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7. 百家裏
字數:3642 加入書籤
“土地平曠,屋舍儼然,良田美池,阡陌交通。乖乖,這該不會就是桃花源吧?!”
諸葛應龍看著前方的景象詫異的說道,他們過了一個由小到大的山洞,左拐右繞的上了幾十階石階,便看到了這樣一個場景。
比起前麵的溶洞,這裏才是真正的山洞吧?完全就是一個天外天的感覺。
這是山洞沒錯,但是這洞卻很大,絕對比上頭的窮卓冰川還大,地底下出現這麽大一個山洞,竟然還沒有塌陷,這肯定是有什麽措施的。
眼前的這一片,是規模相差無幾,數量繁多的農田,說是農田,還不如說是池塘,因為裏頭什麽都沒有。
池塘中間還有石頭鋪成的路,路的盡頭是一間一間的小屋子。
和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有著許多的相似之處,沒想到諸葛應龍這小子胡亂瞎扯竟然還蒙對了……
隻不過不一樣的是,沒有桑竹,也沒有見到一個人影。
這裏完全是可以住人的,雖然溫度低了一些,但是如果不考慮吃飯問題的話,住人是完全可以的,又或許,這裏以前本就是拿來住人的?
百家祭壇是集百家之力所修建,在這高山的地底下,修建出了一個世外桃源般的地方,目的是為了保存百家中的精英人物,為抵抗暴秦積攢力量。
“這些光是哪裏來的……”蚩靈看著這山洞頂上好奇的說道,這山洞頂部倒是沒有多高,不過十幾二十米的高度。
按照這個方向,李子木心裏思索著,通道在窮卓冰川中心,而這個山洞在通道以西,這上麵,應該是北峰的西坡。
洞頂上有著密密麻麻的光源,如同手電筒一般形成光柱往下照射,將這整個山洞都照得透亮。
“應該是利用通道,然後再拐角處放銅鏡反射,你看這些光是白色的,外麵是晚上,這應該折射的是月光,再過一會兒應該就是日光了”
諸葛應龍思索一下說道,雖然這麽解釋有些牽強,畢竟過了這麽多年了,那些零件竟然依舊完好如初正常工作,也太不可思議了一些。
抬腳走在這石頭路上,兩邊的水池在月光的照射下顯得清澈透明,池子水位很低,基本上能夠看到底。
這水池過了這麽多年依舊還有水,主要是因為有條暗河經過的原因,這裏的高度,正好是他們之前在那個溶洞看到的那條瀑布的源頭的高度,也就是說,這個地方,正好在這瀑布的上遊。
這裏頭都是石頭沒有土壤,所以根本就沒有植物的存在,這些水池的設計,應該隻是為了美觀而已,讓這個地方看起來更像是個住人的地方……
從遠處看,如果忽略這些光線是柱形照射下來的話,這裏和外麵根本就沒有區別,完完全全就是一個普通的小村莊模樣。
四個人慢慢的行走在一條石頭路上,這石頭路交錯複雜,看上去就如同現在農村用來規劃田地的田埂一般,寬度隻夠一個人通過,所以四個人以前以後的往前麵的屋舍走去。
“百家裏?這裏果然是一個村子……”
諸葛應龍走到第一座屋子前麵,看著那屋子旁邊立著的石碑笑著說道,石碑上麵有三個楚篆字。
百家裏。
就好像以前的村口都會有一個標誌一樣,這裏同樣也有。
“村子麽……”李子木看著這石頭上的三個字輕聲的呢喃了一句。
裏在以前就是現在的村子的意思,屬於郡縣製縣以下的一個名稱,大一點兒的叫鄉,小一點兒的就叫裏。
百家裏,就相當於現在的百家村。
其實郡縣這種劃分區域的方式名稱,在秦朝之前的戰國,楚國那個時候就已經在實行了,隻不過到了秦朝之後統一六國然後全部實行郡縣製,才統一了起來。
這村子的建築風格有點像江南水鄉,一條小河從村子的中間流淌而過,房屋建造在河的兩邊,上麵隔一段有一個橋供人通過,屋子以外便是農田,標準的江南農村配置。
房子倒並不是很大,都是統一的一層,農村嘛,沒有那種大院子,房子就這麽大一點兒,夠一家人住就行了。
“權謀室?幹什麽?搞戰略的?會議室麽……”
諸葛應龍走到這第一個屋子麵前停下來仰頭看著那門上的牌匾說道,上麵有三個字。
權謀室。
看這名字,好像跟現在的會議室是一個用途,不過會議室設置在村兒口是什麽情況?這不應該是農民伯伯住的地方麽……
“這是兵家的人住的地方……”
李子木走到前麵看了旁邊幾個屋子門上的牌子說道,起先他也以為這是一個會議室,不過看了周圍這幾個房屋的牌匾之後,他就明白了,這是兵家人的地盤。
這挨著的幾個屋子上麵的牌子寫的分別是權謀室,形勢舍,技巧室。
單單隻看一個,或許會像諸葛應龍一樣覺得,這些並不是住人的房屋,而是專門拿來作為一種用途的地點。
而把這三個聯係起來,就會發現,這確實是拿來住人的,個人的房屋。
權謀,形勢,技巧。如果非要叫出他們的全名的話,那就是兵權謀家,兵形勢家,兵技巧家。
這是諸子百家中的兵家分為的三個小家,諸子百家雖然說沒有一百個那麽多,但也絕對不是隻有儒法道墨這幾個,這幾個隻不過是相對於規模比較大,比較出名而已。
這三家雖然都算是兵家這個大家,不過又各成一派,大家專研的方向各不相同,從名字來看就很明顯了。
李子木推開了權謀室的門,這門雖說是木質的,但是過了這麽多年卻也依舊沒有損壞,按道理來說這裏並沒有隔絕空氣,早應該氧化了才對的。
沒有上鎖,四個人輕而易舉的跨過門檻進了裏頭,一個小院子,裏頭什麽都沒有,對過去就是屋子的大門。
同樣是沒有上鎖,咯吱一聲門便打開了,裏頭是一個小小的正堂,正堂擺設簡單,矮桌蒲團,桌子上也沒有什麽東西。
對於這種屋子的結構,李子木還是很熟悉的,因為他小的時候住的就是這種房屋,越過正堂後麵就是寢臥了。(m.101nove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