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引據論典說你對
字數:3734 加入書籤
雲激揚道:“大娘,你可別嚇壞了人家。”
秦宜若卻道:“該嚇的就要嚇,不然如何服眾,師威何在?”
雲激揚沒想到一向順從的秦宜若,竟然會當著他帶來的人的麵,跟他唱反調。
秦宜若瞥了他一眼,說道:“我們雖然需要收費,需要有人捧場,可畢竟人家想學的武功在我們手裏,既然要學武,要學有所成,自然要立規矩,沒有規矩哪裏成方圓呀。”
雲激揚點了點頭,他隻考慮到自己這邊需要收費,那麽不該得罪來捧場的人。
秦宜若道:“我們其實是和人家交換,人家付錢,我們呢,用人家想學的武功來交換,如果該嚴的時候不嚴的話,會延誤人家的,這是對人家不負責任。”
雲激揚已經明白過來了,說道:“小若,你說的是。”
董雪娥笑道:“我就隻知道那時候我要嚇唬一下人家,可沒想到裏麵有那麽多的學問,秦家妹子到底是有學問有才華。”
秦宜若道:“其實這件事古來有之,記得在春秋時期,伍子胥推薦孫武給吳王,吳王看不出他有什麽本事,那麽就讓他試著讓後宮女子來一個軍事演練。”
她話音未落,雲激揚道:“這個故事我聽說過的。”
秦宜若笑道:“那麽你來說吧。”
雲激揚道:“但孫武發號施令時,後宮女子從來沒接觸過軍事演練,嘻嘻哈哈,不聽命令。”
董雪娥覺得奇怪,怎麽這時候大哥還有心思說起故事來,正要打斷,卻見秦宜若以眼示意,讓她不要說話;
董雪娥是草莽出身,自然不會那麽順服,隻是適才秦宜若見她沒整理好思緒,並未打擾她,反而安撫她,順著她的心思,不逞自己的心懷,急於一時,算是賣了一個人情給董雪娥,董雪娥自然不好太過我執,也做了一個順水人情。
雲激揚繼續說道:“孫武起先認為女流之輩,不懂軍事,也是常情,那麽不加理會,繼續吩咐,不料那群後宮女子平時邀寵慣了的,見不責怪,也就乘風順勢,繼續不加理會。”
董雪娥一上來是從秦宜若之情,耐著性子聽下去,可聽到這裏,都感覺到聽得投入了,當下說道:“孫武豈是善與之輩,後宮女子呆在後宮還則罷了,到了戰場上,這麽不聽話,小心惹來禍殃。”
秦宜若是知曉故事的,聽了董雪娥的說話,不覺含笑點頭,她並沒說話,繼續聽雲激揚講下去。
雲激揚道:“孫武見後宮女子不理會,那麽加大聲音再說了一遍,誰知她們還是不把他放在眼裏,於是繼續說了一遍。”
董雪娥大為奇怪,說道:“難道孫武還憐香惜玉不成?”
雲激揚道:“這是伍子胥在一邊皺眉說道,再三命令,還是不聽,恐怕要動怒。果然,孫武見無人理睬,於是下令斬殺帶頭的兩個美人,還是當著吳王的麵殺的。”
董雪娥道:“那麽吳王豈有不救之理?”
雲激揚道:“怎麽救,說好了是軍事演練,一切按照軍隊的規定來的,是她們見識短淺,不聽命令,吳王雖然動怒,卻也無可奈何。”
董雪娥道:“男人就是靠不住。”
雲激揚不由得氣結,哪兒跟哪兒呀,女人的思維跟男人真是太不相同了。秦宜若見狀不禁拈袖一笑,輕輕地拉住了雲激揚的手臂,以示安慰。
雲激揚這才緩了口氣,繼續說道:“殺了兩個美人之後,那群後宮女子這才乖乖的聽話,不大一會兒,已經列隊整齊,看上去是能打仗的樣子了。”
秦宜若忽道:“其實孫武做得不夠妥當。”
雲激揚詫道:“怎麽說?”
秦宜若道:“孫武怕是初來乍到,心裏也緊張,也需要顯示本領,取得吳王的信任,所以做事過於極端。假如他不是按照軍隊的規矩,不聽命令者斬的話,而是事先告知,如果演練投入,那麽就會更懂得男兒熱血,服侍大王起來必然更有心得,獲得榮寵,都是眼前的事兒,那麽那群女子自然願意投入,她們長年在深宮,哪裏懂得軍隊呀,可是人在深宮,自然希望獲得恩寵,這是她們的求生之道。”
同樣是女人的思路,也同樣是對故事的打岔,怎麽秦宜若說的話,聽上去就那麽有味道,她是從另外的視角來看待問題的。
不但雲激揚聽得入神,連董雪娥的注意力也被吸引過來了。
秦宜若繼續說道:“孫武再三申令,後宮美人不聽使喚,也不必斬殺那麽血腥,隻要在為首的美人臉上劃兩刀就足夠了。”
雲激揚暗暗佩服,對於那群女人來說,容貌那是獲得恩寵的必備品,她們會把容貌看得比什麽都重的,在臉上劃兩刀,真比殺了她們更讓人難受。
秦宜若又道:“甚至不需要真的劃兩刀,隻要用筆在臉上塗兩下做個樣子,給其他美人看,這時候吳王必然也會求情,那麽順著吳王的情,同時再申令一次,隻有一次機會,如果再嘻嘻哈哈,不成體統,那麽就真的劃了,你們要不要臉,就看當下的表現了。”
雲激揚讚道:“兵不血刃,卻順應大眾,妙。”
董雪娥也點頭道:“秦家妹子,你可是比孫武更厲害呢。”
秦宜若笑道:“哪裏,我也隻是看閑書看得多,知道這些女人想的是什麽,那麽拿捏要害而已。
說著她臉色一端,繼續說道:“如果再讓那兩個被劃了兩刀的女子當領隊,如果有人不聽話,那麽你們就拿刀先劃她們,然後自己也要被劃,假如不想麵容受損,那麽不但要管好自己,還要約束手下。”
雲激揚忍不住笑道:“小若,你的小腦袋瓜裏想得是什麽呀,太精妙了。”
董雪娥道:“就是啊,我也覺得秦家妹子冰雪聰明,是個人才。”
秦宜若道:“我是覺得兩個美人無辜被斬殺,有一點冤,她們不懂得軍事,也不是她們的錯,所以按照自己的想象,把原來的故事加以改變而已,可是……”
她頓了一頓,說道:“狹路相逢勇者勝,如果急切之間無法體察到對方的需求,無法做得盡善盡美,那麽隻有按照力強者的意願來了。雖然有些野蠻,可也是情非得已,不得已而為之。”
這下是說到了正題了,原來她是繞了一個彎兒,在說董雪娥的處理是對的。
董雪娥明白過來了,不由得既佩服又好笑,她隻是一個應急性的反應而已,可是到了秦宜若的嘴裏,那是一個典故,引據論典,好像自己做得對,那是從古到今通用的,是受到庇護和祝福的,這種感覺真是太美妙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