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軍事裝備

字數:2395   加入書籤

A+A-


    有人天生就是屬於戰爭的,白起就是這種人,從骨質裏麵就有一種基因,一種執著,任何關於戰爭的學問,他們總能融會貫通,任何關於戰爭方式,對他們總有一種深刻的、莫名奇妙的渴望。無論是那個時代,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是成功者,但是真正能夠成功的隻是少數,在戰爭設計與實際操作的路線上(現代生活就是營銷),成功道路實際通過合適的辦法就是爬過一個又一個山頭,“我們爬過了這座山,這才剛剛開始”。看起來僅僅是一種偶然,白起能夠從眾多千夫長之中被選中成為函穀關大戰的主將,可能僅僅是與魏冉共同作為大秦猛士的這種關係而形成的,伊闕大捷的贏是幾場偷襲,偷襲的成功與失敗也可能各有50%;當白起坐上了夢寐以求的實實在在的秦國大將軍的寶座上,如果他的心態、他的能力達不到這種高度,往往對自己、對國家都會是一種深深的傷害,“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白起雖然隻是左更,實際就是秦國大將軍的位置,需要從全局來考慮問題,也就是攻魏之戰各種可能的變化,以及守魏需要兵種需求和各種戰爭模式的思考,拿下河東不難,守住才是一件大事,畢竟是在楚、趙、魏、韓的夾縫中求生存,所有的新兵訓練要從這場戰爭的實際需要出發,有一點點lòu dòng,到手的河東河西就保不住,大秦的東出就毫無價值,白起的大將軍位置就坐不穩,這是第一件大事;第二件大事就是gōng nǔ兵的事,宜陽的拿下,作為大秦東出的橋頭堡,更為重要的是宜陽是天下鐵山基地,是戰國最重要的煉鐵基地、gōng nǔ製造基地,下一步如何安排才有安全性,如何為大秦訓練出來一支強大的gōng nǔ軍隊和如何讓gōng nǔ成為大秦最有利的wǔ qì,這一切實際都是白起這個大將軍應該考慮的問題,稍有差池可能又是一場白忙乎;第三件大事是太後對白起的總結,三個敢為天下先,我白起明明是武聖的忠實信徒,很多人都沒有真正搞懂《孫子兵法》,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形篇的“先為不可勝”和“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其含義就是:“敢作敢為都是送死的”和“盯住敵人的lòu dòng用謀”,後者好理解,前者呢,我明明是要後為的,為什麽是“敢為天下先呢”,是我白起的功力不夠嗎?

    白起列出一長長表在一張牛皮上,好讓自己一件件的完成:

    1、選20員將領,分別承擔任務;

    2、安置韓國工匠和開始組織生產gōng nǔ;

    3、gōng nǔ兵訓練計劃、組織與實施

    4、步兵訓練計劃、組織與實施

    5、騎兵訓練計劃、組織與實施

    6、大型攻城器械準備

    7、鐵鷹銳士訓練計劃

    8、魏國大梁與河東派斥候調查搜集情報;

    9、楚國境內派斥候調查搜集情報

    ……

    列出100多項必不可少的準備事項,白起開始逐項的安排。

    白起第一件事是韓國的gōng nǔ製造工匠們的安排,和丞相魏冉商量之後,在函穀關與鹹陽之間,專門選定一個鄉鎮,把原居民全部遷移到鹹陽城郊,設置5000多個門麵,和大量住宅,讓這些工匠們駐在其中,每家都給予充足訂單、資金、相關設備,左更府有專設置專業隊伍與商家討論各種gōng nǔ改進,白起行伍出身,各種器械無一不精、無一不熟,韓國的gōng nǔ天下第一,現在宜陽給連鍋端了,礦山工匠肯定要成為秦國最大財富了,表麵看起來是鄉鎮,一兩年以內還得盯著是外鬆內緊,村鎮外圍不僅有圍牆,而且有軍隊,生活可以很安逸舒適,生產也可以自己掌握、張弛有度,要想走親訪友或者到其他地方走走,基本不可能。這些韓國工匠原來以為會成為秦人的奴隸,誰知道生活比原來還要富裕很多,各種物資源源不斷送過來,到也安靜適應。

    品種訂單主要是臂張弩,蹶張弩和床弋連弩,蹶張弩是步兵用的,用單兵使用,射程200米,3支連發,需要用腿、手並用才能拉開,兩人一組互相幫助才能使用,這是步軍對騎兵攻擊的主力wǔ qì,是這次訂單的最大數量,白起一次性定50萬副,時間當然是兩年時間;同時還要改進一種蹶張弩,單兵用,射程要達到200米;臂張弩是單兵用的,射程80米,兩支連發,速度比個人彎弓射箭還是快了許多;床弋連弩是墨家子弟改進出來的,弩長12米,工藝成熟需要一個階段,先定20座,成熟了在大量定製,不成熟官家也給錢,算是試驗費用,臂張弩給騎兵定製為主。有了這個生產基地、墨家子弟也進來100多號人,他們的任務就是消化吸收工藝技術,保證質量工藝上的精益求精,臂張弩使用範圍很廣、幾乎是全員裝備,所以幾乎是沒有訂單,能夠生產多少要多少。官家支持大量生產,保證全額采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