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新亭對泣
字數:6195 加入書籤
東海王府遣人過江招募部曲之事,自然很快便傳入了琅琊王府,更重要的是,傳到了琅琊王氏諸人的耳中。此時王含、王敦皆已返回澎澤,於是家族開小會的,就仍然還是最早接待裴該的那幾位——王導、王廙、王邃、王舒和王彬——當然啦,王悅那小哥兒倆就不參與了。
王廙先問:“此必裴文約的指使,他遣李矩過江募兵,竟達兩千之數,不知想做什麽?”隨即冷笑一聲:“詭雲訓練數月,便要沙汰至三五百數,誰會信他。錢糧來之不易,難道這數月的耗費,他舍得全都空擲泥塗麽?”
王彬插嘴道:“是啊,那又不是他自家的錢糧,都是向南貉商借來的。”隨即麵色一寒:“難道說他欲與南貉聯手……”
王導擺擺手:“世儒不要妄加猜度。南人皆奸……滑,裴文約南渡不過數月,豈能便信,而將大筆錢糧交付到他手上?我相信那些確實是借債……”
王邃道:“裴文約借來的錢,拋擲如同流水,如此紈絝,我等本該無憂而喜。但他不是買奴買婢,而要私蓄部曲——東海王尚幼,太妃唯裴文約所言是聽,說是王府護衛,其實不就是他裴某的私兵麽?恐怕所謀非小啊!”
王廙冷笑道:“彼以為,我等皆是瞎子、聾子不成?!”
王舒卻貌似並不在意:“便他兩千軍成,又能如何?且不說處仲兄(王敦)的大軍,便這建鄴官卒、琅琊王府護衛,再加我等部曲,不下萬數,豈懼他區區兩千流民?且裴文約初顯令名而已,誰肯相助於他?”
王導搖頭道:“我等正當守望相助,共渡時艱,若真與裴氏起衝突,則必力弱……”
王廙插嘴道:“白使南貉從中得利……難道是南貉煽動他與我等作對不成?”
王導瞪他一眼:“汝便是想得太多了!何至於此?”
王廙道:“此前大王欲用裴文約為吏,而茂弘兄使為東海王傅,或者心有不甘,欲募此兵來要挾我等……”
“若隻是要官來做,與他便是,有何不可?”王舒還是一臉“卿等不必庸人自擾”的表情。
王彬點點頭,沉吟道:“也是……與其放他在東海王府,不如召入鎮東府內……或者茂弘兄與其商議,可否暫為兄之屬吏?今庾亮、刁協、劉隗與兄為佐,周鯤在處仲兄幕中,南渡大族,皆在我手,唯裴氏流散於外,恐非善策。”
幾個人議論紛紛,基本猜測不外乎裴該年輕識淺,容易被人當槍使,以及正因為年輕識淺,做事可能不考慮後果,我等必須有所防範。而至於他是受了誰的挑唆或者慫恿呢,主要猜測對象有兩個:一是那些無恥南貉,二是衛家等南渡較晚,基本上沒能分潤到權力的世家子弟……
王導由得兄弟們議論,垂首沉吟,良久不語,直到王彬提出一種新的可能性來:“裴文約前些日常往祖士稚府上,難道他們二人……”他這才猛然抬頭,隨即又一擺手,阻止了王彬再說下去。王導想一想,緩緩地道:“我本兩日後,邀周伯仁(周顗)等往新亭一會,不如也遞貼於裴文約,與他談上一談,再謀應對不遲。”
——————————
兩天後是五月初二,正好衛玠辭世第四十九天,是謂“七七”。不過喪事過七,原非中州之俗,而是來自於釋家,本名“七日齋”,即從頭七到七七,每逢七便得齋僧、誦經,以超度亡魂。這年月佛教的影響力雖不甚大,卻已經開始從民間向士人階層蔓延,某些習俗逐漸地滲入到了上流社會。
這一日王導邀請了裴該,以及寧遠將軍周顗、鎮東大將軍長史刁協、西曹掾庾亮,一起先到衛玠墓上拜祭,然後去新亭賞花散心。衛玠就埋葬在建鄴南城外十一裏處,在南塘更往南一些。眾人都帶了些時鮮蔬果,以及薄酒,在墳前奠灑了,然後拱手默哀少頃。
裴該心裏說:“衛叔寶啊衛叔寶,希望你早死早投胎,下輩子生得寧可醜一些,也要壯實點兒,別再動不動就因為思慮過度而一命嗚呼了。我仿佛記得,你雖然享有盛名,卻沒有什麽作品傳世,你說多可惜啊。”
然後就坐上牛車,一路往西,抵達新亭。
建鄴城的西南方向,瀕臨長江,一派丘陵起伏之間,突起一座山崗,頗為險峻,而且上崗之路也回環曲折,雖然未見得難行,卻絕難攻取,可以作為扼守江岸的一處重要險塞。不過建鄴已經好些年都未曾遇警啦,故此既無駐兵,也沒修壘,就光在山崗頂上修建了一座小亭子,周邊綠樹成蔭、繁花鬥豔,入亭即可見江水滔滔,自腳下而過,也算是一處觀覽勝景了。
一行人舍了牛車,說說笑笑,緩步登崗。五人皆是南渡僑客,中原大族出身,但除了裴該以外,其他四人都在司馬睿幕中為官,同僚間的共同語言很多,裴該卻基本上插不進話去。他心說王茂弘這回為什麽叫我來啊?難道就為了路過衛玠墓上,請我也去吊祭一番?哪有這種道理?
不多時即至新亭,仆傭早就鋪好了席子,擺好食案,各類菜蔬瓜果,陳列其上。幾個人談談笑笑,終於把話題從公事轉移到了美景上,就理論上而言,裴該也能夠插得上幾句嘴了,但總有一絲諸卿皆清,唯我獨濁的自卑感——那幾位出口成章啊,描景抒情,文采斐然,他裴文約就多少差了一籌……
所以隻好垂首斂容,跟旁邊傾聽,沒事兒就不插嘴——好在除了庾亮外,其他三人都比他年歲大好多,那就純當陪長輩出來玩了吧。
王導等人的談興倒確實很濃,你一言我一語地交談個不聽。可是說著說著,也不知道為什麽,周顗突然間神色一變,放下酒杯,輕輕地歎了一口氣。
王導就問了:“伯仁因何而歎?心中有何塊壘,可說出來,我等試為開解。”裴該心說對啊,你有什麽不痛快的說說吧,讓大家夥兒也高興高興。
周顗歎道:“家父(周浚)曾為安東將軍,即駐秣陵,我少年時也曾登此崗、入此亭,瞻望江水滔滔,有如天河,圍此東南半壁。忽忽已三十年矣,重又來此,看風景無異,但想江北山河,卻已與往昔大為不同了。故此感念,不禁喟歎出聲……”
誰都沒想到,原本開開心心的,周顗突然間說起時局來,眾人不禁麵麵相覷。該做什麽樣的表情出來才好呢?總不好哈哈一笑,開解他說別想太多啦,咱們今天是來玩兒的,國家喪亂什麽的都先扔腦後去——隻得各做悲戚之色。
刁協說是啊——“我隻差伯仁兩歲,也見慣了往昔太平光景。想少年時,武皇帝揮師入吳,雖未親見,但想那舳艫兼天、旌幟映日之態,何其雄壯,自古兵事之盛,無過於此!然而二三十年間,諸王內紛,兵燹熾燃,天地變色,社稷淩替——我等此際尚能觀覽盛景,不知陛下在平陽,正受胡虜何等的羞辱……”
說著說著,他竟然眼圈一紅,滴下淚來。周顗和庾亮聞言也盡節抬起袖子來擦眼睛——而至於有沒有眼淚的,那旁人就瞧不清啦。
裴該卻轉過頭去,觀察王導的表現。果然王茂弘並沒紅眼圈,也沒有落淚,卻猛的雙眉一立,兩眼一瞪,全不複平日謙謙君子之相,竟然疾言厲色的嗬斥道:“諸君可矣!我等當共戮力王室,克服神州,又何必在此效那楚囚對泣之舉?於國事何益?!”
三人全都抬起頭來望向王導,正待有所表態,裴該突然間拍手大笑起來:“王君所言是也!”隨即朝向庾亮:“卿等便夜……明哭到夜,夜哭到明,還能哭死劉聰,哭盡胡虜,使天子自歸洛陽否?!”這當然是學《三國演義》裏的曹操,但是態度未免太過囂張了一點兒,故此他不便瞧著周顗、刁協說,隻好瞧瞧跟自己年歲差不多大的庾亮。
他心裏說,想不到這趟來新亭倒有收獲,竟然能夠欣賞到這種著名的曆史場景——這一場景記載在《世說新語》中,並且被後人濃縮成一個成語,叫“新亭對泣”,他前世那也是耳熟能詳的。
眾人見了裴該這般舉動,盡皆愕然。裴該既然裝了一回狂,也不再往回找補,幹脆繼續狂下去。隻見他站起身來,幾步來到亭邊,手指著腳下的長江,大聲說道:“我有一詩,敬贈諸君——山外青山樓外樓,秦淮歌舞幾時休,乃以江水為河水,還把揚州作司州。”
眾人不禁麵麵相覷,心說想不到啊,這小年輕還能出口成詩呢。
七言詩在魏晉之際已經逐漸開始流行,不過文人作品不多——第一首就是曹丕的《燕歌行》——多為民間歌謠,因此裴該這幾句雖然略顯村俗,倒也可以理解。按照當時的看法,這叫“風體”,也就是模仿《詩經》中的“國風”——“國風”本來就都是些民間小曲嘛,怎可能不俗?
王導不禁撫掌道:“文約好詩也。看起來,文約是心心念念,以恢複故都為誌了。”
裴該眼皮略略一跳,注目王導:“難道君等不是?”
庾亮趕緊拍大腿:“自然是,我等皆欲有朝一日,親率貔貅北上,恢複故都,奉迎天子!”
裴該嘴角微微一抽:“若待君等有朝一日,尚不知天子何在……”要是我記得沒錯,頂多兩年,晉懷帝就要被劉聰給弄死了吧?
王導歎了口氣:“奈何兵微力寡,此刻尚不能北伐。”
“不知現今有多少兵?”
王導聞言愣了一下,想一想,決定還是跟這小年輕說道說道吧:“荊、揚、湘、江等州官軍,總數不過六七萬,尚須分戍;即便加上各家部曲,亦未必能有十萬。而如卿所言,止石勒便有十萬勝兵,似此何可孟浪行事?”
裴該一攤手:“今古之事,做來雖難,倘若不做,則永無成功之日矣。”
王導注目裴該,良久才笑一笑:“好,今夜當與文約抵足而眠,商議這事麽……究竟該怎麽做。”
——————————
裴該借著“新亭對泣”,本來是想把話題轉移到北伐上去的,可是說不三句,就被王導給按住了,說今晚你住我那兒,咱們再慢慢談吧。
於是等到從新亭回來,周顗等人各回各家,隻有裴該跟著王導來到了烏衣巷的王府。
晚飯是在郊外吃的,等回府的時候,天色都已經很黑了。王導把裴該領進自己的書房,吩咐仆傭煎點兒茶來,同時問道:“南人好茶,昔吳主孫皓即以茶賜韋曜,為曜不能飲,每逢宴會則秘以茶代之——未知文約是否習慣?”
裴該不禁兩眼放光,連說好啊好啊——他心道我自來此世,就從沒有見過茶,還以為沒發明呢……原來這風俗是先從南方開始流行起來的呀……終於有茶喝了!將來我北渡之前,先得搜集個幾十斤帶著。
隻可惜,估計這一輩子,我都再也別想喝到咖啡啦……
可是誰想到端上來的不是綠茶,也不是紅茶,甚至不是英式加奶的下午茶,而是一團黏稠的、灰白的,就仿佛老北京茶湯一般的糊狀物。入口滋味稍有茶香、茶澀,更多的則是……油膩和鹹辛?這特麽究竟是什麽玩意兒?!
問過王導,這才知道,敢情這年月的茶是先要碾碎了,再合以脂膏做成茶餅,跟後世的團茶有點兒類似。但要命的是,喝的時候不僅僅把茶餅碾碎了衝水,還需要和入蔥、薑和鹽,然後用開水煎成糊狀……這跟河南胡辣湯有啥區別?
所以裴該才喝了兩口,就把碗放下了,然後注目王導——你叫我來不是為了品“茶”的吧,有話你就直說吧。
王導倒是挺沉得住氣,一直到把整碗茶都喝幹淨了,這才望向裴該:“文約如何不飲盡?”
裴該苦笑道:“久聞其名,還以為是好物……”王導笑笑,把裴該麵前的碗端起來:“當珍惜物力,不可浪費。”說著話把對方的殘茶也給喝了。
“王君喚該來,應有所問?”我才不跟你這兒白耗時間呢,趕緊進正題吧老兄!
本站重要通知:請使用本站的免費app,無廣告、破防盜版、更新快,會員同步書架,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appxsyd (按住三秒複製) 下載免費閱讀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