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舊相獻計
字數:3745 加入書籤
A+A-
徐勝眾人在酒館之中停駐了已有七日之久,自從部下們聽說要攻打長阪坡,可以奪得屬於自己的城池之後,士氣越來越高漲,不僅龐元操練起來方便,操練的效果也更為顯著。
而魏龍這邊,每日都多多少少會有些人加入。其中有的人是有受寧國恩澤欲以報恩的民眾,有的人是躲過荊國屠戮後,欲以複國的殘存舊部。
自從荊國占領了襄陽(原寧國京城)至今,四周還算安穩太平,所以酒館中又重有客人登門,經濟又能流通。徐勝特地又撥出酒館內三分之二的錢財來派人四處收購草藥與糧草馬匹。
總的來說,一切都朝著對徐勝有利的形勢發展,使得徐勝的實力瞬間提升。
隻是那一日,原本平凡的酒館裏卻迎來了一個不平凡的人。
酒館內的兩位頭領都行動去了,隻有徐勝一人在暗室裏審批文件,核算賬本。
“主公!主公!”魏龍在門外一邊敲著門,一邊呼喊著。聽語氣,似乎頗為興奮。
“請進。”徐勝聽到有人,便仰起頭,用手捏了捏因久久低頭而酸痛的脖子。
“元統,嗬嗬,快坐下休息休息,正好我還有事與你說。”
“不用了,主公,我按照你的吩咐去城南收購糧草,收購任務完成的十分出色,但此次出去我還有一個更大的收獲。”看到魏龍臉上表現出來的喜悅的神情,徐勝的好奇心也是被激發出來了。
“看你滿頭大汗的,不著急,緩緩再說這個收獲是什麽吧。”徐勝倒也是被魏龍的模樣逗笑了。
“主公,你可還記得韓玄,韓益遠先生?”
“韓玄?!”徐勝聽到這個名字也是為之一振。“他在哪?快帶我見他。”
“主公莫急,酒館中人多眼雜,我這就帶他來見你。”徐勝一聽,也是讚賞魏龍做事周全。
不一會,魏龍就帶著一個年近半百的老者進來,而徐勝一見到他,立即起身向他做揖。
“晚輩徐勝,拜見韓丞相。”單就徐勝對其恭敬的態度就可以知道他是何等人物。
說起這韓玄,在寧國位居丞相一職,可謂是一人之上,萬人之下!論職位高低,韓玄不及徐勝這個親王,但要是論權力,論輩分,論地位就連徐勝之兄都要敬他三分。回想當初,寧國的建立,都可以說是徐勝的父親與他一起打下來的,其城府與計謀都可使他穩坐寧國第一謀士的稱號。可惜徐勝之父去世的早,把王位交給了徐勝之兄,而他本身的性格就好比三國時期的劉禪,軟弱之極,進諫的意見總是一拖再拖,不敢實施,韓玄對此也甚是無奈,隻得辭官回鄉。所以襄陽淪陷後,文武大臣中隻有他逃過一劫。
“徐勝親王,沒想到你也逃過了一劫,老夫可是深感欣慰啊。”韓玄撫了撫胡須,爽朗的笑了笑。
“嗬嗬,自寧國滅亡之後,晚輩每時每刻都在想著要複興寧國,所以棲身於這個酒館之中,招賢納士,圖求發展。”
“那你可有何打算?”
“在下現在正在四處招兵買馬,收購糧草軍械,加緊訓練兵士,為攻打長阪坡而做準備。”
“哦?這麽說,你要先占據城池?再求更深的發展?”說話間,韓玄三人走向椅子,坐下相談。
“嗯。”徐勝回答道。
“那”韓玄轉頭問魏龍。“你們現在有多少兵馬?”
“回丞相,我們經過這段時間的努力,兵力現在共有一千二百餘人。”
“徐勝親王,你可知長阪坡有多少守軍?”
“長阪坡是一座關城,實力較弱,加上我們寧國曾經給他們的一千守軍守軍,他們也總共不過五千,不過,他們又得了荊國的守軍,現在差不多已有六千多人馬。”
“嗯,那為何,這麽多城池你不去攻打,反而要去攻打長阪坡呢?”
“就如我剛才所說,長阪坡是一座關城,實力較弱。寧國遭到荊國的攻打,他們雖得我們恩澤,卻倒戈相向於金靖,為荊國暗中tí gòng糧草支持,背信棄義,賣主求榮。我們打著複興寧國的旗號前去討伐,人心所向,名正言順。”
“與長阪坡的守軍相比,我們還是勢單力薄,那你有何計策攻城呢?”
“我們兵力雖少,但各個都是精英,更何況長阪坡中有隸屬寧國的士兵,到時我們暗中派人潛入聯絡,在外擺好陣型,裏應外合,定能一舉得勝!”徐勝也是向他說出了攻打長阪坡的全盤計劃。
“哈哈哈,好啊,如果你哥哥能像你一樣有才能就不會有今天的結果了。在你身上,我倒是看到了先王,也就是你父親的身影。”韓玄的眼睛裏流露出一抹滄桑,但又隨即仿佛看到了希望一般,對徐勝說道。
“嗬嗬,韓老丞相謬讚了。”
“裏應外合之計,固然很好,在下倒有一點補充,不知親王可願聽我一敘?”
“韓老丞相請講,在下洗耳恭聽。”
“長阪坡太守張中的所作所為不過是為了壯大他們關城的實力罷了,我們助他,他卻暗中幫助荊國,心中必定會愧。你若率兵討伐,張中見了必定慌亂,從而會派大軍出城迎敵,想要斬草除根,以絕後患。而你隻需挑選三百人馬迎戰,將他們引出城池後再設伏兵圍擊,之後再讓魏龍將軍率一部分士兵從城池後麵進攻掃平殘寇,進城會師那一千駐關的寧國人馬,以鳴金為號,你再功成身退,收複長阪坡。而張中的部隊哪怕不是全軍覆沒,那中了伏擊之後必定人心惶惶,士氣潰散,已成散沙,不足為慮。那時再分批進城,安撫百姓,收複長阪坡便易如反掌。”
“好啊!韓老丞相,此計甚妙!不虧您被稱為寧國第一謀士!晚輩佩服。”徐勝也是朝韓玄恭敬地拱了拱手。
“寧國已亡,就不要再叫我什麽老丞相了,叫我韓玄先生便好。”
“嗯,那依您看,我們何時出兵最好?”
“我聽說張中的小兒患病,張中心急如焚,趁他焦急的這幾日,我們攻城實為最佳。”
“好!皆依先生之言,徐勝受教了。”隨即對魏龍吩咐道。“整頓好糧草,這幾日就讓士兵好好休息,養精蓄銳,四天後我們便出兵,討伐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