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君臣論兵
字數:1681 加入書籤
魏冉回來已是黃昏,沒下車就嚷嚷:
“白起、白起快出來,跟我走”;
魏冉回來已是黃昏,沒下車就嚷嚷:“白起、白起快出來,跟我走”;
白起出來問:“到哪去?”;
魏冉急著說:“秦王、太後等你呢”,
白起又問:“沒散朝?”
魏冉說:“別磨機了,我費好大勁才說服他們在秦王寢宮等你呢,那有的是吃的,我們邊吃邊聊”。
說著乘車進入王宮,來到秦王寢宮,太後、秦王正站著等白起,白起又不知如何是好,連著三個“我,我,我”,竟然一句完整的話沒有,宣太後喜歡極了白起模樣,就說聲:“自家人,不會應承就別應承,想咋樣咋樣”,秦王還是年輕人脾氣,親自把白起按在座位上,白起才漸漸清醒冷靜下來。
整個秦國朝野,能夠對白起有信心的隻有魏冉一人。因為壓力山大,魏冉沒費多大勁就把宣太後與秦昭王說服,一同在秦昭王的書房聽白起論兵。沒想到這一論就是三天,就是戰神出世,就奠定秦國統一天下基業。
38歲的白起,雖然精通兵法,百戰之身。但畢竟隻是千夫長出身,而且這一仗是10萬對45萬,秦國新兵隻有20萬,其中10萬跟著大將軍司馬錯駐紮巴蜀,老兵雖也有10萬,防守各地關隘。這種巨大兵力上的巨大,換誰也沒把握。
還是太後說話:“我們直入主題,還是我出題,白起破題,秦王、丞相補充如何?”,大家一聲“諾”同意。
太後說:“先說三個題目,一是白起在軍中是幹什麽的?,二是秦軍戰力如何?,三是這仗讓你白起打你怎麽打?”
白起回答到;“我在巴蜀主要是帶鐵鷹銳士,司馬將軍本來是設計用來衝陣用的,要身強力壯、武藝高強、重劍重甲,個個力大無窮。到巴蜀之後也沒有什麽陣可衝,隻是各個小不落都很分散,主要的打法就是我們去他們就跑了,我們走他們又來了,後來司馬將軍就把這支不對擴大了,主要用於針對反叛部落首領的暗殺,輸導猢猻散,效果很好,最後就形成兩個千人隊,這次肯定用得上,我帶回一支千人隊。”
秦王問:“是千人鐵鷹銳士”,白起說:“是”,秦王大喜。
“秦軍戰力遇魏武卒1:1要略強一些,遇到其他主力1:2是差不多,如果是新組建,為訓練不足的話,1:4對決也是可以的,單兵作戰優勢很大”。
“這仗的打法,我堅持用殲滅戰,司馬將軍的奔襲與包抄,我們用的是得心應手,但是目的不一樣,我的目的就是殲滅,各國的軍隊有限,青壯年有限,擊潰戰用不了久軍隊又能夠組織起來,殲滅戰才能一勞永逸”。
宣太後覺得不得要領,就直接打斷說:“我們新軍隻有10萬,在巴蜀的主要是騎兵,10萬對45萬有什麽資格談殲滅戰?白起你得拿出讓我信服的理由來。”
白起這才清醒起來,緊張起來,太後是個了不起的主。我剛才的東西都沒過大腦的,真正白起的兵略天賦被太後一點一點的逼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