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穿越香港史
字數:2516 加入書籤
中午時分乘搭渡船穿梭維多利亞海港兩岸的人還真不少,幸好十來分鍾的航程也沒有安坐的必要,四周張望一番,拍幾張zhào piàn,也就到了對岸的尖沙咀天星碼頭。翠珊挽著為哲的手臂出了碼頭,經過文化中心和太空館,從一個不太起眼的出口進入一個巨大的地下商場,在商場的另一頭走入連接尖東地鐵站的地下行人通道網。再回到地麵上時,卻原來已經到達尖沙咀東部,沒再走多遠就到了香港曆史博物館,翠珊帶著為哲從碼頭步行抵達曆史博物館也就隻用了十來分鍾。進了曆史博物館的大門,為哲用寬慰和感激的眼神看著翠珊,心裏感慨真是多虧了翠珊的帶領,否則自己光從中環摸過來曆史博物館也要個小半天,而且也根本不懂得去坪洲觀賞那麽有香港味的景致嗬!
翠珊拉著為哲的手,稔熟地先去了曆史博物館附屬的茶餐廳,推薦他吃了一碗地道的港式雲吞麵。她自己則以很飽為由說什麽也不肯再吃了,隻是喝一杯港式奶茶,陪著為哲說說話兒,簡介周圍的情況。這個餐廳原來由非牟利機構經營,聘用了相當數量的弱能人士,既可獲得政府和慈善機構的支援,也能以優惠價格xiāo shòu餐飲食品。而為哲就很開心能夠吃上地道的港式雲吞麵,狼吞虎咽後感覺十分舒坦。翠珊給他遞上餐巾紙,然後拉著他走進了曆史博物館的展覽廳。
原來,香港能夠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轄下世界地質公園的一員,不僅僅因為有保存完好的一億多年來地質變化遺跡,還因為這些遺跡所在的區域都能保留曆史久遠的山野風貌,保留著豐富多樣未被汙染的植被和物種。曆史博物館就從一億五千萬年前的中生代,也就是翼龍行將沒落、始祖鳥剛出現的年dài kāi始,展示和記載這塊土地經曆博大變遷至今的各種遺跡、文物和故事。
根據考古研究,香港的人類huó dòng最早出現於三萬多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史料亦有記載,秦始皇統一全中國,古代番禺轄下便包括香港地區。至唐代,香港改由東莞縣轄,明代設置兵營,是珠江入海口的海防重地,並逐漸發展成為繁華的商貿發達地區。明末清初受戰亂禍害再度沒落,直到西方列強東侵中國,英國發動鴉片戰爭獨吞香港,這個山地小島及大片新界土地得以陸續開拓發展,香港也逐漸發展成為連接東西方的航運貿易中心。西方資本主義文化和思想逐漸在香港落地生根,孫中山等現代中國的先驅也以香港為基地開展革命huó dòng,並得到中西各界的廣泛支持,最終得以推翻滿清政府,實現國民革命。
rb軍國主義發動太平洋戰爭,香港亦淪陷三年零八個月。光複以後,因中國大陸戰禍和天災**連年,及東南亞曾經的排華風潮,大量人才和資金陸陸續續流入香港,而香港的華人也通過各種方式和渠道支援祖國,有時甚至發揮了甚為關鍵的作用。港英政府一直推行免除營業課稅和海關課稅的***政策,通過加工製造和轉口貿易,將香港發展成為亞洲最發達的經濟地區之一,與新加坡、韓國、台灣並稱亞洲四小龍,這種***政策一直延用到今天。再後來,配合國內文化大革命之後的經濟改革開放政策,香港逐步發展成為今天這樣的現代化國際大都會。1997年7月1日,香港結束英國殖民地統治回歸祖國,進一步與內地推進緊密合作共贏發展。香港既作為效能巨大的窗口,使曾經非常封閉的祖國積極融入國際社會,便利而高效的國際金融平台使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祖國如虎添翼,也使香港成為與倫敦、紐約鼎足三立的全球國際金融中心之一。
“噢!香港還真的遠遠不是旅遊購物那麽簡單呀,一般人的看法真是太膚淺了!”為哲心中不由得一陣感慨。他饒有趣味地瀏覽著各種tú piàn、文物、文字和多媒體資訊展示,偶爾有些不明白的地方就問問身旁的翠珊。
為哲對香港人的來源和組成特別感興趣,就在有關香港人口的展覽區域駐足細看。原來香港的700多萬常住人口中,約有94%是華人,而華人又大致按各自的人口數量依次分為廣府係、閩語係、客家係、潮汕係四大族群。所謂廣府係就是指來自祖籍在以廣州為中心的珠江兩岸城鄉的人,超過六成的華人都屬此族群,他們在家族內使用粵語或與之相近的各種方言。也因此,粵語成為香港最多人口使用的日常語言,並且是法定guān fāng語言之一。
“哦?原來客家人在香港也占這麽大的人口比例呀?比潮汕係的人口還多呢!但好像diàn yǐng電視裏很少有他們的角色嗬。”為哲有點驚訝地喃喃自語。
“這是因為我們低調呀!”翠珊在旁搶過話題,甜笑著對為哲說。
“你是客家人?”為哲臉帶驚喜地望向翠珊。
“正確!”翠珊揚起頭,一臉的自豪卻又充滿友善。
為哲見狀,忙舉起雙手作揖:“哎呀,失敬!失敬!”
翠珊也雙手作揖回禮,甜甜地笑出了聲:“嘻嘻,客氣!客氣!”之後,挽著為哲的手臂,小鳥依人地靠著他繼續瀏覽。
當為哲和翠珊步出香港曆史博物館大門走到室外時,一抹斜陽打在對麵香港科學館及其背後的高樓大廈上。天色將晚了!為哲心頭剛冒出一絲感慨,旁邊翠珊似乎感覺得到,拉著為哲的手說:“來!香港是越夜越美麗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