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記憶

字數:6777   加入書籤

A+A-


    隻有訂閱超過40%, 才能翻作者的牌子, 否則需要排隊72小時!

    “過了十五再說吧, 過兩天不是宮宴嗎?所以趕在這之前回來了。”安景瑞拂了拂袖口, 從凳子上站了起來, 走到了季幼怡身邊,“母妃您是知道我的, 在皇宮呆不慣, 不過母妃您放心, 明年我一定多抽點時間陪陪您!”

    “你啊!”見到安景瑞撒嬌的樣子, 季幼怡即使想再說些什麽,心也軟了, “那你看看京中哪家的姑娘有喜歡的?你看你今年都二十一了,府上還沒個知冷暖的, 這讓母妃如何放心?”

    季幼怡想著,現在四子如此喜歡在外遊蕩, 無非是府中無人,若是府中有了女主人,心中有了牽掛,自然就知道在京中多留一段時間了。

    “還沒呢, 母妃說這個做什麽,三哥不也還沒有娶妻嗎?”安景瑞說著,眼睛不由自主地從季幼怡的身上挪開了, 每次回宮, 母妃總會和他提到娶妻之事, 真真是令人頭疼。

    果然,一聽到這話,季幼怡的臉上就沒了好臉色,伸出手指戳了戳安景瑞的額頭:“你三哥是沒有正妃,但是府中已經有了一名側妃與兩名庶妃,正妃再等等也無妨,你看看你,別說庶妃了,連個侍妾都沒有,哪個成年的皇子和你一樣?”

    “大哥不也沒有通……”房,最後一個字,安景瑞沒有說出口,因為季幼怡的臉色已經變得極為難看了。看到季幼怡瞬間馬下來的臉,安景瑞摸了摸自己的鼻子。

    的確,母妃一向不喜歡大哥,自己卻拿大哥來舉例,也難怪母妃會生氣了。

    “你和他能一樣?他沒有母妃難道你也沒有嗎?”說著季幼怡瞪了一眼安景瑞,語氣也變得強硬了起來,“正好後日宮宴,大臣們都會將家中的女兒帶來,你自己好好看看,若是看不上,別怪母妃直接亂點鴛鴦譜!”

    說完,季幼怡也不給安景瑞反駁的機會,直接揮了揮手,從貴妃榻上走了下來,“母妃現在乏了,你回吧!”

    這是安景瑞第一次在季幼怡這裏聽到如此不客氣的話,這也直接說明了季幼怡對於此事的態度,的確,皇子二十了還沒有娶妻的,少之又少,很多在十五六歲的年紀,身邊的宮女就已經開了臉。

    太子到現在府中還沒有一個女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皇後早逝,皇上與貴妃對他的事也不上心,俞正羲作為外祖,雖是長輩,對於外孫的房中之事卻也不好插手,這一拖,也就拖到了現在。

    看來這次是躲不掉了,想到剛剛母妃的態度,安景瑞搖了搖頭,卻也沒有太多的煩惱,不知道是因為真的不在意,還是因為其它的什麽原因。

    ……

    轉眼,就到了臘月二十九,陸言蹊從早上起來,就處於一種非常焦躁的狀態,原因無他,每年的臘月二十九,都會舉行宮宴,朝中五品以上的大臣,都會攜成年的子女參加,因為這也是一次很好的結親機會,帶著成年子女去,也是為了更好的相看。

    前幾年陸言蹊都沒有參加,其一是對於皇宮,陸言蹊並沒有什麽好感,其二則是因為今年才十七的陸言蹊,還不到加冠成年的年齡,雲婉儀也怕陸言蹊平時在外口無遮攔管了,在宮宴上也橫衝直撞,自然也就沒有帶陸言蹊參加的心思。

    但是今年不一樣了,且不說陸言蹊現在已經與太子訂婚,作為準太子妃應該出席這次的宮宴,而且按照慣例也應該在婚前讓安景行與陸言蹊見上一麵,就說皇上在給陸遠的帖子中,特別注明了帶陸言蹊參加,陸言蹊也應該到場。

    說起來,去掉上次裝病時安景行倒將軍府的那一次,這還是這輩子陸言蹊第一次和安景行見麵,上一次陸言蹊對於安景行的到來毫不知情,期間也一直在昏睡當中,自然也就沒了緊張之感,但是這一次,可是真正的第一次會麵啊!

    想到這裏,陸言蹊就止不住地緊張,即使宮宴在申時末(晚上六點)才舉行,陸言蹊卻早早地就起了床,從卯時(早晨六點)開始,就在翻看著自己的衣櫃,想要找出一件穿起來好看的衣裳。

    “觀言,你看這件怎麽樣?”陸言蹊說著,從屏風後走了出來,身上一如既往地穿著一件紅衣,若說和上一件的差別,恐怕就是袖口的圖案不一樣了吧。

    觀言看著比以往穿的更薄的少爺,坐在凳子上,簡直想直接翻白眼,卻也生生的忍住了,就是聲音,有些有氣無力:“很好看,但是少爺,這已經是你試的第九件衣服了,恕小的直言,我實在是沒看出,這九件衣服有什麽差別。”

    也不怪觀言如此說話,原因實在是太簡單了,陸言蹊從早上開始就一直換換換不停,但是九件衣服無一例外的全是紅衣。

    紅衣,在陸言蹊心中,有著不同尋常的地位。上輩子大婚之時,陸言蹊怎麽不願意穿嫁衣,即使當初安景行送來的婚服,是男子慣用的款式,但是心中有不甘,又怎會願意穿上?自後此事一直成了安景行心中的遺憾,到了陸言蹊死的時候,也沒能來得及給安景行看一次,自己穿著紅衣,是什麽樣子的。

    許是上輩子留了遺憾,這輩子就忍不住想要填補,再加上陸言蹊本身的相貌原因,紅衣穿上的確好看,這一穿,也就沒有再脫下來過。

    “你這是什麽眼光!當然不一樣了!第一件袖口的花紋是月季,第二件是梅花,第三件是竹葉,這一件是蓮紋……算了,說了你也不懂!”陸言蹊見觀言一副受不了的樣子,直接甩了甩衣袖,在鏡子麵前看了又看,最後又瞅了瞅被自己丟在床上的幾件衣服,艱難地做出了決定,就現在這一件了!

    決定好衣服之後,陸言蹊又打開了另外一個xiāng zǐ,xiāng zǐ中擺著大大小小的發帶,陸言蹊瞧瞧這個,又瞅瞅那個,想要找一個比較合適的,用在身上,又怎麽也下不定決心。

    陸言澤走進陸言蹊的房間時,就看到了這樣一幅景象,觀言趴在桌前,一副生無可戀的樣子,陸言蹊的床上丟著七八件兒衣服,桌上散亂地放著零零散散的小飾品,而陸言蹊本人正對著鏡子不知道做什麽。

    “小弟,你這是,在做什麽呢?”看到這樣一幅畫麵,陸言澤差點兒被嚇一跳,不知道的還以為小弟這裏是遭賊了呢。

    聽見大哥的聲音後,陸言蹊回過了頭,對著滿臉疑惑的大哥,眼睛亮了亮:“大哥你來的剛好!快幫我看看,哪一條發帶比較合適?用蓮紋的和衣服比較搭,但是會不會讓人覺得我不會搭配啊?但是這一根會不會太素了?”

    說著,陸言蹊揮了揮手中一條沒有繡花的發帶,也不等陸言澤開口說話,又繼續問道:“還有扇子,你覺得玉扇骨的好看還是竹子的和我的衣服比較搭?”

    怎麽也想不到小弟會問自己這樣的問題,一年到頭都穿著一個款式從來不換發冠的陸言澤有些啞口無言,若是小弟問自己如何行兵打仗或是武功套路,自己能夠張口就來,但是這穿衣打扮……?

    想到這裏,陸言澤向觀言投去了一個疑惑的目光:三少爺這是怎麽了?

    “少爺從卯時就起床了,隔上半個時辰就換一件衣裳……現在正在換發帶呢。”也不怪觀言現在這幅樣子,實在是因為今天的陸言蹊,太能折騰了!

    雖然知道小弟喜歡俊的性子,但是這樣頻繁地更衣還是第一次見到,陸言澤難免有些擔憂:“小弟你這是……怎麽了?”

    “去去去,男為己悅者容!大哥你怎麽連這點兒也不知道,小心嫂子以後嫌棄你!”說著陸言蹊擺了擺手,繼續看著手中的發帶,這是自己和景行第一次見麵,不好好整理下著裝,怎麽能行?

    被小弟的話堵得不知所措的陸言澤一時間也不知道說什麽好,不過看到小弟依舊非常糾結的樣子,陸言澤終於忍不住了:“但是小弟,咱們還有一炷香的時間,就要準備出門了……”

    這也是陸言澤來陸言蹊房中的主要原因,本以為小弟已經準備好了,誰知道居然還在換衣服?想到這裏,陸言澤心中因為白老先生的緣故本身對安景行有了的那一絲好感,立馬就煙消雲散了,甚至還有點想重新去套一次安景行的麻袋!

    “嗯……”陸遠點了點頭,這件事他當然記得,他走的時候言蹊已經有點紈絝的影子了,他根本沒有想到,等到自己回來,言蹊不僅沒有收斂,反而愈發猖狂,居然帶人將靜王當街毒打了一頓,先不說君臣有別,就說靜王是皇上最寵愛的兒子,那是能夠隨便打的嗎?

    想到這裏,陸遠不禁有些欣慰,現在陸言蹊是愛闖禍了點,但是好歹都是家裏能夠收拾的爛攤子,要是擱三年前那樣,別說一個威遠將軍府,恐怕十個,都不夠陸言蹊去敗的!所以現在是比以前,微微懂事了一些了吧?

    “後來我爹告訴我,要是沒有言蹊闖的那一番禍事,陸家……可能就到頭了,畢竟當時,你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了。”雲婉儀歎了口氣,當時她聽到的時候,震驚有,不敢置信也有,要說對皇上沒有怨恨,那就真的是在騙人了。

    怨恨又如何呢?皇上總歸是君,將軍府……總歸是臣。

    但是雲婉儀卻一直藏在心裏,沒有告訴過陸家的任何一個人。在嫁入陸府之後,雲婉儀就知道,陸府上下,最後能夠幾乎都沒有能夠得到善終,幾乎每一代威遠將軍,都血灑疆場。

    就連陸家世世代代刻在祖祠的祖訓,也是“武死戰”三個大字,雲婉儀又怎麽忍心告訴丈夫,陸家用鮮血換來的,不是帝王的尊重,而是猜忌呢?

    “你是說……”陸遠聽到這話,暗暗有些心驚,陸家到了陸遠這一代,已經完全不是一群泥腿子了,從陸遠能夠求取到雲婉儀就能夠看出來,陸府已經開始向文武兼修的方向發展。

    功高蓋主,這是每一個武將都忌憚的事情,陸遠本以為威遠將軍府還遠遠達不到這個地步,沒想到,皇上的心思,比他想象中的更難猜。

    陸遠哪裏會想到,陸府現在的確是還不到功高蓋主的時候,那是因為這輩子陸言蹊阻止了這一切。而陸府早在他求娶雲婉儀的時候,就已經岌岌可危了。

    皇上現在還沒有行動,完全是因為他還沒有真正體會到雲家在文人之中的地位。上輩子,為了阻止陸言蹊嫁入太子府,雲瑾瑜表示了反對,導致滿朝有一大半文官上奏請求皇上收回成命,甚至天下學子還有意上奏萬人書。

    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皇上意識到了,雲家,不僅僅是一個書香世家,雲瑾瑜,不僅僅是一個當代大儒那麽簡單。而陸遠作為西元第一武將,又與雲家結親,這樣的聯姻,無論是放在哪朝哪代,都不是帝王所樂意見到的。

    一旦帝王意識到了雲家在文人之中的影響,那麽在陸家的脖子上,就會懸上一把鋼刀。陸言蹊不可能因為這一點就讓父母和離,最後也就隻剩下了一種辦法:陸家,需要有一個闖禍的紈絝。

    陸言蹊隻能通過自己的行動,告訴天下百姓,陸家的人並不是人人都完美,陸家的人也會犯錯誤。陸府出來的紈絝,會比其它府上的少爺更讓人頭疼,因為陸府有權有勢,他無論做什麽事,都不會得到懲罰!

    也隻有這樣,帝王才會對陸家放心:隻要有陸言蹊在一天,陸府就要替陸言蹊收拾一天爛攤子,隻要有陸言蹊一天,百姓提到陸遠就不再是“保家衛國”的威遠大將軍,而是“縱子行凶”的無能父親。

    而這一點,也被雲瑾瑜所洞察:“自那之後,言蹊就三天闖一小禍,五天闖一大禍,而每次到了陸家應該論功行賞的時候,言蹊總會闖下一個能夠在威遠將軍府承擔範圍之內的大禍……相公,你明白了嗎?”

    這也是雲婉儀在雲瑾瑜提點之後,才觀察出來的規律,陸言蹊平時其實輕易不闖禍,可一旦遇到將軍府立了功的時候,陸言蹊總會去弄點動靜,讓陸遠不得不拿這個功勞,去換他的平安。

    陸遠聽到這話心下一個“咯噔”,順著雲婉儀的話仔細回想著,突然發現,事實真的如夫人所說:平時小兒子惹事的規律是不定的,但是隻要陸家或者陸家軍立下了功勞,小兒子保準會去惹點事。

    “這……”陸遠一時間有些不知道該怎麽說,他一直以為陸言蹊沒了陸家,就會被人欺負,現在他才發現,是陸家不能沒有陸言蹊。

    “所以無論嫁人與否,言蹊注定不能入仕,既然現在言蹊願意,那你也別太擔心了。”繞了這麽一大圈,雲婉儀終於說到了重點,可是現在,雲婉儀更擔心另外一件事,“就是以後太子和靜王萬一……”

    雲婉儀的擔憂不是沒有道理,太子雖為太子,但是滿朝文武都知道,當今最喜歡的並不是太子,而是靜王。即使太子是嫡長子,而西元國的組訓,為了國之根本,輕易不得廢太子,但是隻要有帝王的寵愛,那這一切,誰有能說得準呢?

    “哼……先不說俞家老太爺對父親有恩,就說當初言蹊把靜王揍了一頓,就能看出來言蹊多不喜歡靜王了,以後大不了咱們帶著言蹊退守邊關就是了!”陸遠手一揮,就輕而易舉地將別人需要深思熟慮的事情給定了下來。

    自古奪嫡都是成王敗寇,陸遠對從龍之功並不在乎,他更在意一家人的平安,到時候即使是舍去一身功名,能護一家人周全,也就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