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 十年逃亡

字數:2990   加入書籤

A+A-


    “這些壁畫,看不出有什麽信息在裏頭”張靖陽搖搖頭說道,這些壁畫都是畫的是一個單獨的人的自畫像或者是神話人物中的傳說人物,看不出有什麽重要的信息在裏頭。

    “再往前看看吧”李子木淡淡的說道,斯巴達國家的人為何會出現在華夏,這個事情有些蹊蹺,到目前為止他們隻知道一個信息,那就是來使是斯巴達,至於為何而來,他們確實不知道。

    這一個大殿就是用來聚會吃飯用的,擺放了很多桌子,頭頂上掛著華麗的燭火吊燈,牆角放著許多樂器,不僅有華夏的樂器編鍾,琵琶,箜篌懸鼓等樂器,也有古希臘的裏拉琴,阿夫羅斯管等等當時古希臘最普遍的樂器,這個可以證明,這群斯巴達的人在這裏生活過一段時間。

    穿過這個大殿又是一些高高的走廊,而這次走廊上的壁畫和浮雕卻不再是關於古希臘神話的了,而是關於斯巴達人的。

    “這是什麽,這些人跪在地上拔草嗎?”蚩靈看著這第一幅壁畫疑惑的問道,圖中的斯巴達人站著,而地上跪了兩個人,手中握著植株。

    “那些是希落人,斯巴達的奴隸,負責從事生產活動”李子木淡淡的說道。

    這第一幅壁畫應該是在公元前八世紀的事情,斯巴達相繼征服了拉哥尼亞和美塞尼亞兩個希臘部落,將這些原住民變成了屬於他們的奴隸,統一改名為希落人。

    斯巴達人為了防止內部貧富分化,所以他們從來不從事不生產活動,不用金銀貨幣,除了軍事以外不做其他的事情,而另外的這些事情,當然是由這些奴隸希落人來做,這幅畫講的應該就是這件事情。這是屬於斯巴達的輝煌年代。

    這裏隻畫了斯巴達的榮耀,卻沒有畫出他們的殘忍的一麵,想來是因為畫這些畫的人是斯巴達人罷。

    為了防止這些數量遠大於他們的土著民反叛武裝起義,斯巴達每年都會殺死希落人中的青壯年,這種事情想來應該隻會出現在希落人的壁畫裏,因為曆史都是勝利者來書寫的。

    可惜畢竟是外來戶口,再怎麽壓迫這些土著人民最終還是無法取得勝利的,抗,日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長達三百多年的努力,希落人最終獲得了自由,也標誌著屬於斯巴達的年代宣布走向衰亡,這第二幅壁畫畫的就是這個轉折點。

    第二幅畫畫的是一麵城牆,城牆上站著斯巴達人,數量隻有幾個,而城牆下麵畫的是希落人,畫了大致有三十多個,鮮明的突出了希落人的數量優勢。

    如何看這種關於記錄的壁畫,是需要有相關的曆史知識作參考才看得懂的,所以這三個人之中也就隻有李子木才知道這畫裏頭畫的是什麽。

    第三幅畫畫的是一個狹小的路口,幾個斯巴達人手握盾牌站在關口,外麵是黑壓壓的一片人群。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這應該畫的就是斯巴達三百勇士的內容吧?”張靖陽仰頭看著這幅壁畫說道,對於華夏的認識他倒是還行,但說起對於西方的認識,他的所知全部來源於電影,而關於對斯巴達的印象,他隻有一個前些年看過的電影名字叫做《斯巴達勇士300》……

    這也確實是畫的溫泉關斯巴達抵抗波斯帝國入侵的曆史,李子木看著一幅畫心裏想道,那是公元前四百八十年的事,波斯帝國第二次入侵希臘,斯巴達人靠著三百勇士死守溫泉關,為希臘提供了足夠的撤退時間,保存了全部實力,為莎拉米斯海戰打敗波斯海軍使其六百艘船全軍覆沒打了下基礎。

    這應該是斯巴達人對於希臘做過的最大的貢獻了吧?李子木心裏想道,斯巴達人憑借三百勇士攔下波斯大軍,雖有他們強悍的戰鬥力在裏麵,但也有溫泉關那個狹小地形的功勞,天時地利人和之下倒也創造了一番可歌可泣的曆史。

    “到這裏,便是正史記載的全部內容了,再往後我也不知道了”李子木搖了搖頭看著這第四幅畫說道,雖然他還沒有看到後麵的畫,但卻早已知道了後麵的才是重點,因為這幅畫畫的是關於斯巴達人最後的故事。

    在這幅畫中,中間是一麵城牆,城牆外麵是幾個斯巴達人跪在幾個騎著馬的人麵前,而城牆後麵是幾個斯巴達人收拾東西準備逃走的畫麵。

    這是公元前二二二年的事情,向來對戰爭引以為傲的斯巴達人最後輸了。敗給了亞該亞同盟和馬其頓國王安提柯三世的聯軍,克裏昂米尼三世被逼逃亡。這是關於斯巴達最後的記載了,因為此後不久,沒了國王的斯巴達便被吞並了。

    這後麵的畫是什麽呢?李子木心裏想道,加快腳步往後麵走去,再往後就是連正史野史都不曾記載過的內容了,對於這些東西,他還是很感興趣的。

    “隴西是哪兒?”張靖陽看著這第五幅壁畫疑惑的說道,這畫畫同樣是一麵城牆,幾個斯巴達人站在城牆外麵,而城牆上寫了三個篆體字,隴西關。

    “隴西,秦朝邊境”李子木淡淡的說道,沒想到果然如他想象的一般,這群斯巴達人竟然逃到了亞歐大陸最東南端,當時的秦朝疆土邊境,而旁邊的時間是始皇帝三十五年,也就是公元前二一二年的事情,這群斯巴達人在克裏昂米尼三世的帶領下,花了整整十年的時間,翻山越嶺來到了秦朝的邊境!

    隴西,也就是現在的幹肅,秦朝的疆土邊境,再往外便是羌氏的地盤了,實際上當時秦朝的疆土麵積還沒有如今華夏國土麵積的一半大。

    這個和正史一點兒也不同,難道說那個逃亡到埃及的克裏昂米尼三世是假的麽?李子木看著這麵前這一幅畫心裏疑惑道,關於最後這個斯巴達國王的記載,史書上寫的是逃到了埃及被軟禁起來了,最後自己自殺的。

    而如今那個正史記載的原本應該在埃及自殺的克裏昂米尼三世卻出現在了華夏!這兩個國王中,到底哪個才是真的,哪個是假的?

    有些枯燥的鋪墊,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