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將星閃耀
字數:5922 加入書籤
毛寶毛碩真摩挲著盔上那枚新嵌的金星,欣悅不已。
他是滎陽陽武縣人,原本曆史上仕於東晉,先後參加過征討蘇峻和郭默的戰鬥,進位征虜將軍、監揚州之江西諸軍事、豫州刺史,後拒石趙大軍於邾城,兵敗溺水而亡。
但在這條時間線上,毛寶聽聞洛陽克複,便即北投關中,在行台第一屆武科中脫穎而出,被撥隸於“厲風營”右副督董彪麾下,終積功而為部督。等到這次軍製改革,他又被授予少將軍銜,成為天策軍前師師督。
就此盔上四顆銀星,換成了一顆閃亮的金星。
其實若非製度頒下,沒人知道這玩意兒是星……時人仰望星空,所見不過無數亮點而已,隱隱約約的,仿佛紅日或滿月一般,都隻是一個個小小的圓,一般圖畫(哪怕是星圖)上繪星,也隻是或空心或實心的圓而已。而似這般五棱五角,形狀頗為怪異,能是星嗎?
反倒是尉官盔上或幘上,所鑲嵌的銅扣,更象是星吧。
毛寶在舊關中軍內部,屬於特立獨行的人物,因為多半關中軍將領都出身民間,起於行伍,別說讀書作文了,就連識字都是大都督——即今天子——勒令下方始就學。故而昔日也有因此鄙薄關中軍的,說:“祖氏起於微寒,軍中多士人,而裴氏高門世家,軍中多魯夫,其大司馬(裴該)獨信用武人哉?”
據傳這個說怪話的家夥,某次走在街上,莫名其妙就被人套上麻袋,給打了個半死。
當時關中軍各營督將,唯郭默、周晉、北宮純等寥寥數人粗通文墨而已,反倒是毛碩真,不但熟讀兵書,而且於經史也略有涉獵,還寫得一筆不錯的毛筆字。故此同級將領多敬畏之,甚至於直接稱他為“毛先生”。於是就有人問毛先生:“五棱五角,為何是星呢?難道天星實際是五角的嗎?”
毛寶先笑笑:“陛下昔日曾雲,星如日月,浮懸於虛空之中,是些能夠發光的圓球,則圓球如何能有角啊?此五角,不過示以光芒之意罷了。”隨即又揣測道:“天有五星,地有五行,或因此而以五角以示星芒。且吾昔日曾見人繪五行生克之圖,金木水火土環據五端,以互生相連線,便成為圓,以互克相連線,便是這五角之星了。軍爭以克敵為要,自取相克,乃用此形——竊揣陛下之意,大概如此吧。”
這道理是說得通的,諸將吏乃皆拜服——即便不信,也不便直接去向皇帝打問啊。
當時華朝初建,毛寶還是上校,盔上嵌四顆銀星,他就總望著上官的金星流口水,心說倘若有朝一日,我也能得授金色將星,則自然位列三品重臣,乃不枉此生——隻可惜,暫時沒大仗可打,滅羯之功,全都讓給祖家軍了。
毛寶自然明白,這是天子為了籠絡和安撫祖氏將兵之意。他當然不敢寄望於祖軍敗績,好讓自家頂上去,隻能琢磨著將來定蜀中、江南,可總該用上我們這些從龍之臣了吧。
可誰想還沒打上仗呢,自己竟得晉升一步為將,實為意外之喜。
主要是祖部既克襄國,等於滅羯,諸將都當論功受賞,於是就利用改革軍製的機會,不但把衛策、許柳等人都升了一到兩級,還趁便升進了不少關中舊將——這是反過來為了安撫舊部,不使生怨啊。
其中劉央卻拓跋、甄隨監李矩取上黨,都榮升上將,不必說了,毛寶也因為押送過幾次糧草到枋頭去,而得兵部提了一級——兵部轉屬尚書省,真是天子的妙策啊,否則仍歸樞密省管,由祖元帥統領,估計他未必能夠想得起自己來。
或許是為了這一升進更能服眾,而早有籌劃吧,時隔不久,樞部便下令,任命元戎陶侃為天策軍帥,率前中後三師遠赴漢中,以卻巴賊。
國家新設十四個軍,卻俱不定帥,逢有戰事才臨時任命,事實上長期掌握兵權的,就是毛寶這一級別的師督了——師督多為大校,隻有三人列名為將,即周晉、劉光和毛寶。隻是毛碩真這個天策軍前師,也非其舊部人馬,而本駐關中——毛寶則當日跟隨天子入洛,此後一直留在洛陽。
因而陶侃、毛寶,以及另外兩名新任的中、後師督,都隻帶著自己的參謀班底和部曲護衛,總計二三百人,策馬離了洛陽,急向長安趕去。長安留守荀崧荀景猷、雍州刺史裴粹裴公演出城恭迎,請入城中,設宴款待。
但是陶侃說了:“漢中急報頻傳,形勢不容樂觀,若自洛陽調兵,恐虛耗糧秣,乃取關中兵,而命我等統領,南下救援。兵將整訓,使上下一心,尚須些時日,吾又豈敢耽於酒食,而誤國家之事呢?”
裴粹尚欲再請,還是荀崧比較了解陶侃,知道老家夥就這脾氣,真不是故意怠慢我等——再者說了,他兒子就在漢中啊,自然心急。於是即於城前交換公文,幾名將領連長安城都不進,直接轉向城東豆田壁的軍營,去接收和整編兵馬了。
毛寶實在忍不住,就壓低聲音問陶侃:“陶公,末將投效天子較遲,不甚明了先前之事。但聞天子昔自徐州起兵,克複洛陽後即揮師入關,駐在此豆田壁。當時有讖語雲:‘天子何所在,近在豆田中。’則天意早有歸屬——此事實有麽?”
陶侃聞言,微微一愣,隨即苦笑道:“軍不當久駐豆田壁,卿可為我勘察長安周邊地勢,別擇善處安營。”
——————————
三個師就是將近一萬人馬,重新整編、訓練,以期將能知兵,兵能識將,再加糧秣物資的調度,花費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隨即十月初,陶侃即揮師南下,分自褒斜、子午兩道前往漢中——沒辦法,南山阻隔,諸道皆狹,若不分兵則軍行必緩。
其中毛寶充任先鋒,率天策軍前師在長安城以南入山,經子午穀而進抵漢中郡的要隘赤阪。時少將楊虎駐在黃金,距離赤阪不遠,聞訊即來相見,同時建議:“若軍有餘力,不妨東出取安康而向西城,則魏興可得。”
楊虎實在是被王廙惡心壞了,明明沒什麽本事,還要三天兩頭來擾漢中——我當初割據漢中的時候,怎麽不見你來打啊?難道說如今華朝之勢,反不如當初奄有漢中的巴氐不成麽?那家夥腦袋裏有屎,我若不能反殺出去,給他來個當頭一棒,怎麽甘心!
毛寶笑道:“且退氐寇後再商議——且此事非我所可置喙,必當請求陶帥。”
“元帥”一詞,始於春秋時代的晉國,晉文公曾“謀元帥”,也就是遴選足以適任三軍主將的人選——晉奉周命建三軍,三軍各有將、佐,則元帥就是指的中軍將,意為為首(元)的將領(帥)是也。這隻是一個俗語而已,並非實際官職,包括單獨一個“帥”字,古來隻有統領之意,是故秦孟明等三將被記為“三帥”,齊國則“三鄉為縣,縣有縣帥”。
“元帥”而為實職,原本曆史上始於北周,設“行軍元帥”。裴該在當時慣用的“督”銜上更命以“帥”(最早是旅帥),也純屬兩世記憶混雜在一處所致,好在這個稱謂不跟“排”似的那麽難懂,而且“可以”有考據。那麽以軍銜第一稱“元帥”,第二稱“元戎”(也是將帥的俗謂)也便順理成章了,不至於引發文士們的腹誹。
至於軍中此前俗稱將領為“某督”,此後自然也就稱一軍之長為“某帥”了。另外毛寶等人私心揣測,若然伐氐獲勝——都未必要直入成都,取下李雄的首級——則陶公必能進位元帥啊,呼之為“陶帥”,名實攸歸。
此時李壽尚據沔陽,而李班屯兵於米倉山下,如同螃蟹的兩隻大螯,將漢中郡牢牢鉗住。因而等陶侃率軍進入南鄭後,便與諸將及陶瞻、周撫等商議,咱們應該先去打哪支敵軍為好啊?
陶瞻建議先攻沔陽,因為沔陽是漢中的西方門戶,沔陽一日不複,南鄭一日不安。周撫則建議假裝去攻沔陽,以牽製李壽,主力卻南下攻打米倉山的李班。陶侃對此笑笑說:“無須也。”
兩支氐軍,一在漢中之西,一在漢中之南,直線距離不遠,問題是無路可通,想要傳遞消息,必須從梓潼和巴西兜一個大圈子。既然如此,咱們打沔陽,米倉山且得不著訊息呢,若攻米倉山,沔陽之賊也無從配合,那又何必搞聲東擊西的花樣啊?
他主張先破李班,並且豎起三枚手指來分析道:“其一,聞李壽悍勇敢戰,而李班雖禮敬文士,於軍爭則未見其長……”
對於巴氐李氏諸人的性情,陶侃知道得恐怕比周訪在世時更為詳細,無他,因為臨行前裴該跟他說過了——在陶士行想來,天子必有密偵在蜀中,如昔日王貢探查河北而裴詵探查關、洛也,當然事實上不是那麽一碼事兒……
裴該前世讀史,雖說對於成漢政權的了解並不是很深入——因為史書上的記載就相對簡略——但李班因仁厚而被殺,而李壽複篡位且雄長一時,他總歸還是記得的。
陶侃接著又說另兩點:“沔陽城堅,未必易取,若遷延日久,而李班得訊,威逼南鄭,則我反受製於人;不如先攻米倉山,急敗之,則李壽聞報,或將棄沔陽而退歸梓潼。
“其三,巴西多山,道路險狹,李班軍眾,退卻為難,必可趁勝多殺傷之,以寒巴賊之膽!”
於是即命毛寶為先鋒,複召楊虎前來協助——楊虎久居漢中,對於地形是再熟悉不過的了——直取米倉山的氐營。
——————————
本年二三月間,周訪因為高樂之敗而被迫退兵,李班銜尾而追,卻畏周訪之勢,不敢緊逼。隨即周訪死於南鄭城內,李班奉命往攻南鄭,但是參謀任回卻說:“趁喪伐人,非禮也,必致漢中軍同仇敵愾,以拒我軍。
“楊虎本為漢中之主,除周士達外,無人可撫禦之,不如致書楊虎,許以厚祿,或者於南鄭城中傳謠,促使楊虎、周撫相爭,到時我軍趁亂而進,方有勝算。”
李班深以為然,但他不打算去傳謠——“此非仁人所當為也。”隻是謀劃著派人去勾搭楊虎。
李班好儒,為人寬厚,在原本曆史上,再過幾年,李雄就要排除自己的兒子們,而立李班為太子了,李班因此曾對人說:“觀周景王太子晉、魏太子丕、吳太子孫登,文章鑒識,超然卓絕,未嚐不有慚色。何古賢之高朗,後人之莫及也!”可是他仰慕曹丕也就罷了,竟然慨歎不如王子晉和孫登——那倆貨可都短命,乃是壯年而歿的呀——似乎預示著他自己也活不了多長……
李班既然講禮,當然不敢專斷自為啦,因此對於以何職引誘楊虎一事,先要派人返回成都去向李雄請示,結果來回這麽一折騰,華軍入境,逼退了西麵李壽的兵馬。李壽多次請求與李班約期進軍,共謀南鄭,李班卻總是拖拖拉拉的,終於等來了陶侃的第二批增援兵馬……
其實這倒也不能責怪李班,反對趁喪進軍南鄭的,實為李雄的妻舅任回。任回素稱多智,主要他估判形勢,知道這仗贏不了——其部才剛從南方趕回來,士卒疲憊不說,於巴西群山間長途跋涉,物資難運,並不充裕啊——所以勸諫李班,還是再等一段時間為好。
倘若倉促北進,終究李壽和李班兩支軍隊間道路阻隔,難以通傳消息,一個配合不好,易為華人分而擊破。李壽若敗,可以退歸護守沔陽,李班若敗,那就隻有一口氣逃回遙遠的漢昌去了,恐怕短期內再難複振。
故此才駐軍米倉山下,雖然保持著外部壓力,卻並不緊逼漢中,要讓周、楊等人有閑心內鬥。
隻是任回以為華軍尚在河北與羯趙激戰,短期內不可能大規模增援漢中,卻不想短短數月間,祖逖便破襄國,而陶侃也很快就揮師而入漢中。
終究所在偏遠,消息傳遞不易,難免滯後,任回即便有孔明之智,也不能真正料敵機先——真當“書生不出門,便知天下事”啊?諸葛亮若不是和荊州諸賢常有來往,光悶頭跟草廬旁種地,他能作出《隆中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