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關鍵要害
字數:1974 加入書籤
白起說:關鍵要害,是六國的軍隊組織方式與大秦不同,大秦萬眾一心,可拚死到最後一個人,他們在為自己打仗;六國是為皇帝打仗,關鍵在軍隊的組織力,打順了不比我們差,打敗了可就是一群羊,巴蜀三年這點我看透了,商君英明,秦王英明啊。
這場仗的關鍵在於“擊潰戰、追潰兵”,什麽是潰兵,實際就是赤手空拳,把把後腦勺留給我大秦軍隊呀,每個腦袋對於大秦士兵可就是銀子、土地、爵位吧,你蒙驁騎兵大展神威,麵對步兵群,隻要一潰退,窮追猛打。現在有多少斥候盯著我們的一舉一動,因此就是你騎兵表演時刻,你把騎兵分為20個小隊,其中一個小隊用於追殺魏韓斥候,其他19隊每隊做的似乎1萬人的隊伍,用一半人馬,在馬尾巴上綁上樹枝,來回跑動,一起喊“新軍20萬,滅掉魏韓主力,公孫喜陣亡,回攻函穀關”,山甲的任務就是燒糧草,起鑼鼓。我們用三天時間慢慢回去,沒有糧草、沒有援軍、看這支孤軍有多大的耐心。
白起冷笑道:“兵法雲,善攻者攻其所不守”,六國有此軟肋,有他好看的。
大軍鑼鼓震天、喊聲動地、大軍過處,塵沙百丈有餘,糧草被焚,火光衝天。魏軍副將晉鄙帶3萬騎兵,6萬步兵,是函穀關攻城部隊的主力,早得到消息,已經是惶惶不安。;韓軍主將暴鳶,抱著必死的決心,宜陽、新城是韓國的門戶,是秦韓多年的血戰主要戰場,同時秦國東出,宜陽和新城也是必經之地,暴鳶想的是一場惡戰,各憑天命。
秦國大軍緩緩三日,來到函穀關外,離魏韓聯軍20裏地駐紮下來,深溝硬寨,一副長期圍困的樣子。相持三日,魏韓糧草已盡,魏軍開始潰散,蒙驁騎兵開始衝擊魏的3萬騎兵。一戰下來魏騎兵死亡四、五千人。晉鄙隻好帶領2萬多騎兵逃亡魏地。留下6萬步兵,實際都是沒有超過一年訓練時間的新兵,一聽說沒有了糧食,騎兵由跑了,一時間滿地都是降兵,所有沒有投降的,都被騎兵追殺身亡。暴鳶也是久經沙場的老將,看9萬大軍瞬間而逝,知道大勢已去,函穀關也打開,把降兵和步兵迎進關去,騎兵依然在尋找魏軍的逃兵,隱蔽的士兵,打掃戰場,生生把韓國的8萬大軍看著是空氣。暴鳶幾次想組織出擊,但是始終未敢,步軍的速度太慢,也不是秦軍重甲騎兵衝擊下的對手。
又過去一日,暴鳶以家國大義,軍隊總算穩住。日上三竿,白起把駐紮在城外的騎兵和城內的步軍到韓軍大營對陣。有人大喊:“白起將軍大義,請暴鳶出營對話”。
白起、暴鳶在一箭之隔談判。
暴鳶:要我投降嗎,我等已準備好為家國而死戰;
白起:不,我給你與韓軍一個機會,我出5千步兵,你出5千步兵,雙方對戰,你贏了,我放你軍回韓國,日後我們整軍再戰,如果你輸了,讓三軍投降吧,不要讓兄弟們白白送死,我也不用騎兵欺負你步兵,我不用騎兵,你不用長駑營。
暴鳶想想也隻有這個機會,總的一試。
半個時辰,雙方準備完畢,白起擺的是5000人方陣,用的都是4米長大鐵戟,在鼓聲的引導下,整齊步伐,整齊砍殺,韓軍5000人分幾隊衝向方陣,無論是刀、劍、戟、盾的士兵,在方陣的攻擊下沒有還手之力,不一會就死亡的隻剩下不足百人。
暴鳶這才明白,這才是真正戰神,白起對戰爭的理解遠遠不是我能比的,百戰之身,白起對每一個兵種的應用及組合,無一不精,對國力、地勢、心理,無一不曉,白起的用意我都明白,他就是要我軍潰散,他用騎兵追擊,但是沒援軍、沒糧草,兩軍論兵力、論軍種、論戰術應用。僅步兵對步兵的平手而論,白起也贏得幹幹淨淨。暴鳶對士兵們喊道:“兄弟們,為了家人,未了韓國,我們拚了”,竟然沒一個人動,沒一個人喊。剛才的方陣太震撼了。暴鳶帶百人親兵逃回新鄭。白起沒有攔,隻是要求對方放下wǔ qì。
山甲帶3萬步兵,緊緊的圍著1萬長駑營,這是白起將軍的命令,一個不能放過,全部繳械帶進了俘虜營。其他士兵一哄而散,一半降兵,一半逃散,秦騎又是漫山遍野的追殺收割,屍首遍地,血流成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