娃可愛的模樣,忍不住笑了。

    方士一臉正經說:“陳龍,即然你能聽懂我們說話,那我告訴你:“除了你父母與我,不可以讓下一個人知你會說話,低調一點,你媽懷你三年,足夠上頭條了,等滿月後,去我家住一段時間”。

    陳平夫妻一臉詫異,方士接著說:“出了名,會影響今後成長,也會影響你們全家生活。滿月那一天,陳龍睡嬰兒車上,在你媽身邊,像平常人家一樣,讓村人看,過後,借用深造的名義,去我家住一段時間,我整理一下行醫筆記,留給你,到時候你在這村裏,造福這一方百姓,隻收成本價,貧困人應照顧,自己也寫一份行醫筆記,總結經驗,我後山的藥園也交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