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字數:3542 加入書籤
“哦,忘了告訴你,西山楊梅甜度的報告出來了”
張教授喝了口牛奶說。
“是嗎,多少?”
曉歐收住笑,盯著張教授問。
“十一點五至十一點九之間”,張教授笑著說。
“是嗎?太好了”!
曉歐高興得一拍桌子,叫了起來。
“比他們東魁還高!我就說嘛,吃起那麽甜。你上次還說隻有10點幾,我就不信。怎麽樣?還是我贏了哈。”
曉歐有點得意,笑著悄聲告訴張教授:
“今年除去四月份吹大風掉了的和其它損耗,總共二萬五千斤楊梅。除鮮果賣了一萬五斤外,剩下的一萬斤全被我做了楊梅酒,現在東山北坡的地窖中已有幾百壇了!”
“昨天晚上吃飯時,李梅送了我倆一瓶,哎呀!那個味道確實安逸!看來你前兩年在試驗室呆的那幾個月還是很值得的。”
“咳!別提了。那段經曆簡直不堪回首!光是楊梅的最佳發酵溫度和甜葉焦糖的製作工藝我都不知查了多少資料、做了多少次試驗。為了找到幾種泡酒料的最佳比例和口感,人也整天喝得暈呼呼的,像個酒鬼。臉上的兩朵紅暈半年後都還沒消,惹了那麽多笑話,實在丟臉,不說也罷!”
曉歐苦笑著搖了搖頭說。
“不過我有點奇怪,我們從東魁引種過來後,除了正常的修枝疏果,管理措施也是跟產地學的,為啥甜度還高些?”
想起楊梅甜度的問題,他又有點疑惑地問張教授。
“拿到甜度檢測報告後,我也想了好長時間,有可能跟這裏晝夜溫差大和土質有關係,也有可能和我們定株拋撒的有機肥幹粉有關係,這次來我準備再各自取點樣回去。”
“嗯,還是你想得遠。這次取土樣啊,不能光取西山的,東山和山外農場的都要取,今後就根據你們的土樣報告確定種養品種。這個事情就拜托你了!”
說完又道:
“學院對上半年的分紅還滿意吧?”
“嗯,學院領導和教職員工都非常高興,認為當初同你合作確實是正確的決定,也有意把新完成的幾個關於中藥材的課題拿來同你合作。另外,臨來前劉院長還讓我告訴你,學院已決定從九月份開學後,今後學院發的福利、學生食堂需要的生鮮,隻要農場能夠tí gòng的,都從你這裏進。價格就照你們的售價執行,貨款從分紅裏扣,半年一結。畢竟你們農場的產品確實是純有機的綠色產品,味道和口感也確實要好很多,另一方麵你還在積蓄力量階段,學院也應助你一臂之力,全力支持你。”
“哦,是嗎?那真是感謝劉院長和你了,謝謝你們的理解和支持。
農場飼養的梅花鹿在你回去之前,正好要搞個金卡會員首批試吃贈送huó dòng。你這次回去呀,我給院領導、係主任和你都準備了一份,數量不多,算是個心意。還有劉琪,也給你同樣的各備了一份。等下空了你們記得到李梅那兒去把收貨地址寫下來,huó dòng一開始便給你們送過去。
再就是劉琪,你那個培訓方案我看了,新的方案增加了對農場管理人員的再培訓,這很好。隻是要注意針對性……”
三個人擺談著吃完了早飯,曉歐因為惦記著前幾天自己剛離開便下了崽的小旗,便同他倆道了別。出得餐廳,去大門邊圍籬下的單車停放處,正欲拿過門邊放著的自行車,又猶豫起來。想著今日無啥要緊事須要處理,漫步在林**中也算是一種享受,便棄了原先的想法,轉身沿楓林步行道往村子的方向走去。
曉歐住的這棟樓是去年春節前完工的,位於東山橫流的小溪中部與清溪村之間,距村頭約半裏地左右。樓左側的桃林步行道通往西山,右側的楓林步行道直連向村口通往mī mī山的主幹道——楓林大道。原來的石林小道仍作為景觀保留著,一邊靠著蔬菜基地,一邊緊靠楓林大道的左側,石林外三年前修建的木拱橋橫跨小溪直連向楓林步道。
這棟四樓一底的紅磚樓房,底樓除設有大小餐廳各一間外,還有大禮堂以及文娛huó dòng室和庫房等。一樓和二樓各有十二套三人標間,作為農場外招的員工宿舍和招待所。全農場各部的辦公室和大小會議室都設在三樓。曉歐住的頂樓除他的臥室和辦公室外,另有一個小型會議室和設計精巧的屋頂花園。花園內回廊頂端的葡萄架下竹凳橫陳,廊外小橋流水,花木繁盛。是曉歐和住在這棟樓裏的大學生們閑時最愛的休息場所。
“曉歐師傅去村裏嗎?”
“是囉,去看看小旗!”
“它下了六隻小狗呢,把老爺子高興的不行!”
“是嗎?哈哈哈!她當真是老囉,越下越少了!”
曉歐在楓林道中漫步前行,不時有上下班的職工騎著單車和他打著招呼擦身而過。
“曉歐師傅”這個稱呼,在五年後的他聽來,仍是那樣親切和愉悅。隻是往時和今日,一切都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唯一沒變的,仍是他如這稱呼一般始終都保有的那顆初心和刻意保持著的低調姿態。
山裏山外的鄉親們,知道他不喜張揚,五年來,都隻以他欣然接受的稱呼叫他,也隻覺得用“曉歐師傅”叫他,才更能體現跟他的親近和對他的愛戴。
此時太陽已上了樹梢,陽光穿過搖戈的枝葉照下來,人和地都溶入了隨風搖擺的斑駁之中。引得穿行其間的一群遊客發出陣陣驚歎,忙不迭的擺了各種姿勢競相照個不停。
“哎!帥哥,幫忙照個相噻!”
人群中一個年齡和他相仿,穿著件碎花連衣裙的長發女子衝他喊道。
“行啊!你們靠著橋的護欄站成一排嘛,我給你們取個mī mī山的背景!”
曉歐答應著接過相機,比劃著說。
照相,攝影是他的業餘愛好。記得參加工作後他第一次置辦的物品便是個海歐牌的一二零相機,離婚時唯一帶走的家當,也是他愛不擇手的索尼掌上寶攝影機。
“我看你技術不錯,怕是個攝影師吧!”
見他連著幫她們一群人照了七八張,張張都感覺不錯,穿連衣裙的女子看了後說。