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承包地與宅基換住房
字數:3679 加入書籤
【鞠躬感謝好友開心珞巴寶貴的月票!作者撿貝拾珠在此表示衷心感謝!!!順便和大家打個招呼:求訂閱求月票求各種支持!謝謝!】
………………………………………………………………
這二年上級提倡土地流轉,可以通過轉包、轉讓、入股、合作、租賃、互換等方式出讓經營權,鼓勵農民將承包地向專業大戶、合作社等流轉,發展農業規模經營。
還提倡宅基地換住房,承包地換社保。使散布的自然村莊變為集聚的城市形態,使分散的居住變為集中居住。
田晴晴抓住這一大好機會,大展自己“多種田,種好田”的雄心壯誌。成立一個“田青苗農莊”,她自己當莊主。力爭承包更多的農田,生產農產品無數,借以“混淆視聽”,大量往外銷售空間裏的貨物。
田晴晴參考當時各處的價格,以每畝一年一千五百斤小麥、每人一個月一百元生活費的標準支付給村民,承包了田家莊村的所有土地,共計七千多畝。並許諾:糧價漲,租金也漲,確保村民吃喝不愁。村民還可以到農莊打工,獲得一份工資收入。
這樣一來,整個田家莊的所有耕地,都連在了一起。
為了種植和管理好這些土地,田晴晴高薪在村裏招聘了一個智囊團(也就是後來的農莊管委會),為自己出謀劃策。
買來了大型農機具,把村裏的農機手都招聘過來。對於新型的,不熟悉的農機具,又把他們送到外地去學習,然後回來操作。
農田一律實行機械化耕種、機械化管理。依照當地農時。春種秋收。
種了上千畝的樹林。除了大麵積的速生樹以外,還把空間裏收集的各種珍貴樹種,都移了一部分出來。田晴晴想等條件成熟的時候,把這裏建成一個植物園。
果樹也種了大幾百畝。凡是空間裏有的果樹,當地又能栽種的,都種了一些。
建了一百畝地的永久保溫蔬菜大棚,空間裏有什麽蔬菜。大棚裏就種什麽蔬菜。由於保溫性能很好。冬天裏也有了新鮮蔬菜出棚。
這樣,就為田晴晴出售空間裏的水果和蔬菜,打下了很好的基礎。
現在的田家莊基本是“空心村”。原因是現在農村經濟發展了。村裏掀起了蓋新房熱。於是,批少占多、批新不交舊的現象時有發生。村莊向外擴張了,村內形成了“空心”。
正像人們說的那樣:“外麵像個村,進村不是村。老屋沒人住。荒地雜草生。”
愛土地如命的田晴晴,早就為土地資源的浪費感到心痛了。但她無職無權。沒有能力改變這個現狀。
這一下可好了,上級提倡宅基換住房,消滅“空心村”,田晴晴正好利用這個大好形勢。實現自己夢寐以求的改善村民居住條件的夙願。
為了實現這個夙願,達到宅基地換住房,還要讓所有換房戶滿意。田晴晴首先在村北的閑散地上,蓋起了東、西向一拉溜六棟統一規格的住宅樓。
每棟九層。每個單元樓都是八十平方米,兩室一廳一衛一廚一書房。
裏麵的桌椅、沙發、茶幾、櫥櫃、床、廚具等一應用具,都準備齊全。用戶隻需搬著自己的鋪蓋衣物,就可入住。
如果住著不順心,或者鄰裏之間有隔閡,可以調換到別的樓層,或者別的樓裏。走時也隻需搬著自己帶進來的東西。到了那裏,住房也與這邊一模一樣一般大小。
由於樓房高,單元小,利用率特別高,一棟樓能住一百多戶人家。於是,田晴晴規定:隻要你交出村裏的宅基證,就可以無償住樓。
不管你村裏的住房麵積多麽小,人口多麽多,都滿足你的需求。隻要是十八周歲以上的男性,不管結婚與否,都分給一套住宅樓。喪偶或者女娶男、在娘家落戶的,或是之前搬遷來的外來戶,也同樣待遇。
如範蘭悅一家,雖然不是田家莊人,但宅基地是她的,宅基證上寫的是陳興國的名字。田晴晴與村委會商量著,也把她當成田家莊村民,和田家莊的人們一樣待遇。
這樣,範蘭悅家分了三套單元樓:她和丈夫陳興國住一套;改改和陳保柱住一套;孫子陳順鑫已經結婚,夫婦倆住一套。
溫曉旭家裏也分了三套:溫慶良、溫曉旭、溫田龍老少三代,一代一套(在外麵工作的男性也分給,回家好有住處。)。
田達林家分了五套:田達林、田幼秋、田幼春、田延明和田幼春已成年的兒子田延吉,每人一套。
但如果老年人老了以後,一律住養老院。樓房則歸管理部門,由管理部門統一安排。不允許晚輩繼承。
如果村裏的房子麵積大,人口又少的,去除同等樓房的麵積外,多的部分按當時的物價合成錢,當場發給你。
總之,隻讓你沾光,不讓你吃一點兒虧。
至於農戶裏的舊家具,則由農莊管委會收留,派別的用場。用戶等於以舊換新,換成了樓房裏的新家具。
樓房裏的家具一律不許毀壞。如果搬家時毀壞了,要照原價賠償。這樣也就約束了人們不要毀壞公共財物。
安置好了田家莊裏的人們以後,田晴晴便雇傭了拆遷隊,把村裏所有的民房都夷為平地。然後再排著先蓋起來的那六棟,一齊往南蓋。
每有新樓房蓋起,田晴晴就動員田家莊四周村裏的村民,與自己簽訂土地轉讓承包合同。然後讓他們搬到田家莊的新樓房裏。待遇與田家莊的村民一樣。
由於條件優越,外村的人們也都積極地搶著簽訂合同。待該村村民們全部搬走後,就把這個村莊夷為平地,退耕還田,種上莊稼。
待田家莊村原址上都蓋滿了樓房後,田家莊已經是一個擁有一萬五千多人居住的居民住宅區了。
還是那些宅基土地,一點兒也沒往外擴,由原先的一千五百多口村民,住上了一萬五千多人,還閑著好幾棟樓房。
而田晴晴遷移的四外村的村莊,退耕還田了兩千多畝地。政~府為了表彰和鼓勵田晴晴,按退耕還田一畝地十萬元的數目獎勵了她。
田晴晴受到了鼓舞,也為了把閑著的樓房利用起來,又開始與更遠的村莊聯係,承包他們的土地,讓他們搬到田家莊來居住。
此時的田晴晴,已經有了三萬多畝連在一起的農田了。用一望無垠來形容她的承包地,一點兒也不為過。
田晴晴也把居民區正式命名為“田青苗居民區”。(未完待續)(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