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天高地遠 可歎天下無敵手
字數:6256 加入書籤
劉邦正要問平城將軍的罪,才得到了守城將軍的解釋。
原來,如果不用積雪搓揉兵士受凍嚴重的部位,這些兵士不但手腳保不住,而且能否保住性命也難說。
劉邦的心中塞滿了怨憤,早將給冒頓寫的字據拋到了九霄雲外,急令所有的軍隊向平城靠攏,他要再次與匈奴決戰,報白登山之仇。
恨快,各路探馬、信使紛紛回報,說匈奴騎兵來無蹤去無影,神出鬼沒,隻要他們的大軍離開營地、兵城,就會受到匈奴騎兵旋風般的襲擊,大軍根本無法運動。
現在,劉邦明白了,不是周勃不來救駕,而是大軍根本就無法移動。
而冒頓仍然沒有退回長城北,繼續屯兵白登山附近,平城周圍到處都是匈奴大軍,平城實際上完全在冒頓的掌控之中,冒頓來取劉邦性命,如同探囊取物,劉邦的冷汗又出來了。
好在冒頓並沒有對平城實行封鎖,任由劉邦的探馬、信使自由出入。
不得已,劉邦下旨籌備送給匈奴的一應物品。
劉邦突然想起仍被囚禁的劉敬,馬上傳旨釋放劉敬,並讓劉敬馬上來麵君。
“悔不當初呀。”
劉邦扶起了拜倒在他麵前的劉敬。
劉邦將被困無奈給冒頓立下字據的事簡略說了一下,然後問計於劉敬。
劉敬略思索,不慌不忙地說:
“從冒頓的所作所為觀察,他並沒有想入主中原與我們拚個你死我活之意。
“眼下,我大漢朝經過了連年征戰剛剛建立,國庫還不殷實,不如依了冒頓,暫修兩國之好為是。
“冒頓索要的米糧布帛,不過我大漢朝九牛一毛而已。
“冒頓若能信守諾言,我們用這少量的物品便換得了邊關安寧,何樂而不為呢?”
聽了劉敬的話,劉邦心下稍寬。
通過這次被圍,劉邦已現,冒頓絕非等閑之輩,匈奴大軍也絕非烏合之眾。
在自己的國土上打仗,冒頓嚐能遊刃有餘。若是過了長城,在一馬平川的大草原上與匈奴的騎兵作戰,匈奴騎兵的威力會更大。
看來,要征服匈奴,絕非易事,需要付出慘痛的代價呀。
現在隻有認輸,每年給匈奴繳貢,用米糧布帛換和平了。
劉邦又想到,冒頓曾說每年可以給些牛羊戰馬,無論多少,也就有了相互交換之意,自己也好與眾文武交代。
可自己在寫那份字據的時候,就沒有寫進去。
劉邦非常後悔。
如果當時自己使個大膽,真與那冒頓去對飲幾杯,好多事情當麵敲定,豈不更好?
可惜自己失去了一次當麵談判的機會。
現在如果與冒頓重提此事,冒頓一旦不答應,反而會傷了和氣,還是算了。
可一想到將自己的女兒送往北地,劉邦的心裏又是一緊。
這事實在是丟臉。
何況,皇後若是知道要將女兒送給匈奴,自己肯定會後院起火,那母老虎還不得將朝堂吵翻?
想到此,劉邦苦著一張臉,無奈地再次問計於劉敬:
“冒頓別的要求都不為過,隻是要讓公主下嫁與他,我覺得實在難以向太後啟齒,你替我想個辦法,看用什麽理由能回絕了冒頓才是。”
劉敬略思索,認真地說:
“我覺得皇上答應冒頓的條款中,最最有長遠目光、有價值的地方,恰恰是這一條。皇上英明呀。”
劉邦覺得劉敬是在拿自己取笑,正要怒,卻見劉敬一本正經的樣子,根本不是在開玩笑,便問:“此話怎講?”
劉敬慢條斯裏地說:
“從眼前講,若能用公主一人之行,換得兩國修好,這是公主之操公主之德,可讓公主立即成行才是。這不該叫做被逼下嫁,這叫和親。
“從長遠著眼,公主嫁給匈奴單於,咱公主就是匈奴的閼氏了,匈奴單於就是咱的駙馬爺。將來咱外孫當了匈奴的大單於,那咱就更是一家人了。哪有外孫與姥爺開戰的道理?皇上目光遠大,才想出如此長遠之計,可喜可賀呀。”
劉邦哭笑不得。
和親也好下嫁也罷,性質是一樣的,都是讓自己的愛女嫁給胡人。
為出重圍,自己又是嫁女又是給匈奴進貢,這些事萬不能如實記入史冊,實在有損我大漢朝以及我劉邦的高大形象,也讓子孫後代抬不起頭來。
幾十年後,太史令司馬遷如實記載了這件事的全部經過後,在審稿時,被劉邦的後代、漢武帝劉徹一字不留地刪除了。
司馬遷無法記錄,隻好用“其計秘,世莫得聞”做了搪塞,任後來的史家們放開思路去猜吧。
陳平見劉邦沉吟不已,插言勸道:
“劉敬說的在理,有時壞事也可以轉換為好事。我們現在送公主入匈奴,幾十年後,匈奴單於是咱大漢朝的外孫,外孫缺少什麽,當外公的理應送上。匈奴人肯定不會再來擾邊了,我們給匈奴進貢也有了理由。
“現在,我們送匈奴米糧布帛是送給咱公主用度,是嫁妝的一部分。將來,咱是送給外孫的禮物,名正言順。”
劉邦苦笑,卻也隻能如此了,先脫離了險地再說。
劉邦覺得劉敬確實是個人才,自己鬱積在心中的煩悶,被他三言兩語便一一解開了。
劉邦馬上加封劉敬二千戶,官封關內侯,賜號為“建信侯”,並派劉敬帶著部分物品去見冒頓,洽談下一步繳貢及何時送公主、送至何地諸事宜。
劉敬帶著平城能夠籌集到的米糧布帛,風風光光去見冒頓。
劉敬現在是真正的大漢使臣,是代表皇上去履行諾言完成使命,當然越體麵越給皇上長麵子。
劉邦灰溜溜回到長安。
當然,劉邦被困白登山、輸給匈奴財物、要被迫下嫁公主的事,早作為傳聞傳進了長安。
眾文武出城跪迎,隻誇獎皇帝滅韓王信叛軍之事,絕口不提白登山之圍。
劉邦與呂後商議,欲將長女魯元嫁給冒頓。
呂後聞聽大怒:
出生入死幫你劉邦打下了天下,現在終於消停了,可以享幾天清福了,你卻要將自己的親生女兒棄之塞外的荒蠻之地,讓胡人去糟蹋,那哪行!
無論劉邦如何將事情說的比江山還重要,呂後就是不答應。
呂後大鬧漢宮,劉邦的預料果然應驗了。
劉邦沒有辦法,隻得又將劉敬找來,問計於劉敬。
劉敬略思索,獻計道:
“天下未婚女子,皆皇上公主也。皇上可挑選一人,先將其收為公主,再將新收的公主送於冒頓,想皇後定能應允。”
劉邦豁然開朗。
看來,辦法是人想出來的,隻要自己身邊有能人,就不愁想不出好辦法來。
劉敬之智慧,果然遠勝常人也。
劉邦再三考慮,若收民間女子充做公主,一旦被那冒頓識破,反而不好。
還是從我劉姓皇族中選吧,即使冒頓曉得了真相,也還勉強說得過去。
這位被選中的劉姓女子沒有留下姓名,被劉邦當作公主送給了冒頓,不久便死在了匈奴。
中原皇帝的和親策略從此開始,並且和親對象逐漸遍及周圍諸多小國。
匈奴高官從此吃上了中原上好的米麵,穿上了中原的絲綢錦繡。
他們開始明白,吃飯不單單是要添飽肚子,還能讓食物更精美,更精製,更順口。
穿衣也不單單是為了禦寒防曬,衣服也可以更美麗,更得體,更美觀。
匈奴人從此向文明世界邁出了一大步。
五百年後,劉淵成為在中原當皇帝的第一個匈奴人。
劉淵打出的旗號便是,匈奴劉姓是兩漢劉氏的外甥。
在舉行登基大典時,劉淵以隆重的儀式祭三祖(漢高帝、漢光武帝、漢昭烈帝)五宗(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漢明帝、漢章帝),而不祭任何一位匈奴單於。
劉敬確實高明,能預知五百年之後的事情。
冒頓躊躇滿誌,北歸前,和呼延吉樂登上了平城北的長城,攀上了高高的烽火台。
放眼長城內外,遠山巍峨,殘雪茫茫,不見邊際。
天空,大黑仍在盤旋,有鉛灰色的雲團在滾動。
手撫著烽火台上冰涼的石塊,回想自己走過的路,冒頓感慨萬千。
冒頓將匈奴的家業作大了,草原從此再無戰事,他可以驕傲地告慰祖宗了。
冒頓曾經擔心長城南麵的大漢朝會給匈奴帶來威脅,現在看來,大漢朝也不過如此。
長城南的民族不厭其煩,用了幾十代甚至幾百代人的努力,興師動眾修築的這道大牆,究竟有何用途呢?我冒頓不是輕易就跨過來了嗎?
傳說劉邦熟讀兵書,很會打仗,能將霸王項羽逼的自刎,可我冒頓僅圍了他三次,就差點兒將他劉邦凍死。
我冒頓向西能將月氏國趕跑,向東輕易滅了東胡,向北滅掉了那麽多小國,今日向南,大漢朝照樣給我進貢。
我哪天來了興致,照樣能將他大漢朝滅掉。
當今世上,還有敢與我冒頓交戰的兵家嗎?
想到此,冒頓頓生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感慨,心潮起伏,感歎道:“天地悠悠,對手在哪裏呀。”
呼延吉樂感到高處不勝寒,縮了下脖子,撫著肚子對冒頓說:
“大哥,咱們回去吧,我懷孕啦。”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 手機版閱讀網址:m.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