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引子 沸騰的米湯
字數:3401 加入書籤
做米飯的水燒開了,米湯沸騰好一陣子,再慢慢平靜下來,米飯才逐漸做好。
青春期就好比是沸騰的米湯。一個人從小孩子成長為小夥子,或是大姑娘,成為有出息的人,都得經曆這段沸騰的青春期米湯。心理學上青春期是指從12歲到18歲的這段時期,也剛好大體上是一個人的中學階段。小孩子忽然長高了,情緒風風火火、忽冷忽熱,海闊天空、古靈精怪的念頭忽然多起來,男孩女孩的生理特征和差異越來越明顯,終於有一天人們突然發現他們不再是小孩子,而是小夥子或大姑娘了,這就是青春期的典型過程。身處沸騰的青春期米湯當中,無論男孩女孩或者小夥子、大姑娘都時不時會麵臨臉紅耳赤、心猿意馬的尷尬時刻,當驚天地泣鬼神的念頭嘩啦嘩啦地從天上掉下來,心裏撲通撲通地狂跳不止,據說這就是情竇初開了。
無論誰都得經曆這沸騰的米湯。按照現代心理學鼻祖弗洛伊德的說法,成長過程如果缺失某段必要的經曆,那麽很可能會延滯隨後的成長階段,甚至在將來某個計劃外的時候“被迫補課”。人嘛,既然成長到了這歲數,米湯是必定要沸騰的,無論你覺得難受、被折磨,還是有趣、樂於“享受”,結果都是如同身處長長的隧道中,總是熱切盼望著快點到達出口。然而,“出口”是與歲數、際遇和個人特質掛鉤的。沒到那個“點”,就隻有安心、耐心地忍受或承受米湯帶來的“好日子”了。換個角度看,日後過了這歲數、過了這個“點”,就永遠也不可能再體會到米湯的翻騰、羞澀、狂想,還有獨特的浪漫了。
從“米湯初沸”到“米飯初成”的這六年,一個人不但隻性別特征逐漸突顯,而且生理發育逐步達至一生的最大值(除體重外的所有生理指標都將達峰值),當然智力、心理也會飛速發展,但通常綜合智力(數理邏輯、泛知識、心理素質)卻要到三、四十歲才會達到一生峰值。由此可見,將“米湯沸騰期”幾乎全用於課本知識學習甚至大量地死記硬背,實在不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發展規律!事實上,在“米湯初沸”的時節倒是應該盡最大努力促進生理發育,使孩子的骨骼、體魄得到最大限度的成長,才是最為孩子著想的措施。因為過了“米湯沸騰期”,就象是過了清明時節的桃樹一樣,任憑怎麽施肥加護都不可能再開出桃花了!除此以外,逐漸長大的小夥子或大姑娘會日益形成自己的個性特質,多多見識和鍛煉最有裨益。而且,對一個人是否有出息甚為關鍵的誌向或理想也會在這個階段樹立,這些都遠非數理化或文史地可以涵蓋。
不過,現實終歸是現實。社會的攀比風氣、學校的競爭模式、父母的比拚心態,全都傾注到孩子身上,形成了一個有“頑強生命力”的生態圈。這種局麵和基本倫理已經形成、延續了好幾百上千年,甚至兩三千年,要瞬間改變猶如癡人夢話。幸運的是,在不時爆出的負麵新聞叢中,偶爾也會冒出些許相當正麵的成長案例,這些偶然變化肯定會逐漸形成持續性變化,量變也肯定會促成質變。如同“米湯沸騰”到足夠的時候,也就肯定會變成熟飯,這本身不就是自然規律嗎?
在bj某名牌大學附中讀高二的李為哲,趁暑假短短的幾天假期跟爸媽到香港旅遊。返回bj後就要全力備戰,下一個假期估計是高考之後的事情了。
去了迪士尼、海洋公園,也到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去轉了轉,親身感受校園的韻味風範。然後逛街購物,再過兩天就啟程回bj了。這天,他們到了銅鑼灣,爸媽拿著代親友購物的清單要去“掃貨”,為哲對逛街購物一點興趣都沒有,自個兒到附近的中央圖書館去看報刊。
早已在網上了解過中央圖書館,為哲很熟練地上了五樓的報刊閱覽區,隨手翻閱香港和世界各地的報刊。他對香港可是充滿了好奇,內地看不到的很多內容都可以在這兒盡情閱覽,方便快捷地多多了解香港的方方麵麵,包括風俗、法例和社會習慣規範之類。為哲的爸媽是國內頂尖大學的教授,一直都期望他到香港讀大學,既可以就近少擔心,實在牽掛還可以隨時來看望,也可以作為過渡踏板,方便將來到英美的頂尖大學深造,讓為哲未來的發展空間有更多選擇。
在報刊閱覽區不知呆了多久,為哲覺得有點兒渴,也有點兒餓,便到地麵的法式咖啡店去。香港的樓層編號有點不習慣,早前在網站上得知咖啡店在地麵,為哲習慣性地以為就是一樓,卻原來還得再下一層才到達地麵。
雖然不是周末,但下午茶的時間,咖啡店裏仍然坐滿了顧客。為哲走到櫃台前,心思卻仍在思索剛才那份雜誌上有關香港中學課程設置的討論。他眼睛瞟了一眼餐單,手指一點其中一行,脫口就是一句京腔:“來一份兒。”
櫃台裏麵的女孩服務生略為一怔,然後嫣然一笑,一副樂於迎接挑戰的表情,用純正的普通話問為哲:“請問你喝什麽?”
為哲一時不知如何回答人家,一臉茫然,疑惑地複述:“喝什麽?”
女孩兒趕忙解釋:“這是套餐,還包括一杯飲料,咖啡?奶茶?有機綠茶?請選擇一項?”水靈發亮的大眼睛看著為哲,等候他的選擇。
咖啡吧。”為哲頓覺輕鬆地回答。
需要加大杯或升級到意大利咖啡嗎?”女孩兒接口就笑著發問。
不需要了。”為哲最不耐煩去選擇這些無關痛癢、又要額外付費的項目,言下之意傳遞著“快點”的意味。
多謝您!總共41元。”女孩兒一邊說一邊拿出托盤,將餐具、餐紙放上。接著轉身在食品櫃裏取出一盒烤雞肉鮮蘑菇意粉,又盛滿一杯咖啡,都放到托盤上,麻利地加上糖包、奶包,向為哲綻露暖暖的微笑:“謝謝嗬!還需要其他嗎?”
這暖暖的微笑把為哲從回味雜誌的心思中完全拉了出來,他醒悟什麽似的也向人家回報了一個微笑:“哦,謝謝!”接過托盤,轉身去找落座的位子。
較遠的桌子剛好有顧客離去,為哲走到那桌子後卻有點尷尬,因為桌子還沒有清理,他捧著盤子對著淩亂的桌子不知如何是好。正在左右為難時,女孩兒的聲音隨著她的腳步聲從背後傳來:“不好意思!我馬上收拾一下。”定睛看時,她已經俯身收拾桌子了。
為哲有點感激地看著女孩兒的背影。她動作利索,很快就收拾完畢,回身抬頭用那暖暖的微笑招呼為哲落座:“請坐。”卻正正與為哲注視自己的眼神對撞上了!為哲才醒覺原來一直盯著人家,臉上忽地就覺得有點熱,女孩兒也好像忽地悟到什麽似的,轉身快步離去。為哲落座,匆匆用過下午茶,就返回樓上繼續瀏覽有關香港教育的雜誌和大學校刊。本來,一個男孩兒和一個女孩兒的眼神偶然碰撞一下是經常發生的事情,關鍵是後來有沒有機會再碰撞。
傍晚時分,為哲還正在閱覽報刊,媽媽發來了微信,說他們已經到了銅鑼灣廣場二期的一家粵菜餐館,讓為哲過去一起吃晚飯。為哲迅速下樓,走到中央圖書館大門前的廣場上,拿出手機地圖來確定去那家餐館的方位和行走路線。正指指點點著屏幕,身旁傳來一把似曾聽過的聲音:“你要去哪兒?我帶你去吧!”側身一看,正是那張暖暖的笑臉。而且,兩人的目光竟然又再碰撞上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