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文化廳的煩惱

字數:4414   加入書籤

A+A-




    東京申奧成功四天之後。

    位於東京都千代田區霞關3丁目2番2號的文化廳大樓,是一棟修建於明治年間的古老建築,有著那個時代特有的浪漫氣質。

    隻不過最近這幾天,裏麵的公務員們忙得昏天黑地,根本無暇顧及什麽明治風情。

    作為文部科學省的下屬部門,文化廳要全麵負責奧運宣傳中的重要一環“pn”戰略企劃。

    而承擔了大部分工作的,就是藝術文化課下屬的文化huó dòng振興室。

    此時,在文化huó dòng振興室的辦公室裏,幾個靠著能量飲料和咖啡熬了三天夜的公務員,正在為一份名單爭執著。

    “秋山,我們是不是再斟酌一下這份名單?”

    “再斟酌個屁!已經被課長駁回了四次,到極限了!”

    “課長也真是的,總說什麽要體現多元化、要表現出自由創作的精神,講得明白一點不好嗎,幹脆由他直接指名好了。反正我們這些小公務員,都是一輩子的勞碌命。”

    “也別這麽說。課長指名也沒用,最後還要通過審議會才行。”

    小公務員頭上有課長,課長頭上是部長,部長上麵壓著次長,次長被長官管著,長官頭上則是文部科學大臣。就算是文部科學大臣,還得對內閣總理負責呢。

    一級級的官僚製度壓死人,哪個國家都一樣。

    於是小公務員們都沉默了。

    最初,他們課室拿下了執行“pn”推廣的工作,還興奮異常,覺得是大展宏圖的時候到了。隻要幹得好,升官發財不是難事。

    課室的第一個任務,是與n協力,拍攝介紹整個東瀛màn huà產業的紀錄片。

    這部紀錄片計劃拍攝四集,分別從màn huà家、雜誌編輯部、書店販售渠道、讀者這四個角度,去展現màn huà業界的全貌。

    不過在討論第一集màn huà家的拍攝人選時,出了問題。

    一集紀錄片時長五十分鍾,不可能一股腦的將所有東瀛知名màn huà家都介紹進去。

    按照n的說法,介紹三位màn huà家,就足夠了。

    作為東瀛màn huà之神,手塚治蟲是肯定要上的。老爺子雖然已經處於半退休狀態,但是江湖地位無人可以撼動就算是鳥山明也不行。

    第二位,則是高橋留美子。

    màn huà不是隻給男生看的,màn huà家也不是隻有男人。

    為了多樣化的考慮,這位能和鳥山明剛正麵的女中豪傑理所當然的入選了。

    不過在確定第三個人選時,就出了問題。

    不知什麽時候走漏了風聲,集英社、小學館、講談社、角川等等,大大小小的出版集團紛紛托關係打diàn huà,推薦自家雜誌旗下的màn huà家。

    讓人不勝其煩,卻又得小心應付。

    雖然身為光榮的公務員,並不怕那些出版社,但是關係弄僵了,以後也不好開展工作。

    文化huó dòng振興室效率挺高,很快就拿出了一個方案:

    由文化廳牽頭,與nn合作,舉辦一次網絡繪畫大賽。

    màn huà家上傳自己的繪畫shì pín,由一般大眾進行票選,第一名獲得參與紀錄片拍攝的資格。

    這樣,那些出版社也沒話好說了。

    這個方案報上去後,居然大受好評,被認為“充分利用了互聯網新媒體的優勢,提高民眾參與性”。

    於是受到鼓舞的小公務員們,便擼起袖子熱火朝天的幹起來。

    但是很快,他們又遇到了新問題。

    舉辦網絡繪畫大賽,總不能毫無門檻,學秋元康挑偶像那樣,玩全國海選吧?

    這可是要和n合作拍攝紀錄片,與奧運宣傳聯動,代表著東瀛臉麵的事情,總不能什麽阿貓阿狗能來參加吧?

    於是,經過一番討論,決定從諸多màn huà家中,邀請20人來參加比賽。

    不過如何製定這份邀請名單,也是很傷腦筋的事情。

    既然決定采用比賽決勝的方式,來選擇紀錄片人選,那麽那些年納稅額一億日元以上的頂級màn huà家,自然是不能邀請的。

    人家江湖地位擺在那裏,工作又那麽忙,直接邀請去參加紀錄片拍攝還好,若是還要參加什麽網絡繪畫比賽,怎麽可能有那個功夫?

    名單初擬出來的時候,秋山等人本來很滿意。

    邀請的màn huà家來自各大出版社,誰都不會得罪。而且涵蓋了從少年màn huà、少女màn huà,一直到青年màn huà的各種類型,也體現了多樣性。

    誰知道課長卻並不滿意,一再要求重來。

    如今,可憐的公務員們因為連續高強度工作,快要被弄崩潰了。

    “啊,要死了,早知道和當社畜一樣辛苦,我當初何必去考什麽公務員呢?”

    一個眼鏡男抱怨道。

    “不想做cí zhí好了。”整個企劃的負責人秋山沒好氣道。

    整個辦公室,陷入了詭異的沉默當中。

    這時候,一個白白胖胖的男生站了起來。

    他叫淺野嘉一,兩年前從早稻田大學畢業,通過公務員kǎo shì,進入文化廳,是辦公室裏資格最淺的一個。

    在東瀛這種論資排輩極為嚴重的社會,他在工作算得上人微言輕的醬油角色。

    “有什麽事嗎?”

    “這個,秋山前輩,課長幾次強調,參賽人選要體現出自由創作的精神,說明我們還做得不夠。”

    “哪裏不夠了,畫體育漫的、畫戰鬥漫的、畫美食漫的,畫戀愛漫的,甚至還有小眾的嚴肅曆史題材màn huà和鄉土現實題材màn huà。我們的名單人選還不夠體現所謂的自由創作?”

    “秋山,別激動,先聽淺野說完。”辦公室資格最老的前田說道。

    “好吧。我太累了,所以脾氣有點暴躁,淺野你別介意。”秋山歎了口氣。

    淺野點點頭,繼續說道:“我們擬定名單時,雖然充分考慮了人選的多樣化,但是在自由創作精神方麵,的確還缺了點火候。名單上,都是清一色的商業màn huà家。但是在màn huà界,公認最能體現自由這兩個字的,是同人誌。”

    這些公務員雖然都對màn huà界有一定了解,但是淺野卻是貨真價實的資深宅男,宅齡18年以上。

    正因為比其他人更了解màn huà的世界,所以他看問題的角度,也更加特別,更加深入。

    淺野壓抑著緊張的心情,雙手微微顫抖,將自己早就擬定的名單,遞了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