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大魏帝薨

字數:4140   加入書籤

A+A-


    大魏皇帝拔出腰間長劍預備來抵,玄鐵的長劍光芒若雪,又泛著特有的暗藍光澤。

    玄鐵與赤金相交,鳴聲震耳,使宇文都幾乎喪失聽力,隻憑著直覺揮舞手中長劍擋下三支金箭。

    三支金箭被他悉數擋下,金箭落地,他才稍稍鬆了一口氣,傳聞帝曦語的出眾箭術也不過如此。

    就在此時,一道金光劃過,他甚至還不及反應出那是什麽!

    噗!

    一支金箭正入心口,刺入甲胄,穿背而出!

    鮮血瞬間洶湧而出,火紅的箭羽尚在顫顫搖震,赤金箭身幾乎晃瞎人眼。

    驚訝先於疼痛,怎麽可能!他眼見帝曦語同發三支箭,第四箭從何而來,她的箭術竟然已經達到如此地步嗎?

    不可能!不可能

    皇帝瞪大眼睛,不願相信這個事實,疼痛漫上腦海,開始模糊了意識,身體不受控製的栽下馬。

    有人在大呼:“皇上!”

    “快,救駕!”

    接著有一個遙遠的冰冷女聲響起,“大魏皇帝已被朕射殺於馬下,大魏眾人速速就擒!”

    宇文都倒滿地沙塵的地麵上,艱難的撐著眼看向那抹火紅的身影。

    意識愈發模糊,他閉眼,狠狠的皺眉,腦袋裏嗡嗡的聲音不絕,馬蹄的吵雜,眾人的驚呼,兵器交錯或落地的聲音

    意識陷入了黑暗,仿佛一個世紀那麽久他再次睜眼,發現自己已經被禁軍將領扶起。

    此刻他腦間清明,這是回光返照嗎?

    他張了張嘴,卻發不出聲音,努力的想要讓身體聽從自己的支配,他終於斷斷續續的說出話來:“降降了吧”或許她會是個好皇帝。

    在生命是最後一刻他開始佩服她了,也想明白了所有的前因後果。

    且不談她的處處布局謀劃,單單是這四支赤金箭,就可見她心思隻縝密。帝曦語猜的到即便禁軍混亂不堪,他自己尚有自保能力,所以她用了赤金造箭。

    箭的速度很快,所以擋箭時無法靠眼睛,隻能靠聽聲辨位。

    赤金與玄鐵相交會發出巨大的震鳴聲,可以讓自己完全失去聽聲辨位的能力,三支金箭拖延住自己的時間裏,第四支已到麵前,等到他反應過來,已經晚了

    即便是這樣的事都在她計算之中,她會贏也不足為奇,反觀自己卻一直處於被動之中。

    意識裏再一次的黑暗襲來

    葉門關前一戰,以大魏皇帝被鳳耀女帝射殺而告終,十萬大軍戰死三萬,餘者請降,葉門關也不空自破。

    帝曦語與祁時黎各乘一騎,踏馬進葉門關,身後是獵獵火紅旗幟鳳耀大軍。

    立在葉門關城牆之上,帝曦語望著關前的一片血汙狼藉。

    “回稟陛下,我方戰死兩萬六。”副將跪在身後匯報戰況。

    “厚葬吧。”帝曦語頓了頓“同原本的大魏將士一起。”

    副將有些驚訝的抬頭,“這”

    帝曦語轉過身來看著他,又遙望葉門關內的房屋樓閣,“從此再無大魏軍。”

    大魏皇帝亡於陣前的消息一傳出,四麵嘩然,所有城池洗漱請降,獨有大魏京都還獨立其中,京都裏的世家大族一片惶惶不安,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在所有的惶惶不安裏,隻有一人還平靜如水,大魏皇後獨自一人坐在太子宮中,身邊的幾案上沏著茶,她細長的手指在杯口上打著圈。

    晟兒此時應當走了很遠了吧,他雖然還沒有完全好起來,甚至還不能正常言語,至少現在已經勉強識得人了,會漸漸恢複的吧,遠走他鄉,以圖他日之誌

    一直坐到茶涼,她才緩緩起身,步履輕移,裙裾微漾。

    正殿裏一片混亂,眾臣正議論不休,她一踏進卻漸漸安靜下來。

    “都降吧。”她聲音平淡,“各位大人為大魏多年,如今局勢已是不得不降,這樣對各位大人的父母妻兒都好。”

    哪怕是國破,皇後依然鎮定優雅,保持著身為一國之母的從容。

    翌日,大魏丞相帶著朝中眾臣前往葉門關迎鳳耀女帝。

    三日後,至京都。

    大魏的百姓平民、大族世家以及皇室都已經等候多時。

    正殿前,大魏皇後站在最前端,鳳冠華服,華彩迷人,在四周暗淡的環境格外突出。眾人都是跪著的,隻有她一人站的筆直。

    “鳳耀女帝果然名不虛傳。”這是她說的第一句話,嘴角還掛著得體的笑容。

    帝曦語靜等著她的下文也不回應。

    “縱使天下臣服,本宮也不會拜你。本宮的丈夫兒子都死於你之手,本宮恨你。”這是她說的第二句話,依然帶著得體的笑,隻有在說兒子兩字時,目光輕微閃了一下,那是抑不住的恨。

    帝曦語麵色冷然,邊刻後微微化開,報以同樣得體的微笑,“那是你的丈夫與兒子先為冒犯朕的帝爵與百姓,朕自不該輕饒。”

    大魏皇後燦然一笑,如盛極的牡丹花,然後閉上了眼,嘴角有血流下。她服了毒。

    帝曦語看著眼前倒下的人,沉靜的眸子毫無起伏,“同魏帝合葬於宇文氏陵吧。”

    此後幾日,帝曦語大力肅清官吏政治,該升該降該罷免,一一皆無疏漏。

    宇文氏一族幾個皇子被賜封為郡王,領了閑名。

    女帝廢除了京都之名,改賜平城,廢陪都之名,改賜寧城。

    這片土地仍是保持原來的風俗,並未推行女權。

    事情多而繁雜,終於在除夕日處理的盡了

    初一晨起,正式封壇祭祀將大魏歸於鳳耀之中。本應該是女帝一人踏上祭台,帝曦語卻執著祁時黎的手同上祭台。

    這一日陽光很好,微風漾漾,兩人執手站在祭台上,接受朝拜。

    帝曦語偏頭看了眼身側的男子,笑容溫暖的揚起,低聲問他:“今日陽光很好,一會去搬張美人榻出來?”

    “好。”祁時黎握緊她的手,琥珀色的眸子裏溢滿軟光。

    平城距離盛都太遠,需要重臣坐鎮,重兵把守。

    帝曦語聖旨及下,加封靖軒王帝霆軒為駐北特使,總領界河以北政權,於平城駐守。

    加封叔如藺為鎮北大將軍,統帥十五萬騎兵十萬步兵及收編的所有軍隊,於。

    女帝又在平城待了十日,安頓好了一切,將剩餘之事全權暫交給叔如藺處理。便啟程回盛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