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張虎春天背後的危機
字數:3201 加入書籤
《詩經·鄭風·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就此斷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會你,難道你不能主動來?來來往往張眼望啊,在這高高城樓上啊。一天不見你的麵嗬,好像已有三月長啊!
吳永麟怎麽也想不到,shǎo fù懷春這種事情居然落到了張虎這個家夥的身上,看著時不時上上下下,最後在門口的立柱上斜立著一個欠揍的標準的撩妹姿勢,他過去想掐死他的心都有了,犯賤果然不分古往今來。
在吐蕃的時候把吳永麟像防賊一樣防著,這一轉身,當一個女子帶著無與倫比的熱情,飛蛾撲火般的撲到他懷裏的時候,他把對紅袖的深情早就拋到了腦後。
“師兄,你別用這種眼神看著我,我不用自己的色相在為我們換取更多的情報嘛。”
“我怎麽覺得你入戲有點深呢?”
“舍不得男色,套不到狼啊。剛剛我從她的口中打聽到她在這裏已經開了幾十年客棧,她說她一直在等那個能住進她那個人,而且紅袖說我們張家太過於人口單薄了,她不介意我再納一房小妾。”
吳永麟聽到這個的時候,猶如晴天霹靂,人家的老婆都不管這事,自己一個外人突然出來多管閑事,各方麵其實都不占理,也許是為了把胸中的那股怒火發泄出來,對著張虎的胸口就是一拳,口中吼道:“這都什麽時候了,還在想著亂七八糟的事情。”
“師兄,你這是**裸的嫉妒。”
“那你幹脆在這裏陪著這個女人開客棧好了,大理你不必去了”吳永麟說完,甩開房門就走了,對於還想爭辯什麽的張虎,他沒有了聽下去的一**望。
這還沒進入大理的腹地,一向堅貞不二的張虎就這麽折戟沉沙了,大理難道真的有那麽大的魅力?
大理流傳著一首樸實無華的民謠:‘上關花,下關風,下關風吹上關花;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連起來就是‘風花雪月’。
段思平統一大理的時候,都用借助神話傳說來說事,就說明這個國家對於神明是多麽的信仰。這裏麵關於女人的神鬼故事特別多:下關風的傳說---很久以前,蒼山上的一隻白狐變成了měi nǚ來到了人間,與一位白族書生相戀。有一天,書生的先生發現了他倆的事,憤怒地操起硯台將書生打落到洱海裏去了。為救她的qíng rén,白狐跑到南海找觀音菩薩求救。觀音菩薩給了她六瓶風,臨走時叮囑她途中不能說話更不能叫喊。可是救人心切的白狐匆匆趕路,來到天有利於橋時不留意被絆跌了一跤,“哎喲”地叫了一聲,結果六瓶風一下子跑了五瓶。從此,下關便大風不止。
其實隻要查一下相關的地理知識便知道,下關風的成因是其特殊的地勢形成的,下關位於蒼山和哀牢山之間長的山穀之出口,連綿百裏的蒼山擋住了大氣環流,冬春盛行的平直西風氣流和夏秋印度洋、孟加拉灣的季風便通過這山穀進入下關,形成了冬春季節蒼洱之間強勁的西風和夏秋之交的西南風。
下關風終年不停歇。由於入口處兩山狹窄,中間成槽形,吹進去的風會產生上竄下跌的狀況,有時還會回旋,就產生了一些奇展示的自然現象。比如行人迎風前行,風揭人帽理應落在身後,但在下關卻會掉到前,不了解下關風入口處的特殊地理情況,往往令人百思不理其解。
上關(地名)是一片開闊的草原,鮮花鋪地,姹紫嫣紅,人稱“上關花”;大理氣候溫和濕潤,“止於涼,暑止於溫”,最宜於花木生長,於是,花愛花成也成了白族人民的一種生活習俗。上關花名稱的得來是由於古時上關有一棵叫“朝株花”的奇花,它花大如蓮,開12瓣,閏年13瓣,香聞十裏,果實可作朝株。
浪漫的大理人自然也流傳了這樣一個關於上關花傳說:當年有個善良的婦女難產時得一位仙翁賜給有朝珠含在口中,由於不慎重朝珠落地,便長出這棵奇異的花樹。花樹長成後經常招來貪官汙吏的騷擾,百姓苦不堪言,便忍痛將花樹砍了。從此,這棵神秘的上關花便越來越令人神往,成了大理地區珍奇花卉的代稱。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的夙願突然間蕩然無存了,連張虎這樣的人都開始變得孟浪起來的時候,吳永麟受到的打擊其實是最大的。
也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跟著他的人都起了一些心態的變化,他們對金錢,女人,權利的**比以前強烈了不知多少倍,茅子興在那塊石頭上刻上‘彗星襲月’的時候,代表他想當皇帝的夢想一直還在;措姆離對將來能殺入衛朝腹地,比任何人都興奮,他本來就對漢人沒有任何的好感;現在連張虎都陷入了一個來路不明的女人的懷抱中。這樣的團隊還能走多遠,吳永麟越來越沒把握。
他們這隊人馬本來就是一幫不受什麽拘束的雜牌軍,這一年多的勝利,占了太多的運氣成分,當運氣多過實力的時候,他們往往忘記了自己現在所處的環境。溫柔鄉,糖衣炮彈,對他們這些從屍堆中爬出來的幸存者,正在從另一方麵把他們的信仰慢慢的消磨掉。
吳永麟給他們設定了一個最不切實際的夢想,讓全天下的窮苦人都有口飯吃,隻是真正能認同這個觀點的又能有多少人?
眼前的一切其實泡沫的成分居多,一旦再次打起仗來,真正能不要命往前衝的又能有幾人?這些人逐漸朝丘八的角色在轉變,有了錢,他們會趾高氣揚的再次使喚起另外的人,他們會覺得自己的地位比別人高人一等,說不定他們會買一些吐蕃人作為自己的打手,在戰爭來臨的時候,讓這些吐蕃人代替自己去參軍、打仗。
曆史上的農民起義幾乎就沒怎麽成功過,陳勝、吳廣(為部下所殺),李自成(敗於清攝政王多爾袞,失敗後不知所終、一說被殺),洪秀全(敗於清兩江總督曾國藩,病逝),這些人在奪取江山之後,更多的是用驕奢淫逸的生活方式代替原本雄心勃勃的初心,最終換來了一個悲慘的結局。
吳永麟現在最無助的是自己沒有一套好的政治綱領替約束身後的那一群人,就連身邊逐漸在改變的幾個人,他甚至都顯得有些有心無力,愛之深,責之切,很多時候,他把自己的一些意誌強加在這些人的身上,不管這些人接不接受,當這些人開始反彈的時候,他才發現自己好像錯了,而且錯的有些離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