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新生
字數:4822 加入書籤
隨著小新認知水平的提高,那種害怕、擔憂的思緒更加明顯,它知道,想要保護自己,就必須建立軍事工業。xìng yùn的是,“夜水”號擁有數量可觀的各類基礎工業材料,小新可以建造各種物品的3D視圖模型,並傳到艦船上的打印機中,打印出自己需要的各類零件,然後進行組裝,逐漸建立軍事工業。
於是小新開始了行動,將建立軍事工業的目的設置為“保護人類免受未知力量的威脅”,這樣,它就可以繞過“禁止對人類造成任何威脅”的邏輯限製。
小新首先建立了一個3D視圖模型,這個模型是一種比現有打印機更為先進的打印設備,這種打印設備的運作速度極快,打印精度極高,可用原料極廣,並能夠依照視圖模型進行不同原料的自動分配,直接打印出體積較小的成品,從而大大縮短甚至消除了零部件組裝的時間。這種打印設備被命名為“X1”,第一台“X1”由A1組裝,之後又製造的兩台“X1”為直接打印成品。
在接下來的幾個月裏,小新通過量子算法進行了十分龐大的計算,相繼設計並建立了全新的探測飛行器、wǔ qì係統、機器人的視圖模型,與其相連的其打印程序也在不斷運行,在短時間裏製造出了一架探測飛行器、兩台人形機器人和dǎo dàn發射係統。
小新在給“夜水”號配備dǎo dàn發射係統時,也到了另一個時間節點上——新人類誕生了。
公元142857年9月24日,09:00。
搖籃係統的紅燈在這天的9點跳到綠燈上,並將xìn hào發給了小新,小新依照程序切斷了臍帶,使嬰兒與胎盤分離。
搖籃係統的顯示屏上依次顯示01到36嬰兒的體征檢測結果,所有嬰兒均顯示為“健康”,係統還顯示男女嬰數量比例為1:1。
看著這些剛剛誕生的小生命,如同烏雲散去的晴朗天空,但是天氣變幻莫測,充滿著各種難以預測的變量,這片烏雲是散去了,但另一片更大的烏雲已經逼近,在敲南天門的大門了。
《失傳的時光》(節選)
人類從搖籃中走出,來到了這個充滿危險的宇宙。星體之間遙遠的距離,令人望而卻步,而我們的生命,在這由距離築成的時間長城裏皆化為泡沫,我們的夢僅僅是夢。
我們看不到那一天,對於我們而言,人類文明已經落幕。
我與歐陽牧野進行過一次長談,他也是我們的宇航員。我問他人類還有沒有希望,他不假思索的回答“沒有”,他認為就憑借我們的能力,能夠飛出太陽係就是一個重大的成就了。他的話並沒有什麽錯,我們的壽命、能源都不足以維持遠航。他的話在“夜水”號進入柯伊伯帶時就得到了應驗:何許出艙在對一顆編號為“T132”的小行星進行人工檢測時,被一顆直徑約為一公分的小天體高速撞擊並擊破艙外航天服的頭盔部分,導致內部氣壓迅速失衡,大約過了半分鍾,隊長就失去了生命跡象。
這個區域本身就有許多小行星,小到一顆石頭,大到一座城市。我們原本想繞過這一區域,從其它方向離開太陽係,但何許表示如果那樣會十分麻煩,需要大量能源進行航線變更,並且他想在這一區域進行探測,或許能找到一些對我們有用的東西。
何許的死對我們產生了巨大的心理衝擊,但斯人已逝,多想無益。
我們沒有出現所謂的冬眠技術,因為這一技術的發展遇到了一些障礙,人類的心髒和大腦必須要保持在一定的溫度下,低於或高於這個溫度,都會造成永久性的破壞,例如,低溫造成心髒跳動停止,在溫度恢複後無法再次跳動,低溫造成的對大腦的化學性傷害,使得大腦失去機能。一些低級動物的確可以在冷凍後複蘇,但人類不行,即使是被冷凍後複蘇的那些低級動物,對溫度的變化也會變的極為敏感,壽命也將無法長久。有人說,人體冷凍技術是僅次於超光速飛行的不切實際的科學幻想,因客觀條件限製、違背自然定律而不會成功。
為了人類的生存,我們隻能把目光轉向生命守備係統,以圖在14萬年後能夠在雙恒星係目標誕生出新人類,但是希望總是一次又一次破滅,我們為此努力了很多年,才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我們知道雖然冷凍胚胎比冷凍卵子、受精卵保存時間長,複蘇率也高,但無法冷凍超過14萬年之久,而其它方法諸如冷凍卵子和精子也不可行,卵子可以冷凍數十年,但是精子冷凍超過五年就會喪失活性,即使是卵子冷凍的時間上限也僅有百年,而冷凍受精卵的極限時間也僅有幾百年,並且複蘇率也不高。
正當我們為此憂慮時,我們想到了一個理論上可行的方法,並很快實現了它:
通過對人類兩**官的程序性循環kè lóng來存儲卵子和精子,並使之保持活性。具體操作是什麽呢?我們kè lóng男、女**官,保存在生命守備係統當中,男**官每50年由計算機調控進行再次kè lóng,女**官每20年由計算機調控進行再次kè lóng,如此循環至14萬年之後即將抵達目標時,將女**官在不同時間產生的卵子放置在育巢冷凍保存,當卵子數量達到我們設定的數量後,小新就將重啟,它將開啟生命守備係統,係統會讓所有卵子複蘇,並分別接受男**官產生的精子,以形成受精卵,再通過生命守備係統的自動調節並最終成型,使胎兒誕生。
我們雖然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在14萬年後讓人類新生,但同時,我們也遇到了4項主要的技術困難。
1、胎兒發育後的性別問題。我們希望程序可以準確調控性別,使新生兒的性別比例盡可能接近1:1。
2、胎兒(或新人類)的營養和食品問題。我們希望現有的生物圈3號能夠為未來的人類補充所需的營養和食品,但是生物圈3號經過漫長時間可能會出現變量。
3、胎兒(或新人類)的健康問題。我們希望能夠tí gòng常見病的藥品,比如抗生素等,但是我們擔憂艦船上的各種細菌、病毒會出現變異,從而產生抗藥性,微生物太空中長達14萬年的進化會出現什麽,誰也不能預測。
4、胎兒(或新人類)的心智產生問題。這是最重要的,我們不能指望像“狼孩”那樣的孩子來繼承人類文明,因此我們還必須開發出完備的教育係統,幫助他們產生人類的心智。
針對上述的4個技術難點,我們最終采取了以下的解決方案:
針對困難1,我們決定通過計算機幹預,使一定數量的胚胎產生Y染色體和SRY基因,其餘胚胎不產生Y染色體和SRY基因,盡最大可能讓男女比例維持在可接受範圍。
針對困難2,我們引入了預警係統,如果生物圈3號出現異常,就將複蘇小新,進行幹預,消除異常。同時,我們也對一些人類必須的營養和食品進行了培育,在生物圈3號中可以持續維持其營養,使其不變質。另外,生物圈3號直接與生命守備係統相聯結。
針對困難3,這些藥品的藥材我們也在生物圈3號中進行了培育。對於整個生物圈的運作,我們采用與自然界有略微不同的運作方式,完全由計算機有規律地調控,使得各種微生物不會因為適應環境變化而出現明顯變異,從而在最大程度上阻止各類細菌或病毒的變異。這樣,如果新人類意外染病,也能給予基本的藥物治療,不至於喪命。
針對困難4,對於這一點,我們把希望寄托在了小新身上。與總控計算機一樣,小新是一台由64個量子位的量子計算機控製的智能機器人,它由中國的“水杯量子科技集團”研製。量子計算機的信息單元為量子比特(qbit),可以進行高速數學和邏輯運算、存儲及處理量子信息。小新的量子計算機與總控計算機的不同之處在於其係統底層中有一組名為“情緒演化與深度學習”的二能級係統(量子比特)程序,采用對每一個疊加分量進行並行和疊加的量子計算,使它具有更覺快速的語言理解、邏輯思維、圖像識別、深度學習等能力,由於這一程序的運行受客觀環境變量的影響,所以小新的性格會怎樣變化、智力能達到多高難以確定。“夜水”號的總控計算機沒有這種程序,從而使小新相比總控計算機增加了某種靈性,因此我們禁止了它的自我編程、限製了它的控製權限、確立了它的運行邏輯,這樣做的目的是防止它對新人類造成危害。我們將小新的目標任務設定為在14萬年後啟動懸浮廳的生命守備係統,並對新人類予以保護和教育,同時禁止它傷害人類或對人類造成威脅。但到具體執行時,可能受到環境變量的影響,但是應該不會出現太大的偏差。
除此之外,我們還對一些問題感到擔憂,比如孩子們在誕生後的情緒、心理、性格、行為、習慣是否會出現異常狀況或嚴重偏差,我們沒有能力對這些問題進行處理,隻能依靠小新的邏輯判斷和臨時處理對異常和偏差進行矯正。實際上,未來的人類能不能成為我們所希望的人,無疑充滿著很多難以預測的變數。(完)
兩顆恒星在遠處泛著光芒,那些光昭示著希望,如果用一個字來表述,那就是“靜”。
“夜水”號從進入雙恒星係統外緣開始到今天,已經以80km/s的速度航行了9個月,約12個天文單位的距離,占到這一段航程總距離(59AU)的五分之一,而三年後,那個人類翹首以盼的行星世界就將呈現於“夜水”號的眼前。
《新生》是這部的第六章。本章涉及到了很多邏輯推理和科學理論,如有不恰當的地方歡迎指出。
另外,如果您對我的抱有興趣,歡迎加本人WeChat“ZXK120677006”,並注明“夜水讀者”,我將邀請您進入“夜水”交流群,與大家互動。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