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5章,有兄如此

字數:4373   加入書籤

A+A-


    大嫂瀟灑地去打牌了,李小花也隻好不管不顧地返回房間休息。直到一覺醒來,又是晚飯時間。

    不見大嫂的蹤影,應該在連台麻將。大哥也不見回家。至於小妹和侄兒在住校,非周末而不可見。爸媽在大姐家呢。

    草草洗漱了下,李小花又下樓找東西吃。這時不禁會讓人想到,如果每天過這樣生活會不會讓人瘋狂我認為一定會。

    在樓下餐廳吃過晚飯,終於看見了風度翩翩的大哥下班回家的身影。

    哥!”李小花招呼了一聲。

    小花,從學校還是實習醫院回來的**和實習期滿zhèng shū拿了吧”大哥李正林有種驚奇之感地說:“自己房間裏打掃下,爸媽去姐家了。”

    知道,從學校回來的。zhèng shū都拿了,房間也收拾好啦。”李小花很機械地回答著:“大嫂中午回來過。”

    知道,打牌去了唄。你洗個澡收拾好到三樓我書房來下。”大哥點點頭,吩咐了一聲就上樓去了。

    大哥李正林是小縣城裏有名的一把刀和大才子。外科手術做得出神入化,弟子門生遍布全縣。

    他寫得一手好毛筆字,可謂是筆走龍蛇,鐵劃銀鉤。還寫得一篇好文章和一首好詩詞,可謂字字璣珠,可傳情可chuán shì。

    這都罷了,早年在政策允許下,獨自請假下鄉辦分院。兩三年時間攢下了諾大的身家。

    大哥還特別孝順,是有名的孝子。有兄如此,讓李小花又敬又怕又愛又畏的。當然,也是李小花的靠山和幸福的源泉。真可謂是有兄如此弟複何求。

    記得大哥曾拒絕過幾次組織調他進衛生局,這可是由臨床轉入行政的絕佳機會。李小花為此問過大哥為什麽。

    當時大哥笑著說:“蠢伢子,這樣住大房子沒人說,半夜不怕敲門聲。平日上上班,周未會會友,這生活多好。”

    李小花一直信以為真,時至今日才讀懂大哥眼神中那一抹不為人察覺的落寞。不過大哥現在也正是意氣風發的年歲,一切都不遲的。

    李小花洗過澡後,就上三樓。來在大哥書房門前,就能隱約聽到一絲輕若無聲的曲子聲。

    大哥又在聽阿炳的《二泉映月》,無論那種一種古典樂器,玩到極致都是一種動人心扉的美。就如這見不到光明的阿炳所拉的二胡,已經達到了很高境界。

    會讓人輕易就進入這二胡中所營造的意境。聽者隻要用心能感受這一副畫麵。有寧靜的小山村,人們都安歇於靜謐的夜晚,平靜幽深的泉眼倒映到皎潔的月光。讓人不自覺地放下燥動不安,心靈自然平和,洗滌和升華。

    其他的還有古箏,琵琶,笛子等等。各自有名傳天下的名曲,也有文人墨客賦予的名篇佳作。

    音樂和樂器是傳統文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詩詞歌賦相得益彰。不同的隻是表現手法和形式,而達到的效果是驚人的一致。

    都可以陶冶情操,淨化心靈,提高素養,傳承文明。或者說可以改變個人氣質和改寫個人命運。這都是切切實實存在的,無論曆史還是現實都不斷印證著。

    在門外靜靜聆聽會兒,就讓人覺得身心很歡愉,這沒有什麽實質的體現,純粹就是種感覺和感悟。也許每個人都有過這麽種經曆,不過沒用文字記錄下來或宣之於口及訴之於眾。

    李小花定了定神,才敲門而入,大哥在凝神靜氣練習著小楷,用眼神示意稍待。

    小花同學靜立於不擋光的一側,屏氣無聲地欣賞大哥揮毫潑墨。大哥的書法有長足的進步,也許自己水平不高,功力不足,也具體說不上進步在那裏,又好在那裏。

    隻純粹覺得大哥的字比以前更加靈動飄逸,讓人看上去更舒服更好看。

    時至今日寫墨筆字已經不太磨墨,連硯盤和墨塊都束之於高閣。除了瓶裝墨汁日見精致實用方便,重要的是現實生活節奏加快,讓人來不及靜心磨墨就要投入到另外的huó dòng中去。

    人生在世必須了好生計之餘,才能從事自己的個人愛好。以個人愛好創造豐富財富的還是極少數。如此也便少了許多紅袖夜添香的故事。

    倘若一個貌若天仙的才女,在寧靜的深夜,為君磨上一硯香墨,這該是多麽美妙和醉人的畫麵。

    大哥的書房很簡單,就十幾書架書。種類繁雜,可以說無所不包。大哥最鍾意的還是古典文學類,專業書藉才排第二。

    大哥終於寫完了《全唐詩》中的某一小段,擱筆轉身,指了指從老家搬過來的雕花刻草的大師椅讓李小花坐。

    李小花也聽話地坐上了大師椅。坐上去後感覺有點微涼,似乎從大師椅上傳過一絲微弱的氣息,涼涼的直入身體之中。嗯,好神奇的大師椅。

    這大師椅係黃花梨木料所製,一套四張,有四季恒溫,平心靜氣,溫潤養陰之效。李小花隻以為原因在此,並不深究。

    這樣的大師椅家裏確實有四張,是父親的爺爺留下來的。據父親講是由小城裏最負盛名的“毛神木匠“所製,堪稱古董。與之相配的是一張三屋方形的茶幾。

    李小花可不止坐一次,從小時候就坐起,無論春夏秋冬都是微涼的。還反複觀察過,從未看見過上麵刻有字,隻有唯美的山水草木花鳥人的雕刻圖畫。

    可惜的是四張大師椅壞了一張,已經不知所蹤。其餘的三張大師和一張茶幾從老家搬過來後,都擺在大哥書房。

    三缺一是種讓人傷心的等待和絕望的缺憾。不過大哥依舊視若珍寶,還曾請木匠大師續製,很多木匠大師看了,都搖頭歎息,說無力再續,非是不敢,而是不能。

    每門工藝,師出不同,各自都有妙奪天工之妙,模仿可以,難以超越。就是同門相傳,也會走樣變質,或許若幹年後,精華盡失,隻剩下有其形而無其神。

    就如請來的木匠大師所言,不如就讓它這樣,這是殘缺之美,若硬要續之反而不美了。之後大哥不複言讓其完滿的事。

    從中也可見毛神木匠之神奇的手藝了,不過斯人已逝,隻留下許多傳說在民間。老一輩口口相傳,也是可以一聽的故事。李小花就曾聽父親說起過。

    毛神木匠,顧名思義,毛神,毛手毛腳的一個人。從小就不安份,好動,也就是說一個很調皮的孩子,動不動就十萬個會為什麽。好奇好問。

    也正因為如此,才成就了一代木匠大師。甚至連姓什名誰都沒有了,就毛神木匠這麽個名號。

    在這小縣城裏,誰家有一兩件毛神木匠所製的物件都是件值得自豪和誇耀的事情。毛神木匠是百年前的人物了,能夠不朽於世的,還是這些他親製作的家具。

    聽父親言,他做任何東西都不用半根鐵釘,也就是目測奇準,密絲合縫,更說明手上功夫之高,不多不少,量體裁衣。一斧下去,一刨而過,都恰到好處。

    每一根木材,在毛神木匠眼中都有它絕佳的用途。據說任何木材他一掃過,便知年月。根本不必去看木材本身具有的年輪。

    或者說毛神木匠對自己所製的器件都賦予了個人意誌。更為神奇的是,那怕一般木料所製的東西也經久耐用,越用越光滑,連蟲蟻也不生。

    雖然說這點很神奇,不過李小花就覺得自家這套大師椅及茶幾確實經久耐用,也真的越坐越光滑。當然這是上好的梨木也是原因。

    至於毛神木匠師從何人已不可考,他的弟子倒還有一兩個。可惜手藝不及師父之萬一!這不單是師父傳授問題,更多的是個人的努力和悟性。

    其實無論學習什麽都是這麽個道理。其中有讓技藝逐漸沒落的,也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揚光大的。

    毛神木匠早走了,徒弟們不能再續chuán qí。所有遺留下來的物件都成為了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