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各有稻粱謀
字數:5842 加入書籤
庾翼反問王羲之:“逸少兄於舊籍風物,可尚有印象麽?”
王羲之的老家是在琅琊郡的臨沂縣。話說司馬睿是在晉懷帝永嘉元年出鎮建康(當時還叫建鄴)的,王導、庾亮等闔族相從,那會兒王羲之才剛五歲,庾翼則是三歲……庾翼的意思,你多半記不得老家之事了吧,那我就更不用提啦,則對於我等來說,唯江南,甚至於唯建康才是故鄉。
你拿老家在華境內來安慰我,不但起不了作用,反倒會使我更感惆悵啊!
王羲之聽此反問,不禁苦笑。他遠眺故鄉——雖然望不見——的心願已了,再無趣味,轉過身去就打算下山,突然間庾翼從後麵揪住他的衣襟,壓低聲音問:“李公前日所言之事,逸少兄其有意乎?”
李矩雖然因為學問出眾而實務能力稍缺,於華朝肇建後便不再擔任一部尚書,而轉去了相對清閑些的門下省任職侍郎,終究也屬朝廷重臣,時常能夠覲見天子,所以消息還是很靈通的。不過此前不久,他向王、庾二人透露的某些信息,實際上卻是裴該的試探。
什麽信息呢?就是天子有在今秋改換名目,重開科舉之意。
裴該想在整個華朝境內開科舉,這一想法已經多次向重臣們谘詢過了,但以華恒等人為首,反複進諫,極言不便。昔日長安行台搞過兩次科舉考試,都是隻看學問——因為首重筆試啊——不在乎門第高低的,隻要身家清白,沒犯過大罪,皆可應試,這自然會受到世家的阻撓了,認為寒素之輩因此將會擠占大族的入仕和晉身空間。
當然啦,他們口頭上絕對不能夠承認這一點——甚至於心裏也未必仔細考慮過,純出潛意識中的警惕——隻是說若無中正品評、地方舉薦,誰知道那些應試之人德行如何啊?一旦德不配位,知識越多反倒越反動!
昔日在行台,是因為州郡無中正,且人手實在缺乏,才被迫行科舉之事;如今故晉官吏大多從華,人才不虞匱乏,即便想要招攬年輕士人,也應該重命中正為好吧。
陳群所創九品中正製,之所以使得用人之道漸為豪門所把持,乃因為規定各州大中正皆須是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則即以華恒論,他華氏本來在平原郡內,甚至於整個冀州,都屬於排得上號的高門,再加上其人之官、之名、之德(沒人敢說華敬則無德),這冀州的大宗正,起碼平原的中正官,恐非其人莫屬。
即便一時當不了,等到華恒告老致仕,還鄉之後,按例朝廷撫恤老臣,也必任之以中正。到時候整個冀州,起碼平原一郡,士人的優劣高下,全都操持在華某之手,大可以親者給上品,疏者給中品,甚至於仇家給下品,則權勢必可以一直榮顯到死。冀州或平原這一代官僚,倘若都由華恒品評、推薦得用,將來多半也會回報華家,則整個家族都能因此而得利了。
然而裴該平素最反感九品中正製,當即似笑非笑地問華恒:“卿自仕於朝,已多少年不曾回鄉了?”
陳群當日創設九品中正製,是為了補漢代察舉製之缺——因逢亂世,士人多徙,官吏也走馬燈一般換個不停,導致兩相陌生,那還怎麽向朝廷舉薦人才啊——然而晉末之亂,起碼在中原地區,其烈度是要遠超漢季的,象華恒這樣已經脫離原籍很久之人,對於平原郡乃至冀州之事,還有多大的發言權呢?命你為中正,那你肯定就去谘詢族人啦,華家留在冀州之人說啥就是啥。
這是對朝廷負責任的態度嗎?人才選拔乃是大事,豈可如此輕慢?
故而裴該硬頂著輿論,徹底廢除了中正官的品評,而暫且恢複到漢代的察舉製,由中央重臣和地方官員向朝廷薦舉人才,作為向科舉製的過渡。同時他也被迫退讓一步,先不直接將行台的科舉製通行全國,而暫且從太學中挑選人才。
太學生的報名,不但無需推薦,不看門第——因為有入學考試,由董景道和其他先生們給把關——並且食宿全免,就理論上來說,寒門子弟隻要還能湊得齊前往洛陽或者長安(有太學的分校)的路費,皆可經此終南捷徑而謀官。故而裴該就把太學的畢業考試作為科舉考試的先行、探路石,規定若能通過畢業考試,即可具備做官的資格。
順便,重臣及各州郡所舉薦的人才,既然也都需要考核,幹脆跟太學畢業試擱在一起吧,省時省力。
經過反複的磨合,裴該這一係列舉措終於得到朝廷官署的認可和通過,於是他就得隴望蜀,嚐試著更進一步。
那就是,擴大太學的招生名額,各地士人,隻要有地方官所出具的身份證明文件,皆可隨時參加入學試。可是這麽一來,隨著地方平靖,太學恐怕要人滿為患了呀,不但沒有足夠的師資力量,而且朝廷也未必供養得起那麽多人的食宿費用。沒關係,裴該於太學生上舍、中舍、下舍之外,又增設了“外舍”,也就是旁聽生。
表麵理由冠冕堂皇,因為很多世家自有族學,其子弟沒必要再上太學,即便是寒門,此前流散各地的儒士開私塾的也不在少,未必都沒有學問。外舍生自然是不供應食宿的,而且逢有空額,事先報名,才準旁聽太學課程,但若自認學有所長,每年秋季一樣可以參加畢業試。
同理,太學生也可以跳級,即便身為下舍生,還沒來得及升班,照樣可以申請畢業。
當然啦,到目前為止,這一新製度尚在征求各方麵意見,未成定論,但裴該某次召見李矩時想到了王、庾那倆小子,就指使李茂約去試探一下。
李矩即喚二子來,對他們說天子有此意。我身為從三品官員,也是有向朝廷舉薦人才的名額的,今秋太學畢業試,可以舉薦你們;若不願意,你們可以直接報名去上太學,或者等新製度出台後做外舍生也成啊。
二人並未當場允諾,而表示要再考慮一段時間。於是今日委粟山上,庾翼就問王羲之,你對此有何想法啊?
王羲之搖搖頭,說:“我但求久侍恩師身旁,勤習書法,無意於宦途。”頓了一頓,又說:“以稚恭與某之才,太學正不必入也。”
這二位都可以說是家學淵源,雖說醉心於書法,但書法本來就是跟經典聯係在一起的,不可能光會寫字而不通儒學吧,以他們的學問,確實未必把草創不久的太學諸生放在眼中——我又何必浪費時間去上學呢?
庾翼規勸道:“大丈夫自當為官做宰,牧民守國,豈能畢生唯耽於書道?以逸少兄之才,足荷一縣乃至一郡之任,又豈能視名祿如糞土啊?且我等於此,終究寄居,焉能久為李公之客?即孔門諸賢,亦各有居,且陸續皆仕也。”
王羲之聞言,不禁垂下頭去,沉吟不語。他確實醉心於書法,根本就沒有當官兒的打算——在原本曆史上,那是因為門第高貴,官帽子自然而然地飛到了頭上,但他也沒怎麽真管過事兒,世稱“王右軍”,難道他真領過兵,打過仗不成麽——但庾翼說得也有道理,除非你賣身給李家,否則怎麽可能一輩子呆別人府上呢?學生整天住老師家,吃老師的,用老師的,這也太厚臉皮啦。
庾翼見狀,略略湊近一些,眼角一掃側旁諸人,壓低聲音說:“若得仕,自得居,不必再勞彼等所服侍。”
有些話不必要說得太過明白,當此情形下,也不能說得太明白,好在二人相交已久,隻要一個眼神,便能通傳不少意思。庾翼是表示,咱們如今在洛陽就是人質,而若肯出仕於華,那華帝必然就放心了——同在一族,分仕兩國,這路事兒幾十年來還少見嗎——起碼可以活得自在一些,不必要整天被監視的目光所環繞啦。
王羲之聞言,不禁長歎一聲,說:“江南桑梓之地,不知何日得歸啊……”
他其實是在探問庾翼:你出仕於華,難道是打算落跑嗎?
庾翼聞弦歌而知雅意,當即微微搖了搖頭。
其實想落跑早就可以落跑了,李矩雖然遣人監視二子,布置得卻並不嚴密,倆少年若想逃出洛陽城,其實本有大把的機會。但問題是千裏迢迢的,即便道路平靖,不逢盜賊,以他們的年歲、經驗,甚至於膽量,又怎麽可能順利抵達江南呢?來時容易,去未必然啊,既然中原秩序已經大致上恢複了,自然各郡縣會嚴查“傳”,也就是過路憑證——哪怕兩千年後,你想走長路,也得隨時揣著身份證吧。
但庾翼還真沒打算先混個一官半職,然後就能準備好身份文件,方便落跑。他先是搖頭,隨即對王羲之說:“南北必有一戰……我等或可延續家係……”
言下之意,不久後的那場統一之戰,江南多半是扛不住的,到時候你的叔伯,我之諸兄,或許都會變成階下囚徒。而若我們出仕於華,即便到時候不能代為請赦,也能保證王、庾兩家不被斬盡殺絕吧。說不定兩家得靠著你我,才能把宗祀給延續下去。
其實王羲之於家族乃至與宗祀,看得也不是很重,但他之所以能夠一門心思沉浸在書法藝術上,實受家族的支持;倘若家族亡了,吃飯都成問題——總不可能一輩子吃老師的,況且若老師仙逝了呢——難道要靠著賣字來苟且得生不成嗎?十數年間衣食不愁,從沒吃過苦的王逸少,想起這般前景來,也不禁暗暗打了一個冷戰……
於是慨歎道:“我不望李公之薦也。”
官員向朝廷舉薦人才,那都是有名額的,李矩肯定還有大把的宗黨、門客需要舉薦,則即便他有這番好意,我已經虧負他家很多了,又豈能真順杆爬,去承受恐怕畢生難報的恩惠啊?
“……太學自也不願去,唯望外舍生之製,可以得行吧。”
倘若晚生個幾百年,王逸少此時正應吟一句杜詩,“君看隨陽雁,各有稻粱謀”了——一切都是為了吃飯哪!
二子就此下了委粟山,通過洛水浮橋,當從南門返回洛陽城中的時候,紅日西墜,黃昏將近。李矩的府邸其實在城東,二子乘車經通衢往東方來的時候,忽見不少人家都擺出了香案,並且迎候道旁,似有所待。
庾翼覺得很奇怪——沒聽說哪兒剛打了大勝仗,將要獻俘闕下啊,並且看這情形,香案稀稀拉拉的,也不象有官方在組織,這是在等誰呢?即命仆役前往詢問,不多時跑回來稟報說:“傳言佛圖澄今日將至洛陽,是以城內信釋教的皆往奉迎……”
王羲之聽了,當即一皺眉頭:“得非石勒命為國師的西域僧麽?”
仆役說對,隨即解釋,說當日襄國圍城之前,這個佛圖澄便悄悄遁出城外去了,潛伏於鄉野之間,竟成漏網之魚。還是這回衛將軍率部摧破孔萇的時候,想起了他來,即命在冀州和司北各處搜捕,前不久終於逮著,於是檻送洛陽。
庾翼對和尚沒啥好感,不禁自言自語地道:“彼實助紂為虐,既縛至洛陽,天子多半要斬殺之……”
這年月佛教雖然早已傳入,卻並不怎麽盛行,士大夫於儒學之外,多半是崇道的,尤以琅琊王氏為最——如王羲之起雙名,以“之”字為結,其同輩中尚有王羨之、王胡之、王晏之、王允之等等,就都是受了天師道的影響。當時崇道的家族尚有陳郡謝氏、殷氏,高平郗氏,丹陽許氏,東海鮑氏,義興周氏等等,數量相當不少。
然而王羲之雖然崇道,卻也並不反感釋教——這年月兩教還沒因為搶地盤兒、搶信眾而幾乎把腦漿子都打出來——聞言微微搖頭道:“不過一個修道者,雖曾附羯,其於軍政事何由置喙啊?囚之可也,逐之可也,何必要殺?天子素來仁厚,應不為此。”
庾翼微微一笑,隨即下巴一抬,遙指那些香案,壓低聲音說:“若其老實歸洛,複能以言辭動天子、大老之心,或者未必死。然逸少兄且見此景,洛陽城內奉釋者不在少數啊,雖為囚徒,亦有人迎,此事大是遭忌。我恐佛圖澄命不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