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玩兒脫了
字數:6881 加入書籤
隻有訂閱超過50%, 才能翻作者的牌子,否則需要排隊72小時! “你還記得三年前你從嘉峪關回朝的時候嗎?”雲婉儀開始也不懂, 即使從小聽得再多,但終歸是一個閨閣女子, 有些事情, 並沒有認真去研究過, 等到雲瑾瑜提點的時候, 雲婉儀才恍然大悟, “那個時候,你才剛剛打完勝仗回朝,皇上問你要什麽賞賜,恰好言蹊在那時闖了大禍,最後你用這個軍功, 換了言蹊安然無恙。”
“嗯……”陸遠點了點頭, 這件事他當然記得, 他走的時候言蹊已經有點紈絝的影子了,他根本沒有想到,等到自己回來,言蹊不僅沒有收斂, 反而愈發猖狂,居然帶人將靜王當街毒打了一頓, 先不說君臣有別, 就說靜王是皇上最寵愛的兒子, 那是能夠隨便打的嗎?
想到這裏, 陸遠不禁有些欣慰,現在陸言蹊是愛闖禍了點,但是好歹都是家裏能夠收拾的爛攤子,要是擱三年前那樣,別說一個威遠將軍府,恐怕十個,都不夠陸言蹊去敗的!所以現在是比以前,微微懂事了一些了吧?
“後來我爹告訴我,要是沒有言蹊闖的那一番禍事,陸家……可能就到頭了,畢竟當時,你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了。”雲婉儀歎了口氣,當時她聽到的時候,震驚有,不敢置信也有,要說對皇上沒有怨恨,那就真的是在騙人了。
怨恨又如何呢?皇上總歸是君,將軍府……總歸是臣。
但是雲婉儀卻一直藏在心裏,沒有告訴過陸家的任何一個人。在嫁入陸府之後,雲婉儀就知道,陸府上下,最後能夠幾乎都沒有能夠得到善終,幾乎每一代威遠將軍,都血灑疆場。
就連陸家世世代代刻在祖祠的祖訓,也是“武死戰”三個大字,雲婉儀又怎麽忍心告訴丈夫,陸家用鮮血換來的,不是帝王的尊重,而是猜忌呢?
“你是說……”陸遠聽到這話,暗暗有些心驚,陸家到了陸遠這一代,已經完全不是一群泥腿子了,從陸遠能夠求取到雲婉儀就能夠看出來,陸府已經開始向文武兼修的方向發展。
功高蓋主,這是每一個武將都忌憚的事情,陸遠本以為威遠將軍府還遠遠達不到這個地步,沒想到,皇上的心思,比他想象中的更難猜。
陸遠哪裏會想到,陸府現在的確是還不到功高蓋主的時候,那是因為這輩子陸言蹊阻止了這一切。而陸府早在他求娶雲婉儀的時候,就已經岌岌可危了。
皇上現在還沒有行動,完全是因為他還沒有真正體會到雲家在文人之中的地位。上輩子,為了阻止陸言蹊嫁入太子府,雲瑾瑜表示了反對,導致滿朝有一大半文官上奏請求皇上收回成命,甚至天下學子還有意上奏萬人書。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皇上意識到了,雲家,不僅僅是一個書香世家,雲瑾瑜,不僅僅是一個當代大儒那麽簡單。而陸遠作為西元第一武將,又與雲家結親,這樣的聯姻,無論是放在哪朝哪代,都不是帝王所樂意見到的。
一旦帝王意識到了雲家在文人之中的影響,那麽在陸家的脖子上,就會懸上一把鋼刀。陸言蹊不可能因為這一點就讓父母和離,最後也就隻剩下了一種辦法:陸家,需要有一個闖禍的紈絝。
陸言蹊隻能通過自己的行動,告訴天下百姓,陸家的人並不是人人都完美,陸家的人也會犯錯誤。陸府出來的紈絝,會比其它府上的少爺更讓人頭疼,因為陸府有權有勢,他無論做什麽事,都不會得到懲罰!
也隻有這樣,帝王才會對陸家放心:隻要有陸言蹊在一天,陸府就要替陸言蹊收拾一天爛攤子,隻要有陸言蹊一天,百姓提到陸遠就不再是“保家衛國”的威遠大將軍,而是“縱子行凶”的無能父親。
而這一點,也被雲瑾瑜所洞察:“自那之後,言蹊就三天闖一小禍,五天闖一大禍,而每次到了陸家應該論功行賞的時候,言蹊總會闖下一個能夠在威遠將軍府承擔範圍之內的大禍……相公,你明白了嗎?”
這也是雲婉儀在雲瑾瑜提點之後,才觀察出來的規律,陸言蹊平時其實輕易不闖禍,可一旦遇到將軍府立了功的時候,陸言蹊總會去弄點動靜,讓陸遠不得不拿這個功勞,去換他的平安。
陸遠聽到這話心下一個“咯噔”,順著雲婉儀的話仔細回想著,突然發現,事實真的如夫人所說:平時小兒子惹事的規律是不定的,但是隻要陸家或者陸家軍立下了功勞,小兒子保準會去惹點事。
“這……”陸遠一時間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說,他一直以為陸言蹊沒了陸家,就會被人欺負,現在他才發現,是陸家不能沒有陸言蹊。
“所以無論嫁人與否,言蹊注定不能入仕,既然現在言蹊願意,那你也別太擔心了。”繞了這麽一大圈,雲婉儀終於說到了重點,可是現在,雲婉儀更擔心另外一件事,“就是以後太子和靜王萬一……”
雲婉儀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太子雖為太子,但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當今最喜歡的並不是太子,而是靜王。即使太子是嫡長子,而西元國的組訓,為了國之根本,輕易不得廢太子,但是隻要有帝王的寵愛,那這一切,誰有能說得準呢?
“哼……先不說俞家老太爺對父親有恩,就說當初言蹊把靜王揍了一頓,就能看出來言蹊多不喜歡靜王了,以後大不了咱們帶著言蹊退守邊關就是了!”陸遠手一揮,就輕而易舉地將別人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給定了下來。
自古奪嫡都是成王敗寇,陸遠對從龍之功並不在乎,他更在意一家人的平安,到時候即使是舍去一身功名,能護一家人周全,也就足夠了!
雲婉儀得到了陸遠的保證,也就安了心,隻要陸家不犯下大逆不道的罪行,不通敵叛國,不參與奪嫡之爭,總歸是能夠保全性命的,雲婉儀最怕的,就是丈夫舍不下功名地位。
過了半晌,陸遠才種種地歎了一口氣:“以前是我錯怪言蹊了……”
看著丈夫自責的樣子,雲婉儀心中也多有不忍,伸手握了握陸遠放在桌上的手腕:“誰能想到,言蹊小小年紀,會有這麽重的心思?若不是父親告訴我,我也不會想到。”
“夫人為何不早一點告訴我?若是早一些,我又何至於……”陸遠隻要一想到,自己今天早上還因為言蹊闖禍的事,想要教訓言蹊一頓,心中就是滿滿的愧疚。
自己有著經世之才的兒子,為了陸府,隻能斂其鋒芒,甚至小小年紀就要背負著這麽沉重的負擔,自己這個當爹的非但不理解,反而還對兒子有諸多指責。
“這不是怕你心裏對皇上有疙瘩嗎?”雲婉儀低聲說著,任誰忠心耿耿換來這樣的結果,心裏都會有疙瘩。
夫妻倆不知道的是,他們談話的內容,被自己問完話回來的大兒子聽了個正著,因為是陸言澤的緣故,書房外守著的人就沒有通傳。
等到漸漸聽不見書房內談話的聲音之後,陸言澤才回過了神,此時陸言澤才發現,不知道什麽時候,緊握的拳頭中,手掌上已然被自己的指甲掐出了深深的血印。
陸言澤一直以陸家長子自居,自幼最大的夢想就是保家衛國,他自以為是地以為,自己將小弟保護的很好,甚至每次看到小弟肆意大笑的樣子,還沾沾自喜。
卻沒有想到,小弟從十二歲開始,就已經看明白了自己到現在還沒看明白的事情!
……
無論陸遠和陸言澤心中有多震驚,現在陸言蹊本人可是淡定得很,正在自己的屋裏逗著蟋蟀呢。
“少爺……”觀言看著趴在桌上逗蟋蟀的陸言蹊,忍了半晌,終於沒忍住,開了口。
“什麽事兒啊?一臉為難的樣子?”陸言蹊早就發現了自家小廝打從自己回來起,就一臉便秘的樣子,但是既然觀言自己不開口,他也沒有必要問。
即使現在觀言開口了,陸言蹊也沒有給觀言一個多的眼色,反而換了根竹簽,繼續逗著手上的蟋蟀,嘴裏還不時地發出“嘚兒”“嘚兒”的聲音,企圖引起蟋蟀的回應。
觀言看自家少爺連個眼神都欠奉的樣子,也不尷尬,陸言蹊就是這麽一個性子,既然已經開了口,就說明他在聽,但是講心裏的疑問說出來的時候,觀言才發現,自己怎麽有那麽一點說不出口呢:“就是您說您願意……那個……太子……”
“嗯,我說我願意嫁與太子為妻。”觀言不怎麽說的出口的話,陸言蹊倒是說的賊順溜,語氣有些漫不經心,似乎這根本就不是什麽值得關心的大事。
當然,這件事在陸言蹊心中還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卻不是不高興,而是……太高興了!
陸言蹊自從重生以來,做了太多改變,做了太多上輩子沒有做過的事,他最怕的就是因為自己的這些改變,而將自己與安景行的婚約用蝴蝶翅膀給扇沒了。
但是即使有這樣的風險,陸言蹊也不得不去做,因為陸言蹊做不到,為了自己心中的愛戀,而對陸府的安危視而不見。
“給……給……”看著凶神惡煞的陸遠,陶行書使勁兒咽了咽口水,吞吞吐吐半天,才將下麵一句話給憋了出來,“太子和……陸小公子……賜……賜婚。”
“你居然還敢說出來……”陸遠沒想到在自己威脅的目光之下,陶行書居然還敢把話再說一遍,一時間對於這個禦前行走也有些另眼相看。但是另眼相看是一回事,他念出來的聖旨又是另外一回事。
就在陸遠準備第二次動手,磨拳霍霍向陶行書的時候,陸遠的身後傳來了一個哆哆嗦嗦的聲音,似乎對陸遠現在的行為表示不讚同,但是卻又不敢多加阻撓,隻能低聲提醒:
“二弟可要仔細一些,咱們全家老小的命,可全在您身上呢……”
陸言蹊聽到這個聲音之後,勾了勾唇,果然和上輩子一樣,自己親愛的大伯,開始按耐不住了呢。
而陸遠聽到自己大哥的聲音之後,皺了皺眉,轉頭看著陸成,語氣之中頗有不滿:“大哥你這是什麽意思?”
“總歸是來宣讀聖旨的大人……”陸成的話說到一半就沒有再接著向下說了,但是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了陸成的意思,毆打宣旨的大臣,往大了說就是抗旨不尊,這可是誅九族的大罪!
一時間,空氣中的氣息開始變得有些微微的緊張,而剛剛被陸遠嚇到的陶行書也稍稍有了一些底氣,背脊稍微地挺了挺,雖然這一挺的變化程度,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我今天……”
“謝主隆恩……”陸言蹊見事情已經進展地差不多了,立馬接過了話頭,將自家親爹接下來那句話堵在了他的肚子裏。
陸言蹊自然是知道陸遠準備說什麽的,上輩子也是同樣的話,讓陸遠接下來的為將之路舉步維艱,也正是因為那一句“我今天就是要抗旨不尊!”,為天下百姓所詬病了良久!同樣也是因為這句“抗旨不尊”,成為了皇上奪取陸家兵權的借口!
人們似乎都忘了,在外敵入侵之時,是誰在邊疆浴血奮戰;人們似乎都忘了,在國家危難之時,是誰挺身而出;人們似乎也忘了,在國家腹背受敵之時,是誰守住了他們一片樂土!
威遠大將軍一生用血肉換來的功勳,威遠大將軍府世世代代用生命堆砌出來的榮耀,僅僅是因為一個父親的拳拳愛子之心,而毀於一旦。
陸言蹊這輩子,決不允許這樣的事情再度發生!
“言蹊?”沒想到陸言蹊會接旨,陸遠的身體直接僵住了,有些動彈不得,望著自己淺笑的小兒子,為什麽要接旨?一個男人,怎能嫁與人為妻!
“謝主隆恩。”陸言蹊向陸遠送過去一個安撫的眼神,淺笑著重複了一句剛剛的話,即使嘴邊掛著笑容,但是臉上的神情卻遠遠不是那麽一回事,那一雙桃花眼中,似乎飽含著無盡的委屈與屈服。
屈服於皇權之下,屈服與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屈服於這一道由天子賜下的荒唐的聖旨。
而聽到陸言蹊重複的話,陶行書連忙將聖旨放到了陸言蹊高舉的雙手之中,放下聖旨之後,陶行書才終於鬆了口氣,雖然他並沒有圓滿完成聖上的交代,直接這樣回去複命,可能會引起皇上的不滿,但是也好過直接死在這威遠將軍府!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陸言蹊一字一句說得很慢,似乎要將這九個字,與皇上的脅迫一起,一字一句刻在心裏,一字一句刻在在場每一個人的腦海深處。
即使是多年之後,陸家的人也不會忘記,今天陸言蹊接旨時所高呼的這一聲萬歲,不會忘記,這一個少年今日接旨時,語氣中所包含的無盡屈辱。
“陶大人,沒別的事,陸府就不送了。”接下聖旨之後,陸言蹊從地上緩緩站了起來,臉色變得有些蒼白,在身子還沒有完全直立的時候甚至還晃了晃,似乎接下這一道聖旨,已經用盡了他全部的精神,望著陶行書的眼神也帶著一絲灰拜,似乎對外界的事情已經提不起了興趣。
看著因為一道聖旨而帶走了全部生機的少年,陶行書即使還有什麽話,也隻能默默地咽了回去,向陸遠等人告別之後,帶著前來宣旨的侍從們,就匆匆離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