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大良造

字數:1927   加入書籤

A+A-


    白起到是看懂魏王心思,更高看晉鄙一眼,竟然把我也蒙騙了。

    魏兵虛晃一槍退走,守軍登時望風而降,前後三個月,河東63座城市全部歸於大秦,這可是戰國最富庶的黃河中段,從鹹陽到伊闕盡歸大秦所有,加上河西進入正常人口引入和農業生產,西秦就真正成為大秦國了,足有180個城池,比第二名楚國多處60多個,比齊國多100多個。丞相魏冉已經來到安邑,連連派6撥人回去選擇官吏還是不夠,各種財富器件,3000輛牛車足足運往鹹陽三個月,真正一個車水馬龍。

    魏冉選擇蒲板為河東首府,留騎兵2萬,步兵2萬。畢竟是四戰之地,如果趙、魏、楚三國聯軍來個50萬,白起一時也想不到合適的辦法,隻能在安邑留守5萬步軍,函穀關10萬鐵騎,震懾六國不敢輕舉妄動。河東百姓傳出一個歌謠: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吳白二將起、城頭換王旗,沒想到“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傳頌幾千年。

    趙武靈王本來就盯著魏國,自己的“三胡”正在收割之中,也要擴地3000裏,如果魏國敢於決戰,也想渾水摸魚,楚國也是同樣想法,看到魏國已退,隻好也停下來。戰勝白起暗暗傳遍六國。鹹陽的任命已到,白起成為秦國的“大良造”,白起總覺得沒有大什麽仗,大良造是衛鞅改製成功後的爵位,就是感覺位置太高,能否慢點。白起找到魏冉,魏冉一眼便知:“哈哈大笑說,嫌官大了是嗎,後麵仗讓別人打,你虧不虧心、放不放心啦,這是責任、擔當”,白起就不再推托。

    此時六國對白起的恐懼,已經超過了對秦國恐懼,總是這種神鬼莫測的戰法,而且堂堂正正,六國君臣已經非常不願意與白起正麵作戰,這點太後、魏冉看得十分清楚,隻是不能說出來,大秦剛剛東出,局不成局,隻要聯軍過來,隻能退回函穀關。但是趙國三五年從三胡抽身出來很難,齊國很快就會陷入宋國糾纏之中,楚國聚兵很難,而且局麵稍加穩定,大秦要找他的麻煩。熬過三年日子就好過了。

    白起回到鹹陽,馬上進見秦王、太後,想要實施弱楚計劃。太後知道白起在兵略上洞見萬裏,各種兵器、兵種無一不曉,用起來得心應手,所以用兵招招見奇,但在人事政事上往往糊塗。越是這樣太後越是喜歡,把白起看的自己兒子一般,見麵就是問長問短,敘家常興趣反倒多於國事、兵事,白起雖然在太後麵前放得開,但也因為沒仗打急得直跳腳。

    白起在鹹陽住一個月,實在受不了,再去找太後,要到巴蜀去。笑著說:“河西河東到手了,河西這麽多年沒有開發,你白起把大秦放到這四戰之地,就不能給兩年時間讓大秦消化一下,吃多了會撐壞的”。給你兩件事,一是安邑會出大事的,你去幫丞相的忙,處理好了,二是巴蜀治理總是不幹淨,你現在是大秦的大將軍,這事是你的本分。

    白起回到安邑,魏冉真實焦頭爛額。安邑是魏國救都,魏是商業治國,秦是農耕治國,魏基本上是放任不管,秦反而是嚴刑峻法,文化衝突更大,安邑繁華實際是超過鹹陽的,魏冉及眾官員把安邑沒有辦法,秦朝什麽規矩在這裏都行不通。白起來了魏冉就找白起商量,“用你的兵家思想把安邑的事解決了”。白起看了幾天,到真正的想了個辦法,就是把安邑的原來居民全部還給大梁的魏國,按照原來的商業格局重新招商,魏冉一聽是這事可行,雷厲風行,用一個月時間把原居民全部趕往了大梁,後麵遷移進來都是秦地的農民,六國的商人,大家都是按可大秦的習慣做事情,安邑總算安頓下來,魏冉回到鹹陽丞相府辦公了。太後把兩人很很地表揚一通。

    第二件事是巴蜀,實際還是楚國添亂,總想把巴蜀搞亂,間諜在其中禍害很大。白起讓贏豹把2000鐵鷹銳士放過去,盯著那些部落首領,尤其是與楚國有曖昧關係的,都是被他們查的清清楚楚,手段用的十分猛烈,直接明殺暗殺一批首腦及其爪牙,巴蜀漸漸安頓下來。

    太後把白起放在安邑、莆板、函穀關一年時間,六國就是沒有動靜,太後看到30萬新兵都形成戰鬥力,河東河西守軍增加到10萬,六國對白起的恐懼依然,就對秦王說:“可以了,讓白起到巴蜀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