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章 三國盛事

字數:5938   加入書籤

A+A-




    “東洋有誰?小澤瑪莉婭?瀨亞美麗?長澤梓?近藤美空?還是波多也結衣?”

    錢小崢如數家珍一般,掰著手指頭一個個數過去。

    足足數了十多個,然後恍然大悟的看向王庸:“我明白了!你要對那些老家夥使用美人計!這辦法穩啊!放心,這事包在我身,我認識一個經紀公司的哥們,可以聯係到這些東洋女星。打包邀請還能給個友情價……”

    王庸臉色變得越來越黑,忍不住抬起手,狠狠在錢小崢腦袋敲了一下。

    “我讓你小澤瑪莉婭!讓你波多也結衣!讓你友情價!整天不學點好,腦子裏全都是不健康思想!氣死我了……對了,長澤梓是誰?我怎麽沒看過她的diàn yǐng?”

    “……”

    經過一番敲打之後,錢小崢終於不敢胡亂說話了。王庸也不再打啞謎給錢小崢猜,天知道這混蛋一會又猜出個什麽兒童不宜的人名來?

    “我說的是千葉真昔!”王庸沒好氣的公布dá àn。

    錢小崢懵了:“大哥,你剛把人懟了,懟的在全世界媒體麵前丟了大麵子。還想忽悠別人來給你打工?你這資本主義還資本主義啊!”

    “滾,人之間的事情你不懂。我們那是切磋,那是惺惺相惜。而且最重要的是,千葉真昔不像是國內這些老頑固們,覺得我的崛起會威脅到他。因為他已經被我踩在腳下了……”

    “嗬嗬,你這理由還真是……讓人不知道怎麽形容。我打賭,千葉真昔聽到你的聲音得直接撂diàn huà!”

    “哦,那你輸定了。”王庸淡淡道。

    然後直接當著錢小崢的麵,撥通了千葉真昔的diàn huà。

    另一頭,千葉真昔很快接通,隻是似乎並不知道來電之人是誰,疑惑的問道:“哪位?”

    這簡單的東洋語言錢小崢還是能夠聽懂的,立馬偷笑起來。

    顯然他預言的**不離十,別人連王庸的shǒu jī號都不認識,恐怕知道是王庸後,立馬得掛斷diàn huà。

    王庸有些尷尬的回答:“是我,王庸。”

    diàn huà那頭沉默了片刻。

    在錢小崢以為千葉真昔要掛斷的時候,千葉真昔忽然開口了:“找我什麽事情?”

    沒有任何的忿恨,也沒有任何的熱情,像是麵對一個僅僅有一麵之緣的路人一樣,聽不出任何感情。

    “我要編寫一本《漢學正典》,這種名留青史的機會,我第一時間想到了你。有沒有興趣?”

    “嗬嗬,你以為我幾天沒有關注你的新聞?你不是第一時間想到我,是你們國內沒人肯幫你吧?”千葉真昔嘲笑道。

    王庸忍不住心一句“老狐狸”,嘴卻道:“華夏是有些人對我不太信任,但是不代表我找不到人幫忙。而且,你也清楚,即便真的沒人幫助,我自己一個人也能搞定。我看的是你的學問,而不是其他。如果你堅持認為你最大的價值不是一肚子學問,那麽很抱歉,打擾了。”

    說著,王庸要掛斷diàn huà。

    而千葉真昔遲疑一秒鍾之後,忽然道:“等下。”

    “怎麽?”

    “算我答應,隻有我跟你兩個人,也不可能完成這種繁複而浩大的工程。我不會接受一個隻有空想的邀請的。”

    王庸詭異一笑,道:“當然不是隻有你我兩人,我還邀請了我的師兄秦端木,他有過《學藏》的編著經曆,對於我們此次的編纂很有幫助。另外顧衷德老先生也同意參與,他在漢學圈的名氣也僅僅你差那麽一點而已。此外……”

    王庸一頓,賣了一個關子。

    “在你之前,我已經跟南韓的李在先溝通過了,他已經答應了邀請,而且還會攜帶一批學生過來協助。這些人,夠了嗎?”

    良久,千葉真昔都沒有說話,似乎被王庸的回答驚住了。

    李在先竟然也答應了王庸的邀請?

    實在有點出乎千葉真昔的預料。在他看來,他跟王庸之間勉強還能算是友好切磋,但是王庸跟李在先是生死相搏了。李在先可是被王庸屢次打臉,打的名聲都快墜落穀底。

    這樣,還肯幫助王庸?

    若非李在先胸襟足夠寬闊,是李在先認定王庸這本書確實可以名垂青史,變成孔子刪述六經那樣的存在。

    “好,我同意!如果需要,我也可以挑選一批弟子同行,他們都有豐富的編纂經驗,可以大大提高我們的工作進度。”千葉真昔驀然道。

    “yes!”王庸忍不住輕輕揮舞了一下拳頭。

    真不容易,可算忽悠到了一個!

    “對您跟您學生的加入,我雙手歡迎。這樣,我讓我的弟子英朗幫您定一下機票,此次費用一切由我承擔。”王庸趕緊道。

    “好。”千葉真昔掛斷了diàn huà。

    而此時站在王庸旁邊的錢小崢,則目瞪口呆。

    “大哥……你好像沒給李在先打過diàn huà吧?人家什麽時候答應你了?”

    王庸白了錢小崢一眼,道:“之前確實沒打,但是現在……馬要打了。”

    說完,王庸撥通了李在先的diàn huà。

    李在先不知道在幹什麽,diàn huà響了很久才接通。

    同樣,他也不認識王庸的號碼。可見王庸在李在先跟千葉真昔心,多麽招恨。

    “嗬嗬,是我啊,李老師。”王庸樂嗬嗬道。

    李在先那頭明顯一愣。

    這個聲音,他太熟悉了,熟悉到晚做夢還會時常夢到。

    正是這個聲音,毀了他的一切,讓他半輩子的努力毀於一旦。

    “我跟你沒什麽好談的,我也不想跟你談什麽。再見。”

    說著,李在先要掛diàn huà。

    “等下!不是輸了一場論學賽嗎?至於如此一蹶不振,聽到我的聲音跟耗子見到貓一樣嗎?”

    “呼哧,呼哧”,diàn huà那頭的李在先呼吸逐漸加重,明顯被王庸的話刺激到了。

    “你說誰是見到貓的耗子?有種,再跟我來一次賽!”

    王庸冷笑一聲:“我最近忙著編纂《國學正典》,哪有空跟你胡來?你要是真的想來的話,那來我們編纂委員組吧。咱們用工作的形式一場。”

    “哈哈哈哈……我明白了,王庸,你又在哄騙我!想讓我給你打工,想都不要想!”李在先瞬間洞察王庸陰謀。

    王庸也不臉紅,而是振振有詞道:“哄騙你?你有被我騙的價值嗎?實話告訴你,這本《國學正典》是注定要流芳百世的範本典籍,每一位參與編纂的人員,不說能夠成為孔子刪述六經那樣的存在,至少也可以達到《古觀止》那種地位。想要削尖腦袋往我這個編纂小組裏鑽的人多的是!剛才千葉真昔主動給我打diàn huà,央求我同意讓他加入。我考慮了好久,才決定給他這麽一個機會。而你,我能夠主動打給你,證明了我的態度!愛來不來吧,誰稀罕一樣!”

    “什麽?千葉真昔同意加入你的編纂小組?”李在先被震驚到了。

    隻有王庸一人參與的《國學正典》是一回事,有千葉真昔參與的又是一回事。

    之前隻是華夏一國的事情,現在則變成了華夏跟東洋兩國的化大事。

    如果再加他,那可變成了一場三國的化盛事!

    華夏、東洋、南韓,三個受到華夏化影響最深的國家,合力編寫出一本最為正統的漢學正本典籍。

    足以流芳百世,成為以後漢學領域的教科書!

    想到這裏,李在先忍不住心一顫,這不正是他想要的東西嗎?

    青燈長夜埋頭做學問幾十年,圖的不是能夠在青史留下一個後人記得的名號嗎?

    三不朽“立功、立德、立言”,屬最後一個“立言”最難。

    因為立言需要有一本足夠有分量,足以影響後世的著作。曆史因為立言而不朽的古人,無一例外都是大思想家。

    現在有這麽一個機會擺在李在先麵前,而且還不是單獨一國的影響力,而是整個東亞化圈內的影響力。

    說不心動,是假的。

    “什麽大師,什麽國寶,都是假的!連學術紛爭跟個人仇恨都分不清,還想萬古流芳?想多了您那!拜拜!”王庸二話不說,直接掛斷diàn huà。

    錢小崢見狀,愣了:“他語氣剛剛好像有點鬆動,你這樣掛diàn huà,不是逼他拒絕你嗎?”

    王庸微微一笑:“李在先跟千葉真昔不同,李在先性格更加激烈,最受不得別人刺激。我故意把我跟他的恩怨說成是學術紛爭,是給他一個台階,他要是不踩著這個台階順勢下來,我把我姓氏倒著寫!”

    錢小崢呸一聲:“王倒過來寫還是王,你這招已經玩過一次了,別玩了好嗎?”

    “是嗎?我下次再想個新的。”王庸一點也不羞愧。

    兩人正說著,卻聽王庸shǒu jī果然響了起來。

    南韓號碼。

    除了李在先不會有別人。

    接通後,果然是李在先。李在先隻有一句話:“我的胸襟沒有你想的那麽小。學術紛爭也好,私人恩怨也罷,我都不會拿著這種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情出氣。我答應進組了,等會你把碰頭時間跟地點發給我。”

    “沒問題。”王庸得意笑起來,跟一隻偷吃到了老母雞的狐狸一樣狡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