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不宣而戰
字數:5259 加入書籤
A+A-
(濟國國都)
“都尉,軍械與糧草可都準備好了?”征戰本就是嚴肅的事情,可如今吳政卻是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子。
“稟報主公,都已準備妥當。”
“好,那就調撥十萬兵馬出征!”
“主公,末將願做先鋒!”武將一列中從首處走出一人。眾人一瞟,那不是別人,正是一品大將軍陸仲。
“主公,末將願做先鋒!”陸仲自告奮勇,看起來信心滿滿。
“不!就征討薑國這樣的小國,何必勞煩將軍出手?呂世,李滄何在?”
“末將在。”武將那一列從中間走出兩個人,此二人一左一右站在吳政麵前。居左者為呂世,居右者則是李滄。呂世略有些才能,但卻並不出眾,而李滄更次。可他們都是當年跟從吳青一起打天下的將領,所以在封官之時吳青抹不開情麵,隻得封了他二人一個位居三品的中領軍,一個四品的中護軍。
“這次呂世為主帥,李滄為偏將,你們先下去準備,準備過後即刻出征!”
“稟主公,此次出征隻帶十萬兵馬是不是有些少了?薑國自江恒掌權之後就從未出過手,這是不是”一個文官出列稟報道,但話還沒說完就被吳政一聲嗬斥所打斷。
“放屁!你什麽意思?不信任我濟國的軍隊是嗎?薑國派使者,難道還不足以證明他們的弱小嗎?更何況你們都是看在眼裏的。就給你們十萬軍馬,呂世,李滄你們可有信心先拿下徐州?”
“末將有信心!”
“好,看到了嗎?這就是我濟國的將領,還不快滾回去。”一聲嗬斥將那人罵回了隊列之中。
“你們下去準備吧,巳時之末我會設祭,為你們祈禱出征順利。”
“謝主公。”這二人隨即匆匆退了下去。
“另外撥出五萬錢,我要修築清漣池供我享樂,你們,有意見嗎?”這一句話之中,就隱隱帶著一絲殺意。也許是眾大臣覺出了這話中所帶的意思,所以沒有一個人出聲勸阻。
“嗯,那這事就這麽定了。”見到他們的‘默許’,吳政也倒是顯得很開心。
“對了,你們還有事要奏嗎?”也許是由於他的要求第一次沒有被眾人勸阻的緣故,所以他也是第一次問了這句話。
可是,他沒有料到的是,他說出了這句話之後,台下眾大臣一個接著一個出列奏事,吳政見此顯得十分震驚,趕緊下令製止。
“罷了罷了,事情太多,孤日理萬機,這些事就改日再說吧,退朝。”
台下響起幾聲輕歎聲,但也隨即帶些不甘的紛紛退朝了。看著眾大臣退去,吳政卻坐在那裏久久未動,隻見他用手扶著頭,用另一隻手的手指一挑,示意侍衛上前。
“去看看,尹鬆今日怎麽沒上朝?”
“是。”一炷香的時間過後,那個侍衛才回來,來到他身旁俯身輕聲說道。
“稟,稟告主公,尹,尹大人,他,他自縊了”僅僅聽他斷斷續續的話語,就能知道他內心所壓抑的恐懼。
“哦?自縊了?行,那就悄悄給他安葬了,對外說禦史大夫尹大人因病辭官還鄉,具體,我想你應該知道怎麽辦,下去吧。”聽他的語氣仿佛並不是很驚訝,說完了這句話,他也是起身返回寢室。
祭祀大典在巳時末時準點舉行,也許是時間緊迫?所以祭祀儀式也是草草舉行完了。呂世,李滄二將騎在馬上率領著十萬大軍浩浩蕩蕩的出了北海城,直襲琅琊。(琅琊是一座縣城,位於徐州與青州的交界處,乃是進攻濟國京都北海城的要塞。)
北海到琅琊路途有些遙遠,所以行了三日他們也還是在趕路。
“這距離琅琊還有多遠啊?”呂世舉著馬鞭遮擋頭上的烈陽。
“快了吧,我們每日前進一百多裏,如今差不多還有二百裏的路程吧。”
“那就加速前進,哪怕馬不停蹄地在夜間趕路,我們也一定要趕在明日夜晚於琅琊城外三十裏處安營紮寨。”
“諾。”
雖然路途遙遠,但是他們還是如期在次日的夜晚安營紮寨了,可是就是苦了那些士卒,如今已疲憊不堪,毫無鬥誌。可以說,要是現在作戰,人家薑國隻需要兩萬精銳就能將這整整十萬人馬全部湮滅。
休息一日,次日清晨,呂世率著十萬大軍在琅琊城下布開了陣型。
城上琅琊的太守,以及城中的文武全在城樓上觀視陣型,看起來惶惶不安。
“這,這濟國怎麽突然就發兵攻城了呢?這個實力第二的大國來打我們這一座小小的縣城,我們怎麽抵禦得住?如今這可如何是好啊。”說這句話的乃是這琅琊的太守李鄣,他年近半百,人也有些懦弱,但好在忠心耿耿,善於管理。
“太守,事到如今,單憑我們自己的力量是絕對不能與他們抗衡的。我們隻能派出三支信使,一支速去南昌將此事稟報江國主,一支趕去下一座城池來搬援兵,最後一支前往這濟國主帥的營中,一來帶上金銀財寶請他退兵,二來也是好為前兩支信使作掩護。”李鄣身邊一個謀士建議道。
“嗯,也隻能這麽辦了。吩咐下去,固守城門,誰也不許出戰。”隨即略顯擔憂的離開了城樓。
而呂世,李滄二將見此也是撤回五萬兵馬回營,留下那五萬人馬在原地候陣,叫罵。
(濟·呂世軍帳)
“李滄啊,今日在城樓上,你可看到了那太守慌張的模樣了嗎?”
“哈哈哈,自然看到了,著實好笑啊。”
“我不是讓你注意這個,我聽說這琅琊城的太守李鄣懦弱是懦弱,但還有點才能。他身旁的那個謀士對他耳語,定是自知不敵我們,想要前往他城搬救兵去了。”說完,呂世對他做了個手勢,讓他俯耳過來。
“夜間,我們便這樣這樣”
“將軍高見,小弟這就去準備。”李滄微微拱了拱手,隨即準備退了出去。
“對了,如果夜間有人從北麵拿著東西出來,就先不要讓軍隊從北入城。”
“是。”見他退了出去,呂世還在為自己這道計謀沾沾自喜,好像覺得自己能和那孔明,張良比肩一般。
夜間,這事先交代好的三支信使紛紛出發,一支從東門出發,一支從南門出發,而那個求和的信使自然帶著寶物從北門行動。
見到東南兩門已開,埋伏在城門周圍的士卒立即點起火把,幾人拉弓,射下了哨塔上的哨兵,阻止了即將關上的城門,東南二門埋伏的軍隊得手,立即將城門大開,大軍如潮水般湧入城內。軍隊一入,四處燒殺搶掠。
“什麽?!濟國的軍隊入城了!”李鄣聽此稟報,忙從床榻上坐起。
“是啊,他們是趁我們派出信使的工夫入城的。”
“那就調動城內全部的軍隊,分四路,兩路迎戰東南二門,另兩路再鎮守北門和西門,莫讓四門皆開,要到那時候我們就真完了!”李鄣急忙披上外衣,從房間內走出,以便號令軍隊。
(呂世軍帳)
“你說,李鄣要求和?可是我軍隊都已經布下了。”桌前,一個信使謙卑的拱手站著,李滄站在那個信使的身後,而那呂世慵懶的倚在椅子上,一股盛氣淩人的樣子。
“軍隊布下可以再收嘛,我們太守知弱求和。將軍如果能高抬貴手放過我們一馬,那定會得到天下人的稱讚。更何況我們太守送給將軍的寶貝碧血瑪瑙可是價值連城,錯過了,也實是可惜啊。”
“東西你先留下,我再考慮考慮。”
“這恐怕不行吧,萬一將軍突然變卦,我這不就”
“東西留下,你可以走了。”呂世的語氣變得有些不耐煩。
“這”話還沒說完,就見李滄閃出,在他背後,隻一刀就放倒了那個信使,而呂世見了絲毫沒有介意,而是笑著起身,來到那個信使麵前,擺擺手讓人把他拖下去,自己卻是捧起了那有兩個拳頭大的碧血瑪瑙,他放到自己的麵前,仔細地看了看,不禁大笑出聲。
他在軍帳中大笑的同時,琅琊城內卻是一片刀光劍影,火光衝天。
“五萬大軍慢慢地湧入城,我就不信他們還能撐得住!”李滄得意的說著。
“嗯,時候到了,我們走吧。”說著,他拔出了劍,獰笑著與李滄一同出了軍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