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八章 唐軍撤退了

字數:5188   加入書籤

A+A-




    更新時間:2013-11-27

    與唐軍持續數月的激戰對壘,讓安慶緒感到筋疲力盡.

    雖然鄴城現在看來固若金湯,但是他仍舊不敢大意,畢竟現在整個戰爭的形勢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扭轉.

    鄴城是距離中原最近的一道放線。如果這裏失守,就隻能退居太行山一線,太行山一線如果再被攻破,河北多是平原之地,就再也無險可守,到那時唐軍將勢不可擋,長達幾年的反叛將會宣告徹底失敗。

    每當一想到這些,他就會更加痛恨自己的父王安祿山。

    早在興兵謀反之初,他就屢次勸安祿山不可貪圖一時的安逸,一定要把唐朝徹底推翻才能不留後患。

    但是安祿山小富即安,雖然叛亂之初叛軍一路高歌猛進,迅速占領了整個中原地區,並且攻破潼關直取長安鹹陽,但是從那之後安祿山就不思進取,反而退居洛陽,自封了大燕皇帝,開始貪圖享樂,失去了一鼓作氣推翻唐朝的最好時機。

    接下來的兩年,安慶緒屢次勸諫安祿山繼續興兵徹底消滅唐王朝的勢力,但安祿山就是不聽。正因如此,唐軍得到了寶貴的喘息機會,積蓄力量從而開始反攻,後來唐軍相繼收複了山西陝西,唐肅宗李亨得以重回長安,更加激勵了唐軍的士氣。

    安慶緒幹脆一不做二不休,勾結安祿山的貼身太監李豬兒,秘密謀害了安祿山,自行登基繼位,集結兵力企圖再次扭轉戰局。

    然而為時已晚,唐軍兵分三路,分別從山西、陝西、湖北進攻河南,以摧枯拉朽之勢迅速蕩平河南境內匪患。

    安慶緒苦守洛陽數月,最後終於意識到敗局一定,率領一千多人的親兵棄城突圍,退居鄴城。

    好在他一直把鄴城作為自己的後方,經過苦心經營,鄴城現在兵多將廣,池深城高。他堅守鄴城,這才好歹挽回了頹勢,與唐軍進入了對峙的局麵。

    後來他本想以讓位稱臣的誘惑條件誘使史思明派兵來救,擊敗唐軍再此收複失地,從而扭轉占據,但是沒想到史思明老奸巨猾,兵至磁縣後就按兵不動,處於觀望態度,反而讓他充當馬前卒直接與唐軍對壘交鋒。

    安慶緒恨透了史思明的陰險狡詐,但是又不敢撕破臉,隻能和他不親假親不近假近,畢竟鄴城內十萬將士的糧草供應都還指著以史思明把守的磁縣為中轉站來供應。

    與唐軍的幾次交鋒,兩軍互有勝負,安慶緒再也不敢輕易出城帶兵迎敵。現在已經到了十一月份,他隻盼著再堅守一個多月,天氣進入嚴寒時節,外麵一但出現冰天雪地的局麵,唐軍必然會撤兵,就算不撤兵他們的戰鬥力也會大打折扣,到那時自己就可帶兵出戰,一鼓作氣消滅唐軍!

    張通儒從長安逃跑之後,看出安祿山胸無大誌,就秘密的投靠了安慶緒,成了他的心腹。安慶緒退守鄴城,他自然也跟著來了。

    鄴城深受安慶緒倚仗的將領還有田承嗣,李懷仙,薛嵩。這幾個雖然都是漢人,但是在起兵造反的過程中屢立戰功,做出過巨大貢獻,所以身受安祿山的賞識。安慶緒稱帝後,他們自然就依附了安慶緒。

    此外安慶緒身邊還有五個一直侍奉在他身邊不斷被提拔重用的心腹胡人將領。

    這天,安慶緒正集合眾人召開軍事會議,商議楚家軍到來之後的對策,門外士兵突然闖了進來。

    “啟稟聖上,門外探馬求見,說是有重要消息要帶給您。”

    “宣他進來。”

    不大一會,一個風塵仆仆的探馬頭目就來到議事廳,雙膝一彎跪倒在地。

    “啟稟聖上,唐軍今天一早突然撤兵了,現在整個唐軍大寨已經完全空了。”

    “什麽?你再說一遍。”安慶緒簡直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唐軍已經撤兵了。”

    “撤兵了,哈哈,真是天佑我大燕啊。看來唐軍已經意識到在這麽耗下去對他們非常不利,所以早早的撤兵啦。”

    安慶緒原本緊鎖的額頭一下子舒展開來,臉上的興奮再也掩飾不住。

    張通儒生性多疑,陰險狡詐,並沒有盲目道:“聖上,咱們前天剛得到消息,與咱們有不共戴天之仇的楚家軍已經前來支援唐軍,在鄴城南十裏安營紮寨,與唐軍成掎角之勢夾擊咱們鄴城,為什麽今天一早唐軍就突然撤退了,這其中會不會有詐啊?”

    安慶緒一聽,表情重新變得嚴肅起來。

    “愛卿說的有道理,看來咱們不能盲目樂觀,傳令下去,守城將士不可掉以輕心,仍舊要嚴密監視城外的動靜。你速速派人再去仔細探查消息,要把唐軍撤退的詳細情況都給我探查清楚!”

    “是,小的這就派人去仔細探查!”

    探馬頭目起身走了出去。

    第二天中午,安慶緒和手下眾將領吃完午飯,重新在議事廳等消息,不一會昨天的探馬頭目就來了。

    “啟稟聖上,消息徹底查清楚了,唐軍後撤了五十裏,在正陽寨紮了營,現在與咱們對峙的,隻有城南十裏之外的楚家軍。”

    “哦?”

    安慶緒眼前一亮,暗道一聲真是天助我也。

    十五萬唐軍我一下子滅不了,區區幾萬的楚家軍我還滅不了嘛。

    五十裏也不算近了,我手下都是騎兵,我派兵把這幾萬楚家軍滅了,唐軍就是得到消息再來救援也來不及了。

    想到這他大喜過望,馬上準備傳令攻打楚家軍。

    “慢!”

    張通儒眨著母狗眼兒看出安慶緒的意圖,一下子給阻止了。

    “聖上,咱們還是小心為妙,千萬不要中了敵軍奸計啊,還是再弄清楚一點為好。”

    他又對探馬頭目說道:“唐軍為什麽撤軍,原因你們探查清楚了嗎?”

    “啟稟大人,已經查清楚了。楚雲風年少氣盛,剛和郭子儀等人見麵,就提出接管所有兵權的要求,郭子儀等唐朝將領不同意,兩方就起了爭執,最後不歡而散。後來又經過三番五次的協調仍舊沒有任何進展,兩方就鬧翻了。楚雲風狂妄自大放出狂言,說不需要郭子儀的幫助,他自己率領楚家軍就可以拿下鄴城,將聖上以及諸位大人生擒活捉。郭子儀一氣之下帶領唐軍後撤五十裏,明著是給楚雲風一個單獨對壘我軍的機會,實際上是希望借助楚家軍消耗咱們的實力,等咱們把楚家軍消滅了,他再派兵來攻打咱們鄴城。”

    安慶緒忍不住的狂喜,先是狂笑了一陣,連說了一連串的好。

    “好,好,好,好啊,兩軍還未交戰,他們內部就先起了內訌,本以為楚家軍來了之後形勢會對咱們不利,現在看來,這絕對是大大的利好啊,哈哈。”

    張通儒表現的卻很冷靜,手捋著幾根稀稀疏疏的狗油胡兒,沉吟了半天。

    “聖上,一定不要輕舉妄動啊,別忘了前麵唐軍這隻猛虎暫時沒有了危險,咱們後麵可還有一隻狼盯著呢。史思明雖然名義上是咱們的盟軍,可是他的心思咱們都很清楚。楚家軍的實力不容小覷,楚雲風更是有勇有謀,當初攻打長安城,隻不過用了區區五六天的時間就把一座固若金湯的長安城攻破了,就連兵馬都督孫孝哲將軍都被他生擒活捉。麵對這樣一隻虎狼之師,咱們要消滅它絕非易事,再說就算付出幾萬條性命把楚家軍消滅了,咱們本身的實力也會大打折扣,如果唐軍真的趁機大舉來襲,恐怕鄴城咱們就守不住了。”

    “張大人說的有道理,我同意張大人的意見。”

    田承嗣從座位上站了起來:“一但唐軍大舉來犯,咱們經過耗損後的實力肯定抵擋不住,從史思明以往奸詐狡猾的行事風格來看,他絕對不會派兵來救。鷸蚌相爭漁翁得利,才是他最有可能采取的辦法。最後他等咱們和唐軍拚的差不多了,再派兵過來擊潰唐軍,那咱們的實力大打折扣之後可就隻能聽他擺布了。所以綜合看來,咱們冒然攻打楚家軍可謂是有百害而無一利。”

    “你們這群漢人,就知道前怕狼後怕虎,膽子比最溫順的綿羊還要小!”

    安慶緒還沒來得及說話,他的胡族心腹將領之一完顏雷豁然起身,鐵青著一張臉大聲的罵道!

    “我就不相信區區三四萬的楚家軍能抵擋住咱們的攻擊。你們漢人的軍隊都是紙做的,要不靠著數量上的優勢和陰謀詭計根本就打不過我們這些馳騁草原的英雄!聖上,請準許我帶領兩萬兵馬出城,我保證不出一個時辰就把楚家軍全部消滅幹淨!”

    “你!完顏將軍,你不要口中狂言,我們漢人並不比你們胡人差,當初興兵作戰,我們可都是立了大功的!”

    薛嵩是唐太宗時期名將薛仁貴的孫子,原在唐軍效力,安祿山起兵反唐之後被生擒活捉,投降了叛軍,屢次為叛軍立下大功。他雖是降將,但身為漢人,怎麽說也還有最後一點自尊。平時他就看不慣安慶緒手下那些胡人將領耀武揚威的樣子,今天完顏雷這麽貶低漢人,他身體裏最後的一點血性終於爆發了!

    “怎麽,薛將軍,我說你們漢人不中用你是不是不服氣?不服氣咱倆就來比試比試!”

    完顏雷說完豁然從腰間拔出了彎刀,擺開架勢就要動手!

    正在這時,忽然有一名軍兵衝了進來跪倒在地。

    “啟稟聖上,史思明派信使前來下書,正在宮門外等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