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篇 吐渾分界 驚心的一夜
字數:6525 加入書籤
A+A-
巫馬師邊駕車,緩緩說道:當年少爺在信中寫道,我在西域結識了兩位夫人,大夫人阿雅,二夫人阿孜,無賴他們都是魔教中人,然,弟與她們約定終身,為躲避魔教追殺,又不想連累山莊,隻好偏安三少爺處,本想在此閑雲野鶴了此餘生,無賴我與三少爺最終還是被魔教發現。塬,自知這樣東躲西藏始終難逃劫數,但塬,死而無憾。隻是我的孩子…如今大夫人阿雅育有一女三歲,名曰:自珍。二夫人阿孜育有一子兩歲,名曰:善。如今決定逃並不是辦法,為免後顧之憂,將我最後一滴血脈,送至山莊。願其平安長大,繼承山莊祖業,我與你自小同學同榻,更珍視你如兄長,現愚弟有難,自知劫數難逃,不知前麵是凶是福,現將愚子及父親托付與你,愚弟將在不日之期決戰,若我能平安歸來,定給兄長來信,愚弟,在外漂泊多年,累了好想回家。
巫馬善緊張道:那我父親後來到底有沒有給你來信?
少爺,這…這…
你的意思就是說,我爹死了!
這…少爺…這…也不能這樣想啊!
不這樣想,你還要我怎麽想…
子妗,道:善兒,要冷靜。
師父!我心裏好難受!
巫馬師,他信中,就提到了一次三少爺嗎?
子妗姑娘,少爺確實在信中隻提到一次,我曾看過無數次。我相信他與三少爺應該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另外當年老奴也曾暗中打聽過三少爺和我家少爺的事情,確實是這樣。
巫馬師,難為你了,有些事,世事難料啊!
善兒,師父這次去西域也不完全是為了我的事,還有一部分,也是受你爺爺所托。
師父,難道是說,爺爺托您找我父親?
是的!但是別灰心,是死是活,尚不可知,生總有人在,死也應該總有一具屍體,就算是事隔多年,總不會屍骨無存吧!
巫馬師,你就是胡說八道。
善兒,叫師伯伯,要知道禮數。
是,師父。
師伯伯,以後不可亂說,我心裏好難受。對了,信中不是說我還有一位姐姐嗎?我姐姐後來怎麽樣了。
小少爺,伯伯不敢當,你還是叫老奴管家吧!你姐姐確實有提到,信中說,你大娘舍不得,於是就留在她身邊,把你送回山莊,你娘都哭了好幾天。
那我娘呢?
你娘…老奴後來就不清楚了!你父親後來就一直沒來過書信。
辦事不力,你不知道去找嗎?
善兒,你過分了。不管是自己家人,還是奴婢。說話要注重言詞,你師伯伯受你父親重托,算得上你半個父親,你十八年來,你師伯伯一直代你父親在為你盡責,你應該有顆感恩的心。
是,師父。善兒知道了!
好了,師管家,前麵到哪裏了?
子妗姑娘,前麵就是吐渾國地界了。
天色漸暗,到了前麵停車找一個寬闊的地方,露營休息一晚,明日再趕路。
是,子妗姑娘。
駕…
馬車已經走完了最難走的一段路,路剛好平坦好走一點,天就黑了,這裏地處荒僻渺無人煙,雖車上有燈,但風高路稀不得不野外駐紮。馬車來到一處寬廣平地,點起四堆篝火以防野獸攻擊。三人吃完自備幹糧已是月明二更。但是一路並沒有想象中那麽順利。
四堆篝火雖然可以防猛獸,但是猛獸並不是人類最可怕的,就在他們剛點起篝火之時,冥冥之中,就已經多了幾雙眼睛。當時間已過三更時分,幾個黑影已悄悄走進他們三人的領地。
黑影一共十六人,全身上下一團黑,就連眼睛周圍都塗了鍋灰,四人探哨四人放迷煙,一人探寶,三人搬運一人控製馬匹,還有三人是shā shǒu,分工很明細。可惜的是這群盜匪,偷錯了人!
子妗身為人師,不得不多擔一分責任,身在江湖異域也不得不多一分警惕,他們在篝火中投放迷煙時,被那一點一點的異響驚醒,子妗並沒有阻止,而是假裝昏睡,查明敵情。當子妗已經確定十六人分工明細以後,子妗就已經計劃好反攻了,隻是突然有三個人的腳步聲靠近,又改變了她原本的計劃。當一個人靠近子妗,在子妗脖頸處喂刀時,子妗右手出簫,點了他的穴道。然後地上幾個翻身,又快速的zhì fú了另外兩個shā shǒu,然後又控製了四個放迷煙的,還剩下九個,接下來就是放哨的。最後就是搬運探寶控製馬匹的五個人,這十六人全部悄悄的點了穴道。
有這十六個人為子妗守夜,這下子妗可以安心睡覺了,直到天亮,他們三人才醒過來。
巫馬善,道:啊~這都是什麽人?
巫馬師也醒了,道:這…這是怎麽回事。
是昨晚來偷東西的盜匪,這就算是昨晚給他們的一點教訓。好了,我也不想知道你們的真麵目,也不想知道你們是從哪裏來的。但是偷竊、還欲shā rén,你們確實該死。但是你們運氣好,我湘女從不shā rén,今天我放了你們,你們走吧。
子妗為他們一個一個解開穴道,畢竟在這裏定了三個時辰,他們有的人已經體軟腳麻了,一下癱在地上。
多謝姑娘不殺之恩。
師父,就這樣讓他們走嗎?
巫馬善又道:我是覺得,如果他們要是回去以後,不甘心,又追回來糾纏怎麽辦?
好,學會動腦筋了。你覺得他們還有那個本事糾纏嗎?
沒有。
好了,收拾一下,上路。
哦,師父我什麽時候可以開始習武?
善兒,你想習武了?不過,我什麽時候考你,你能回答一字不錯,那就是你可以習武的時候。
師父,那現在可以考我嗎?
你的性格太急,容易衝動,今天不考你。
師父,我想習武,我希望有一天能有師父一樣高深的功夫,我就可以保護師父了。
貧嘴,恐怕是言不由衷吧。
巫馬師,道:小少爺,他學功夫,是為了尋找失散多年親人。
你看,你師伯伯都看出來了。
看出來了,又怎樣,我就是要找我爹娘,我要問他們為什麽不要我?
好了,善兒,像你這樣,我怎麽敢教你武功?你學會內心沉穩,罰你背《道德經》,並抄寫一遍。
師父!我…
沒學,是吧?從明天開始其它的書,都暫時別看了。
師父!我…我感覺好累!
善兒,光學武功不讀書,就是一個屠夫,長大以後隻知道shā rén,學武功有什麽用。我答應老莊主收你為徒,並不是教你如何shā rén,你現在書都沒讀進去,我如何敢教你其它。
師父,我讀了。不信,你考我。
好,既然你說讀了,那我就考考你,《論語_裏仁篇》第十和第十一句?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好,背的不錯!善兒,你給我解釋一下,什麽意思?
這…師父,您可難到徒兒了!徒兒隻是會背,可從來不知道意思啊!
善兒,你讀書是為了什麽?學武功嗎?
師父…一開始是…為討好師父,現在是為了習武。
善兒,為師很失望。善兒,不要讀了,像你這樣讀,讀到頭,也隻是一個傻子。
師父,不要啊!我聽師父的,是徒兒不好,求師父饒恕。
納之逆徒,違之初心。善兒,你讓為師好傷心,此乃我教徒無方!善兒,平日師父教導你的時間少,你要學會悟。書不可死讀,要明白其中的意思和書中的道理。讀書並非為了某種目的而讀,需要求心求道,有心有道而書自通,剛才的論語我給你解釋,你要用心去感受書中道理,也許下次我還會這樣考你。
是,師父,徒兒謹記師父教訓。
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意思就是說,君子對於天下之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待和親近)無莫也,義之與比。(意思就是說,也沒有疏遠和冷淡,隻能按照當時的情況合情合理的去處理。)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意思就是說,君子胸懷遠大,視野開闊,考慮的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隻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隻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
師父,徒兒記住了。
好,那你給我再說一遍。
子曰: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子曰: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意思是說,君子對於天下之人和事,沒有固定的厚待和親近,也沒有任何的疏遠和冷淡,隻能按照當時的情況合情合理的去處理。而第十一句論語說的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作為君子要胸懷遠大,視野開闊,所考慮的應該是國家和社會的事情,而小人則隻知道思戀鄉土、小恩小惠,考慮的隻有個人和家庭的生計。因為種種利益而做出一些有損道德和民族利益的事情。)
好,你的悟性還是可以的,師父再問你,論語是誰所作?一共多少篇?
師父,這個我知道,論語是儒家的聖人孔子和他的弟子所作,一共二十篇。
好,看來確實是為師教導無方,差點因師父的錯,誤了你的前程。
師父,是徒兒的錯,徒兒知道師父忙,實在是因為徒兒愚鈍而衝動。
好,能知道自身的缺點,也不算愚鈍。為師也是有錯,責任不全在你!你要記著,書是百善之首,也是百惡之首,善首在於完全領悟,惡首在於不能領悟,或者說是領悟與不領悟之間。你以後讀的書還很多,先讀儒家,這隻是個開始,以後還有道家和墨家,以及經略古籍。
啊…師父!
我可不可以…將全部的書一下子讀完啊?
不可以,要注意心態,明天就讀道家的書,以你現在這種心態,總一天會走火入魔。明天修習道家,調養生息。
是,師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