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 銷量下降的原因
字數:3769 加入書籤
雖然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看màn huà已經成了東瀛國民非常普遍的一種休閑娛樂方式,許多四五十歲的大叔,照樣是少年màn huà的忠實讀者。
不過以《周刊少年p》為首的少年màn huà雜誌,最大的消費對象,還是學生群體。
對於經濟來源有限的學生來說,不能期期購買雜誌,也不算是什麽奇怪的事情。因為購買力不足,所以影響雜誌銷量的原因,就更多一些。
“秦漢老師的新màn huà,原來是明天開始在p連載啊……”
山內博想起了以前的事情。
他記得,秦漢的《龍櫻》在《yng&nbp;&nbp;nil》開始連載的那一天,自己在便利店裏,遇到過一個很漂亮的女孩子。
雖然到了現在,對方的具體樣貌,早就在腦海中變得模糊了。不過那種偶然邂逅,怦然心動的美妙感覺,依然記憶猶新。
“要是明天,能夠再來一次這種美麗的邂逅,那就好了……”
山內博這位便利店長,在期待著《周刊少年p》發售的明天到來時,講談社的編輯們,則一邊在忙碌的工作著,一邊等待今天晚些時候,出來的雜誌銷量速報。
《周刊少年gzin》的銷量是上升,還是下跌,是這一天他們最關心的事情。
到了晚上九點多鍾,一天的忙碌工作大部分都結束的時候,市場部那邊終於打了來了diàn huà。
“東京都內首日銷量萬!”
“很好!”一位編輯聽到這個數字,握拳叫好,“比上一期的速報銷量,又多出了兩萬多!如果不出意外的,這一期的總銷量,能夠達到三百五十七萬。”
“嗬嗬,太好了,這下子,與p的差距,又縮小了一些。按照這個氣勢,每一個星期減少七萬銷量差距的話,到了明年二三月份,咱們就能重奪màn huà雜誌銷量,東瀛第一的寶座啦!”
“也別太得意了。說實話,這一期雜誌銷量增長,我們本來預計是有十萬的。因為,咱們會社之前在涉穀十字路口的大屏幕上,連續打了一個星期的廣告。銷量上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到底是什麽原因,讓銷量增長不如預期呢?”
《周刊少年gzin》的主編,要遠比屬下們考慮得更多,他並沒有沉浸在勝利的喜悅中,而是開始分析得失。
“會不會是《周刊少年ndy》的原因?小學館真是可惡,弄出來柯南這種《金田一》的模仿作,居然還獲得了不少的人氣!”
“你這種話就太蠢了。我們的《金田一》開辟少年推理màn huà這個新的市場,但是並沒有能力完全占據。《名偵探柯南》能受到讀者歡迎,自然有其獨到之處,罵幾句‘模仿’、‘抄襲’,並不能解決問題。”
“是啊,按照以往的數據來看,《周刊少年ndy》雖然是我們的競爭對手,但是《名偵探柯南》開始連載以後,我們的雜誌,銷量增長並沒有受到影響。這部màn huà,隻是讓《周刊少年ndy》銷量有了明顯的提升而已。”
“那到底是什麽原因,讓我們雜誌的銷量,沒有達到預期?難道是因為《周刊少年p》?”
“別開玩笑了,《周刊少年p》明天才發售呢,怎麽可能影響今天我們雜誌的銷量?”
“除非,明天p的內容,吸引力實在是太大,讓那些財力不足的學生者,今天放棄了一直以來都在購入《周刊少年gzin》。”
“不會吧,我記得明天《龍珠》可是休刊了。這一周的p,對讀者的吸引力應該明顯下降才對。”
“不過,明天秦漢的《中場核心》,將會在p開始連載了喲。”
…………
辦公室裏,短暫的陷入一片沉默當中。
秦漢這個名字的分量,可想而知。
如今憑借電視劇的熱播,已經完結的《龍櫻》,銷量依然在大幅增加,如今已經達到了卷均一百六十萬冊的可怕成績!
這個級別的màn huà家,走到哪家出版社,都是台柱級別的大拿。
更不用提,創下了如此銷量奇跡的《龍櫻》,還隻是一部受眾比較窄的青年màn huà。
“太誇張了吧。秦漢就算再有名,難道影響力還能超過鳥山明,讓《龍珠》休刊的p,銷量不降反增?”
“p的銷量,已經連續十個月在緩緩下跌了。我們與p的差距,一直在慢慢縮小。我不信這一次,隻憑一個秦漢,就能扭轉頹勢!咱們隻要自己不犯錯誤,一定能夠超過他們!”
《周刊少年p》的話題,暫時到此為止——雖然討論了半天,也沒人說得清楚,為什麽《周刊少年gzin》這一期的銷量增長,不如預期。
“對了,小學館那邊的情況如何?《周刊少年ndy》的銷量出來了嗎?”
“你們等等,我打diàn huà去問問。”
…………
《周刊少年ndy》的銷量速報,其實幾乎與《周刊少年gzin》的數據,同一時間統計出來。隻不過消息擴散需要時間,所以講談社在兩個小時以後,才得到了準確的數據——一百零五萬冊。
而與《周刊少年gzin》的編輯部一樣,聽到這個數據後,小學館的編輯們高興了一會兒之後,也陷入了銷量增長不如預期的疑惑中。
雖然最近小學館對《周刊少年ndy》並沒有進行太多大手筆的推廣huó dòng,但是憑借《名偵探柯南》的持續大熱,雜誌每一期的銷量,都能增長十萬冊以上。但是這一回,根據東京都範圍內雜誌銷量速報的統計,再乘以三,得出的最終銷量,隻有三百一十五萬。
比通常的增長量,整整減少了一半!
雖然五萬冊相對於三百多萬的總銷量而言,是個很小的數字,屬於合理的誤差範圍,說不定下一期銷量就增長了十五六萬冊,將平均數字拉回來了呢。
不過,在這種與《周刊少年gzin》進行著銷量大戰的關鍵時刻,如果僅僅把這種異常的增長減速,當做是合理現象,視而不見的話,並不是可取的態度。
小學館的編輯們,在從業經驗和專業素質上,都是東瀛出版業頂尖的一批。他們對於《周刊少年ndy》的讀者群體,從經濟實力到習慣,都非常了解。
所以,很快就有人想到了,這一期雜誌的銷量下降,會不會與明天上市的p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