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攻城器械

字數:2059   加入書籤

A+A-


    這一次,白起親自坐鎮步軍,戰國之世,攻城器械已經很是齊備,舉凡被後世視為“無敵利器”的大型器械,大體都已經用於實戰。但是,由於步騎野戰剛剛成熟,其勢正在方興未艾,列國大戰便多以郊野決戰的方式進行,縱然攻城,也往往是一城兩城,且主要是敵方的都城或軍輜重地,真正的以一個區域的數十城為目標的大規模攻城戰,還從來沒有過。正是因了這種狀況,尋常大軍野戰,都不攜帶大型攻城器械。

    龐涓兩次被孫臏所謀,甚至喪命,白起設身處地站在龐涓的角度,考慮如果自己是龐涓,如何才能避免那種不利態勢,每次結果都是無解。隻能說龐涓的整體戰略有問題,白起現在的位置與龐涓相類,也是一個主攻的將領位置,那麽龐涓的戰略到底是什麽問題呢?如何破解呢?

    龐涓的戰略實際就是“擒賊先擒王”,隻要把對方的都城打下來了,你這個國家就完蛋了,想法也沒有錯呀?想了想明白了,實際是大錯特錯,首先是戰略目標錯誤,魏國戰爭的目標是戰略威懾,是什麽內容呢?就是我把你打疼了,簽訂城下之盟,我回去了,如同街頭liú máng混混打架,打贏了的就讓對方跪下“叫聲爺爺”,想到此層,白起哈哈大笑,“魏王廟堂竟然是為了這個,難免不弱,難免不亡”,再是龐涓的戰術有問題,因為遠程奔襲,帶不了大型攻城器械,攻韓之戰攻城6個月未果,戰爭消耗太大,龐涓看來也算不得名將。

    看看魏秦爭了百年的河西之地,殘垣破壁,一片荒原,總算輪到秦國主攻了,我該怎麽辦?太後的旨意是清晰的“畫地為牢”,我第一戰就應該把魏國整個河東拿下來,把戰國第一富裕城市安邑拿下來,然後用重兵守住,讓經營200年的河東與前輩收回的河西,成為大秦的千裏糧田,是大秦征戰四方的人口、糧草的基地。所以戰略上就攻城掠地,把整個河東河西變成大秦內地,戰術上必須帶足大型攻城器具,讓那厚厚的城牆如同虛設,把戰爭的時間盡可能的縮短。

    對於戰場,白起的精細是驚人的。他從來不以敵方有各種缺失而掉以輕心,寧可以敵方強大為既定事實,周密做好各種準備。他首先要解決的,是大型器械的改進,必須要適應現時段的戰爭需要。

    拋石機:拋石機利用杠杆原理,將石頭拋射出去。由拋杆,拋架和機索三部分構成,現下白起有三百座,已經足以威懾任何城池了。但是運輸工具僅是體力比人高那麽一點點的牛馬,麵對數十噸的重物也不免有望洋興歎之感,分拆和裝卸一整套訓練和專業人員是關鍵,必須做到迅速分拆和安裝,以及石頭的選擇和修型,這個時段的石頭都在20斤左右,往往都是大石頭分割開來的,也是一項專業技能;

    衝車,這是白起要求改進製作的,實際是一種貼近城樓的火力壓製,有七丈多高,與一般的城牆高矮差不多了,是安邑的城牆高度,也是整個河東63座城市的最高高度,分為七層,上麵四層全部是gōng nǔ兵和護衛的長盾兵。每層20個單兵的gōng nǔ兵,蹶張弩的單兵弩已經改進成功,單兵單發,200米,衝車內部有通道,發射完畢後馬上下去,後麵的士兵上去準備,然後一起發射,樓車底部也是大型軲轆,用16匹馬拉動,馬匹走動的方向是背向城牆的,通過一個機關把衝車慢慢接近城牆。整個衝車防火措施非常重要,但是主要是木製和牛皮,如果遇到密集的火油箭,放火就成為大問題;

    三是雲梯,是和雲一樣高的梯子,戰國時期的雲梯很簡陋,但是十分輕便,就是現場製作隻要工具齊全也是比較容易,木製竹製均可,數量可以龐大,各國對於雲梯防守手段也是花樣百出;

    四是渡濠車,說白了也就是古代的架橋車,古代城牆四周都有防止步騎兵的壕溝,渡濠器具的出現,可以幫助大部隊迅速抵達城下;

    五是鑿門錐,衝擊城門用的,遇到小型城市的土牆也很有效果。

    這種大型器械的使用,難處不在技巧,而在協同配合。因為這些器械中除了臂張弩與蹶張弩是單兵操縱,其餘每件都是數十數百人協同發力,但有淩亂便大失威力。一輛衝車,車上甲士連同推車衝鋒的士卒,至少百人以上;一輛發石礮車,需八十餘人在一瞬間同時猛力拉繩,加上運石與保護,幾乎便是兩個百人隊。如此等等,若無嚴格操演,必定是器為人累,說不定還窩了大軍戰力。

    這些都是這場河東之戰的必備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