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拾遺
字數:5713 加入書籤
諫官乃是中國古代獨有的官職,據說始於齊桓公設“大諫”,以鮑叔牙任之。但是也有一杆子捅去周初的,說“保”就是最初的諫官,那麽興周之大保(太保)召公奭就應該是諫官首領了。
諫官的主要職責,是勸諫君主,並對朝廷施政提出自己的意見。秦代設諫大夫,屬郎中令,漢代沿用,但屬光祿勳,東漢改名為諫議大夫。此外光祿大夫、議郎、博士等,以及朝官加侍中、散騎、中常侍等號的,亦皆負有諫議之責,
唐代最重要的諫官是左拾遺、右補闕——因名可知,此職是為了匡正君主的過時,補朝政之疏漏而設。
說白了,諫官的主要職責是麵對君主的,必須能夠指出君主的不足和錯誤,兼及議論朝政。此職自漢代始即受宰相領導,乃是相權製約君權的重要手段之一,對此君主自然會產生不滿,於是逐漸將諫官的職能分化,主諫君的轉化為君主顧問官——比如侍中、散騎常侍等職;主議政的則演化為侍中寺、門下省等機構,逐漸反過來成為製約政府的工具。
曆代以諫官諷君王、監政府,而以禦史督責百官,但是到了宋代以後,二者合流,並稱“台諫”(台是指禦史台),總監政府、百官,對於君主的諷諫職能卻日益萎縮——君權由之漸盛。
固然,理論上凡一定級別的官員,都可以上書指責君主的過失,但大家夥兒既然還有本職工作,則除了少數幾個特例外,諷諫君主的力度必然因此而減輕啊——君主之獨裁,即自台諫合流後逐步成型和完善。
今天陳頵特意提出來,說關中行台就是個小政府,於軍政兩道的架構尚算嚴整、完善,可是為什麽獨獨不設諍諫之官呢?在朝中,諫官之設是為了諷諫君王,而在行台,大司馬你大權獨攬,無人可以製約,倘若不設諫官,隨時指出你的失誤和缺漏,你就不怕辦錯事麽?
這倒確實是裴該從前沒有想到過的。一則他覺得自己夠謙虛,不專斷,凡大事皆謀之於眾,裴嶷等人也時常會主動提出意見來,又何必單設諫官?二來麽,終究誰都不樂意整天一舉一動都被人盯著,隨時挑你的錯兒……故而諫官之設,壓根兒就沒往腦袋裏去過。
聽得陳頵之言,熊遠不禁蹙眉,就先裴該發問道“終為行台,並無人君,何必設置諫官?”
陳延思道“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非止人君,其上位者有過而無可諍諫者,必然閉目塞聽,甚至專斷獨行,而壞國家之事。即州亦有別駕,而行台唯大司馬一人獨尊而已,若不能設諫官,聽諍言,諮諏善道,必致蹉跌啊。”
按照製度,諫官是“言者無罪”的,哪怕當麵指著君主的鼻子痛罵,隻要就事論事,不是故意辱君,君主可以當聽不見,但不能降罪於諫官。而且其他官員,固然也可以諍諫君主,但你若閉口不言,別人也不會強逼你;諫官若不言,則純屬失職。所以諫官之設,最主要是形成一股風氣,使君主習慣於聽取下情,而臣子也習慣於表述意見。
按照陳頵的說法,人沒有不犯錯的,隻有被人即時指出,進而加以改正,國家、政府才能趨向於正道。各級政府部門中都有人能夠提意見,那是因為政府主官的權柄並不頂天;大至州府,刺史身邊還有別駕,名分君臣、上下,其實也就低半級而已,自然不怕講話。君主之下,卻沒有比他略矮一頭的——宰相也不成——故而要專設諫官;如今你大司馬在關中行台也是一言九鼎啊,那你的行為又豈可不受絲毫製約呢?肯定會出事兒啊!
裴該心說我的行為怎麽就不受製約了?先不說天時、地利、人和的製約,那些舊製度、舊習氣,因舊官僚而給我下絆子,使我不能舒心暢意,也不是一天兩天了。然後再設諫官,比方說你陳延思,見天兒上書要我輕工商、罷民屯,下筆千言,口若懸河,在輿論上攻擊我,那我還不得給氣瘋嘍!
不過再一琢磨,我的很多理念、手段固然經過曆史的考驗,可以確定是先進的,但高產種未必可以施之於鹽堿地,因應落後的社會生產力,很多施政措施有可能超前,過猶不及,反倒有可能壞事啊。
對於這點,裴該本人是每常警惕的,故而以他的權柄,完全可以在關中徹底自搞一套,他卻仍然要多方麵聽取意見,對於裴嶷等人因傳統思想而產生的反對情緒,寧可花時間、精力去耐心說服,也絕不強行壓製。況且若不能真服其心,你就算政策再高明也沒用,人若不給你認真執行,陽奉陰違,必然難以成功。
那麽既然自己已經有了這種心理準備,已經下決心要知難而上,為了集體的團結,更為了不自矜、驕傲導致誤事,樂意聽取各方麵的意見,肯於做大量的說服工作,則諫官之設,又有何不可呢?
這是主動用製度來約束自己的權力,起碼打開一個下情上達的通道,自定會因此而產生不少的麻煩,但同時,製度的完善,能夠將更多可能的失誤都扼殺在搖籃中,這未必是一樁壞事啊。唯使我不得襯心順意而已,但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為政者又豈能想望諸事盡皆襯心順意呢?!
再者說來,即便不監督自己,也應該設職監督行台政府。此前一是人才稀缺,二是為了行政方便,大司馬以下唯長史、司馬統管文武,對於政令缺乏中書、門下那類審核機構。雖然從事中郎掌監察之任,但主要是麵對官吏個體的,而非督責整個政府部門的運行,且裴詵、王貢的絕大部分精力其實都撲在對外情報上麵,要他們再加監督政府,未免強人所難。
裴該從前就討厭“噴子”、“鍵盤俠”,但具體到諫官,仔細想想,倒也未必有那麽煩人。因為麵對其他朝臣也就罷了,倘若麵對的是主君,誰又敢以話術來混淆視聽,甚至於撒潑打滾、扣帽子耍賴啊?隻要確實是在講道理,即便道理不通,我又有何可懼?
想到這裏,他便擺擺手,阻止了熊遠繼續反駁陳頵,隨即麵向陳延思,一字一頓地問道“卿此言確實有理,是我疏忽了。然而,我若於行台設諍諫之官,卿可願為麽?可敢言麽?”
陳頵倒沒想到裴該那麽輕易就認同了自己的建言,他原本以為還要勸說半天才可能見成效——終究誰都不樂意在身邊常伴一個提意見的呀,此乃人之常情。但他的打算是將來裴該還朝之後,把關中行台更為嚴謹的政治架構,直接套用於朝廷的,則若預先不設諫官,將來再硬塞進去就難了,故而做好了苦諫的準備。
不禁暗道“大司馬倒確實從善如流啊……”便即拱手“若大司馬不以頵卑陋,假我以諍諫之任,自然知無不言。”
裴該笑笑“若卿進諫,而我不聽,奈何啊?”
陳頵道“自當再諫。”
“憑卿再諫、三諫,我皆不從,又如何?”
陳頵聞言,不禁微微一愕,隨即囁嚅一下,回複道“聽不聽在裴公,而言不言在陳某。”
裴該笑問“難道不是‘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麽?”
陳頵正色回複道“道與言未必契合,一言不聽,未必其道不行。倘若諫臣所言,君主必聽,則是以臣挾君也;倘若一言不聽,即掛冠而去,是偽為龍逄、比幹,而擬君為桀、紂也——此非諍臣,而是要名之妄人。大司馬若有缺失、疏漏,頵自當直言進諫,若其事小,不聽也可,但請更谘於眾;若其事大,乃當固諫,即不我聽,也不至於逃去……”
他陳延思在洛陽的時候,三天兩頭上奏,就朝政發表意見,大佬們多數都是不肯聽從的,也沒見他因此而辭職啊,他最終是被人轟走的……就陳頵的認知,即便諫官也不能說自己的想法全都正確,否則直接以諫官為宰相甚至人君好了,豈有此理啊?既然如此,怎麽可能要求凡諫言而人君必從?
裴該頷首“延思能明此意,我心甚慰。”我別招來個牛脾氣,一定揪著衣襟要我聽他的話,不聽就或者辭職,或者去撞柱子,那不是白給自己找麻煩,卻未必能產生好效果嗎?再如明清之際,大群言官(還不能算是諫官)純為要名而放嘴炮,細過必究,搞得都沒人敢認真做事了——因為凡做事必有疏漏,唯不做才不會犯錯——那種“鍵盤俠”,不要也罷。
於是裴該就對陳頵說“我即授卿諍諫之職,望卿毋負我望。如今日所言三失,我盡知矣,卿不必複言,我及行台別有疏漏、差錯,卿當直言不諱。”
即命書記胡飛製文,於行台新設諍諫之職,起名叫做“拾遺”——這個詞兒當時就有,乃匡正過失之意,至於用作官名,則是直接抄了武則天的“後”智——直屬大司馬,列第五品上大夫,任命陳頵陳延思擔任其職。製文即送長史裴嶷、司馬陶侃傳閱,若是沒有反對意見,簽上自己的名字,這事兒就算定了。
就理論上而言,裴、陶二人對此事不大可能堅決反對,因而陳頵便再次向裴該行禮,改口尊稱“明公”,而自稱“臣”——上下級之間,尤其某官及其自辟的僚屬,依秦漢之風即等同於君臣,起碼禮數上如此,逮魏晉而俗不變,大概要到南北朝和隋唐以後,所麵非人君而以“臣”自稱的習慣才逐漸消亡。
裴該接受了陳頵的再次行禮,然後雙手攙扶他起來,順便就說點兒別的——實話說陳延思口舌甚利,裴該不打算同一天再聽他發表兩次意見了——“聞有二少年隨卿等前來,然否?”
熊遠點頭,說確實,乃是王家的王羲之和庾家的庾翼,這會兒大概正在拜會李茂約,兼求教於衛夫人呢。裴該便問“卿等觀二少年如何啊?”
陳頵回答道“天賦異秉,恐怕將來書法之道,唯述此二人,可為當世之鍾元常(鍾繇)、張伯英(張芝)。唯尚年少,於其經史之學、治國之能,不敢妄斷。”隨即雙眼微微一眯,說“江左遣此二人來,得無欲謁明公麽?”
裴該聞言,不禁撫掌而笑——是個人就能瞧出來,王、庾兩家派倆孩子來關中,究竟為了什麽啊,我又豈有不知之理?他是沒打算接王導遞過來這橄欖枝的,因為裴、王如今齟齬,純因國事,不是他本人記恨王茂弘當初扯自己的後腿——哦,對於庾元規,倒是難免存著不小的惡感,難以消解。
不過也不妨抽空見見此二少年,尤其是王羲之。他沒打算留此二少年在行台任職,一是對方年齡還小,又非甘羅、項橐,怎麽可能這就當官兒?二則庾翼將來如何,他記不清了,王羲之那可是純粹的藝術家,沒聽說有啥治國理民之才啊。
裴該當年在建康的時候,之所以特別關注王羲之,有一定的“追星”因素在——那可是書聖啊!你到後世打問打問,東西晉之交,是知道王導、祖逖、陶侃的人多,還是知道王羲之的人多?憑什麽我吃到一枚雞蛋可口,就不能主動要求見見下蛋的雞了?
要說裴該在後世,軟筆書法隻學過不到一年,硬筆書法壓根就沒練過,字本來就跟狗爬似的,穿越前幾年光敲鍵盤了,恐怕連狗爬字都難免提筆即忘。穿來此世,占據此軀,繼承了此世裴該的諸多才能——包括經學,包括書法——要說高門世家子弟文史基礎還是打得很紮實的,放諸後世,說不定也能在什麽市級、區級書法比賽裏拿名次。
但在此世,裴該的書法僅僅中平而已,故而當李矩北歸並入幕之後,他便時常抽空前往求教。雖然本身天天打拳練筋骨,沒有特意練書法,終究日常公文批複,下筆往往數百上千言,寫得多了,自然也有所長進。
可是李茂約雖然也算書法達人,其水平卻遠不如其妻,則衛夫人的嫡傳弟子,想必要比我這個李公子的掛名傳人強得多吧。不知道王逸少如今已經到了哪種水平了?我要不要先存他幾張字帖,將來可以傳諸子孫啊……
不過也不急,先晾一陣子再說。目前最需要花費精力的,乃是關東的戰事。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