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國安局接手
字數:3941 加入書籤
“傅隊,馬局的diàn huà。”
第二天早晨剛上班,辦公室裏的座機就響了。榮亮伸手接起來,隨即交給了傅原。
“好的,馬局,我馬上過去。”放下聽筒,傅原對眾人說:“我到馬局那裏一趟,回來我們再分析楊玉堂的案情。”
隻是讓傅原沒想到的是,來到馬局辦公室後,市公安局局長馬金忠先是指著坐在他辦公桌斜對麵沙發上,一位年齡三十出頭,給人一種英姿颯爽感覺,身穿海藍色職業套裝的女子介紹道:“傅原,先認識一下剛剛調來的市國安局局長林佳。”
聞言,多少有些吃驚的傅原急忙向正從沙發上站起來的林佳敬禮,並自我介紹道:“重案組隊長傅原。”
“傅隊跟我就不要客氣了,以後在將軍市的工作,還要彼此多關照才是。”
“哈哈,林局這話不錯。國安、公安本就是一家,隻是分工不同而已。”隨即又對傅原說:“你們昨天晚上接手的鬥升集團董事長楊玉堂的案子,即刻起轉交給林局他們來處理。你回去後,還是把主要精力放在楊文靜一案上。要知道,我們的壓力很大。至於那個紋身案,可以適當放寬一些時間。”
“馬局,紋身案已經有了很大進展,昨天夜裏我們剛剛把對三位受害者實施紋身的嫌疑人龐小莊傳喚過來。不過,據龐小莊交代,他隻是受雇於人,身後還另有一隻看不見的黑手在操縱他。”
“一個紋身案竟然如此複雜?”
“而且根據目前掌握的線索分析,這三起邪惡的紋身案,極有可能也與楊玉堂有關聯。”
“這事越來越有意思了。”馬金忠看看傅原,又看看林佳,最後說:“不如這樣,傅原,你先把楊玉堂的案子交給林局,如果接下來的紋身案真的牽涉到楊玉堂,你隨時向林局請示就是了。”
“嗬嗬,請示不敢。如果有需要我們配合的地方,傅隊隨時打diàn huà給我。”說著,林佳遞給了傅原一張名片。
其實交接楊玉堂的案子,手續並不複雜,不過是把帶回來的shì pín資料,以及在現場勘驗時幾乎沒得到什麽的痕跡物證,包括還在醫院重症監護室的楊玉堂統統都交給國安局新任局長林佳派來的人就是了。
“我滴媽呀,這太陽真的是從西邊出來了。向來都是向我們重案組轉案子,這還是第一次向外轉。若是把楊文靜的案子也轉走,嘿嘿……。”
“嘿嘿啥?是不是就可以天天下班陪女朋友逛街、看diàn yǐng了?”
“怎麽,不行嗎?饞死你。”
“有本事這個月不要向我借錢。”
“亮哥,亮哥,別介啊。咱哥倆誰和誰,開個玩笑,玩笑而已。”
因為楊玉堂的案子轉給了重案組,各人肩頭的壓力頓時感覺小了不少,所以再聽到賈偉和榮亮這對活寶一鬧,大家的心情就更舒暢了。
“這樣,”隨著傅原的話音響起,大家頓時安靜了下來。“原本我想著紋身案抓到了龐小莊就該結案了,可沒想到案件變得越來越複雜。要想找到那個幕後黑手,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所以,”
看著蕭華和齊誌斌,傅原命令道:“你們兩個繼續跟蹤紋身案,重點放在對趙建群的人際關係,特別是他與所謂‘楊哥’——楊玉堂之間的關係上。至於昨天夜裏龐小莊有關趙建群極有可能與前年婦幼保健院初生嬰兒被盜一案有關的供述,及時與當時bàn lǐ案件的城關分局城關派出所聯係,並請他們協助調查趙建群。”
“傅隊,龐小莊供述中提到的瘦猴要不要傳喚過來問問?”
“先去跟他正麵接觸一下,如有必要再傳喚不遲。”
“是。”
不等蕭華和齊誌斌離開,傅原又吩咐榮亮道:“榮亮,你再去見見吳明,我總覺得他不可能隻知道那麽一點信息。”
“傅隊,案子不是移交給國安局了嗎?”
“啊?”經榮亮提醒,傅原才一下反應過來,隨即自嘲地一笑道:“賈偉去技術科看看有消息沒有,還有法醫那裏。”
“好嘞。”
“傅隊,我們今天做什麽?”
“先等等技術科和法醫那邊的消息。”
“要不這樣,你在家裏等技術科和法醫的消息,我和榮亮再到現場看看。”
知道郇建國多年來養成的習慣,一天案件沒破,他就會一天盯著案發現場。所以,傅原聞言便點頭道:“也好。”
郇建國和榮亮剛走,前往技術科的賈偉就回來了。搖著頭走進門,把拿在手中的一張紙放到傅原麵前的桌子上說:“這是桂科長剛剛與交警部門聯係,獲取的那八輛有嫌疑的車輛車主信息。桂科長說,沒有在京華小區及其附近的shì pín中,發現這八輛嫌疑車的蹤影。”
“去吧,這就是你今天的工作。聯係車主所在派出所,請他們派人配合對這八個人逐一進行摸排,一定要仔細,一個細節都不能放過。”
“傅隊放心。”
賈偉轉身離開辦公室後,就剩下傅原獨自一人了。隨手拿起筆,在一張紙上寫下“京華小區”和“三角花園”八個字,之間用箭頭連起來,在箭頭上畫了一輛小qì chē。又在小qì chē下麵畫了一輛摩托車。
“不可能騎自行車,距離太遠。要是使用的是摩托車,那麽必須另外有裝屍體的xiāng zǐ或者袋子。那樣的話,在技術科觀看shì pín的時候,應該很容易發現。”
所以,想到這裏後,傅原又把畫上去的摩托車給勾掉了。
“既然嫌疑人最有可能的運輸工具是qì chē,為什麽出現在三角花園的八輛有嫌疑的車輛,沒有出現在京華小區及其附近的jiān kòng中呢?難道是中途更換了qì chē?”
想了一會,傅原隨即搖搖頭否定了這種可能性。從嫌疑人在第一現場沉著冷靜清理痕跡物證的表現來看,他不可能會犯那麽低級的錯誤——多一輛車運輸屍體,就有可能多出難以預料的lòu dòng來。
比如停車來回搬運屍體,那樣就容易被道路上無處不在的jiān kòng探頭拍下來。同時,還容易在兩輛車上都遺留下痕跡物證。
再比如,如果不是自己名下有兩輛以上的車,那豈不還要想辦法借車,或者租車?
“如果我是嫌疑人,則絕不會生出這樣的念頭。”
可是,嫌疑人究竟是如何把楊文靜的屍體運出京華小區,中途又經過什麽周折,最終才運到了三角花園?
想到這裏,傅原突然發覺了一個從一開始就被他疏忽掉的問題——犯罪嫌疑人為何把幾乎是市中心的三角花園作為拋屍現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